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4970U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04970U CN208204970U CN201820027355.3U CN201820027355U CN208204970U CN 208204970 U CN208204970 U CN 208204970U CN 201820027355 U CN201820027355 U CN 201820027355U CN 208204970 U CN208204970 U CN 208204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heat
- heat boiler
- controller
- rear end
- operating con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14171 carbonated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0 flue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包括:包含余热锅炉汽包的余热锅炉;前端工序控制器,对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收尘工序控制器,对余热锅炉的收尘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供水工序控制器,对余热锅炉的供水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后端工序控制器,对余热锅炉的后端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以及余热锅炉控制器,与前端工序控制器、收尘工序控制器、供水工序控制器以及后端工序控制器相连,余热锅炉控制器判断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并根据判断结果对余热锅炉进行控制联锁或解除联锁。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周边所有工序相关数据信息,在确保余热锅炉平稳运行的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制造及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作为一种节能、减排设备是冶炼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冶炼工艺中炉体产生的烟气进行降温,同时将烟气降温环节释放的热量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工序。余热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冶炼工艺的作业率及后续相关系统的可靠运行。
在现有冶炼行业中已对余热锅炉中的数据信号进行了采集和控制,涉及信息量较大,较为重要的检测参数采用PID控制:例如汽包液位采用三冲量计算对液位进行修正后进行控制,汽包压力根据烟气温度变化判断蒸汽量进行控制,确保汽包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同时,设备之间采用联锁和系统设置进行控制:例如循环泵自带备用,振打装置定时启动。
但是,在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余热锅炉周边工序变化较为频繁,余热锅炉控制系统经常由于对周边信息了解不足造成反应过快或超速,时常会有控制回路失调,设备调控比率不合理的现象发生,使得余热锅炉的日常运行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余热锅炉控制系统信息量采集较少、整体自动化程度偏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时采集周边所有工序相关数据信息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包括:
包含余热锅炉汽包的余热锅炉;
前端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
收尘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收尘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
供水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供水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
后端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后端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以及
余热锅炉控制器,与所述前端工序控制器、所述收尘工序控制器、所述供水工序控制器以及所述后端工序控制器相连,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判断所述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并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余热锅炉进行控制联锁或解除联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包括前端联锁模块、收尘联锁模块、供水联锁模块、后端联锁模块、安全联锁模块和多个通讯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通讯模块包括前端通讯模块、收尘通讯模块、供水通讯模块、后端通讯模块,其中,所述前端通讯模块与所述前端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前端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所述收尘通讯模块与所述收尘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收尘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所述供水通讯模块与所述供水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供水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以及所述后端通讯模块与所述后端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后端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联锁模块与所述前端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