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309419U - 声音屏障 - Google Patents

声音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9419U
CN208309419U CN201820892992.7U CN201820892992U CN208309419U CN 208309419 U CN208309419 U CN 208309419U CN 201820892992 U CN201820892992 U CN 201820892992U CN 208309419 U CN208309419 U CN 208309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ound
partition
sound barri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929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 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 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 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 Nuo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929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9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9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94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音屏障,涉及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声音屏障并非3D打印成型,且没有考虑是否可以种植植物,其功能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涉及一种声音屏障,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墙体,容纳腔与外界连通,容纳腔内设有吸音部;墙体内设有隔断,隔断将容纳腔分割为前部空腔和背部空腔,前部空腔靠近噪声区,背部空腔远离噪声区;前部空腔用于种植植物;墙体与隔断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该声音屏障既能起到消音的作用,又能种植植物,美化环境。

Description

声音屏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声音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噪声已经成为城市主要环境污染因素之一,而交通噪声是现代大城市最主要噪声源。加强城市交通噪声防治工作是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快捷、舒适的感受和较大的便利,但高速列车运行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也对铁路线两侧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期处于这种强度的噪声下,对人身健康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为治理上述所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人们想了许多方法,目前一种有效的办法是就是设置阻隔噪声的声屏障。所谓“声屏障”就是在道路的两边设置一个防护设施,这个设施像一堵“墙”一样,能够阻挡和吸收噪声,使得声波的传播有一个很大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被防护区域内的噪声强度,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现有的声音屏障,并非3D打印成型,所涉及的零部件教多,其安装非常不易,并且没有考虑是否可以种植植物,其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音屏障,为解决现有的声音屏障并非3D打印成型,且没有考虑是否可以种植植物,其功能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声音屏障,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墙体,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吸音部。
其中,所述墙体内设有隔断,所述隔断将所述容纳腔分割为前部空腔和背部空腔,所述前部空腔靠近噪声区,所述背部空腔远离噪声区。
所述前部空腔用于种植植物。
所述墙体与所述隔断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采用“波浪型”隔断。
所述“波浪型”隔断沿所述墙体的延伸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波浪型”隔断将所述前部空腔和所述背部空腔均分割为多个“三角型”空腔。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三角型”空腔的底端部均设置有穿孔底板。
所述穿孔底板上设有种植岩棉。
进一步地,该声音屏障还包括集水容器。
其中,所述种植岩棉的上设有凹槽,所述集水容器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声音屏障还包括吸棉条。
所述吸棉条的一端置于所述集水容器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种植岩棉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部包括防水透气膜和吸音棉。
所述防水透气膜包裹所述吸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部位于所述隔断靠近所述前部空腔的隔断面处。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部设在所述背部空腔内,且所述吸音部和所述前部空腔之间的所述隔断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底板将所述前部空腔分割为多层。
相邻两层所述前部空腔中,下层所述墙体的顶端面与上层所述墙体的底端面之间设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声音屏障的有益效果:
在该声音屏障中,墙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吸音部,由于容纳腔与外界连通,因而,该吸音部能够阻挡和吸收噪声,起到很好的消音作用,从而减弱被防护区域内的噪声强度,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再者,墙体内设有隔断,该隔断将该容纳腔分割为前部空腔和背部空腔,该声音屏障中的前部空腔能够种植植物,一方面,可供行驶车辆观赏;另一方面,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另外,该墙体与隔断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能够快速成型,缩短了制作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屏障的横剖截面示意图,其中,吸音部位于前部空腔;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屏障的横剖截面示意图,其中,吸音部位于背部空腔;
