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8284U -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78284U CN208278284U CN201820297123.XU CN201820297123U CN208278284U CN 208278284 U CN208278284 U CN 208278284U CN 201820297123 U CN201820297123 U CN 201820297123U CN 208278284 U CN208278284 U CN 2082782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ll
- cabin
- fishing boat
- region
- honeycomb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包括船体、中龙骨和船用导流管,中龙骨固设于所述船体底部,船体底部的中段对应于中龙骨两侧分别固设有侧龙骨,船用导流管安装于船体后端靠近船体底部的位置处,船用导流管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筒体,船用导流管的内孔径由上至下渐缩,船体包括甲板和处于甲板下方的船舱,船舱的相应区域设置为机舱,机舱内设置两个有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垂直舱壁,处于左侧的垂直舱壁、机舱的舱壁和船体的左侧壁围合成左区域,处于右侧的垂直舱壁、机舱的舱壁和船体的右侧壁围合成右区域。通过两垂直舱壁的设置,令机舱形成双壳体结构,在发生相撞事故时可以给机舱多一重的保护,增加渔船的抗沉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灯光围网渔船。
背景技术
渔船,即渔业船舶,进行鱼类捕捞、加工、运输的渔船船体统称。目前,渔船有灯光围网渔船和底拖网捕捞渔船,相比于底拖网捕捞渔船,灯光围网渔船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更小,故而受到各国的推崇。
传统的灯光围网渔船,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船体1’和用于稳定船体的龙骨,以及装设于船体1’上的诱鱼灯、普通舵和单液压马达绞网机,该龙骨设置在船身1’的底部并沿船身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船体1’的机舱的舱壁即为船体1’的相应位置的侧壁,而且机舱3’一般的布置为:船体1’的机舱3’后端的两边分别布置为主辅机日用的燃油舱31’,机舱3’的前端沿宽度方向布置为另外的三间燃油舱31’,并且,处于中间的燃油舱31’内部再分隔出液压油舱32’,然而,随着渔船的渔场外移,渔船需要布置更大的网具来保证经济效益,并且,船体需要良好的抗沉性来保证在偏远海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对机舱的保护,由于机舱布置有大量设备,且全船的重心相对靠近机舱,若被撞击的部位时机舱的话,机舱失去浮力的话,很容易使全船沉没,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其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抗沉性能,并在保证燃油舱容量的前提下增加对机舱的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包括船体、中龙骨和船用导流管,以所述船体的船头为前,船尾为后,以所述船体的船体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中龙骨固设于所述船体底部并沿所述船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船体的底部的中段对应于所述中龙骨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侧龙骨,所述船用导流管安装于所述船体的后端靠近所述船体底部的位置处,所述船用导流管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筒体,所述船用导流管的内孔径由上至下渐缩,渔船的螺旋桨装设于所述船用导流管的后侧,所述船体包括甲板和处于所述甲板下方的船舱,所述船舱的相应区域设置为机舱,所述机舱内设置两个有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垂直舱壁,两所述垂直舱壁相对设置,处于左侧的所述垂直舱壁、所述机舱的舱壁和所述船体的左侧壁围合成左区域,处于右侧的所述垂直舱壁、所述机舱的舱壁和所述船体的右侧壁围合成右区域,所述左区域和所述右区域内沿船体的宽度方向分别相对设置有垂直隔板,所述左区域和所述右区域分别通过两所述垂直隔板沿前后方向被分隔为三个舱室,并且所述左区域和所述右区域内由前至后分别为第一燃油舱、液压油舱和第二燃油舱。
两所述侧龙骨均为实心结构,所述侧龙骨包括中空内腔和横向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的若干块隔板,所述中空内腔设置有混凝土。
且所述船用导流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下端面由后至前向下倾斜,所述上端面由后至前向上倾斜。
灯光围网渔船还包括襟翼舵、液压起重臂和双液压马达绞网机,所述襟翼舵装设于所述船体后端靠近于所述船体底部的位置处,且处于所述螺旋桨的后方,所述液压起重臂和所述双液压马达绞网机分别装设于所述甲板上,并均处于所述船体的后端。
处于左侧的所述垂直舱壁处于船体的左侧壁与所述船体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处于右侧的所述垂直舱壁处于所述船体的右侧壁与所述船体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
所述左区域和所述有区域的宽度均为1m-2m。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船用导流管的设置,令靠近螺旋桨的水流速均匀,以降低螺旋桨的振动频率,提升渔船的推进性能;通过在船体底部设置两侧龙骨,来保护船体上的舭列板,并减小渔船搁浅时的横倾角;通过两垂直舱壁的设置,令机舱形成双壳体结构,在发生相撞事故时给机舱多一重的保护,提升渔船的抗沉性,同时左区域和右区域均当做燃油舱和液压油舱,确保了渔船燃油舱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舱底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舱底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船体 3’-机舱
