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0421U - 一种智能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10421U CN208310421U CN201820705641.0U CN201820705641U CN208310421U CN 208310421 U CN208310421 U CN 208310421U CN 201820705641 U CN201820705641 U CN 201820705641U CN 208310421 U CN208310421 U CN 2083104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rod
- unlocking system
- intelligent
- door lock
-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一种智能门锁,包括内手柄、外手柄,以及用于安置在门内的锁体;所述锁体内部设有锁舌,以及用于驱动锁舌运动的驱动杆,驱动杆内端部穿入内手柄并与其周向联动,驱动杆外端部穿入外手柄;所述外手柄内设有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智能开锁系统开启状态或机械开锁系统开启状态下,智能开锁系统的输出端能够轴向移动至与所述驱动杆外端部对接,实现外手柄与驱动杆的周向联动。该智能门锁将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有机结合在外手柄内部,实现球形门锁的智能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人们常用的防盗用品,其中机械门锁的门锁胆是门锁防盗性能好坏的核心,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机械结构锁胆,防盗性能弱,钥匙容易遗失。而智能门锁由于安全性、便利性和容易管理性大有取代机械门锁的趋势。目前,球形门锁在南美、东南亚等地区拥有庞大的市场,但球形门锁主要还是机械门锁,智能化球形门锁的结构不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将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有机结合在外手柄内部,实现球形门锁的智能化。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门锁,包括内手柄、外手柄,以及用于安置在门内的锁体;所述锁体内部设有锁舌,以及用于驱动锁舌运动的驱动杆,驱动杆内端部穿入内手柄并与其周向联动,驱动杆外端部穿入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手柄内设有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智能开锁系统开启状态或机械开锁系统开启状态下,智能开锁系统的输出端能够轴向移动至与所述驱动杆外端部对接,实现外手柄与驱动杆的周向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开锁系统与机械开锁系统的输出方向一致,智能开锁系统设置在机械开锁系统的输出端上。该技术方案中,智能开锁系统运行时本就可带动其输出端轴向移动;而机械开锁系统开启时,带动智能开锁系统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开锁系统包括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电机工作的智能单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杆,驱动杆外端部上连接有传动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带动传动杆轴向移动,传动杆能够与传动头对接并与其周向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传动杆内,传动杆与电机之间的输出轴上还设有销轴,销轴与电机之间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销轴设置在第一弹簧的节距间隙内,销轴与第一弹簧之间类螺纹配合。该技术方案中,电机带动销轴周向旋转,销轴旋转过程中与第一弹簧实现类螺纹配合;销轴作用于第一弹簧并将第一弹簧分为挤压区域和放松区域,旋转过程中调整挤压区域和放松区域所占比例,放松区域能够轴向推动传动杆使其进行轴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开锁系统包括机械锁头,以及与机械锁头的锁芯相连接的顶舌,以及与顶舌相连接的电机座;所述顶舌旋转时能带动电机座轴向移动,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座内。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开锁系统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电机座,并将所述电机座压向所述机械锁头。上述技术方案中,顶舌与电机座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其可将周向转动转换为轴向移动;而第二弹簧是将电机座压向顶舌,确保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手柄内设有与其周向联动的外轴套,传动杆和传动头处于外轴套内;所述传动杆与外轴套周向联动但轴向可相对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外手柄与锁体之间还设有外面板,外面板套设在外轴套的外侧;外轴套上设有外扭簧,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外扭簧的外扭簧压板。
