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9305U - 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09305U CN208309305U CN201820881429.XU CN201820881429U CN208309305U CN 208309305 U CN208309305 U CN 208309305U CN 201820881429 U CN201820881429 U CN 201820881429U CN 208309305 U CN208309305 U CN 2083093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fixed connection
- connection structure
- plate
- trac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属于轨道连接领域,包括:两个相互对接的轨道,两个所述轨道的底部分别设有卡槽;支撑于所述轨道下方并设有两个卡块的底板,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卡槽中;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轨道两侧,且每个所述限位板均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轨道的外侧面接触。本实用新型轨道固定连接结构通过底板承担两轨道之间在轨道延伸方向的作用力和对轨道的支撑力,而限位板承担两轨道在两侧方向的作用力,改善了底板和限位板各自的受力情况,使得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结构更稳定,两个轨道连接头之间不易产生缝隙,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V型轨道的接头处通常采用贴合在轨道前侧壁和后侧壁上的连接板进行连接,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轨道的连接头连接,使得两个轨道的连接头对接。此种连接结构,连接板承担两个轨道之间所有的作用力,在长期使用后,连接板会发生弯曲变形和拉长变形,使得两个轨道连接头之间产生缝隙。而且连接板与轨道之间的连接螺栓承担切向力,导致连接螺栓容易变形,也会导致两个轨道连接头之间产生缝隙。一旦两个轨道连接头之间产生缝隙,会影响轨道上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甚至可能会导致轨道上高速运行的设备倾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固定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限位板受力复杂,连接螺栓受力不合理,导致两个轨道连接头之间容易产生缝隙,影响设备运行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包括:
两个相互对接的轨道,两个所述轨道的底部分别设有卡槽;
支撑于所述轨道下方并设有两个卡块的底板,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卡槽中;以及
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轨道两侧,且每个所述限位板均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轨道的外侧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两外壁面的间距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槽底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轨道底面的宽度,所述卡块的顶面与所述卡槽的槽底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设有导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导槽的槽底连通,所述卡块的顶面与所述导槽的槽底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的断面呈V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限位板呈夹角设置,所述限位板设有用于与所述轨道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侧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限位板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卡接并沿所述开口滑动的卡柱。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外侧设有连接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的支撑板。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卡块间隔设置,所述底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的侧面连接;所述卡块的顶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轨道固定连接结构通过底板上的卡块与轨道的卡槽卡接,使得两轨道的端头在轨道的延伸方向上固定连接并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准;通过位于轨道两侧的限位板,保证轨道的端头两侧方向上相互对准不会错位。底板承担两轨道之间在轨道延伸方向的作用力和对轨道的支撑力,而限位板承担两轨道在两侧方向的作用力,改善了底板和限位板各自的受力情况,使得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结构更稳定,两个轨道连接头之间不易产生缝隙,使用寿命更长。还可以根据底板和限位板各自的受力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进一步地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轨道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底板和限位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轨道的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轨道;11-卡槽;12-导槽;13-抵接面;14-固定孔;2-底板;21-卡块;22-凹槽;3-限位板;31-连接孔;32-开口;4-支撑板;5-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进行说明。一种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包括:
两个相互对接的轨道1,两个轨道1的底部分别设有卡槽11;
支撑于轨道1下方并设有两个卡块21的底板2,两个卡块21分别插入两个卡槽11中;以及
