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8204U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58204U CN208258204U CN201820607514.7U CN201820607514U CN208258204U CN 208258204 U CN208258204 U CN 208258204U CN 201820607514 U CN201820607514 U CN 201820607514U CN 208258204 U CN208258204 U CN 2082582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estal
- electric vehicle
- controller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3978 Device electrical impedance iss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6 eff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105 trans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用于从基座上方与线束端子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接线单元,设于基座上的用于从基座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单元,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接线单元和插接单元的电路板。通过接线单元从基座的上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线束端子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通过插接单元从基座的侧面以插接的方式与功能器件连接端插接,打破了现有电动车控制器与外部器件连接时全部采用的线束连接的局面,将用于与外部功能信号连接端连接的部分设计成只需通过简单的插拔即可实现电性连接或断开的插接单元,简化了装配工艺,避免了过多线束相互交叠造成的干扰或松动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提倡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在近年来备受青睐,其包括的电动车控制器被誉为电动车的大脑,用以控制电动车电机的运行状态,或运行速度,也是控制其他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因而其结构合理性、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简易性亦成为电动车控制器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然而,现有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用来与外部器件连接的接线座均是以线束端子进行连接,且用于与电池或电机连接的接线座位于顶面,功能信号接线座位于顶面或侧面,故,该全线束连接方式必然会造成线束交叉重叠严重,极易插错,从而造成整车装配时工作效率低,或是因线束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出现连接松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车控制器在整车组装过程中装配效率低,且容易出现线束件相互干扰而影响连接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用于从所述基座上方与线束端子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接线单元,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用于从所述基座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单元,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接线单元和所述插接单元的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接单元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基座固连的第一座体,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一端的用于从所述基座侧面与所述外部器件连接端插接的多个插孔部,以及插设于所述插孔部内的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连接端电连接的多个PIN针,所述PIN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单元还包括凸设于所述插孔部上的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连接端卡接的第一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基座且与所述基座围合形成有容置空腔的外壳,所述电路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容腔,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形成所述容置空腔的第二容腔,所述电路板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的第一板体,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且容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内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多个所述插孔部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方向呈单排分布,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排成两排的MOS管,各排所述MOS管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位于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的第二通孔,所述接线单元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基座固连的第二座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用于从所述基座的上方与所述线束端子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接线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具有第一螺纹孔的凹槽,所述接线部包括有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的连接块,以及开设有光孔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及所述光孔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端子上凸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卡槽可拆卸卡接并形成抵顶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部还包括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一端与所述金属端子铆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焊接并形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的电动车控制器,电池,电机以及具有功能器件连接端的功能器件组,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池分别从所述基座的上方与所述接线单元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功能器件连接端从所述基座的侧面与所述插接单元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动车控制器,通过接线单元从基座的上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线束端子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同时,通过插接单元从基座的侧面以插接的方式与功能器件连接端插接,从而,打破了现有电动车控制器与外部器件连接时全部采用的线束连接的局面,将用于与外部功能信号连接端连接的部分设计成只需通过简单的插拔即可实现电性连接或断开的插接单元,简化了装配工艺,避免了过多线束相互交叠造成的干扰或松动现象;并且该接线单元从上方与线束端子连接,而插接单元从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插接,进一步将线束端子和功能器件连接端隔开,使组装操作便捷且不易出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与功能器件连接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基座;20-接线单元;21-第二座体;211-隔板;212-卡槽;22-接线部; 