CN208342687U - 一种电动扳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42687U CN208342687U CN201721583741.2U CN201721583741U CN208342687U CN 208342687 U CN208342687 U CN 208342687U CN 201721583741 U CN201721583741 U CN 201721583741U CN 208342687 U CN208342687 U CN 2083426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ywheel
- centrifugation
- output shaft
- centrifugation part
- electric wre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6 ciga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扳手,包括壳体、输出轴、与所述输出轴相配合的飞轮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飞轮机构转动的驱动件;所述飞轮机构包括飞轮本体、活动设于飞轮本体上的第一离心件及第二离心件,所述第一离心件和第二离心件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第一离心件和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止转结构;所述第二离心件和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止转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离心件的设置,使得两离心件可在飞轮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偏心,从而实现与输出轴之间的止转配合,使得飞轮能够带动输出轴发生转动,使得在车用的12V电压下,输出轴也能实现高速旋转,从而进行松拧轮胎螺钉的操作,不仅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汽车在更换轮胎时,也是采用扳手去松拧螺钉,换胎时不仅脏,而且操作费力,力气较小的成人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5765875U公开了《一种电动扳手》,其通过电机驱动枪头旋转来对螺钉进行松拧,实现了操作省力。但是,该种结构下,电动扳手需要内置电源盒来对电机进行供电,使得电机在120V的电压下驱动枪头实现高速旋转,满足卸螺钉的转速需求。若直接采用车载电源对电机进行供电,则仅12V的车载电压又难以实现枪头的高速转动,从而仅能通过内置电源或随车携带移动电源来实现对电机的供电。
故而,该种结构下电动扳手的体积很大,不仅在携带时空间占用大,而且在使用时手感也很重,操作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用于车载电源、操作省力的电动扳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扳手,包括壳体、输出轴、与所述输出轴相配合的飞轮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飞轮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包括飞轮机构包括飞轮本体、活动设于飞轮本体上的第一离心件及第二离心件,所述第一离心件和第二离心件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第一离心件和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一止转结构;所述第二离心件和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止转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飞轮和两离心件,从而两离心件可在飞轮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偏心,通过第一止转结构和第二止转结构实现离心件与输出轴之间的止转配合,使得飞轮能够带动输出轴发生转动;在离心力配合偏心力的情况下,即使电机采用的是12V的车用电压,飞轮和离心件也能实现高速旋转,从而带动输出轴实现高速旋转,对轮胎螺钉进行松拧操作,因此电动扳手无需设置内置或外置的120V电源,不仅在体积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减小,便于携带;而且降低了电能的损耗,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心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飞轮本体相连,所述第二离心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飞轮本体相连;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设置,保证了第一离心件和第二离心件在飞轮本体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偏心而并非整体向外活动,从而保证输出轴与第一离心件和第二离心件实现止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齿件和设于所述第一离心件上的卡齿部,所述卡齿部与所述齿件之间为单向止转配合;当第一离心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偏心时,其上的齿件即可和卡齿部单向止转,从而飞轮转动即可带动输出轴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离心件上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齿件为单向止转配合;当第二离心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偏心时,其上的凸部即可和齿件单向止转,从而飞轮转动即可带动输出轴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心件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部,所述飞轮本体上设有与该连接部相配合的活动口,所述连接部可前后活动地穿设于该活动口内;通过活动口的设置,使得第一离心件在飞轮本体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保证第一离心件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偏心,实现与输出轴的单向止转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