图3为图2所示声音屏障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屏障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声音屏障的主视图。
图标:100-墙体;200-吸音部;300-隔断;400-穿孔底板;500-种植岩棉;600-集水容器;700-吸棉条;
110-前部空腔;120-背部空腔;310-通孔;
121-吊点;122-钢筋浇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音屏障,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墙体100,容纳腔与外界连通,容纳腔内设有吸音部200;墙体100内设有隔断300,隔断300将容纳腔分割为前部空腔110和背部空腔120,前部空腔110靠近噪声区,背部空腔120远离噪声区;前部空腔110用于种植植物;墙体100与隔断300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在该声音屏障中,墙体100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吸音部200,由于容纳腔与外界连通,因而,该吸音部200能够阻挡和吸收噪声,起到很好的消音作用,从而减弱被防护区域内的噪声强度,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再者,墙体100内设有隔断300,该隔断300将该容纳腔分割为前部空腔110和背部空腔120,该声音屏障中的前部空腔110能够种植植物,一方面,可供行驶车辆观赏;另一方面,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另外,该墙体100与隔断300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能够快速成型,缩短了制作周期。
如图1或图2所示,隔断300采用“波浪型”隔断;该“波浪型”隔断沿墙体100的延伸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隔断300不限于为“波浪型”隔断,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如:直线型。
该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波浪型”隔断和墙体100尽可能打印凸出,以相互交叉成型,以便保证该声音屏障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
请继续参照图1或图2,“波浪型”隔断将前部空腔110和背部空腔120均分割为多个“三角型”空腔。
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或图2,上述的吸音部200包括防水透气膜和吸音棉。
其中,在具体设置吸音部200时,使防水透气膜包裹吸音棉,尽可能地提高吸音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吸音部200的结构形式以及吸音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不限于为以上具体结构形式。
该实施例中,吸音部200的具体位置有多种形式,现介绍以下两种,但不限于为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吸音部200的第一种布置形式:
如图1所示,吸音部200位于隔断300靠近前部空腔110的隔断面处。
在该种结构形式中,由于吸音部200靠近噪声区,因而能够使得噪声直接面对吸音棉,从而吸音棉能够更好地阻挡和吸收噪声,起到更好的消音作用,从而进一步减弱被防护区域内的噪声强度,使噪声污染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并且,在该种结构形式,由于吸音部200设置在前部空腔110,且前部空腔110用于种植植物,因而该种设置可能相对减少了种植植物的面积。
吸音部200的第二种布置形式:
如图2和图3所示,吸音部200设在背部空腔120内,并且,吸音部200和前部空腔110之间的隔断300上设有通孔310,以保证噪声能够穿过该通孔310,并被吸音部200吸收,尽可能地保证吸音效果。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该实施例中,“波浪型”隔断上设有多个通孔310,且多个通孔310沿“波浪型”隔断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该种结构形式中,由于吸音部200设置在背部空腔120内,且前部空腔110的全部空间均用于种植植物,因而能够相对增加种植植物的面积。
再者,由于吸音部200和前部空腔110之间的隔断300上设有通孔310,在满足种植植物需求的基础上,位于背部空腔120的吸音棉也能够阻挡和吸收噪声,起到较好的消音作用,从而减弱被防护区域内的噪声强度,使噪声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该实施例中,由于“波浪型”隔断将背部空腔120分割为多个“三角型”空腔。
请继续参照图1,在上述每个“三角型”空腔内还填充有泡沫砂浆混凝土。
请继续参照图2,由于“波浪型”隔断将背部空腔120分割为多个“三角型”空腔,具体地,在位于中间部分的“三角型”空腔设置吸音部200,并且,在位于两侧的“三角型”空腔内填充有泡沫砂浆混凝土。
其中,泡沫砂浆混凝土采用可回收垃圾泡沫砂浆混凝土。该声音屏障能够充分利用回收资源,实现了二次合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背部空腔120内的泡沫砂浆混凝土上设计有吊点121。
当运输该声音屏障或者是安装时,可通过设置的吊点121借助于其他设备完成声音屏障的运输或位置的调整,以便于施工人员施工操作。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位于最两端的背部空腔120内的泡沫砂浆混凝土上设有钢筋浇筑孔122。
其中,钢筋浇筑孔122为三个,且三个钢筋浇筑孔122呈“三角形”设置,该设置能够相对增加声音屏障在高度上的尺寸,为声音屏障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每个“三角型”空腔的底部均设有穿孔底板400。
该实施例中,穿孔底板400采用平板结构,其上均匀设有多个开孔。
请继续参照图4,穿孔底板400上设有便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岩棉500。
该实施例中设置种植岩棉500,可以直接将植物种植在种植岩棉500上。
请继续参照图4,种植岩棉500的上设有用于盛放水的集水容器600。
具体地,种植岩棉500的上设有凹槽;其中,集水容器600放置在该凹槽内。
该集水容器600的设置能够收集雨水,实时地或者间隔地为植物浇水,从而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照图4,该声音屏障还包括吸棉条700。
具体地,吸棉条700的一端置于集水容器600内,另一端位于种植岩棉上。
该实施例中,由于集水容器600内盛有一定的水,将吸棉条700的一端置于集水容器600内,由于吸棉条700本身具有吸水的特性,因而吸棉条700吸收的水分能够传递给种植在种植岩棉500上的植物,起到自动为植物补充水分的作用,该过程减少了人工的干预,更加方便。
其中,集水容器600能够收集一定量的雨水;或者是,人为定期补水。
如图4和图5所示,穿孔底板400将前部空腔110分割为多层,每层均能够种植植物。
其中,为了增加该声音屏障的整体美观性,可在不同层的种植岩棉500上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请继续参照图5,相邻两层前部空腔110中,下层墙体100的顶端面与上层墙体100的底端面之间设有间隔,以保证植物的径部或叶子能够从该间隔处伸出,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更加利于植物的生长。