31’-燃油舱 32’-液压油舱
1-船体 12-机舱
121-第一燃油舱 122-液压油舱
123-第二燃油舱 2-中龙骨
21-侧龙骨 3-液压起重臂
4-双液压马达绞网机 5-诱鱼灯
6-襟翼舵 7-船用导流管
81-垂直舱壁 82-垂直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在传统的灯光围网渔船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如图3-5所示,包括船体1、中龙骨2、液压起重臂3、双液压马达绞网机4、诱鱼灯5、襟翼舵6和船用导流管7,船体1包括甲板和处于甲板下方的船舱,液压起重臂3、双液压马达绞网机4和诱鱼灯5分别装设于甲板上,且液压起重臂3和双液压马达绞网机4均处于船体1的后端。
以船体1的船头为前,船尾为后,以船体1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此中龙骨2焊接在船体1的底部并沿船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船体1的底部对应于中龙骨2的两侧分别焊接有侧龙骨21,两侧龙骨21都沿船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且两侧龙骨21分别处于船体1底部的中段位置,并靠近于船体1底部对应的舭部处,两侧龙骨21对称设置。较佳地,两侧龙骨21均为实心结构,展开来说,两侧龙骨21均包括中空内腔和若干块隔板,各隔板横向设置于此中空内腔中,并且此中空内腔中填充满混凝土,以此保证侧龙骨21在船横倾时自身不会凹陷。
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光围网渔船,两侧龙骨21分别安装于船体1底部靠近于对应的舭部处,且两侧龙骨21沿前后方向延伸,以此保护船体1上的舭列板,并减小渔船搁浅时的横倾角。
前述的船用导流管7安装于船体1后端靠近于船体1底部位置处,船用导流管7的侧壁焊接于船体1上,此船用导流管7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筒体,船用导流管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下端面由后至前向下倾斜,上端面由后至前向上倾斜,且船用导流管7的内孔径由上至下渐缩,即,上管口的口径大于下管口的口径。船用导流管7的后方按常规方式装设有螺旋桨,此螺旋桨的螺旋桨转轴穿过船用导流管7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并与船体内的相应传动机构连接,此传动机构为渔船中现有的传动机构,故不再展开叙述,此螺旋桨处于船用导流管7的后侧,且此船用导流管7的最长的长度小于螺旋桨的直径,且螺旋桨与船用导流管7之间具有间距,船用导流管7与螺旋桨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渔船航行中的需求进行设置。其中,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水平面呈一夹角,此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光围网渔船,通过安装船用导流管7,一部分水集中从船用导流管7的上管口进入,下管口流出,由于上管口的口径大于下管口的口径,即船用导流管7的上端面的截面积大于下端面的截面积,由于上端面的截面积大于下端面的截面积,使得流经船用导流管7内的水加速,随后使流向螺旋桨的叶片上的水流更加均匀,这样,船用导流管一方面使部分水集中于导流管处,防止水与船体1的侧壁的分离,另一方面使水流速均匀,降低螺旋桨的尾流损失,从而提高渔船的推进效率。
前述的襟翼舵6装设于船体1后端的下端,并处于螺旋桨的后方,此襟翼舵6即为其他类型渔船的襟翼舵6,例如底拖网渔船上的襟翼舵,与本实用新型的襟翼舵结构相同,故不再展开叙述。前述的双液压马达绞网机4为现有常规的绞网机,此双液压马达绞网机4采用两个电机驱动两个油泵,令油泵输出油液给两个液压马达,两个液压马达共同驱动一个中齿轮,此中齿轮通过转轴传递扭矩给卷筒,以此增加卷筒的转速范围。前述的液压起重臂3采用现有常规的起重臂。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在船体1上安装襟翼舵,相比于在灯光围网渔船上安装普通舵,此襟翼舵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减小船的转弯半径,这样,可以提升渔船的操纵性,同时,简单操控即可使渔船进入空间狭小的区域,且成本也较低。船体1上装配双液压马达绞网机4和液压起重臂3,使得渔船可以装配更大的网具。
此渔船的船舱的相应区域设置为机舱12,机舱12内沿船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垂直舱壁8,两垂直舱壁相对设置,即左垂直舱壁和右垂直舱壁,左垂直舱壁处于机舱12内对应于船体左侧壁与船体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右垂直舱壁于机舱12内对应于船体1右侧壁与船体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左垂直舱壁和右垂直舱壁的顶部分别与甲板连接,左垂直舱壁和右垂直舱壁的底部与船舱12的舱底连接,左垂直舱壁、机舱12的舱壁和船体1的左侧壁围合成左区域,右垂直舱壁、机舱12的舱壁和船体的右侧壁围合成右区域,左区域和右区域内沿船体的宽度方向分别间隔设置有垂直隔板82,使得左区域和右区域沿前后方向分隔为三个舱室,并且左区域和右区域内由前至后分别为第一燃油舱121、液压油舱122和第二燃油舱123。较佳地,左区域和右区域的宽度均为1m-2m。
本实用新型一种灯光围网渔船,通过设置左垂直舱壁和右垂直舱壁,以此使机舱12形成双壳体结构,且左区域和右区域当做燃油舱和液压油舱,在发生相撞事故时在保证燃油舱容量的前提下,可以给机舱多一重的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此灯光围网渔船能够搭载更大的网具,且具有更好的操纵性能、安全性能和抗沉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6)