作为优选,所述内手柄内设有与其周向联动的内轴套,驱动杆内端部穿入内轴套并与其周向联动,内轴套内还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弹力作用于所述驱动杆,并将所述驱动杆压向所述传动头。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弹簧将所述驱动杆压向所述传动头;当传动杆与传动头对接过程中不能齿合时,传动杆为略微挤压传动头使其轴向位移(压缩第三弹簧);此状态下,传动杆与传动头不联动;但外手柄稍微转动,当传动杆与传动头对准时,第三弹簧的作用下传动杆与传动头齿合并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内手柄与锁体之间还设有内面板,内面板套设在内轴套的外侧;内轴套上设有内扭簧,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内扭簧的内扭簧压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的外手柄内部设有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都可实现外手柄与驱动杆的周向联动,从而将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有机结合在外手柄内部,实现球形门锁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内手柄1(又称内手球)、外手柄2(又称外手球),以及用于安置在门内的锁体3。所述锁体3内部设有锁舌31,以及用于驱动锁舌31运动的驱动杆32,驱动杆32内端部穿入内手柄1并与其周向联动,驱动杆32外端部穿入外手柄2。所述外手柄2内设有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所述智能开锁系统与机械开锁系统的输出方向一致,智能开锁系统设置在机械开锁系统的输出端上。智能开锁系统开启状态或机械开锁系统开启状态下,智能开锁系统的输出端能够轴向移动至与所述驱动杆32外端部对接,实现外手柄2与驱动杆32的周向联动。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智能门锁,该智能门锁的外手柄2内部设有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智能开锁系统运行时本就可带动其输出端轴向移动。而机械开锁系统开启时,带动智能开锁系统移动。即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都可实现外手柄2与驱动杆32的周向联动,从而将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有机结合在外手柄2内部,实现球形门锁的智能化。
具体地,所述智能开锁系统包括电机41,以及驱动所述电机41工作的智能单元。所述智能单元包括设置在外手柄上的智能输入单元42,如密码、指纹、刷卡、APP、蓝牙和脸部识别等。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杆43,驱动杆32外端部上连接有传动头44。电机41的输出轴旋转时带动传动杆43轴向移动,传动杆43能够与传动头44对接并与其周向联动。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穿设在传动杆43内,传动杆43与电机41之间的输出轴上还设有销轴45,销轴45与电机41之间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46,销轴45设置在第一弹簧46的节距间隙内,销轴45与第一弹簧46之间类螺纹配合。该技术方案中,电机41带动销轴45周向旋转,销轴45旋转过程中与第一弹簧46实现类螺纹配合。销轴45作用于第一弹簧46并将第一弹簧46分为挤压区域和放松区域,旋转过程中调整挤压区域和放松区域所占比例,放松区域能够轴向推动传动杆43使其进行轴向移动。
所述机械开锁系统包括机械锁头51,以及与机械锁头51的锁芯相连接的顶舌52,以及与顶舌52相连接的电机座53。所述顶舌52旋转时能带动电机座53轴向移动,所述电机41设置在电机座53内。所述机械开锁系统还包括第二弹簧54,第二弹簧54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电机座53,并将所述电机座53压向所述机械锁头51。上述技术方案中,顶舌52与电机座53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其可将周向转动转换为轴向移动。而第二弹簧54是将电机座53压向顶舌52,确保其连接。所述机械锁头51采用了磁感应机械锁头51,锁头中心为圆孔,看不见弹珠,能有效防止万能钥匙和技术性开启;钥匙为圆柱形加拨点,外观上看不出齿形变化,市场上无法轻易复制,保密性好。另外,外手柄上通过磁铁覆盖有亚克力装饰板22,用于遮蔽机械锁头51的钥匙孔。
所述外手柄2内设有与其周向联动的外轴套47,传动杆43和传动头44处于外轴套47内。所述传动杆43与外轴套47周向联动但轴向可相对移动。所述外手柄2与锁体3之间还设有外面板21,外面板21套设在外轴套47的外侧,具体是外轴套47上设有外防磨套48,外面板21设置在外防磨套48上。外轴套47上设有外扭簧49,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外扭簧49的外扭簧压板40,外扭簧压板40通过外卡簧进行固定,所述外扭簧49的功能是驱使外手柄2周向复位。
所述内手柄1内设有与其周向联动的内轴套11,驱动杆32内端部穿入内轴套11并与其周向联动,内轴套11内还设有第三弹簧12,第三弹簧12弹力作用于所述驱动杆32,并将所述驱动杆32压向所述传动头44。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弹簧12将所述驱动杆32压向所述传动头44。当传动杆43与传动头44对接过程中不能齿合时,传动杆43为略微挤压传动头44使其轴向位移(压缩第三弹簧12)。此状态下,传动杆43与传动头44不联动。但外手柄2稍微转动,当传动杆43与传动头44对准时,第三弹簧12的作用下传动杆43与传动头44齿合并联动。所述内手柄1与锁体3之间还设有内面板13,内面板13套设在内轴套11的外侧。具体是内轴套11上设有内防磨套14,内面板13设置在内防磨套14上。内轴套11上设有内扭簧15,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内扭簧的内扭簧压板16,所述内扭簧的功能是驱使内手柄1周向复位。
上述结构的智能门锁运行如下:
智能开锁:在待机状态或输入信息不正确时,传动杆与传动头的凹凸齿处于分离状态,转动外手柄不能带动传动头,就不能开启锁体;当输入信息正确后,智能系统发送指令到电机,电机转动施压第一弹簧带动传动杆轴向向前运动,使传动杆的凹凸齿与传动头的凹凸齿咬合,此时转动外手柄可带动传动头转动,从而开启门锁。门开启后,按智能系统上的功能键,电机反向转动,施压第一弹簧带动传动杆轴向向后运动,使传动杆与传动头分离不再咬合,此时外手柄又处于空转状态不能开启门锁了。
机械开锁:取下外手柄上的亚克力装饰板,插入磁感应钥匙,开启磁感应锁头,带动顶舌转动,顶舌的V形凸槽与电机座的V形凹槽产生错位,使电机座轴向向前运动,带动电机、传动杆轴向向前运动,使传动杆的凹凸齿与传动头的凹凸齿咬合,转动外手柄可带动传动头转动,从而开启门锁。旋转锁闭磁感应锁头拨出磁感应钥匙,顶舌的V形凸槽与电机座的V形凹槽对正,电机座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轴向向后运动,带动电机、传动杆轴向向后运动,使传动杆与传动头分离不再咬合,此时外手柄又处于空转状态不能开启门锁了。
