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2259U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32259U CN208332259U CN201820615904.9U CN201820615904U CN208332259U CN 208332259 U CN208332259 U CN 208332259U CN 201820615904 U CN201820615904 U CN 201820615904U CN 208332259 U CN208332259 U CN 208332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rner
- air nozzle
- gas
- injection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分气底座和分离式燃烧器总成;分气底座包括进气管接口、开口朝上的中心喷气嘴和围绕中心喷气嘴圆周分布的至少两个一环或多环喷气嘴,喷气嘴垂直向上与进气管接口连通,分离式燃烧器总成与分气底座为可拆卸分体式设置,分离式燃烧器总成包括燃烧器本体,燃烧器本体内的空腔形成混气腔,混气腔内设置至少两个以上的引入空气或氧气的引射分气歧管,分离式燃烧器总成还包括独立混气导流板,还包括依次放置的多孔红外线燃烧板、外装饰圈、内装饰防火圈和中心燃烧器。本实用新型方便拆卸清理、维修炉头,便于合理控制燃气和空气混合比例,燃烧稳定,不易回火,燃烧热效率大幅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红外线,都是沿用已公开的低压引射一次空气完全预混技术,其结构为喷嘴和一体式炉头设置在炉内,全部供氧和进气由灶具底部提供。由此,炉具底盘需要开进风口。如果将开有进风口的灶具安装在没有开进风口的密闭橱柜中时,容易因供氧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并增加了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的生成。存在安全健康隐患。并且低压引射器在灶前压力高、进风比例大和燃烧器破裂情况下的回火会使火焰在灶具内部燃烧而造成爆炸、火灾;传统红外线炉头和燃烧板为粘接一体结构,汤汁溢出后不容易清洗以及损坏维修需要将炉具解体进行更换炉头或者燃烧片等居多不便;且传统红外线炉头结构特性决定混气腔体一般不超过80mm,那么在普遍深度为55mm左右的炉具底壳内盖上 6-10mm的玻璃安装之后,燃烧器平面灶具离玻璃面板高度差仅仅为20mm左右,在使用不锈钢或者白铁锅时候,因锅底高温红外光波反射到玻璃面板造成玻璃爆炸的事故是传统红外线灶具最常见的质量投诉;也因此造成红外线灶具虽然有很高的热效率和极低烟气排放,但是普及率却不高的尴尬局面。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多头红外线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有若干个与燃烧器分开设置的喷嘴,每个喷嘴都能连接独立的红外线燃烧器,由于喷嘴和燃烧器为可拆卸设置,维修炉头时就非常方便,但此种结构由于为单独可拆卸的结构,要求产品的加工精度相对较高、材料和加工成本为普通红外线炉头的数倍,且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成品率底不易规模生产等问题,实用价值并不大且至今无法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拆卸清理、维修炉头,直喷结构更能便于合理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使得燃烧稳定不易回火,且直喷强化混气燃烧热效率大幅提高,成本低廉,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的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分气底座和分离式燃烧器总成;分气底座包括进气管接口、开口朝上的中心喷气嘴和围绕中心喷气嘴圆周分布的至少两个一环或多环喷气嘴,喷气嘴垂直向上与进气管接口连通,分离式燃烧器总成与分气底座为可拆卸分体式设置,分离式燃烧器总成包括燃烧器本体,燃烧器本体内的空腔形成混气腔,混气腔内设置至少两个引入空气或氧气的引射分气歧管,引射分气歧管设置于喷气嘴上方,分离式燃烧器总成还包括设置于燃烧器本体内与分气底座中的喷气嘴对应圆周设置的用于导流气体方向的独立混气导流板,还包括依次放置的多孔红外线燃烧板、外装饰圈、内装饰防火圈和中心燃烧器。
进一步的,喷气嘴包括置于分气底座中心的中心喷气嘴、围绕中心喷气嘴圆周均匀设置的中环喷气嘴和外环喷气嘴,中环喷气嘴为四个,外环喷气嘴为四个。
进一步的,分气底座上部边沿设置固定定位燃烧器本体的定位口和固定点火针及感应针的安装位,使燃烧器本体、固定点火针和感应针能相对于分气底座独立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的,每个喷气嘴上方对应设置一个引射分气歧管,引射分气歧管垂直向上设置或与喷气嘴呈角度设置,与喷气嘴呈接触或非接触式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独立混气导流板为斜坡型导流板,用于引导燃气改变运动方向围绕着圆柱形内体的混气腔做循环运动。
进一步的,独立混气导流板包括横向导流板、纵向导流板和横向定位板,横向定位板使独立混气导流板固定于喷气嘴旁边,纵向导流板与横向定位板连接,并倾斜向上覆盖喷气嘴,横向导流板连接纵向导流板上端。
进一步的,引射分气歧管上部顶端设置成喇叭口形状。