221-连接块;222-金属端子;2221-第二卡扣;2222-端子主体;2223-底板;2224- 侧板;223-连接导线;30-插接单元;31-第一座体;32-插孔部;33-PIN针;34- 第一卡扣;40-电路板;41-第一板体;42-第二板体;50-外壳;60-MOS管;S- 容置空腔;S1-第一容腔;S2-第二容腔;H1-第一通孔;H2-第二通孔;H3-凹槽; H4-光孔;H5-容置槽;M-功能器件连接端;M1-卡钩;L1-第一螺纹孔;L2-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进行说明。所述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基座10,设于基座10上的用于从基座上方与线束端子(图未示)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接线单元20,设于基座10上的用于从基座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单元30,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接线单元20和插接单元30的电路板40。具体地,电动车控制器包括基座10,和分别设于基座10上的接线单元20和插接单元30,以及分别与该接线单元20和插接单元30电连接的电路板40;其中,接线单元20用于与外部器件的线束端子连接,即外部器件以线束连接方式与接线单元20相连,且从上方通过螺钉固定并形成电性连接;此外,插接单元30用于与功能器件连接端 M相插接,该插接方式相较于传统线束连接方式无疑更加简易,且避免了过多线束相互交叠造成的干扰或松动现象,而且其拔插方向为异于基座上方的基座侧面,故在装配时,功能器件连接端M不会与与接线单元20连接的外部器件的线束端子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通过接线单元20 从基座10的上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线束端子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同时,可通过插接单元30从侧面以插接的方式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插接,从而,打破了现有电动车控制器与外部器件连接时全部采用的线束连接的局面,将用于与外部功能信号连接端M连接的部分设计成只需通过简单的插拔即可实现电性连接或断开的插接单元30,简化了装配工艺,避免了过多线束相互交叠造成的干扰或松动现象;并且该接线单元20从上方与线束端子连接,而插接单元30 从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插接,进一步将线束端子和功能器件连接端M隔开,使组装操作便捷且不易出错。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基座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H1,插接单元30包括插设于第一通孔H1内并与基座10固连的第一座体31,设于第一座体31一端的用于从基座10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插接的多个插孔部32,以及插设于插孔部 32内的用于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电连接的多个PIN针33,该PIN针33与电路板40电连接。具体地,第一座体31插入第一通孔H1内,并通过螺钉与基座10固连,插孔部32固连于第一座体31一端,且PIN针33插入于插孔部32 内,进而形成一可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插接且形成电连接的插座。更具体地,插孔部32包括多个插孔,各PIN针33分别插入于各插孔内并与电路板40接触形成电性连接;此处,插孔长方体插孔,即,其的拔插方向垂直朝向基座的侧面,且插入于插孔部32的PIN针沿该长方体插孔的长度方向延伸,当然,插孔的形状与PIN针33的具体设置方向以满足功能器件连接端M能够从侧面与插孔部32插接并与PIN针33形成电连接为准,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插接单元30包括多个插孔部32和PIN针33共同形成有两功能插接座和一电机位置信号插接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插接单元30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用以传输小电流信号的插接座,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插接单元30还包括凸设于插孔部32上的用于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卡接的第一卡扣34。具体地,在插孔部32的上表面凸设有第一卡扣34,用于在功能器件连接端M与插孔部32插接时,与设于该功能器件连接端上的卡钩M1卡接并形成沿其拔取方向的抵顶限位,从而进一步加强插孔部32与该功能器件连接端M的连接稳定性,避免松脱现象发生。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这里的第一卡扣34可以还可以为其他用于防止插孔部32与该功能器件连接端M松脱的结构,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密封连接于基座10且与基座10围合形成有容置空腔S的外壳50,电路板40容设于容置空腔S内。另外,通过将电路板40容设于密封形成的容置空腔S内,进一步优化了防水和防尘效果,提高了电动车控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壳体50为截面大致呈矩形的管状拉伸件,其截面的具体形状以与基座10配合实现密封连接以达到防水防尘效果为准,此处不作唯一限定;另外,该壳体50为拉伸件,即,该壳体50的整体结构由拉伸工艺制得,其工艺方式在该电动车控制器领域的壳体制作工艺中具有突出的简洁性、可靠性、和较高的良品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外壳50具有第一容腔S1,基座10具有与所述第一容腔 S1连通形成所述容置空腔的第二容腔S2,电路板40包括容置于第一容腔S1 内的第一板体41,以及电连接于第一板体41的容置于第二容腔S2内的第二板体42,第二板体42的宽度大于第一板体41的宽度,多个插孔部32沿第二板体42的宽度方向呈单排分布,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排成两排的MOS管60,各排MOS管60分别设于第一容腔S1内并位于沿第一板体41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具体地,外壳50具有第一容腔S1,基座10具有与第一容腔S1连通形成容置空腔S的第二容腔S2,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分别容设于第一容腔S1和第二容腔S2内。这里,第一板体41的宽度适应于外壳10的内腔宽度,即,插设于该第一容腔S1之内;第二板体42设于该第一板体41的一端,与其共同形成一“T”字形的PCB板,当然,该第一板体41与第二板体42电性相连,并且该第二板体42位于第二容腔S2内,即相较于传统电动器控制器中,将电路板40完全装设于外壳50的第一容腔S1内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板体42因处于外壳50之外而不受制于外壳10的第一容腔S1的尺寸,其宽度可相较于位于第一容腔S1内的第一板体41有幅度可观的上浮,故,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车控制器能够允许多个插孔部呈单排分布,而具有呈单排状分布的插孔部32的插接单元30相对于传统结构中因空间限制而不得不将插孔部32 排成多排的结构来说,无疑在结构上更加简洁清楚;另外,第一板体41的宽度无需为适应插接单元30的宽度而有所加宽,实际上还可以相较于传统的电动车控制器中的PCB做的更窄,使得设于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两排MOS管 60之间的间距可以拉近,从而进一步优化其散热效果;并且,伸出于第一容腔 S1的第二板体42因位于第二容腔S2内而不受外部空间的水分或灰尘侵袭。