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284914U -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4914U
CN208284914U CN201821060022.7U CN201821060022U CN208284914U CN 208284914 U CN208284914 U CN 208284914U CN 201821060022 U CN201821060022 U CN 201821060022U CN 208284914 U CN208284914 U CN 208284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adsorption
pedestal
electromagnet
current transformer
draw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00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露
范伟波
温振宇
黎嘉达
俞发强
苏欢欢
李雪玲
严嘉虹
吴洁红
区婉媚
黄章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00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4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4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4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涉及电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杆、电磁吸附底座和电磁铁底座;操作杆设置有控制开关和电源;控制开关与电磁吸附底座连接,用于控制电磁吸附底座的通电状态;电磁铁底座包括电磁吸附片、复位弹簧、依次连接的电磁铁、拉绳和手柄;电磁吸附片与电磁铁导电连接;当电磁吸附底座通电时,吸附底座吸附电磁吸附片并向电磁铁供电,电磁铁牵引拉绳以拖动手柄,使电流互感器开口张开;当电磁吸附底座断电时,吸附底座与电磁吸附片分离,电磁铁停止对拉绳的牵引,复位弹簧使电流互感器的开口闭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及系统简化了整个监测的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相继购置大功率的家用电器采用单相电源居多,从而导致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增大。为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避免超负荷对电路造成损坏而引发事故,一般来说,电力运维人员会在用电高峰期对低压线路进行负荷电流数据的监测,防止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
传统的负荷电流数据监测方法一般是通过电力运维人员爬杆登上低压架空线路的位置,然后用开口式电流互感器进行监测,其优点在于,开口式电流互感器无须拆一次母线,可执行带电操作,而且不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不足之处在于,当监测结束之后,电力运维人员需要重新爬杆将电流互感器进行回收,在这爬上爬下的过程中相当的耗费工时,监测及其的不便利,而且效率低下。此外,该方法还属于高空带电作业,在监测过程中,只要运维人员一时不慎,就有可能发生触电、高摔、设备间短路等事故。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监测效率低、监测不便和安全性低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测效率、简化监测流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上述装置包括:操作杆、电磁吸附底座和电磁铁底座;操作杆与电磁吸附底座连接;操作杆设置有控制开关和电源;控制开关与电磁吸附底座连接,用于控制电磁吸附底座的通电状态;电磁铁底座包括电磁吸附片、复位弹簧、依次连接的电磁铁、拉绳和手柄;电磁吸附片与电磁铁导电连接;当电磁吸附底座通电时,吸附底座吸附电磁吸附片并向电磁铁供电,电磁铁牵引拉绳以拖动手柄,使电流互感器开口张开;当电磁吸附底座断电时,吸附底座与电磁吸附片分离,电磁铁停止对拉绳的牵引,复位弹簧使电流互感器的开口闭合。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装置还包括升缩杆;升缩杆设置于电磁吸附底和操作杆之间,用于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操作杆可拆卸地与升缩杆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电磁吸附片上设置有对准标记缺口。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对准标记缺口包括两个。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电磁铁包括两块正负极磁铁,通电时正负磁铁互相产生吸附力,从而拉动拉绳。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升缩杆采用组合式绝缘操作杆。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电磁吸附片为镀锌铁板。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拉绳为绝缘材料包裹的钢丝拉绳。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系统,包括:电流互感器、操作杆、电磁吸附底座和电磁铁底座,电流互感器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钳柄;操作杆设置有控制开关和电源;控制开关与电磁吸附底座连接,用于控制电磁吸附底座的通电状态;电磁铁底座包括电磁吸附片、复位弹簧、依次连接的电磁铁、拉绳和手柄;电磁吸附片与电磁铁导电连接,手柄与其中一个钳柄相连;当电磁吸附底座通电时,吸附底座吸附电磁吸附片并向电磁铁供电,电磁铁牵引拉绳以拖动手柄,使两个钳柄张开;当电磁吸附底座断电时,吸附底座与电磁吸附片分离,电磁铁停止对拉绳的牵引,复位弹簧使两个钳柄闭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设置有操作杆、电磁吸附底座和电磁铁底座,操作杆设置有控制开关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磁吸附底座的通电状态,从而间接地控制电流互感器的张开或闭合状态。