前端通讯模块传输的前端工序数据;所述收尘联锁模块与所述收尘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收尘通讯模块传输的收尘工序数据;所述供水联锁模块与所述供水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供水通讯模块传输的供水工序数据;以及所述后端联锁模块与所述后端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后端通讯模块传输的后端工序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联锁模块与所述前端联锁模块、所述收尘联锁模块、所述供水联锁模块以及所述后端联锁模块连接,并根据所述前端联锁模块、所述收尘联锁模块、所述供水联锁模块以及所述后端联锁模的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工况是否发生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前端冶炼工序、所述收尘工序、所述供水工序以及所述后端工序中任一工序的工况发生变化,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进行控制联锁;以及如果所述前端冶炼工序、所述收尘工序、所述供水工序以及所述后端工序的工况均未发生变化,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解除联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阀、汽包液位变送器、汽包压力变送器、测温元件、振打装置、循环泵控制箱、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和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其中,所述调节阀用于控制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所述汽包液位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所述汽包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压力,所述测温元件用于检测与所述余热锅炉相连的烟道的烟气温度,所述振打装置用于清除与所述余热锅炉相连的烟道的粉尘,所述循环泵控制箱用于控制循环泵,所述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用于检测给水量,所述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用于检测蒸汽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安全联锁模块连接并判断所述余热锅炉进行控制和联锁后运行是否正常。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调节阀、所述汽包液位变送器、所述汽包压力变送器、所述测温元件、所述振打装置、所述循环泵控制箱、所述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和所述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的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监控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监控模块的数据,并对所述调节阀、所述振打装置和所述循环泵控制箱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可实时采集周边所有工序相关数据信息,将各工序的重要数据与余热锅炉的内部数据进行联锁,使系统的控制联锁与周边工序密切结合,最终在确保余热锅炉平稳运行的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提升针对安全风险的处理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余热锅炉
2:前端冶炼工序
3:余热锅炉烟道
4:收尘工序
5:供水工序
6:后端工序
7:余热锅炉汽包
8:调节阀
9:循环泵
10:汽包液位变送器
11:汽包压力变送器
12:前端工序控制器
13:测温元件
14:振打装置
15:收尘工序控制器
16:循环泵控制箱
17: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
18:供水工序控制器
19:后端工序控制器
20: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
21:余热锅炉控制器
211、214、215、216:通讯模块
212:接收模块
213:控制模块
217:前端联锁模块
218:监控模块
219:收尘联锁模块
220:供水联锁模块
221:后端联锁模块
222:安全联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列举这些实例仅出于示例性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包括:包含余热锅炉汽包7的余热锅炉1、对前端冶炼工序2的工况进行监控的前端工序控制器12、余热锅炉烟道3、对收尘工序4的工况进行监控的收尘工序控制器15、对供水工序5的工况进行监控的供水工序控制器18、对后端工序6的工况进行监控的后端工序控制器19以及余热锅炉控制器21。
前端冶炼工序2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上升进入余热锅炉烟道3,同时供水工序5通过循环泵9向余热锅炉烟道3提供冷却水,高温烟气和冷却水在余热锅炉烟道3内部进行热交换,所产生的汽水供给至余热锅炉汽包7,而降温后的烟气则进入收尘工序4以进行收集。余热锅炉汽包7对汽水进行分离处理后得到蒸汽和水,其中蒸汽提供至后端工序6,以进行后续应用,如蒸汽发电等,而水可通过调节阀8再次进行循环泵9中,以循环使用。
余热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且各项控制参数相互耦合的复杂系统,汽包水位是余热锅炉系统非常重要的被控变量,而汽包水位的变化通常与汽包压力的变化有关,因此,在余热锅炉汽包7上设置液位变送器10和压力变送器11,其中液位变送器10用于检测汽包液位,压力变送器11用于检测汽包压力,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将汽包压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余热锅炉烟道3的周边设置测温元件13以检测烟道温度,同时为防止烟尘在烟道内堆积,还设置振打装置14以对烟道进行除尘。
循环泵9用于向余热锅炉烟道3供水,其与供水工序5相连,循环泵控制箱16与循环泵9相连,用于控制循环泵9的开启/关闭和供水量大小。供水工序5与循环泵9之间的给水部分设置流量变送器17,以检测给水量。
