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339985U - 多功能健身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健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9985U
CN208339985U CN201820941343.1U CN201820941343U CN208339985U CN 208339985 U CN208339985 U CN 208339985U CN 201820941343 U CN201820941343 U CN 201820941343U CN 208339985 U CN208339985 U CN 208339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ing lever
gym
support bar
pedestal
fixed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13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Peng Tai Sporting Goo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Peng Tai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Peng Tai Sporting Goo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Peng Tai Sporting Goo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413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9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9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99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用于下肢踩踏健身的下肢踩踏车、用于踢腿屈伸训练的踢腿机构、用于足底按摩的脚底按摩轮组。其优点在于在现有多功能健身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踢腿机构,实现踢腿屈伸训练,进一步增加了健身器的功能,提高其使用性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Description

多功能健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背景技术
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可以增强身体强度,增加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室内健身通常需要借助器材进行辅助训练。
迷你型健身踩踏车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家用健身器材,其通常仅设置底座以及踩踏板结构,需要健身时,健身者只要坐在自己家里的椅子上,就能做类似骑车的踩踏健身,这种健身器材的优势就是在于不设置扶手、座椅,从而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其本身的重量、体积,迷你小巧,方便移动,健身者可以将其移到家中任意位置,再搬一张椅子坐着就能健身了,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成本也大幅降低了,售价也更加便宜,具有更好的市场。
目前,上述健身器材功能大多比较单一,为此,申请人曾实用新型了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071193U,可以使用踩踏板机构、勾腿机构进行多种不同的健身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通过按摩轮组进行脚底按摩,实现多功能组合。
但是,如何进一步增加健身器的功能,提高其使用性能,满足客户体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用于下肢踩踏健身的下肢踩踏车、用于踢腿屈伸训练的踢腿机构、用于足底按摩的脚底按摩轮组。
所述踢腿机构包括固定杆、升降杆、摆杆;所述固定杆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杆插入固定杆,能沿固定杆上下活动,且升降杆与固定杆之间还设有第一锁紧结构;所述升降杆上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上压杆;所述摆杆上端与升降杆上端铰接配合,所述摆杆下端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下压杆,所述摆杆下端向后伸出有配重杆,所述配重杆上能放置配重块。
所述升降杆上端还设有用于上肢运动的上肢踩踏车,所述上肢踩踏车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踩踏动作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水平设置,其前端固定安装在升降杆的上端后侧,后端固定连接踩踏动作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用于手掌按摩的手掌按摩轮组,所述手掌按摩轮组包括第二支撑杆、若干手掌按摩轮、若干竖轴,所述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方,并通过竖轴与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手掌按摩轮可活动地套设在竖轴上。
所述第二支撑杆前端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扶手杆。
所述固定杆上相对摆杆的一侧设有防碰撞橡皮垫。
所述下肢踩踏车包括第二踩踏动作组件、第三支撑杆、限位盘、手拧螺栓;所述限位盘呈半圆形,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限位盘上设有铰接孔以及以铰接孔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第三支撑杆一端通过铰接轴与铰接孔铰接配合,且设有与弧形槽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第三支撑杆另一端连接第二踩踏动作组件;所述手拧螺栓穿过弧形槽与定位孔锁紧固定。
所述弧形槽的侧边形成有若干均匀连续地定位凹槽,呈波浪形状;所述手拧螺栓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与定位凹槽适配的定位凸台。
所述底座包括中心杆、侧杆、横杆;所述侧杆平行分布在中心杆后端的两侧,并通过若干中间轴连接,所述横杆垂直连接在中心杆的前端;所述脚底按摩轮组包括若干脚底按摩轮,所述脚底按摩轮套设在中间轴上。