与底板2连接的两个限位板3,两个限位板3分别位于轨道1两侧,且每个限位板3均用于分别与两个轨道1的外侧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轨道固定连接结构通过底板2上的卡块21与轨道1的卡槽11卡接,使得两轨道1的端头在轨道1的延伸方向上固定连接并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准;通过位于轨道1两侧的限位板3,保证轨道1的端头两侧方向上相互对准不会错位。底板2承担两轨道1之间在轨道1延伸方向的作用力和对轨道1的支撑力,而限位板3承担两轨道1在两侧方向的作用力,改善了底板2和限位板3各自的受力情况,使得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结构更稳定,两个轨道1连接头之间不易产生缝隙,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底板2和限位板3各自的受力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进一步地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两个轨道1各自端头的底面上开设有卡槽11。底板2为固定在基准面上的平板,基准面可以是底面或者支撑架的顶面,在底板2的顶面上焊接两个卡块21。两个轨道1的端头放在底板2的顶面上,两个卡块21分别插入两个卡槽11中,以使底板2分别与两个轨道1在轨道1的延伸方向上卡接。更具体地,卡槽11在轨道1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与卡块21在轨道1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同,使得底板2和轨道1在轨道1的延伸方向上卡接固定,两个轨道1的端头相互对接。两个限位板3固定安装在底板2的顶面上,并分别位于两个轨道1的两侧。每个限位板3均用于分别与两个轨道1的外侧面接触,用于限制两个轨道1的侧向位移。更具体地,限位板3为平板,限位板3两端的板面分别与两个轨道1侧壁的外壁面贴合,使得两个轨道1的端头能够保持正对。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轨道1两外壁面的间距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卡槽11槽底面的宽度大于轨道1底面的宽度,卡块21的顶面与卡槽11的槽底面抵接。增大卡块21与轨道1之间接触的面积,减小轨道1和底板2之间的应力集中。
对于两外壁面的间距由上向下逐渐减小的轨道1,例如两外壁面呈V形或U形的轨道1,轨道1的底部呈尖状,若轨道1的尖状底部直接与底板2接触,接触面积较小,轨道1底面和底板2之间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轨道1或底板2变形,轨道1向下塌陷,使两轨道1之间形成间隙,而且若两轨道1的塌陷程度不同,还会使两轨道1的对接处形成落差,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具体地,由于轨道1的底部呈尖状,将轨道1的尖状底部裁切一部分形成卡槽11,使得卡槽11槽底面的宽度大于轨道1底面的宽度,卡槽11槽底面的面积大于未设置卡槽11时轨道1底部相应部分底面的面积,卡块21的顶面与卡槽11的槽底面抵接,避免卡槽11与底板2之间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轨道1设有导槽12,卡槽11与导槽12的槽底连通,卡块21的顶面与导槽12的槽底面平齐。轨道1上运行的装置在经过轨道1的接头处时,装置的滚轮直接与卡块21的顶面接触,减小装置对轨道1端头的压力,避免两个轨道1的端头因承受的压力过大而相互错位。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轨道1的断面呈V形。
具体地,轨道1的两外壁面呈V形,轨道1设有开口32向上的V形导槽12,使得轨道1的断面呈V形。将轨道1的尖状底部裁切一部分形成卡槽11,卡槽11的深度使得卡槽11的槽底面刚好与轨道1上导槽12的槽底面连通,使得底板2上的卡块21插入卡槽11中后,卡块21的顶面与卡槽11的槽底面抵接,同时卡块21的顶面与导槽12的槽底面平齐,使得装置的滚轮在V形槽中运行时,能够与卡块21的顶面接触并滚过。也可以在导槽12的底面开设通孔使得导槽12与卡槽11连通,使得装置的滚轮在V形槽中运行时,能够与卡块21的顶面接触并滚过。
在卡槽11与导槽12的槽底连通时,卡槽11的槽底面包括分别位于轨道1侧壁下端上的两个抵接面13,上述的卡槽11槽底面的宽度大于轨道1底面的宽度应理解为两个抵接面13的宽度之和大于轨道1底面的宽度。具体地,在卡槽11的槽底面与导槽12的槽底连通时,卡槽11将轨道1的侧壁下端裁切,使得卡槽11的槽底面分别在轨道1两侧壁的下端形成两个抵接面13,卡块21的顶面与分别与两个抵接面13抵接。两个抵接面13的宽度之和大于轨道1底面的宽度,使得避免卡槽11与底板2之间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个限位板3呈夹角设置,限位板3设有用于与轨道1连接的连接孔31。可以通过在轨道1上安装连接螺栓或者铆钉,通过限位孔将轨道1限制在两个限位板3之间,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和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孔31的侧壁设有开口32,开口32延伸至限位板3的边缘。能够通过将轨道1沿限位板3的内壁面向上滑动,使连接螺栓或者铆钉或者卡柱5从连接孔31的开口32滑出,使轨道1与限位板3分离,便于更换轨道1的更换和安装。
具体地,限位板3呈平板状,两个限位板3分别固定在底板2的顶面上并位于底板2上卡块21的两侧,而且两个限位板3呈尖端朝向底板2的V形布置。每个限位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自身的连接孔31,在连接孔31侧面的开口32沿限位板3向上延伸至限位板3顶部的边缘。使用时,两外壁面呈V形的轨道1,尖端朝下的放置在两个限位板3之间,轨道1底部的卡槽11与底板2上的卡块21插接。两个轨道1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螺栓或者铆钉或者卡柱5,连接螺栓或者铆钉或者卡柱5通过开口32滑入连接孔31中,将轨道1限制在两个限位板3之间。每个轨道1仅与一个连接孔31通过连接螺栓或者铆钉或者卡柱5连接,使得能够通过将轨道1沿限位板3的内壁面向上滑动,使连接螺栓或者铆钉或者卡柱5从连接孔31的开口32滑出,使轨道1与限位板3分离。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轨道1的外壁设有与连接孔31卡接并沿开口32滑动的卡柱5。
具体地,卡柱5贯穿连接孔31,并且外端膨大与连接孔31形成卡接,并且卡柱5的直径小于开口32的宽度,使得卡柱5能够沿开口32滑动。卡柱5可以是焊接固定在轨道1的外壁上,或者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安装在轨道1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槽12的侧壁设有与连接孔31对应的固定孔14。具体地,在断面呈V形的轨道1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孔14。固定孔14贯穿轨道1的侧壁,固定孔14位置与限位板3上的连接孔31对应,使得连接螺栓能够穿过固定孔14和连接孔31形成螺栓连接。更具体地,固定孔14为沉头孔,且下沉的一端位于轨道1侧壁的内壁面上,避免连接螺栓凸出于轨道1侧壁的内壁面。卡柱5也可以通过固定孔14安装在轨道1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板3的外侧设有连接于底板2和限位板3之间的支撑板4。通过支撑板4使限位板3和底板2的连接更加牢固,限位板3与底板2的夹角更加稳固,保证限位板3能够与轨道1的外壁面贴合,进而使得限位板3能够更好的限制两个轨道1在两侧方向的错位。具体地,支撑板4呈平板状,支撑板4的板面分别与限位板3的板面和底板2的板面垂直,使得受力更合理,支撑效果更好。更具体地,四个支撑板4两两分布在两个限位板3的外侧,位于两个限位板3同一侧的两个限位板3分别于位于限位板3的两端,支撑板4的下端与底板2固定连接,支撑板4的内侧与限位板3固定连接。制作时,可以通过将一长条的钢板两端向同一侧面弯折,钢板的中间部分形成限位板3,两端部分形成支撑板4。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两块卡块21间隔设置,底板2分别与两个卡块21的侧面连接;卡块21的顶面与底板2的顶面平齐。降低底板2和卡块21的整体高度,能够适用于更加狭小的空间内使用。