进一步的,引射分气歧管包括与喷气嘴连通的底部和位于底部上方的空气引射部,底部的上出口设置成喇叭口形状,空气引射部包括引射腔和外壳,外壳上圆周设置空气引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改进了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减少了在先燃烧器多头结构的制造成本,既方便拆卸清理、维修炉头,多条喷气嘴和多条引射分气歧管的一级混气直喷结构设置,同等空气引入量的情况下,减小了引射分气歧管口径,让多支引射分气歧管强制引射空气供氧,实现只需要较短的引射行程就能实现整个燃烧器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且保持燃烧器体积较小,也能便于合理控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各引射分气歧管向上垂直喷射,引射行程短,燃气混合物流速度快压力大,独立混气导流板的设置使燃气进行二级混气,引导燃气改变运动方向围绕着圆柱形内体的混气腔做循环运动,因而使得多股燃气进行多圈混合之后得以充分预混,从而通过燃烧板的小孔实现直喷式的完全预混燃烧后,以红外线光波的形式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减少燃气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使混气燃烧热效率更大幅提高,且独立混气导流板隔离燃烧板的高温区,因此杜绝了灶前压力过大和红外线燃烧板破裂后在喷嘴位置燃烧的弊病,使得燃烧稳定,不易回火;另外增加独立混气导流板之后,独立混气导流板挡住了掉下的液体和杂物,杂物和少量的液体会堆积在独立混气导流板斜坡处,大量液体进入的话也会沿着引射分气歧管壁落入喷气嘴周边而不会堵塞喷嘴。由于喷气嘴的垂直喷射和引射分气歧管下置的结构,整个燃烧器分体组合的高度对比传统红外线燃烧器高出将近50mm,可以轻松实现所有燃烧所需的空气全部由炉面方位提供,可以实现真正的上进风,从而实现橱柜不用开通气孔而不影响燃烧;再有,由于燃烧器分体组合的高度提升,燃烧板离玻璃面板的高度也相应提高,得到的直接好处就是炉面温度大幅度降低,极大地降低了面板高温炸裂的事故;由于分气底座和燃烧器本体组合只有固定燃烧器本体组件的定位口的点状接触,热量极少扩散到分气底座和炉内,因此,避免了传统灶具特别是红外线燃气灶炉内温度高而导致的元器件损坏、密封件提前老化漏气等故障。分气底座与燃烧器本体的分体式构造,无需专业人士和任何工具参与就能进行徒手更换和维护,且成本低廉,可以做到维护成本极低甚至成为一种即抛式消耗品,在人工成本本不断攀升的燃气灶具售后服务领域,可以为厂商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减少顾客的使用不便,提高顾客燃气资源利用率,因此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1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中部件分气底座1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部件独立混气导流板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分气底座,11-进气管接口,12-喷气嘴,121中心喷气嘴,122-中环喷气嘴,123-外环喷气嘴,2-分离式燃烧器总成,21-燃烧器本体,211-外壳体 212-混气腔,3-引射分气歧管,4-独立混气导流板,41-横向导流板,42-纵向导流板43-横向定位板,5-多孔红外线燃烧板,6-外装饰圈,7-内装饰防火圈,8- 中心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分气底座1和分离式燃烧器总成2;分气底座1包括进气管接口11、开口朝上的喷气嘴12,喷气嘴12包括置于分气底座1中心的中心喷气嘴121、围绕中心喷气嘴121圆周均匀设置的中环喷气嘴122和外环喷气嘴123,中环喷气嘴121为四个,外环喷气嘴122为四个。喷气嘴12垂直向上与进气管接口11连通,分离式燃烧器总成2与分气底座1为可拆卸分体式设置,分离式燃烧器总成2包括燃烧器本体21,燃烧器本体21包括外壳体211,所述外壳体211内的空腔形成混气腔212,混气腔212内对应每一个喷气嘴12都设置引入空气或氧气的引射分气歧管3,内火的中心喷气嘴121和中心引射分气歧管一套,位于中心部位,可适当调整位置和角度,配合燃烧器外形的变化而变化。
分离式燃烧器总成2还包括设置于燃烧器本体21内与分气底座1中的喷气嘴12对应圆周设置的用于导流气体方向的的独立混气导流板4,还包括依次放置的多孔红外线燃烧板5、外装饰圈6、内装饰防火圈7和中心燃烧器8。分气底座1上部边沿设置固定定位燃烧器本体21的定位口和固定点火针及感应针的安装位,使燃烧器本体21、固定点火针和感应针能相对于分气底座1独立拆卸和安装。引射分气歧管3垂直向上设置或与喷气嘴12呈角度设置,与喷气嘴12 呈接触或非接触式对应设置。独立混气导流板4包括横向导流板41、纵向导流板42和横向定位板43,横向定位板41使独立混气导流板4固定于喷气嘴12旁边,纵向导流板42与横向定位板43连接,并倾斜向上覆盖喷气嘴12,横向导流板41连接纵向导流板42上端,整体“之”字型设置,用于引导燃气改变运动方向围绕着圆柱形内体的混气腔做循环运动。