有效避免了电力运维人员爬杆高空作业的危险,降低了电力运维人员带电工作的隐患,与传统监测工作相比,省去了繁琐的爬上爬下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的同时,简化了整个监测的流程,工作效率相比之前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系统;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低压线路负荷电流数据监测属于电力部门基层班组进行配电网运维的重点工作,特别是用电高峰期和重大节日供电都要进行监测,传统低压线路排查方法是由电力运维人员对线路进行巡视检查,在肉眼没有检查出问题的情况下,将采用电流互感器进行监测,与钳表相比,可以在安装后无须人员现场值守,而是通过数据传输在后台进行监测,并可以在手机上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
现今进行低压线路负荷监测工作,需要在架空的低压电线上安装电流互感器,监测完成后再收回。一般来说,检测过程至少需要两名电力运维人员参与,一人爬杆登上架空低压线路上安装电流互感器,一人扶好梯子进行监护,监测结束后还得重新爬杆回收。并且该工作属于高空带电作业,风险较大,近距离接触电线,容易触电灼伤,且爬上爬下,耗时极长,长时间的劳动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测效率、简化监测流程和提升监测安全性。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参见图1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操作杆11、电磁吸附底座12和电磁铁底座13;操作杆11与电磁吸附底座12连接。其中,上述操作杆11可以为绝缘操作杆。
参见图2所示的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的操作杆11设置有控制开关21和电源22;控制开关21与电磁吸附底座13连接,用于控制电磁吸附底座13的通电状态。具体地,当控制开关21打开时,给电磁吸附底座12通电,该电磁吸附底座13通电后,通过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磁场吸引电磁铁底座12向下移动。而当控制开关21闭合时,电磁吸附底座断电,磁性消失,电磁吸附底座13与电磁铁底座12分离。
参见图3所述的电磁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磁铁底座12包括电磁吸附片31、复位弹簧32、依次连接的电磁铁33、拉绳34和手柄35;电磁吸附片31与电磁铁33导电连接。
其中,上述电磁吸附片31可以为镀锌铁板,上述电磁吸附片31上设置有对准标记缺口,上述对准标记缺口可以设置为两个。上述电磁铁33包括两块正负极磁铁,通电时两块正负极磁铁互相产生吸附力,从而拉动拉绳34。其中,上述拉绳34可以为绝缘材料包裹的钢丝拉绳或其他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该手柄采用了TPR防滑塑胶料和PP耐击穿塑料绝缘材料,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触电、手滑发生,有效的保证了电力运维人员的安全。
当电磁吸附底座12通电时,该电磁吸附底座12吸附电磁吸附片31并向电磁铁33供电,电磁铁33牵引拉绳34以拖动手柄35,使电流互感器开口张开。
具体地,当需要对线路进行电流监测时,接通控制开关21给电磁吸附底座通电,电磁吸附底座12通电后,由于电流的磁效应,该电磁吸附底座12会产生一个磁场,该磁场会吸引电磁吸附片31向下移动,直到与电磁吸附底座13粘在一起而带电。而电磁吸附片31与电磁铁33导电连接,从而电磁铁33带电,同时电磁铁33内部由两块正负极磁铁相连,当其通电后内部便会因为磁性相互吸引原理而相向运动,外部情况为电磁铁33向后运动从而带动与之相连的拉绳34倾斜向下运动,而拉绳34运动会带动手柄35也倾斜向下运动,从而使电流互感器的开口张开。当开口张开以后,可以卡入电线。
当电线卡入开口电流互感器之后,关闭控制开关21。停止为电磁吸附底座12供电,此时电磁吸附底座12的磁性消失,该电磁吸附底座12与该电磁吸附片31分离,电磁铁33停止对拉绳34的牵引,复位弹簧32使电流互感器的开口闭合,此时便可取下操作杆11。
具体地,当控制开关21闭合时,电磁吸附底座13断电,磁性消失,电磁吸附底座13与电磁吸附片31分离,同时电磁铁33也断电,磁性也消失,此时电流互感器的开口在复位弹簧32的作用下逐渐闭合。
同理,当对线路电流监测结束后,需要回收开口电流互感器时,将操作杆调节到合适长度,将电磁吸附底座12与电流互感器底部装有电磁吸附片31上的二个对准标记缺口对准,接通控制开关21,电磁吸附底座13通电后产生磁吸附力,将电流互感器吸附在电磁吸附底座13上,同时电磁铁33通电后向后运动,牵引拉绳34拖动手柄35,使其开口电流互感器处于张开状态,电流互感器可以从电线中取出,即可完成开口电流互感器回收工作。
为了便于使用以及对操作杆的调节,参见图4所示的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该操作杆11还包括升缩杆41,该升缩杆设置于电磁吸附底和操作杆之间,该升缩杆的高度可设置为1~3m或其他合适的长度范围,用于对操作杆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操作人员可直接站在地面上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工作。其中,上述升缩杆采用组合式绝缘操作杆,可用于一节节快速拼装。此外,上述操作杆可拆卸地与升缩杆连接,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操作杆进行拆卸。