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基座10上还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H1上方的第二通孔 H2,接线单元20包括插设于第二通孔H2内并与基座10固连的第二座体21,以及设于第二座体21上的用于从上方与线束端子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接线部22。基座10与第二座体21通过螺钉2固连;接线部22用于从上方与线束端子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接线部22包括用于与电池正负极连接的接线部,以及用于与电机相线连接的接线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与其他外部器件连接的接线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图7至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座体21上开设有具有第一螺纹孔L1的凹槽 H3,接线部22包括有嵌设于H3凹槽内且开设有第二螺纹孔L2的连接块221,以及开设有光孔H4且与电路板40电连接的金属端子222,该金属端子222与第二座体21可拆卸连接,第一螺纹孔L1与第二螺纹孔L2及光孔H4正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座体21包括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隔板211,该多个隔板211分割出多个向下凹陷的空腔(图未标),在空腔的底面向下开设有上述凹槽H3,该凹槽H3的底面还开设有第一螺纹孔L1,该凹槽H3的体积略大于连接块221的体积,且形状与连接块221相适应,其具体形状以连接块221能够嵌入该凹槽H3内且第一螺纹孔L1与第二螺纹孔L2正对为准,此处不作唯一限定;金属端子222从上方可拆卸卡接于第二座体21,即金属端子222设置于连接块221的上端面,第一螺纹孔L1、第二螺纹孔L2以及光孔H4的径向均沿着基座10的上下方向延伸,且光孔H4从上方正对于第一螺纹孔L1和第二螺纹孔L2,即,线束端子从上方与金属端子222相接触并且通过螺钉穿过该光孔H4然后与锁紧于第一螺纹孔L1和第二螺纹孔L2内。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控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金属端子222上凸设有第二卡扣2221,第二座体21上开设有卡槽212,第二卡扣2221与卡槽212可拆卸卡接并形成抵顶限位配合。具体地,金属端子222呈薄片状,在其没有与上述凹槽H3对应的区域上,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向下方凸起的第二卡扣2221,该第二卡扣2221呈楔形;相应的,在第二座体21上开设卡槽212呈楔形。可以理解地,卡槽212与第二卡扣 2221的位置相适配。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卡槽212设置于金属端子222上,第二卡扣2221设置于第二座体21上,此处不唯一限定。另外,在金属端子222卡接于第二座体21上且光孔H4对准于第二螺纹孔L2 后,向上述凹槽H3内灌注防水胶实现防水,即该第二座体21还包括有设于凹槽H3内用于防止水分侵入的防水胶层(图未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接线部22还包括连接导线223,连接导线223 一端与金属端子222铆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电路板40焊接并形成电性连接。连接导线223的一端与金属端子222铆接并形成电性连接。金属端子222 通过铆接工艺与连接导线223连接且同时形成电性连接,从而贯通了金属端子 222与电路板20之间的电回路。
优选地,请参阅图9,金属端子222包括开设有光孔H4且凸设有第二卡扣 2221的端子主体2222,设于端子主体2222一端且铆接于连接导线223一端的底板2223,以及分别向上弯折设于底板2223相对两侧的两侧板2224,底板2223 和两侧板2224围合形成有容置槽H5,连接导线223的一端容设于容置槽H5 内并与底板2223铆接。这里,连接导线223的一端容设于该容置槽H5内,底板2223给连接导线223的一端向上的支撑力,两侧板2224防止连接导线223 的一端发生左右偏摆,使得连接导线223的一端不会因外部意外的撞击或拉扯发生大幅度偏摆或易位,进而给连接导线223的一端与底板2223的铆接配合额外加上一层保障。
优选地,请参阅图6和图9,底板2223与连接导线223的一端浸锡铆接。在加工过程中,将底板2223和连接导线223的铆合处进行浸锡处理,从而使得连接更加稳定的同时,不会较大的增加该处的阻抗。
优选地,端子主体2222,卡扣2221,底板2223以及侧板2224一体化成型。这些部件一体化成型可以减少装配工序节省生产成本。当然也可以通过单独成型后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电动车控制器,电池(图未示),电机(图未示)和具有功能器件连接端M的功能器件组 (图未示),电池和电机分别与接线单元20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功能器件连接端M与插接单元30插接并形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采用了上述接电动车控制器,可通过接线单元 20从基座10的上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线束端子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同时,可通过插接单元30从侧面以插接的方式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插接,从而,打破了现有电动车控制器与外部器件连接时全部采用的线束连接的局面,将用于与外部功能信号连接端M连接的部分设计成只需通过简单的插拔即可实现电性连接或断开的插接单元30,简化了装配工艺,避免了过多线束相互交叠造成的干扰或松动现象;并且该接线单元20从上方与线束端子连接,而插接单元 30从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M插接,进一步将线束端子和功能器件连接端M 隔开,使组装操作便捷且不易出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用于从所述基座上方与线束端子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接线单元,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用于从所述基座侧面与功能器件连接端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单元,以及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接线单元和所述插接单元的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接单元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基座固连的第一座体,设于所述第一座体一端的用于从所述基座侧面与所述功能器件连接端插接的多个插孔部,以及插设于所述插孔部内的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连接端电连接的多个PIN针,所述PIN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还包括凸设于所述插孔部上的用于与所述功能器件连接端卡接的第一卡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密封连接于所述基座且与所述基座围合形成有容置空腔的外壳,所述电路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容腔,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形成所述容置空腔的第二容腔,所述电路板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