引射分气歧管3包括与喷气嘴12连通的底部和位于底部上方的空气引射部,底部的上出口设置成喇叭口形状,空气引射部包括引射腔和外壳,外壳上圆周均匀设置空气引射孔。燃烧器本体21可以采用铸造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带引射分气歧管的底部部分冲压成型和侧部混气腔冲压、滚压成型后铆合或者两者自然吻合插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灵活加工,目的是实现规模化,低成本化。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分离式燃烧器总成2所需要的燃气通过控制阀总成后经过进气管到达分气底座1内部,经过控制分配之后实现在中心喷气嘴121、中环喷气嘴122、外环喷气嘴123喷出,带动空气进入相应的引射分气歧管3。中心喷气嘴121喷射的燃气经过中心引射分气歧管后,进入中心燃烧器,在点火针放电的作用下,实现中心火点燃,从而引燃中环外环火。点燃的中心火对熄保安全系统感应针进行加热从而令到安全系统正常工作。传统的红外线燃气炉头只有一条或者两条引射管,因此为了保持足够的空气引入量,必须将引射分气歧管3加大加长才能保持二次空气的进入足够,但是加大加长之后的引射分气歧管3在同等气流压力的情况下,流速会放缓喷射距离会缩短,(原理参考用软胶管防水,口径越大,水的流速越慢距离越近,如果将口径缩小,水流立即变得有力射的越远),基于此原理,本实施例改进为多条喷气嘴12和减小引射分气歧管3口径相结合,让多支引射分气歧管3强制引射空气供氧,实现只需要较短的引射行程就能实现整个燃烧器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且保持燃烧器体积较小。
中环外环燃气经过分气底座1各喷气嘴12喷出后,在引射原理的作用下带动空气进入引射分气歧管3底部引射口,在引射分气歧管3内呈螺旋形上升运动进行初步混合,在上升到引射分气歧管3顶端的扩散喇叭口位置时候,出现扩散加速运动(喊话筒放大原理)达到独立混气导流板处。由于采用多喷气嘴 12多引射分气歧管3的结构,燃气在进入燃烧器本体21混气腔后有多束燃气,如不加以引导,必定直接穿过多孔红外线燃烧板5而空气燃气未完全混合就被点燃,因此燃烧不充分造成热效率低和废气排放超标。因此必须在每个引射分气歧管3的上部增加一个二次斜坡型导流板,引导燃气改变运动方向围绕着圆柱形内体的混气腔做循环运动,因而使得多股燃气进行多圈混合之后得以充分预混,从而通过多孔红外线燃烧板5的小孔实现直喷式的完全预混燃烧后以红外线光波的形式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由于各引射分气歧管3向上垂直喷射,引射行程短的设计,燃气混合物流速度快压力大,且有独立混气导流板4隔离多孔红外线燃烧板5的高温区,因此杜绝了灶前压力过大和红外线燃烧板破裂后在喷气嘴位置燃烧的弊病。
由于传统直喷式燃烧器喷嘴朝上的结构,容易出现液体、杂物通过燃烧板的小孔落入喷气嘴12孔而导致杜塞故障。在增加独立混气导流板4之后,独立混气导流板4覆盖于喷气嘴和引射分气歧管的上方,挡住了掉下的液体和杂物,杂物和少量的液体会堆积在独立混气导流板4斜坡处,大量液体进入的话也会沿着引射分气歧管3壁落入喷气嘴12周边而不会堵塞喷气嘴12,保证燃气的顺利供给,实现燃烧器的免维护性。
本实施例的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同时优化的气流通道设计、创造性的多级独立导流设计,改变了气流的方向和速度,另外使空气和燃气混合均匀,燃烧充分,提高热效率并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喷气嘴12包括中心喷气嘴121和外环喷气嘴123,引射分气歧管3包括与中心喷气嘴121和外环喷气嘴123对应设置中心引射分气歧管和外环引射分气歧管,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结构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适当增减喷气嘴12和引射分气歧管3的数量可以使得燃气和空气混合比例更加合理,适应各种气源,因此增加喷气嘴12和引射分气歧管3 数量的行为,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气底座和分离式燃烧器总成;所述分气底座包括进气管接口、开口朝上的中心喷气嘴和围绕所述中心喷气嘴圆周分布的至少两个一环或多环喷气嘴,所述喷气嘴垂直向上与所述进气管接口连通,所述分离式燃烧器总成与所述分气底座为可拆卸分体式设置,所述分离式燃烧器总成包括燃烧器本体,所述燃烧器本体内的空腔形成混气腔,所述混气腔内设置至少两个引入空气或氧气的引射分气歧管,所述引射分气歧管设置于所述喷气嘴上方,所述分离式燃烧器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内与所述分气底座中的所述喷气嘴对应圆周设置的用于导流气体方向的独立混气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嘴包括置于所述分气底座中心的中心喷气嘴、围绕所述中心喷气嘴圆周均匀设置的中环喷气嘴和外环喷气嘴,所述中环喷气嘴为四个,所述外环喷气嘴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底座上部边沿设置固定定位燃烧器本体的定位口和固定点火针及感应针的安装位,使所述燃烧器本体、所述固定点火针和所述感应针能相对于所述分气底座独立拆卸和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气嘴上方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引射分气歧管,所述引射分气歧管垂直向上设置或与所述喷气嘴呈角度设置,与所述喷气嘴呈接触或非接触式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混气导流板为斜坡型导流板,用于引导燃气改变运动方向围绕着圆柱形内体的所述混气腔做循环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混气导流板包括横向导流板、纵向导流板和横向定位板,所述横向定