该实施例中,该声音屏障还设有滴灌水管。
其中,滴灌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最上层的前部空腔110内,从而便于为植物补充水分。
该实施例中,由于每层前部空腔110的底部均设有穿孔底板400,且穿孔底板400具有多个开孔,因而,在使用滴灌水管为植物浇水的过程中,滴灌水管内的水首先到达最上层的前部空腔110,然后通过穿孔底板400依次到达位于不同高度的前部空腔110,从而实现整层植物的补水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雨水较多的季节,借助于集水容器600可实现植物的补水问题。
然而,对于雨水较少,阳光充足的季节来说,需要人工定期使用滴灌水管为植物补充水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墙体(100),所述容纳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吸音部(200);
所述墙体(100)内设有隔断(300),所述隔断(300)将所述容纳腔分割为前部空腔(110)和背部空腔(120),所述前部空腔(110)靠近噪声区,所述背部空腔(120)远离噪声区;
所述前部空腔(110)用于种植植物;
所述墙体(100)与所述隔断(300)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300)采用“波浪型”隔断;
所述“波浪型”隔断沿所述墙体(100)的延伸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型”隔断将所述前部空腔(110)和所述背部空腔(120)均分割为多个“三角型”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三角型”空腔的底端部均设置有穿孔底板(400);
所述穿孔底板(400)上设有种植岩棉(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容器(600);
所述种植岩棉(500)的上设有凹槽,所述集水容器(600)置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棉条(700);
所述吸棉条(700)的一端置于所述集水容器(600)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种植岩棉(5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200)包括防水透气膜和吸音棉;
所述防水透气膜包裹所述吸音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200)位于所述隔断(300)靠近所述前部空腔(110)的隔断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部(200)设在所述背部空腔(120)内,且所述吸音部(200)和所述前部空腔(110)之间的所述隔断(300)上设有通孔(310)。
10.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声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底板(400)将所述前部空腔(110)分割为多层;
相邻两层所述前部空腔(110)中,下层所述墙体(100)的顶端面与上层所述墙体(100)的底端面之间设有间隔。
CN201820892992.7U 2018-06-08 2018-06-08 声音屏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9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2992.7U CN208309419U (zh) 2018-06-08 2018-06-08 声音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2992.7U CN208309419U (zh) 2018-06-08 2018-06-08 声音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9419U true CN208309419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0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9299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9419U (zh) 2018-06-08 2018-06-08 声音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94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7777A (zh) * 2018-06-08 2018-10-19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声音屏障
CN112759335A (zh) * 2021-02-01 2021-05-07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吸音棉纤维基材的3d打印水泥降噪屏障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7777A (zh) * 2018-06-08 2018-10-19 上海言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声音屏障
CN112759335A (zh) * 2021-02-01 2021-05-07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石墨烯吸音棉纤维基材的3d打印水泥降噪屏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8545U (zh) 一种道路边坡绿化排水结构
CN208309419U (zh) 声音屏障
CN202265897U (zh) 一种节水型生态集水井
CN102071653B (zh) 生态声屏障
CN203307968U (zh) 一种建筑物顶部承重墙中长根植物栽植结构
CN108124645A (zh) 一种具有储水绿化功能的预制组合式防撞墙
CN206859094U (zh) 一种高速公路光伏隔音墙
CN207040329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CN205329766U (zh) 可移动式高效集雨水装置
CN206359910U (zh) 植被降噪隔音墙
CN20620487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CN103899052B (zh) 绿能植栽复合结构系统
CN206948983U (zh) 储水式花园种植模块
CN221441377U (zh) 煤矸石质装配式道路隔离装置
CN202039302U (zh) 生态声屏障
CN218233197U (zh) 一种高速道路外挂式声屏障结构
CN108343000B (zh) 一种吸隔声单元以及运用该吸隔声单元的绿化声屏障
CN207891737U (zh) 一种具有储水绿化功能的预制防撞墙
CN205357335U (zh) 一种城市景观绿化墙
CN209619831U (zh) 一种具有下沉式绿化带结构的桥梁
CN202476163U (zh) 能收集雨水的生态环保型道路绿化隔离箱
CN206498719U (zh) 一种可连接式储水花箱
CN208309418U (zh) 声音屏障结构及高速路屏障装置
CN206157669U (zh) 填充垃圾的钢筋混凝土拦水坝
CN102535365A (zh) 能收集雨水的生态环保型道路绿化隔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