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339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43396U CN208243396U CN201720935298.4U CN201720935298U CN208243396U CN 208243396 U CN208243396 U CN 208243396U CN 201720935298 U CN201720935298 U CN 201720935298U CN 208243396 U CN208243396 U CN 2082433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handle
- pot
- cooking apparatus
- eq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5000013547 stew Nutrition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盖子,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盖子盖设在内锅上,盖子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凹部;提手,设置在盖子上并位于凹部处,提手的顶面低于盖子的顶面或者与盖子的顶面平齐,提手的底面与凹部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间,以便于抠住提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盖设内锅并设置有提手的盖子占用空间大、不易布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压力锅作为传统高压锅的替代产品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爱戴。在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后,内锅内的食物需要遮盖或密封保鲜。此时,可以通过盖子盖设在内锅上。为了便于盖子盖设或取下,盖子上需要设置提手。上述盖子在包装时需要作为配件与电压力锅主体分开放置,然而,由于盖子的提手一般突出于盖子,这就导致盖子在包装时比较占用空间,并且不易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盖设内锅并设置有提手的盖子占用空间大、不易布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锅盖,盖设在锅体上;盖子,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盖子盖设在内锅上,盖子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凹部;提手,设置在盖子上并位于凹部处,提手的顶面低于盖子的顶面或者与盖子的顶面平齐,提手的底面与凹部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间,以便于抠住提手。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内锅置于煲体内时,锅盖能够盖在内锅的上方以对内锅内的食物起到遮盖作用。当内锅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将盖子盖设在内锅上,从而对内锅内的食物起到遮盖作用,防止内锅内的食物被外界杂质、气味等污染,便于食物的放置储存。在本实施例中,盖子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凹部,提手设置在盖子上并位于凹部处。提手的顶面低于盖子的顶面或者与盖子的顶面平齐。提手的底面与凹部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间,以便于抠住提手。上述提手便于盖子的取放。同时,由于提手的顶面低于盖子的顶面或者与盖子的顶面平齐,这样能够使提手不凸出于盖子,更加便于包装时盖子的布置,且占用空间较小,盖子本身也更加美观大方。
进一步地,提手为一个,提手位于凹部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提手为两个,两个提手分别位于凹部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盖子和提手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盖子和提手由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盖子和提手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
进一步地,盖子包括:盖子主体,盖子主体呈圆形,盖子主体上设置有缺口部;内凹结构,连接在盖子主体的底部并向下凹入,内凹结构对应缺口部设置,内凹结构的内部空间形成凹部,盖子主体的缺口部的边沿向内延伸至凸出于凹部的侧壁,以形成提手。
进一步地,盖子主体的缺口部的相对的两侧的边沿分别向内延伸以形成两个提手。
进一步地,盖子主体的缺口部的一侧的部分边沿向内延伸,并与该缺口部的另一侧的边沿相连接,以形成提手。
进一步地,内锅具有外翻的锅沿,盖子支撑在锅沿上,盖子的外边沿与锅沿的外侧壁平齐。
进一步地,提手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
进一步地,凹部沿盖子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85mm。
进一步地,凹部的深度为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
进一步地,提手的长度为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60mm。
进一步地,提手的长度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120mm。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内锅和盖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盖子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盖子的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盖子的透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内锅和盖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盖子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的盖子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图7的盖子的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锅;111、锅沿;20、盖子;21、盖子主体;26、凹部;27、内凹结构;3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上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盖子20以及提手30。其中,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煲体内的内锅10。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当内锅10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盖子20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凹部26。提手30设置在盖子20上并位于凹部26处。提手30的顶面与盖子20的顶面平齐。提手30的底面与凹部26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间,以便于抠住提手30。