的第一板体,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且容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内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多个所述插孔部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方向呈单排分布,所述电动车控制器还包括排成两排的MOS管,各排所述MOS管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容腔内并位于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的第二通孔,所述接线单元包括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并与所述基座固连的第二座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座体上的用于从所述基座的上方与所述线束端子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的接线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具有第一螺纹孔的凹槽,所述接线部包括有嵌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的连接块,以及开设有光孔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第二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及所述光孔正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上凸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卡槽可拆卸卡接并形成抵顶限位配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还包括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一端与所述金属端子铆接并形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焊接并形成电性连接。
10.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控制器,电池,电机以及具有功能器件连接端的功能器件组,所述电机和所述电池分别从所述基座的上方与所述接线单元螺纹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功能器件连接端从所述基座的侧面与所述插接单元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07514.7U CN208258204U (zh) | 2018-04-25 | 2018-04-25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07514.7U CN208258204U (zh) | 2018-04-25 | 2018-04-25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58204U true CN208258204U (zh) | 2018-12-18 |
Family
ID=6463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07514.7U Active CN208258204U (zh) | 2018-04-25 | 2018-04-25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5820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3466A (zh) * | 2018-04-25 | 2018-09-07 |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WO2021253928A1 (zh) * | 2020-06-15 | 2021-12-23 | 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集成电池电控系统和含有该电控系统的锂电池组 |
-
2018
- 2018-04-25 CN CN201820607514.7U patent/CN2082582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3466A (zh) * | 2018-04-25 | 2018-09-07 |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CN108513466B (zh) * | 2018-04-25 | 2024-03-15 | 广东高标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WO2021253928A1 (zh) * | 2020-06-15 | 2021-12-23 | 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集成电池电控系统和含有该电控系统的锂电池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5932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8258204U (zh)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
CN108513466A (zh) | 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 |
CN103825128B (zh) | 网线连接器 | |
CN217983586U (zh) | 汇流排引出端固定结构及电池组 | |
CN214044236U (zh) | 线对板连接器 | |
CN104348003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049309B (zh) | 一种光纤电子配线架端口与链路检测方法 | |
CN208333742U (zh) | 一种压力变送器 | |
CN208489431U (zh) | 一种防水式墙插以及接电设备 | |
CN208142397U (zh) | 一种开关插座 | |
CN208873946U (zh) | 一种集中器功能端子的安装结构 | |
CN208284681U (zh) | 一种电连接用插头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和负载电器 | |
CN207398456U (zh) | 一种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短路接触的母头连接器 | |
CN207729296U (zh) | 一种led灯带连接线结构 | |
CN201986310U (zh) |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 | |
CN206379503U (zh) | 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 | |
CN206340719U (zh) | 一种Mini USB连接器 | |
CN205921135U (zh) | 一种电源插头 | |
CN217158725U (zh) |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插电座 | |
CN218919332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04851999B (zh) | 一种电池舱 | |
CN215816570U (zh) | 一种新型耐磨耐高温的汽车线束连接器8孔记忆护套 | |
CN213484034U (zh) | 多插针式汽车连接器 | |
CN213421034U (zh) | 一种信号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3 Gongye West Road, Songshan Lake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bi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 Gongye West Road, Songshanh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OB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