1.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中龙骨和船用导流管,以所述船体的船头为前,船尾为后,以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中龙骨固设于所述船体底部并沿所述船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船体的底部的中段对应于所述中龙骨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侧龙骨,所述船用导流管安装于所述船体的后端靠近所述船体底部的位置处,所述船用导流管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空筒体,所述船用导流管的内孔径由上至下渐缩,渔船的螺旋桨装设于所述船用导流管的后侧,所述船体包括甲板和处于所述甲板下方的船舱,所述船舱的相应区域设置为机舱,所述机舱内设置有两个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垂直舱壁,两所述垂直舱壁相对设置,处于左侧的所述垂直舱壁、所述机舱的舱壁和所述船体的左侧壁围合成左区域,处于右侧的所述垂直舱壁、所述机舱的舱壁和所述船体的右侧壁围合成右区域,所述左区域和所述右区域内沿船体的宽度方向分别相对设置有垂直隔板,所述左区域和所述右区域分别通过两所述垂直隔板沿前后方向被分隔为三个舱室,并且所述左区域和所述右区域内由前至后分别为第一燃油舱、液压油舱和第二燃油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龙骨均为实心结构,所述侧龙骨包括中空内腔和横向设置于所述中空内腔的若干块隔板,所述中空内腔设置有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导流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下端面由后至前向下倾斜,所述上端面由后至前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其特征在于:灯光围网渔船还包括襟翼舵、液压起重臂和双液压马达绞网机,所述襟翼舵装设于所述船体后端靠近于所述船体底部的位置处,且处于所述螺旋桨的后方,所述液压起重臂和所述双液压马达绞网机分别装设于所述甲板上,并均处于所述船体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其特征在于:处于左侧的所述垂直舱壁处于船体的左侧壁与所述船体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处于右侧的所述垂直舱壁处于所述船体的右侧壁与所述船体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灯光围网渔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区域和所述有区域的宽度均为1m-2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97123.XU CN208278284U (zh) | 2018-03-01 | 2018-03-01 |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97123.XU CN208278284U (zh) | 2018-03-01 | 2018-03-01 |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78284U true CN208278284U (zh) | 2018-12-25 |
Family
ID=6474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9712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8284U (zh) | 2018-03-01 | 2018-03-01 |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78284U (zh) |
-
2018
- 2018-03-01 CN CN201820297123.XU patent/CN2082782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28733B (zh) | 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 | |
US3447502A (en) | Marine vessel | |
CN106080988B (zh) | 一种多体极地航行船 | |
CN106494569A (zh) | 一种内河大型节能绿色集装箱船 | |
US5080032A (en) | Monohull fast sealift or semi-planing monohull ship | |
AU625860B2 (en) | Improved hull construction for a swath vessel | |
CN201597733U (zh) | 海洋平台工作船 | |
US8955451B2 (en) | Foil structure for providing buoyancy and lift | |
CN105836079B (zh) | 三角形截面动力增潜无压载水半潜输运艇 | |
EP0545878B1 (en) | Multi-hull vessel | |
CN112249219A (zh) | 一种船舶压载水舱结构及一种船舶 | |
CN113320655B (zh) | 一种半潜式平台底部的浮箱及其设计方法 | |
KR20080043357A (ko) | 수중익선 | |
CN106218807B (zh) | 多功能履带式高效水翼登陆艇及操作方法 | |
US3398716A (en) | Submersible twin hulled tug | |
US20120132124A1 (en) | SPAR Based Maritime Access Vehicle | |
CN208278284U (zh) | 一种灯光围网渔船 | |
US5325804A (en) | Fuel-efficient watercraft with improved speed, stability, and safety characteristics | |
CN111891301A (zh) | 海陆空多功能运输船 | |
JP6198232B1 (ja) | 船体形状と推進装置 | |
CN214451674U (zh) | 可以通过限制性航道的中小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 |
KR102367115B1 (ko) | 대형 배수형 선체 선박 | |
RU184134U1 (ru) | Быстроходный катер на глиссирующих лыжах | |
CN205738026U (zh) | 三角形截面动力增潜无压载水半潜输运艇 | |
US2259625A (en) | Flying boa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