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6855U -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06855U CN208306855U CN201820737386.8U CN201820737386U CN208306855U CN 208306855 U CN208306855 U CN 208306855U CN 201820737386 U CN201820737386 U CN 201820737386U CN 208306855 U CN208306855 U CN 2083068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casing
- clamping head
- self
- balance car
- balanc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相对端分别成型有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所述自平衡系统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上。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安装在内壳上,使得平衡车的两个内壳能够在常态下自动恢复相对平衡,便于初学者学习,方便上车,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平衡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以其结构简单及轻便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市面上的平衡车主要包括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的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平衡”的基本原理上。其中,双轮平衡车包括一内壳主体,内壳主体上下侧连接有上下外壳,内壳主体两侧设置有转轮,内壳主体与上下外壳中间安装有控制转轮行驶的电力控制系统。
市面上的双轮平衡车的内壳主体均由左右两块内壳组成,两块内壳之间通过转动组件相连,使两者能够进行相对转动,当对一侧的踏板施力时,会导致左右两侧的内壳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差,撤回力矩后,平衡车不会自动复位,不便于上车,常常需要用手将平衡车调整平衡再上车,比较不方便,同时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以控制其上车时的稳定程度,在上车时会由于这个角度差掌握不好而导致摔倒的情况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复位保持平衡车平衡,方便初学者学习及使用的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相近端分别成型有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
所述自平衡系统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对应位置均设置有连接柱,弹性复位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柱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性条或弹性片,所述的弹性条或弹性片由金属或塑料或橡胶制成。
进一步设置为,转动机构包括一空心转轴,空心转轴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内,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空心转轴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卡簧,所述空心转轴两端开设有与卡簧相互配合的卡槽,空心转轴通过卡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为由铝材或铝合金制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之间设置了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位于转动机构内部,当对平衡车第一内壳一侧的踏板施力时,由于作用力的驱使,空心转轴由一初始位置开始转动,此时带动该弹性复位元件弯曲变形;当驱使该空心转轴转动的力矩消除后,该弹性复位元件产生的弹性复位力会带动内壳回复初始位置,即使第一内壳与第二内壳保持相对平衡,方便初学者上车,容易掌握平衡度,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内壳11和第二内壳12,所述第一内壳11与第二内壳12相近端分别成型有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包括一空心转轴13,空心转轴13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内壳11与第二内壳12内;所述自平衡系统还包括一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14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壳11和第二内壳12上,且该弹性复位件14位于所述空心转轴内部。当第一内壳或第二内壳受力转动时,弹性复位件14会产生扭曲变形,当该力矩消除时,内壳又会跟随弹性复位件14复位,将平衡车的两侧自动调整至平衡状态,反应灵敏,稳定性高,提升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的具体安装结构为:所述弹性复位件1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41,所述第一内壳11和第二内壳12对应位置均设置有连接柱112,弹性复位件14通过连接件16固定安装在连接柱112上。连接件可选用螺栓或螺柱或销钉,主要起固定弹性复位件的作用。
所述弹性复位件14为弹性条或弹性片或扭簧,所述的弹性条或弹性片或扭簧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或塑料或橡胶制成。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卡簧15,所述空心转轴13两端开设有与卡簧15相互配合的卡槽131,空心转轴13通过卡簧15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内。卡簧的连接可避免空心转轴对于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的轴向移动。
为了增强结构的密封性及防水性能,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的外周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一123,环形凹槽一123内安装有第一防水密封圈52。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的相对面处开设有环形凹槽二124,环形凹槽二124内安装有第二防水密封圈53。同时也可以在所述空心转轴13外周套设至少一个第三防水密封圈54,第三防水密封圈54位于空心转轴13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1或/和第二连接套筒121之间。
所述第一内壳11与第二内壳12为由铝材或铝合金制成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性复位件,使得平衡车的两个内壳能够在常态下自动恢复相对平衡,便于初学者学习,方便上车,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包括对称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第一内壳(11)和第二内壳(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11)与第二内壳(12)相近端分别成型有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之间通过转动机构连接;
所述自平衡系统还包括弹性复位件(14),弹性复位件(14)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壳(11)和第二内壳(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14)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41),所述第一内壳(11)和第二内壳(12)对应位置均设置有连接柱(112),弹性复位件(14)通过连接件(16)固定安装在连接柱(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14)为弹性条或弹性片或扭簧,所述的弹性条或弹性片或扭簧由金属或塑料或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一空心转轴(13),空心转轴(13)两端分别伸入第一内壳(11)与第二内壳(12)内,所述弹性复位件(14)位于所述空心转轴(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两个卡簧(15),所述空心转轴(13)两端开设有与卡簧(15)相互配合的卡槽(131),空心转轴(13)通过卡簧(15)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111)和第二连接套筒(121)内。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11)与第二内壳(12)为由铝材或铝合金制成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37386.8U CN208306855U (zh) | 2018-05-17 | 2018-05-17 |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37386.8U CN208306855U (zh) | 2018-05-17 | 2018-05-17 |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06855U true CN208306855U (zh) | 2019-01-01 |
Family
ID=64711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37386.8U Active CN208306855U (zh) | 2018-05-17 | 2018-05-17 |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068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71517A (zh) * | 2019-05-09 | 2019-08-27 |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 平衡车 |
-
2018
- 2018-05-17 CN CN201820737386.8U patent/CN2083068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71517A (zh) * | 2019-05-09 | 2019-08-27 | 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 平衡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10037B (zh) | 人机互动运动装置 | |
CN208306856U (zh) | 一种新型平衡车 | |
CN208306855U (zh) | 一种用于平衡车的自平衡系统 | |
CN205059873U (zh) | 折叠电动车前轮机构 | |
WO2016141780A1 (zh) | 一种便携式两轮车的前轮轮毂内转向结构 | |
WO2017210837A1 (zh)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
CN206664846U (zh) | 电动自行车传动装置和配置该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 |
CN214740612U (zh) | 新型充电宝锁紧机构 | |
CN201613986U (zh) | 自行车安全转向机构 | |
CN215098052U (zh) | 一种防侧翻结构及具有其的扭扭车 | |
CN208119344U (zh) | 一种纵向折叠前叉 | |
CN205554456U (zh) | 电动滑板车及其折叠连接装置 | |
CN107140091B (zh) | 一种车轮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 |
CN215622467U (zh) | 平衡车踏板转动连接结构 | |
CN207045594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传动装置和配置该装置的电动自行车 | |
CN219427988U (zh) | 一种拼接式汽车折叠把手 | |
CN207060252U (zh) | 一种脚踏板摆动机构及滑板车 | |
CN204527282U (zh) | 方向操控系统分体式方向管柱结合体 | |
CN205097831U (zh) | 一种单轴承自行车 | |
CN205661598U (zh) | 童车后轮旋转机构 | |
CN206456477U (zh) | 智能平衡车 | |
CN220147513U (zh) | 一种电动车的助力切换系统 | |
CN217146261U (zh) | 一种炫彩平衡车 | |
CN214607873U (zh) | 一种双轮平衡车 | |
CN215762893U (zh) | 一种推杆万向节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