应用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当内锅10置于煲体内时,锅盖能够盖在内锅10的上方以对内锅10内的食物起到遮盖作用。当内锅10从煲体内取出并且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将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从而对内锅10内的食物起到遮盖作用,防止内锅10内的食物被外界杂质、气味等污染,便于食物的放置储存。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0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凹部26,提手30设置在盖子20上并位于凹部26处。提手30的顶面低于盖子20的顶面或者与盖子20的顶面平齐。提手30的底面与凹部26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间,以便于抠住提手30。上述提手30便于盖子20的取放。同时,由于提手30的顶面低于盖子20的顶面或者与盖子20的顶面平齐,这样能够使提手30不凸出于盖子20,更加便于包装时盖子20的布置,且占用空间较小,盖子20本身也更加美观大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提手30的顶面与盖子20的顶面平齐。当然,提手30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提手的顶面可以低于盖子的顶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当然,烹饪器具的具体类型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可以为其他具有内锅的烹饪器具,例如,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提手30为两个,两个提手30分别位于凹部26相对的两侧。使用者需要取放盖子20时抠住任意一个提手3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21和内凹结构27。其中,盖子主体21呈圆形,盖子主体21的中部设置有缺口部。内凹结构27连接在盖子主体21的底部并向下凹入。内凹结构27对应缺口部设置。内凹结构27的内部空间形成凹部26。盖子主体21的缺口部的相对的两侧的边沿分别向内延伸以形成两个提手30。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的提手30从盖子20正面看是与盖子主体21连为一体的,这样可以起到隐藏提手30的目的,使盖子20的正面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提手30的形成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提手可以不由盖子主体的缺口部的边沿延伸形成,提手可以直接连接在凹部内,只要保证提手的顶面低于盖子的顶面或者与盖子的顶面平齐即可。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盖子20和提手3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也就是说,盖子主体21、内凹结构27以及提手3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这样更加便于加工制造。由于本实施例的提手30部位在模具上采用强行脱模的方法,如果盖子20和提手30的材质过硬将无法脱模。因此,盖子20和提手3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0和提手30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当然,盖子20和提手30的材料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子和提手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的底面上的第一环形唇边和第二环形唇边。当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时,第一环形唇边向下延伸至内锅内并与内锅的内壁相贴合,第二环形唇边向下延伸至内锅外侧并与内锅的顶部外表面相贴合,第一环形唇边与第二环形唇边共同对内锅进行密封。当以内锅10为容器对食物进行冷藏或常温放置时,第一环形唇边与第二环形唇边能够对内锅10起到密封作用,进一步保证外界杂质、细菌、气味等不会进入到内锅10内污染食物,进而对内锅10内的食物起到保鲜作用,并且保证内锅10内的食物的气味不外泄,防止内锅10内的食物与冰箱里的其他食物串味,保证了内锅10内食物的食用口味。
需要说明的是,盖子20的具体结构以及与内锅10的配合方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盖子可以为直接盖设在内锅上并仅与内锅的顶面贴合的平板状盖子,此时,盖子仅对内锅起到遮盖作用;或者,盖子包括平板状的盖子主体以及连接在盖子主体的外边沿上并向下延伸的环形定位边,当盖子盖设到内锅上时,上述环形定位边位于内锅的外侧,如果环形定位边与内锅锅壁之间具有间隙,则盖子仅对内锅起到遮盖作用,如果环形定位边与内锅锅壁紧密贴合,则盖子也可以对内锅起到密封作用。
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内锅10具有外翻的锅沿111,盖子20支撑在锅沿111上,盖子20的外边沿与锅沿111的外侧壁平齐。在本实施例中,锅沿111上不设置锅牙。盖子20的外边沿与锅沿111的外侧壁平齐可以在实现对盖子20的支撑的同时,使盖子20的径向尺寸尽量小,这样可以节省材料,节约成本。当盖子20能够对内锅10起到密封作用时,盖子20盖设在内锅10上时与内锅10紧密配合。如果盖子20的外边沿向外凸出于锅沿111的外侧壁,使用者能够抠住盖子20的外边沿。此时,如果内锅10为空锅,使用者抠住盖子20的外边沿可以将内锅10提起来搬运。但是,如果内锅10内盛有食物,一旦使用者抠住盖子20的外边沿搬运内锅10,内锅10容易在搬运过程中掉落。因此,为了防止使用者在取放内锅10时误操作,将盖子20的外边沿与锅沿111的外侧壁平齐,使用者无法抠住盖子20的边沿,只能通过正常的方式搬运内锅10,保证了内锅10的安全。同时,由于盖子20的外边沿与锅沿111的外侧壁平齐,当需要取下盖子20时,使用者无法抠住盖子20的边沿,此时可以通过提手30取下盖子20。
在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中,提手30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提手30的长度为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60mm。上述提手30的宽度的长度的范围设置可以使提手30便于使用者抠住,使用舒适度更好。凹部26沿盖子2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85mm。凹部26的深度为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上述凹部26的径向尺寸和深度的范围设置既可以保证凹部26为使用者的手提供足够抠取空间,又不会使凹部26占用盖子20的空间过大,从而不会影响到盖子20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凹部26的周向侧壁倾斜设置,凹部26的顶部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5mm且小于等于85mm,凹部26的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80mm。上述结构及尺寸选择更加便于一体注塑成型的盖子20和提手30脱模。
如图6至图10所示,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提手30为一个,提手30位于凹部26的中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0包括盖子主体21和内凹结构27。其中,盖子主体21呈圆形,盖子主体21的中部设置有缺口部。内凹结构27连接在盖子主体21的底部并向下凹入。内凹结构27对应缺口部设置。内凹结构27的内部空间形成凹部26。盖子主体21的缺口部的一侧的部分边沿向内延伸,并与该缺口部的另一侧的边沿相连接,以形成提手30。