离心件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延伸部,所述飞轮本体上设有与该连接部相配合的开口轨道,所述延伸部可前后活动地穿设于该开口轨道内;通过开口轨道的设置,使得第二离心件在飞轮本体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保证第二离心件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偏心,实现与输出轴的单向止转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离心件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离心件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离心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设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飞轮机构之间的传动部件;驱动件通过传动部件传动飞轮本体转动,操作更为省力,传动时驱动件所受到的扭转力较小,驱动件不易损坏,设备的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齿轮和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飞轮机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定位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定位件相配合的卡槽;所述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定位件上;通过定位件的设置,有效对驱动件及飞轮机构的位置进行定位,防止两者在飞速旋转的过程中发生移位。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上套设一限位套,该限位套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凹部;通过限位套的设置,对输出轴进行定位,与定位件配合实现对扳手内部零件的双重定位,定位效果好,保证部件在壳体内不会发生移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两离心件的设置,使得两离心件可在飞轮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偏心,从而实现与输出轴之间的止转配合,使得飞轮能够带动输出轴发生转动,使得在车用的12V 电压下,输出轴也能实现高速旋转,从而进行松拧轮胎螺钉的操作,无需设置内置或外置的120V电源,不仅体积小,便于携带,而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操作安全的电动扳手,包括壳体1、输出轴2、与所述输出轴相配合的飞轮机构3及用于驱动所述飞轮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壳体1为通过螺钉拆卸连接的左壳体13和右壳体14,左壳体13和右壳体14上分别设有一散热口15;左壳体13和右壳体14后部分别设有一握持柄17,使用扳手时,握持该在握持柄上;所述包括飞轮机构3包括飞轮本体31、活动设于飞轮本体上的第一离心件32及第二离心件33,所述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 33之间通过弹性部件4连接;所述弹性部件4包括第一弹性件41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离心件32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41与所述第二离心件33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离心件33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41和第二弹性件均为拉簧,所述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33左右两端分别向上弯折形成一钩部34,所述第一弹性件 41和第二弹性件连接在该钩部上;所述第一离心件32和输出轴2之间设有第一止转结构;所述第二离心件33和输出轴2之间设有第二止转结构;离心件可在飞轮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偏心,再通过第一止转结构和第二止转结构实现离心件与输出轴之间的止转配合,即可实现飞轮带动输出轴做高速旋转运动;同时弹性件可在飞轮停止转动后,带动离心块回复至原始状态。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离心件32通过第一连接件81与所述飞轮本体31相连,所述第二离心件33通过第二连接件82与所述飞轮本体31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均为一轴销,两轴销分别穿过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33的中心位置并穿入至飞轮本体内,从而使得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33可相对轴销发生转动,在飞轮转动时,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33即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偏心。
具体的,所述第一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2上的齿件21 和设于所述第一离心件32上的卡齿部321,所述卡齿部321与所述齿件21之间为单向止转配合;优选的,所述齿件21为固设在输出轴 2上的固定套211,该固定套的其中一部分向外凸起形成一凸部212,该凸部212其中一侧为弧形结构设置;所述卡齿部321为所述第一离心件32内表面上向外突出的凸部,该凸部的其中一侧同样为弧形结构设置,从而当齿件21和卡齿部321非弧形一侧的面相配合时,两者能够实现单向止转配合,使得飞轮本体带动输出轴发生转动。
所述第二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离心件33上的凸部331,所述凸部331与所述齿件21为单向止转配合;所述凸部331为所述第二离心件33内表面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凸起,该凸起的其中一侧为弧形结构设置,从而当齿件21和凸部331非弧形一侧的面相配合时,两者能够实现单向止转配合,使得飞轮本体带动输出轴发生转动。