位板使所述独立混气导流板固定于所述喷气嘴旁边,所述纵向导流板与所述横向定位板连接,并倾斜向上覆盖所述喷气嘴,所述横向导流板连接所述纵向导流板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分气歧管上部顶端设置成喇叭口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分气歧管包括与所述喷气嘴连通的底部和位于所述底部上方的空气引射部,所述底部的上出口设置成喇叭口形状,所述空气引射部包括引射腔和外壳,所述外壳上圆周设置空气引射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燃烧器总成还包括依次放置的多孔红外线燃烧板、外装饰圈、内装饰防火圈和中心燃烧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15904.9U CN208332259U (zh) | 2018-04-27 | 2018-04-27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15904.9U CN208332259U (zh) | 2018-04-27 | 2018-04-27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32259U true CN208332259U (zh) | 2019-01-04 |
Family
ID=6477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1590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2259U (zh) | 2018-04-27 | 2018-04-27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3225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3879A (zh) * | 2018-04-27 | 2018-08-24 | 蒋志海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CN112762484A (zh) * | 2021-03-15 | 2021-05-07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气炉 |
-
2018
- 2018-04-27 CN CN201820615904.9U patent/CN2083322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3879A (zh) * | 2018-04-27 | 2018-08-24 | 蒋志海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CN112762484A (zh) * | 2021-03-15 | 2021-05-07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气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43879A (zh)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
CN101398177B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
CN201184595Y (zh) | 一种灶具燃烧器 | |
CN104930555B (zh) | 一种采用二次空气补充通道的燃气灶具 | |
CN208332259U (zh) | 一种直喷多引射管分体式红外线燃烧器 | |
CN201344535Y (zh) |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 | |
CN111649326A (zh) | 燃烧器以及集成灶 | |
CN202561752U (zh) | 一种多引射管燃烧器 | |
CN209688835U (zh) | 一种上进风红外燃烧器 | |
CN201992654U (zh) | 一种中心火盖及应用该中心火盖的节能燃烧器 | |
CN101556058B (zh) | 通风塔式下进风燃气灶 | |
CN109404986B (zh) | 一种“w”燃烧型节能燃气灶 | |
CN105889919A (zh) | 一种易拆装强制预混的红外线集成灶 | |
CN2672494Y (zh) | 完全上进风双喷嘴燃烧器 | |
CN106705038B (zh) | 一种一体式全进风燃烧器 | |
CN209801479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炉膛及炉头 | |
CN211345302U (zh) | 一种新型直喷炉分火器 | |
CN106152133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
CN2160074Y (zh) | 自动点火高效燃油灶 | |
CN208308677U (zh) | 一种分离式多点混合加热焊枪 | |
CN2270174Y (zh) | 双管三环火燃气炉 | |
CN212869873U (zh) | 一种商用燃气炒灶铸造炉膛 | |
CN211232962U (zh) | 一种多气咀分体式节能燃气灶 | |
CN221054999U (zh) | 燃烧器和灶具 | |
CN219868002U (zh) | 一种可提高进风量的燃烧炉头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