如图6至图10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盖子20和提手3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也就是说,盖子主体21、内凹结构27以及提手3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这样更加便于加工制造。由于本实施例的提手30在模具上采用斜顶的方式脱模,如果盖子20和提手30的材质过硬会导致拖伤产品或拉断提手30等不良。因此,盖子20和提手30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盖子20和提手30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当然,盖子20和提手30的材料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子和提手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中,提手30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提手30的长度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120mm。上述提手30的宽度的长度的范围设置可以使提手30便于使用者抠住,使用舒适度更好。凹部26沿盖子2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85mm。凹部26的深度为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上述凹部26的径向尺寸和深度的范围设置既可以保证凹部26为使用者的手提供足够抠取空间,又不会使凹部26占用盖子20的空间过大,从而不会影响到盖子20的整体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凹部26的周向侧壁倾斜设置,凹部26的顶部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5mm且小于等于85mm,凹部26的底壁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80mm。上述结构及尺寸选择更加便于一体注塑成型的盖子20和提手30脱模。此外,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煲体内的内锅(10);
锅盖,盖设在所述锅体上;
盖子(20),当所述内锅(10)从所述煲体内取出并且所述内锅(10)内的食物需要与外界隔离时,所述盖子(20)盖设在所述内锅(10)上,所述盖子(20)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凹入的凹部(26);
提手(30),设置在所述盖子(20)上并位于所述凹部(26)处,所述提手(30)的顶面低于所述盖子(20)的顶面或者与所述盖子(20)的顶面平齐,所述提手(30)的底面与所述凹部(26)的底面之间具有空间,以便于抠住所述提手(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0)为一个,所述提手(30)位于所述凹部(26)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0)为两个,两个所述提手(30)分别位于所述凹部(26)相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和所述提手(30)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和所述提手(30)由柔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和所述提手(30)由PE材料或PP材料或硅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0)包括:
盖子主体(21),所述盖子主体(21)呈圆形,所述盖子主体(21)上设置有缺口部;
内凹结构(27),连接在所述盖子主体(21)的底部并向下凹入,所述内凹结构(27)对应所述缺口部设置,所述内凹结构(27)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凹部(26),所述盖子主体(21)的所述缺口部的边沿向内延伸至凸出于所述凹部(26)的侧壁,以形成所述提手(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主体(21)的所述缺口部的相对的两侧的边沿分别向内延伸以形成两个所述提手(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主体(21)的所述缺口部的一侧的部分边沿向内延伸,并与该缺口部的另一侧的边沿相连接,以形成所述提手(3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10)具有外翻的锅沿(111),所述盖子(20)支撑在所述锅沿(111)上,所述盖子(20)的外边沿与所述锅沿(111)的外侧壁平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0)的宽度为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2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6)沿所述盖子(20)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8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6)的深度为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0)的长度为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60mm。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0)的长度为大于等于40mm且小于等于12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5298.4U CN208243396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5298.4U CN208243396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43396U true CN208243396U (zh) | 2018-12-18 |
Family
ID=64619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35298.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3396U (zh) | 2017-07-28 | 2017-07-28 | 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43396U (zh) |
-
2017
- 2017-07-28 CN CN201720935298.4U patent/CN2082433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20285845A1 (en) | "Utility" comprising of a condiment container combination, having a enclosed kitchen utensil a cap or lid, a enclosed kitchen utensil housing | |
US20160249768A1 (en) | Decorative holder for serving/catering trays and tins | |
CN2082433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4033065U (zh) | 烹饪器具及其开盖装置 | |
CN107692801A (zh) | 烹饪器具 | |
KR101857948B1 (ko) | 다중 분할 취반 용기 | |
CN203897546U (zh) | 一种组合便当盒 | |
CN210276757U (zh) | 一种防尘多功能杯盖 | |
CN216165753U (zh) | 餐盒及餐具 | |
CN212981065U (zh) | 一种菜饭分离的便当盒 | |
KR200471718Y1 (ko) | 식품 포장 용기 | |
CN204587641U (zh) | 易拉盖及易拉密封装置 | |
CN202060186U (zh) | 一种餐盒 | |
CN208510655U (zh) | 烹饪器具 | |
JPH0930531A (ja) | 食品容器 | |
KR20160016063A (ko) | 일회용 다기 세트 | |
CN210054964U (zh) | 硅胶饭盒 | |
CN208403999U (zh) | 儿童餐碗 | |
CN202670354U (zh) | 具密封效果的食品容器 | |
CN214877005U (zh) | 一种新型一次性塑料餐盒 | |
CN211299616U (zh) | 一种便携式暖瓶盖 | |
CN211268430U (zh) | 一种用于将带包装的奶制作酸奶的酸奶机 | |
CN206809064U (zh) | 一种隔离水杯 | |
CN202858718U (zh) | 汤壶 | |
CN201411157Y (zh) | 一种采血管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