为了实现第一离心件32的正常偏心,所述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33与飞轮本体31之间均为活动配合;具体的,所述第一离心件32上下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连接部322,所述飞轮本体31上设有两活动口311,两活动口311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连接部322,所述两连接部322分别从两活动口311中穿出,且连接部322可相对活动口311进行前后活动,使得离心块即不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飞轮本体,且活动口311可对第一离心件32的偏心程度进行限制,有效防止第一离心件32偏心过度而对拉簧造成过度的损坏;同样的,所述第二离心件33上下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部332,所述飞轮本体31上设有两开口轨道312,两开口轨道312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延伸部332设置;所述两延伸部332分别从两开口轨道312中穿出,且可相对开口轨道312前后活动,使得离心块即不会再离心力的作用下脱离飞轮本体,且开口轨道312可对第二离心件33的偏心程度进行限制,有效防止第二离心件33偏心过度而对拉簧造成过度的损坏。
所述输出轴2上设有一螺母套筒22,该螺母套筒22的大小及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螺母套筒22和输出轴 2之间为拆卸连接,输出轴2的末端设置为一标准的方榫23,保证与螺母套筒之间为止转配合;为了使得两者的连接更为牢固以及在转动时不会发生打滑,我们在所述输出轴上设置了一钢珠24,该钢珠连接有一弹簧,输出轴上设有容纳弹簧和钢珠24的槽,钢珠24部分伸出至输出轴的外表面;当输出轴2与螺母套筒22套接时,钢珠24可顶紧至螺母套筒内壁,有效防止螺母套筒相对输出轴打滑。
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件51和设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飞轮机构之间的传动部件52;所述传动部件52包括主动齿轮521和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522,所述主动齿轮521 与所述驱动件51相连,所述从动齿轮522与所述飞轮机构3相连;所述主动齿轮521与电机的驱动轴固连;所述从动齿轮522通过螺钉与飞轮本体固连;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定位件6,该定位件6为一金属板,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卡槽11,定位件可卡入至该卡槽内,对定位件6与壳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定位件6上设有供穿过的通孔61,所述电机则通过螺钉与定位件6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驱动件的位置固定;所述主动齿轮与电机的驱动轴固连,所述通孔61内设有一轴承20,所述主动齿轮具有一延伸轴,所述轴承20套设于该延伸轴外,以减小延伸轴与通孔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定位件6上设有一转轴64,所述从动齿轮522内设有轴承20,该轴承20套设在所述转轴64上,使得从动齿轮可相对转轴转动;所述从动齿轮522内设有一金属连接套,该连接套下部伸出从动齿轮下部,且向外延伸形成一圈凸缘,凸缘与从动齿轮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设有一卡簧21,所述轴承20装设在所述连接套内;所述从动齿轮522可采用尼龙、金属或塑料制成,从动齿轮522上部通过螺钉与所述飞轮本体固连。
如图4-5所示,所述驱动件51为电机,驱动件51接有一开关 91和电源接头92,该电源接头92可与汽车的点烟器电连,使得汽车电源对驱动件进行供电,具体结构和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所述开关91有关闭档位、卸钉档位及装钉档位,所述开关91包括外壳911和开关按钮912,所述壳体上设有供外壳卡设的卡槽16;所述开关按钮912为船形开关,其中部通过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开关按钮912的左右两端分别为第一端913和第二端914,且第一端913和第二端914均可相对转轴翻转;所述第一端913上设有“I”的标志,即为卸钉档位;所述第二端914上设有“I I”的标志,即为装钉档位;所述开关按钮的中部设有“O”的停止标志,即为关闭档位;当按压卸钉档位时,可使得电机反转,从而输出轴带动螺母套筒反转,将车轮上的螺钉卸下;当按压装钉档位时,可使得电机正转,从而输出轴带动螺母套筒正转,将车轮上的螺钉装上;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
作为优选的,所述开关连接有一复位部件,所述复位部件可在作用于开关91上的外力消失时,驱动所述开关自动复位;具体的,所述复位部件包括两弹性件,所述第一端913和第二端914分别连接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为弹簧,可在第一端913和第二端914受到外力按压时被压缩,从而弹簧可在开关上的外力消失时驱动开关自动复位;因此在启动扳手时,需要长按卸钉档位和装钉档位,未按压卸钉档位和装钉档位时,扳手始终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操作更为安全;所述开关上通过电线连接有一小夜灯,当驱动件通电时,小夜灯也通电,可发光进行照明,换胎时视野更为清楚。
所述输出轴2上套设一金属限位套7,该限位套7上设有两条条状的限位凸部71;所述壳体1上对应于限位套位置处设有两条状的限位凹部12,所述限位凸部可卡入至限位凹部12内,从而使得限位套无法相对壳体发生移动,从而对输出轴的位置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2和飞轮本体31之间设有多个轴承20,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飞轮本体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卡簧21,以防止轴承掉出。