具体地,卡块21与底板2为一体结构,可以采用一块矩形的平板,在矩形平板的中心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将矩形的平板的两端分割成两个卡块21,矩形的平板上位于凹槽22两侧的部分形成底板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相互对接的轨道(1),两个所述轨道(1)的底部分别设有卡槽(11);
支撑于所述轨道(1)下方并设有两个卡块(21)的底板(2),两个所述卡块(21)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卡槽(11)中;以及
与所述底板(2)连接的两个限位板(3),两个所述限位板(3)分别位于所述轨道(1)两侧,且每个所述限位板(3)均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轨道(1)的外侧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两外壁面的间距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槽底面的宽度大于所述轨道(1)底面的宽度,所述卡块(21)的顶面与所述卡槽(11)的槽底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设有导槽(12),所述卡槽(11)与所述导槽(12)的槽底连通,所述卡块(21)的顶面与所述导槽(12)的槽底面平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断面呈V形。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板(3)呈夹角设置,所述限位板(3)设有用于与所述轨道(1)连接的连接孔(3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31)的侧壁设有开口(32),所述开口(32)延伸至所述限位板(3)的边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连接孔(31)卡接并沿所述开口(32)滑动的卡柱(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的外侧设有连接于所述底板(2)和所述限位板(3)之间的支撑板(4)。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卡块(21)间隔设置,所述底板(2)分别与两个所述卡块(21)的侧面连接;所述卡块(21)的顶面与所述底板(2)的顶面平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81429.XU CN208309305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881429.XU CN208309305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09305U true CN208309305U (zh) | 2019-01-01 |
Family
ID=6470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881429.XU Active CN208309305U (zh) | 2018-06-06 | 2018-06-06 | 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09305U (zh) |
-
2018
- 2018-06-06 CN CN201820881429.XU patent/CN2083093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302876A (en) | Razor blade with inclined edge | |
US20220194323A1 (en) | Windshield wiper blade | |
US4833839A (en) | Panel assembly | |
CN101676158A (zh) | 带有承载鞍的铁路货车转向架 | |
FI60280B (fi) | Byggnadsstaellning innefattande en vertikal del en tvaerdel kopplingsdelar foer att moejliggoera koppling och loesgoering av dessa delar | |
KR101871264B1 (ko) | 횡방향 런너 커넥터 및 메인 런너 수용 홀 | |
AU2013315390B2 (en) | Single bend rail | |
CN108131553A (zh) | 负重梁 | |
CN208309305U (zh) | 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 |
CN210227450U (zh) | 抱合梁 | |
CN108560334A (zh) | 轨道固定连接结构 | |
US3244290A (en) | Rack unit | |
US20100224332A1 (en) | Splice Structure for Aligning Two Portions of a Drapery Track | |
JP2009528462A (ja) | 壁レールシステム | |
JP3123096U (ja) | くさび止め式パイプ連結具のくさび | |
CN103373549B (zh) | 装载基板卡匣 | |
CN219661307U (zh) | 一种快速拆装的床体结构 | |
CN102949019A (zh) | 具有组装辅助件的外侧缠绕的柱联接器 | |
CN211619023U (zh) | 一种链条机链条导向结构 | |
CN211421488U (zh) | 隔墙龙骨安装结构 | |
CN203795815U (zh) | 扣盘支撑直插式脚手架 | |
CN222010702U (zh) | 导向轨道及装配结构 | |
KR20190069124A (ko) | 캐리어 플레이트 조립체 | |
CN111619672A (zh) | 箱体前端底架及箱体 | |
JP6717571B2 (ja) | 腰壁パネル固定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rack fixed connection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Pledgee: Nanpi Hebei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HEBEI BIAOHAN SPORTS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1300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