内手柄开锁:内手柄与传动头联动连接,转动内手柄可直接开启门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门锁,包括内手柄、外手柄,以及用于安置在门内的锁体;所述锁体内部设有锁舌,以及用于驱动锁舌运动的驱动杆,驱动杆内端部穿入内手柄并与其周向联动,驱动杆外端部穿入外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手柄内设有智能开锁系统和机械开锁系统,智能开锁系统开启状态或机械开锁系统开启状态下,智能开锁系统的输出端能够轴向移动至与所述驱动杆外端部对接,实现外手柄与驱动杆的周向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锁系统与机械开锁系统的输出方向一致,智能开锁系统设置在机械开锁系统的输出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锁系统包括电机,以及驱动所述电机工作的智能单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杆,驱动杆外端部上连接有传动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带动传动杆轴向移动,传动杆能够与传动头对接并与其周向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传动杆内,传动杆与电机之间的输出轴上还设有销轴,销轴与电机之间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销轴设置在第一弹簧的节距间隙内,销轴与第一弹簧之间类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开锁系统包括机械锁头,以及与机械锁头的锁芯相连接的顶舌,以及与顶舌相连接的电机座;所述顶舌旋转时能带动电机座轴向移动,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开锁系统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于所述电机座,并将所述电机座压向所述机械锁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手柄内设有与其周向联动的外轴套,传动杆和传动头处于外轴套内;所述传动杆与外轴套周向联动但轴向可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手柄与锁体之间还设有外面板,外面板套设在外轴套的外侧;外轴套上设有外扭簧,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外扭簧的外扭簧压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手柄内设有与其周向联动的内轴套,驱动杆内端部穿入内轴套并与其周向联动,内轴套内还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弹力作用于所述驱动杆,并将所述驱动杆压向所述传动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手柄与锁体之间还设有内面板,内面板套设在内轴套的外侧;内轴套上设有内扭簧,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内扭簧的内扭簧压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05641.0U CN208310421U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一种智能门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05641.0U CN208310421U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一种智能门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10421U true CN208310421U (zh) | 2019-01-01 |
Family
ID=64712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05641.0U Active CN208310421U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一种智能门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10421U (zh) |
-
2018
- 2018-05-11 CN CN201820705641.0U patent/CN2083104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86215U (zh) | 一种防猫眼开锁门把手结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 |
CN202073397U (zh) | 新型平开式门窗把手锁 | |
CN209855437U (zh) | 一种无线控制防盗锁 | |
CN106013960B (zh) | 一种防止通过猫眼开锁的门锁装置 | |
CN104251082B (zh) | 一种无钥匙智能锁 | |
CN105041065B (zh) | 一种房门锁体 | |
CN208310421U (zh) | 一种智能门锁 | |
CN206256769U (zh) | 一种带内置离合的电子锁体 | |
CN212295958U (zh) | 一种旋转密码锁 | |
CN108193939B (zh) | 多功能内置式门锁离合器模块 | |
CN110206404A (zh) | 一种离合装置 | |
CN206942351U (zh) | 旋钮电子锁 | |
CN1908352B (zh) | 一种通用型数码遥控门锁 | |
CN105257112A (zh) | 家用密码芯片钥匙防盗门锁 | |
CN209413505U (zh) | 一种免开孔智能玻璃门锁 | |
CN208310426U (zh) | 双拨离合结构、快开快锁离合机构及电子锁 | |
CN204112906U (zh) | 一种无钥匙智能锁 | |
CN203113949U (zh) | 一种电控与锁体易于离合的电子智能门锁 | |
CN216893847U (zh) | 具有防暴力破坏机构的智能球形锁 | |
CN201258627Y (zh) | 机械式密码锁 | |
CN205348978U (zh) | 用于锁具的联动开合机构 | |
CN108222698A (zh) | 保险柜门锁 | |
CN209670515U (zh) | 一种具有防猫眼开锁功能的门锁把手 | |
CN207974659U (zh) | 保险柜门锁 | |
CN107130843B (zh) | 一种智能防盗锁体的离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