还包括2根弹力拉绳,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拉钩,所述弹力拉绳的一端通过锁扣连接在拉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在现有多功能健身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踢腿机构,实现踢腿屈伸训练,进一步增加了健身器的功能,提高其使用性能,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功能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踢腿机构、上肢踩踏车、手掌按摩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定义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其中,定义底座的位置为“下”,下肢踩踏车的位置为“前”。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用于下肢踩踏健身的下肢踩踏车2、用于踢腿屈伸训练的踢腿机构3、用于足底按摩的脚底按摩轮组4,所述踢腿机构3上方设有用于上肢运动的上肢踩踏车5以及用于手掌按摩的手掌按摩轮组6,所述底座1上还包括2根弹力拉绳7。
上述多功能健身器可以实现下肢踩踏训练、下肢力量屈伸训练、上肢踩踏训练、上肢力量屈伸训练,实现多种健身功能,使得上下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更好的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设置脚底按摩轮组4与手掌按摩轮组6,能实现对足底及手掌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包括中心杆11、侧杆12、横杆13;所述侧杆12平行分布在中心杆11后端的两侧,并通过若干中间轴14连接,所述横杆13垂直连接在中心杆11的前端。底座1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组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侧杆12、横杆13两端底部设有耐磨防滑支撑垫,耐磨防滑,健身或按摩操作时更加稳定,避免滑动。
如图4所示,所述下肢踩踏车包括第二踩踏动作组件21、第三支撑杆22、限位盘23、手拧螺栓24;所述限位盘23呈半圆形,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限位盘23上设有铰接孔231以及以铰接孔为圆心的弧形槽232;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一端通过铰接轴与铰接孔231铰接配合,且设有与弧形槽232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第三支撑杆22另一端连接第二踩踏动作组件21;所述手拧螺栓24穿过弧形槽232与定位孔,与螺母配合锁紧第三支撑杆22与限位盘23。
其中,限位盘23可以与中心杆11焊接,当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也可以。
下肢踩踏健身时,使用者可以搬一张椅子放在下肢踩踏车2前方,并坐在椅子上,然后进行踩踏便可,非常方便。而且下肢踩踏车2能够实现角度上的调整,不同的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节。调整时,松开手拧螺栓24,转动支撑杆22,手拧螺栓24沿弧形槽232滑动,当调整至指定位置时,拧紧手拧螺栓24,手拧螺栓24与螺母会夹紧限位盘23与支撑杆22,使其保持固定在指定位置,通过手拧螺栓直接操作,操作简单,调整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232的侧边形成有若干均匀连续地定位凹槽,呈波浪形状;所述手拧螺栓24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与定位凹槽适配的定位凸台,调整时,将手拧螺栓24稍微拉出,使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分离,调整好后,定位凸台卡入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凸台与定位凹槽相配合,定位更加牢固,避免踩踏健身时出现角度滑移,效果更好。
如图所示,所述踢腿机构3包括固定杆31、升降杆32、摆杆33;所述固定杆31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其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连接,便于拆装;所述升降杆32插入固定杆31,能沿固定杆31上下活动,且升降杆32与固定杆31之间还设有锁紧结构;所述升降杆32上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上压杆34;所述摆杆33上端与升降杆32上端铰接配合,所述摆杆33下端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下压杆35,所述摆杆33下端向后伸出有配重杆36,所述配重杆36上能放置配重块37。
踢腿健身时,可以先将下肢踩踏车2调整至较低的位置,便于将下肢踩踏车2的部分置于常规的椅子下方,使用者坐在椅子上,大腿放在上压杆34上进行支撑,小腿钩住下压杆35,然后克服配重块37的重力,不断抬起放下,实现踢腿锻炼。
通过升降杆32的升降调节,可实现上压杆34的高度调节,不同的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节,更好的使用更多的人群及环境。
其调节方式可以采用常规的伸缩管调节方式,并通过锁紧结构固定或解锁,其结构可以是在上压杆34上设置若干调节孔,然后在固定杆31对应设置拉销,通过拉销与调节孔对应配合,实现调节锁紧。
其中,所述固定杆31上相对摆杆33的一侧设有防碰撞橡皮垫39,增加一个碰撞缓冲的效果,避免摆杆33在配重块37的重力作用下对固定杆31进行撞击而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另外,配重块37中心设置通孔,可以直接套设在配重杆36上,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放置对应重量的配重块37。
在上压杆34与下压杆35外还可以套设橡胶圈,使得接触部位柔软,使用时更加舒适。也可以将上压杆34与下压杆35设置成伸缩调节设置,进一步提高其适用性。
如图所示,所述脚底按摩轮组4包括若干脚底按摩轮41,所述脚底按摩轮41可旋转地套设在中间轴14上,且所述脚底按摩轮表面均匀设置按摩凸点。
按摩时,使用者可以搬一张椅子放在多功能健身器后方,并坐在椅子上,将脚踩在脚底按摩轮41上来回动作即可,操作方便,通过按摩凸点刺激足底穴位,达到按摩效果。
如图所示,所述升降杆32上端还设有用于上肢运动的上肢踩踏车5,所述上肢踩踏车5包括第一支撑杆51、第一踩踏动作组件52,所述第一支撑杆51水平设置,其前端固定安装在升降杆32的上端后侧,后端固定连接第一踩踏动作组件52。
上肢踩踏健身时,使用者可以搬一张椅子放在多功能健身器后方,并坐在椅子上,双手握住第一踩踏动作组件52的两个踏板,进行旋转操作。当然,站着操作也可以。
而且上肢踩踏车5可以通过升降杆32的实现高低调节,不同的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调节。
如图所示,所述手掌按摩轮组6包括第二支撑杆61、若干手掌按摩轮62、若干竖轴63,所述第二支撑杆61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杆51上方,并通过竖轴63与第一支撑杆51连接,所述手掌按摩轮62可活动地套设在竖轴63上,所述手掌按摩轮62表面均匀设置按摩凸点。按摩时,将手放在手掌按摩轮62上回动作即可,操作方便。
另外,所述第二支撑杆61前端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扶手杆38,在进行下肢踩踏健身或踢腿健身时,可以双手扶住扶手杆38,更好的保持身体稳定,达到更好的健身体验。