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架空线路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有能根据不同的应用现场调节装置的高度,实用性强、重量轻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一人即可完成监测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设置有操作杆、电磁吸附底座和电磁铁底座,所述操作杆设置有控制开关和电源,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磁吸附底座的通电状态,从而间接地控制电流互感器的张开或闭合状态。有效避免了电力运维人员爬杆高空作业的危险,降低了电力运维人员带电工作的隐患,与传统监测工作相比,省去了繁琐的爬上爬下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简化了整个监测的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系统,参见图5所示的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该系统包括:电流互感器51、操作杆52、电磁吸附底座53和电磁铁底座54,电流互感器51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钳柄;
参见图6所示的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该操作杆52设置有控制开关61和电源62;控制开关61与电磁吸附底座53连接,用于控制电磁吸附底座54的通电状态。具体地,当控制开关61打开时,给电磁吸附底座53通电,该电磁吸附底座53通电后,通过电流的磁效应,产生磁场吸引电磁铁底座53向下移动。而当控制开关61闭合时,电磁吸附底座53断电,磁性消失,电磁吸附底座53与电磁铁底座54分离。
参见图7所示的电磁铁底座的结构示意图,该电磁铁底座54包括电磁吸附片71、复位弹簧72、依次连接的电磁铁73、拉绳74和手柄75;电磁吸附片71与电磁铁73导电连接,手柄75与其中一个钳柄相连。
当电磁吸附底座53通电后,该电磁吸附底座53吸附电磁吸附片71并向电磁铁73供电,电磁铁73牵引拉绳74以拖动手柄75,使两个钳柄张开。
具体地,当需要对线路进行电流监测时,接通控制开关61给电磁吸附底座53通电,电磁吸附底座53通电后,由于电流的磁效应,该电磁吸附底座53会产生一个磁场,该磁场会吸引电磁吸附片71向下移动,直到与电磁吸附底座53粘在一起而带电。而电磁吸附片31与电磁铁73导电连接,从而电磁铁73带电,同时电磁铁73内部由两块正负极磁铁相连,当其通电后内部便会因为磁性相互吸引原理而相向运动,外部情况为电磁铁73向后运动从而带动与之相连的拉绳74倾斜向下运动,而拉绳74运动会带动手柄75也倾斜向下运动,从而使电流互感器的两个钳柄张开。当开口张开以后,可以卡入电线。
当电磁吸附底座54断电时,该电磁吸附底座54与电磁吸附片71分离,电磁铁73停止对拉绳74的牵引,复位弹簧72使两个钳柄闭合。
具体地,当控制开关61闭合时,电磁吸附底座54断电,磁性消失,电磁吸附底座54与电磁吸附片71分离,同时电磁铁73也断电,磁性也消失,此时电流互感器的两个钳柄在复位弹簧72的作用下逐渐闭合。
参见图8所示的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该操作杆52还包括升缩杆81,该升缩杆设置于电磁吸附底和操作杆之间,该升缩杆的高度可设置为1~3m或其他合适的长度范围,用于对操作杆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操作人员可直接站在地面上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工作。其中,上述升缩杆采用组合式绝缘操作杆,可用于一节节快速拼装。此外,上述操作杆可拆卸地与升缩杆连接,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对操作杆进行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及回收装置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操作杆、电磁吸附底座和电磁铁底座;所述操作杆与所述电磁吸附底座连接;
所述操作杆设置有控制开关和电源;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磁吸附底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磁吸附底座的通电状态;所述电磁铁底座包括电磁吸附片、复位弹簧、依次连接的电磁铁、拉绳和手柄;所述电磁吸附片与所述电磁铁导电连接;
当所述电磁吸附底座通电时,所述吸附底座吸附所述电磁吸附片并向所述电磁铁供电,所述电磁铁牵引所述拉绳以拖动所述手柄,使电流互感器开口张开;
当所述电磁吸附底座断电时,所述吸附底座与所述电磁吸附片分离,所述电磁铁停止对所述拉绳的牵引,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电流互感器的开口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升缩杆;
所述升缩杆设置于所述电磁吸附底和所述操作杆之间,用于对所述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可拆卸地与所述升缩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片上设置有对准标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标记缺口包括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包括两块正负极磁铁,通电时正负磁铁互相产生吸附力,从而拉动所述拉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缩杆采用组合式绝缘操作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片为镀锌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为绝缘材料包裹的钢丝拉绳。
10.一种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互感器、操作杆、电磁吸附底座和电磁铁底座,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两个转动连接的钳柄;
所述操作杆设置有控制开关和电源;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磁吸附底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磁吸附底座的通电状态;所述电磁铁底座包括电磁吸附片、复位弹簧、依次连接的电磁铁、拉绳和手柄;所述电磁吸附片与所述电磁铁导电连接,所述手柄与其中一个所述钳柄相连;