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扳手,包括壳体(1)、输出轴(2)、与所述输出轴相配合的飞轮机构(3)及用于驱动所述飞轮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5);所述飞轮机构(3)包括飞轮本体(31)、活动设于飞轮本体上的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33),所述第一离心件(32)和第二离心件(33)之间通过弹性部件(4)连接;所述第一离心件(32)和输出轴(2)之间设有第一止转结构;所述第二离心件(33)和输出轴(2)之间设有第二止转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件(32)通过第一连接件(81)与所述飞轮本体(31)相连,所述第二离心件(33)通过第二连接件(82)与所述飞轮本体(3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输出轴(2)上的齿件(21)和设于所述第一离心件(32)上的卡齿部(321),所述卡齿部(321)与所述齿件(21)之间为单向止转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离心件(33)上的凸部(331),所述凸部(331)与所述齿件(21)为单向止转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件(3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连接部(322),所述飞轮本体(31)上设有与该连接部相配合的活动口(311),所述连接部(322)可前后活动的穿设于该活动口(3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件(33)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延伸部(332),所述飞轮本体(31)上设有与该连接部相配合的开口轨道(312),所述延伸部(332)可前后活动的穿设于该开口轨道(3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4)包括第一弹性件(41)和第二弹性件(42),所述第一离心件(32)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41)与所述第二离心件(33)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42)与所述第二离心件(3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件(51)和设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飞轮机构之间的传动部件(5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52)包括主动齿轮(521)和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522),所述主动齿轮(521)与所述驱动件(51)相连,所述从动齿轮(522)与所述飞轮机构(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一定位件(6),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定位件(6)相配合的卡槽(11);所述驱动机构(5)固设于所述定位件(6)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598805 | 2016-11-23 | ||
CN201621259880 | 2016-11-2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42687U true CN208342687U (zh) | 2019-01-08 |
Family
ID=64873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83741.2U Active CN208342687U (zh) | 2016-11-23 | 2017-11-23 | 一种电动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426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23192A (zh) * | 2020-09-05 | 2021-01-15 | 缙云县赵氏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扳手 |
-
2017
- 2017-11-23 CN CN201721583741.2U patent/CN2083426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23192A (zh) * | 2020-09-05 | 2021-01-15 | 缙云县赵氏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扳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39938B2 (en) | Powered cutting tool | |
EP0955650A3 (en) | Disengageable charging mechanism for spring powere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 |
CN208342687U (zh) | 一种电动扳手 | |
CN108539079A (zh) | 一种智能的动力电池组合装置 | |
EP2625010B1 (en) | Powered cutting tool | |
CN201205931Y (zh) | 货车车箱翼展板压锁 | |
CN208100209U (zh) | 一种棘轮扳手的换向结构 | |
CN204296679U (zh) | 一种电动车锂电池的压紧机构装置 | |
CN201320749Y (zh) | 一种电动打钉枪 | |
CN200947904Y (zh) | 一种电动刷 | |
CN202764753U (zh) | 汽车正副驾驶中间扶手的翻转机构 | |
CN102562781B (zh) |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
CN203936922U (zh) | 一种多用途旋转刀具 | |
CN203063435U (zh) | 一种电动橡皮擦 | |
CN201515766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伞 | |
CN201797819U (zh) | 电动剪枝机 | |
CN210083449U (zh) | 一种电动车把手 | |
CN2708481Y (zh) | 高压负荷开关的操动机构 | |
CN209394707U (zh) | 一种新型电动剪刀 | |
CN210310295U (zh) | 旋转手柄式打蜡机 | |
CN209660691U (zh) | 具有止挡的收纳盒 | |
CN208389375U (zh) | 一种可拆装玩具车 | |
CN20878953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手动和电动自由切换的绕线装置 | |
CN208264481U (zh) | 刹车制动机构 | |
CN221834248U (zh) | 一种铁路调车用多功能便携式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