所述2根弹力拉绳7的一端通过锁扣连接在底座1的拉钩15。
另外,所述第一踩踏动作组件52与第二踩踏动作组件52结构相似,其本身均为本领域现有常规技术,因此这里也不做赘述。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用于下肢踩踏健身的下肢踩踏车(2)、用于踢腿屈伸训练的踢腿机构(3)、用于足底按摩的脚底按摩轮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腿机构(3)包括固定杆(31)、升降杆(32)、摆杆(33);
所述固定杆(31)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
所述升降杆(32)插入固定杆(31),能沿固定杆(31)上下活动,且升降杆(32)与固定杆(31)之间还设有第一锁紧结构;
所述升降杆(32)上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上压杆(34);
所述摆杆(33)上端与升降杆(32)上端铰接配合,所述摆杆(33)下端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下压杆(35),所述摆杆(33)下端向后伸出有配重杆(36),所述配重杆(36)上能放置配重块(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2)上端还设有用于上肢运动的上肢踩踏车(5),所述上肢踩踏车(5)包括第一支撑杆(51)、第一踩踏动作组件(52),所述第一支撑杆(51)水平设置,其前端固定安装在升降杆(32)的上端后侧,后端固定连接踩踏动作组件(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1)设有用于手掌按摩的手掌按摩轮组(6),所述手掌按摩轮组(6)包括第二支撑杆(61)、若干手掌按摩轮(62)、若干竖轴,所述第二支撑杆(61)水平设置在第一支撑杆(51)上方,并通过竖轴与第一支撑杆(51)连接,所述手掌按摩轮(62)可活动地套设在竖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1)前端设有横向设置并左右对称的扶手杆(3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1)上相对摆杆(33)的一侧设有防碰撞橡皮垫(3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踩踏车(2)包括第二踩踏动作组件(21)、第三支撑杆(22)、限位盘(23)、手拧螺栓(24);
所述限位盘(23)呈半圆形,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限位盘(23)上设有铰接孔(231)以及以铰接孔为圆心的弧形槽(232);
所述第三支撑杆(22)一端通过铰接轴与铰接孔(231)铰接配合,且设有与弧形槽(232)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第三支撑杆(22)另一端连接第二踩踏动作组件(21);
所述手拧螺栓(24)穿过弧形槽(232)与定位孔锁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232)的侧边形成有若干均匀连续地定位凹槽,呈波浪形状;所述手拧螺栓(24)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与定位凹槽适配的定位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中心杆(11)、侧杆(12)、横杆(13);所述侧杆(12)平行分布在中心杆(11)后端的两侧,并通过若干中间轴(14)连接,所述横杆(13)垂直连接在中心杆(11)的前端;所述脚底按摩轮组(4)包括若干脚底按摩轮(41),所述脚底按摩轮(41)套设在中间轴(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根弹力拉绳(7),所述底座(1)上设有两个拉钩(15),所述弹力拉绳(7)的一端通过锁扣连接在拉钩(15)上。
CN201820941343.1U 2018-06-19 2018-06-19 多功能健身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9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1343.1U CN208339985U (zh) 2018-06-19 2018-06-19 多功能健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1343.1U CN208339985U (zh) 2018-06-19 2018-06-19 多功能健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9985U true CN208339985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134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9985U (zh) 2018-06-19 2018-06-19 多功能健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9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54941B2 (en) Exercise apparatus
US20020173412A1 (en) Exercise apparatus
JP2018502685A (ja) 運動器具
CN207071193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US20190015695A1 (en) Inclined reverse hyperextension exercise device
TWI693088B (zh) 攀爬訓練器
CN2419875Y (zh) 多功能办公家用健身椅
KR101318157B1 (ko) 베드와 고무벨트를 이용한 다목적 헬스기구키트
CN20762780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复健脚踏车
CN20564977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家用康复健身器
CN208339985U (zh) 多功能健身器
CN209286100U (zh) 多功能健身按摩椅
CN2936216Y (zh) 带手、脚活动机构的轮椅
EP2687271A1 (en) Cyclette for riding with legs in vertical position
CN215136590U (zh) 一种脑病康复科下肢康复托架
CN2376802Y (zh) 多功能办公健身椅
CN211752178U (zh) 一种用于体育器械的康复践踏装置
CN105582644A (zh) 臂力推压练习器
CN201591938U (zh) 漫步机
CN207822368U (zh) 一种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CN205042042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体能训练系统
CN214286491U (zh) 一种用于健美操训练的体型拉伸装置
CN110201357A (zh) 一种老人用多功能健身椅
CN214971547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13311387U (zh) 一种康复治疗的脚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