当所述电磁吸附底座通电时,所述吸附底座吸附所述电磁吸附片并向所述电磁铁供电,所述电磁铁牵引所述拉绳以拖动所述手柄,使两个所述钳柄张开;
当所述电磁吸附底座断电时,所述吸附底座与所述电磁吸附片分离,所述电磁铁停止对所述拉绳的牵引,所述复位弹簧使两个所述钳柄闭合。
CN201821060022.7U 2018-07-04 2018-07-04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08284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0022.7U CN208284914U (zh) 2018-07-04 2018-07-04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0022.7U CN208284914U (zh) 2018-07-04 2018-07-04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4914U true CN208284914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69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0022.7U Active CN208284914U (zh) 2018-07-04 2018-07-04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491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6169A (zh) * 2020-05-25 2020-08-2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一种中低压配电网线路故障检测设备
CN112397280A (zh) * 2020-10-28 2021-02-23 珠海银河智能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用于电流互感的测量仪器
CN113884950A (zh) * 2021-09-28 2022-01-0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主变冲击电流在线监测仪
CN117665420A (zh) * 2024-02-02 2024-03-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升降模块的变电站核相作业机构及其方法与算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6169A (zh) * 2020-05-25 2020-08-2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一种中低压配电网线路故障检测设备
CN112397280A (zh) * 2020-10-28 2021-02-23 珠海银河智能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用于电流互感的测量仪器
CN113884950A (zh) * 2021-09-28 2022-01-0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主变冲击电流在线监测仪
CN117665420A (zh) * 2024-02-02 2024-03-0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升降模块的变电站核相作业机构及其方法与算法
CN117665420B (zh) * 2024-02-02 2024-04-1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升降模块的变电站核相作业机构及其方法与算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84914U (zh) 电流互感器安装与回收装置及系统
CN105390986B (zh) 绝缘挂梯吊挂器
CN105470867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自动登杆方法及其装置
CN107425472B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异物清除装置
CN219980276U (zh) 一种无人机挂取接地线装置
CN204199852U (zh) 一种智能围栏杆
CN213181972U (zh) 一种建筑电气用漏电保护器检测装置
CN206211403U (zh) 飘挂物清除设备及其清除装置
CN103151732B (zh) 一种高压线上缠绕物的清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8387721U (zh) 一种电磁驱鸟器
CN109697816A (zh) 基于恒流直流电的电力电缆防盗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4528559A (zh) 一种塔吊系统以及塔吊回转涡流控制器
CN206193049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绝缘试验挂线杆挂线头
CN206907170U (zh) 一种变电站开关室监测装置
CN203166407U (zh) 高压线上缠绕物的清理装置
CN105390980B (zh) 架空输电线路异物清除方法
CN203850193U (zh) 遥控式自动分合刀闸
CN209545218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103107428B (zh) 采用10kv架空线路定点安装接地装置实现架空线路定点连接的方法
CN216751314U (zh) 一种电源开关智能控制系统
CN209045808U (zh) 500kV变电站接地线装设辅助装置
CN214897467U (zh) 磁吸式发光标识牌
CN206490409U (zh) 一种带隔离刀闸的接地线装置
CN202103470U (zh) 一种变电所防误操作不停电装置
CN113764909B (zh) 一种免登杆接地线挂拆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