余热锅炉汽包7与循环泵9之间设置调节阀8控制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液位较高时可将余热锅炉汽包7内的水传输至循环泵9内,从而实现循环使用。余热锅炉汽包7与后端工序6之间设置流量变送器20检测蒸汽流量。
如图1所示,余热锅炉控制器21包括接收模块212,控制模块213,监控模块218,多个通讯模块211、214、215、216,前端联锁模块217,收尘联锁模块219,供水联锁模块220,后端联锁模块221和安全联锁模块222。
通讯模块211为前端通讯模块,与前端工序控制器12连接,用于接收前端工序控制器12传输的工况;通讯模块214为收尘通讯模块,与收尘工序控制器15连接,用于接收收尘工序控制器15传输的工况;通讯模块215 为供水通讯模块,与供水工序控制器18连接,用于接收供水工序控制器18 传输的工况;通讯模块216为后端通讯模块,与后端工序控制器19连接,用于接收后端工序控制器19传输的工况。
前端联锁模块217与前端通讯模块211连接,用于分析前端通讯模块211 传输的前端工序2的数据;收尘联锁模块218与收尘通讯模块214连接,用于分析收尘通讯模块214传输的收尘工序4的数据;供水联锁模块220与供水通讯模块215连接,用于分析供水通讯模块215传输的供水工序5的数据;后端联锁模块221与后端通讯模块216连接,用于分析后端通讯模块216传输的后端工序6的数据。
前端联锁模块217、收尘联锁模块219、供水联锁模块220以及后端联锁模块221均与安全联锁模块222连接,并分别将其中与余热锅炉相关的信号与安全联锁模块222联锁,而安全联锁模块222根据前端联锁模块217、收尘联锁模块219、供水联锁模块220以及后端联锁模块221的分析结果判断前端冶炼工序2、收尘工序4、供水工序5以及后端工序6的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并根据判断结果对余热锅炉1进行控制联锁或解除外部联锁,从而对非正常工作时的余热锅炉提供安全保护。
具体而言,如果前端冶炼工序2、收尘工序4、供水工序5以及后端工序6中任一工序的工况发生变化,余热锅炉控制器21通过安全联锁模块222 对余热锅炉1进行控制联锁;反之,如果前端冶炼工序2、收尘工序4、供水工序5以及后端工序6的工况均未发生变化,余热锅炉控制器21通过安全联锁模块222对余热锅炉1解除外部联锁,仍使用常规的控制模式对内部设备进行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工况”是指某一工序中设备或物料在工作过程下的运行状态,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并将其与正常工作过程下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其是否发生变化。举例而言,若某一工况的各项参数均落入正常范围内,则认为该工况未发生变化;反之,若某一工况的一项或多项参数超出了正常范围,则认为该工况发生了变化。
接收模块212用于接收余热锅炉1相关仪表的检测信号(包括但不限于调节阀8、汽包液位变送器10、汽包压力变送器11、烟道测温元件13、振打装置14、循环泵控制箱16、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17、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20),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监控模块218;控制模块213接收来自监控模块218的数据,并对余热锅炉内部的相关设备(调节阀8、振打装置14、循环泵控制箱16)进行控制;监控模块218用于对余热锅炉自身进行检测控制,判断余热锅炉1进行控制和联锁后运行是否正常,同时与安全联锁模块222 联锁。
例如,当余热锅炉汽包7中含有汽水时,余热锅炉控制器21通过控制模块213操控调节阀8随时进行调节,保证长期处在正常范围内;当余热锅炉烟道3内含有大量高温烟气时,余热锅炉控制器21通过控制模块213操控振打装置214定期对烟灰进行清除,同时根据烟道温度判断实时工况,根据工况调节振打频率;在正常生产时,余热锅炉控制器21通过控制模块213 对循环泵控制箱16发出信号,控制循环泵9的启停,同时通过接收模块212 判断循环泵9的运行状态。
因此,监控模块218随时记录当前系统数据,把接收模块212中收到的检测信号与控制设定值进行对比后,根据控制模块213传输给调节阀8、循环泵9及振打装置14并对其进行操控,确保各可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正常状态下,此时监控模块218发出“正常”信号至安全联锁模块。另外,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检测信号超标等危险情况,监控模块会发出“报警!”信号,快速送至安全联锁模块222启动联锁,确保安全生产。
余热锅炉控制器21对前端冶炼工序2、收尘工序4、供水工序5以及后端工序6的工况进行判断时,若收尘工序配套设施已启动,收尘工序控制器 15会提示“允许启动”并将信号通讯送至余热锅炉控制器21;若供水工序配套设施已启动,供水工序控制器18会提示“允许启动”并将信号通讯送至余热锅炉控制器21;若后端工序配套设施已启动,后端工序控制器19会提示“允许启动”并将信号通讯送至余热锅炉控制器21。
余热锅炉控制器21通过各通讯模块214、215、216收到收尘工序4、供水工序5以及后端工序6工序“允许启动”后,通过控制模块对循环泵9的控制箱16进行操控,确保循环泵9正常启动,同时将“允许启动”信号送至前端冶炼工序控制器12,开始进行整体项目的正常生产。
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余热锅炉控制器21随时将监控模块218汇总的运行状态送至前端冶炼工序控制器12、供水工序控制器15、收尘工序控制器 18及后端工序控制器19,例如将烟气温度、振打装置运行状态送至收尘工序控制器15,将蒸汽压力、自身系统运行状态送至后端工序控制器19。
一旦供水工序控制器15或后端工序控制器19提示“报警!”,余热锅炉控制器21将对前端冶炼工序控制器12提示“报警”,减少加料量,同时打开汽包上的蒸汽放空阀,减小蒸汽排放量。一旦收尘工序控制器18提示“报警!”,余热锅炉控制器21将会加大振打频率。余热锅炉1内部设备发生故障,也会进行相同操作,以降低安全风险。
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余热锅炉控制器21与前端冶炼工序2、收尘工序4、供水工序5以及后端工序6始终处于互动状态。
总而言之,余热锅炉控制器21的主要作用是在余热锅炉控制系统中添加余热锅炉周边所有工序的相关信息,将各工序的重要数据实时采集后与余热锅炉1的内部数据进行联锁,既能保证余热锅炉能够稳定运行,同时提高系统对安全风险的处理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根据接收模块212接收余热锅炉相关仪表的检测信号(调节阀8、汽包液位变送器10、汽包压力变送器11、烟道测温元件13、振打装置14、循环泵控制箱16、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17、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20),通过前端通讯模块211获得前端冶炼工序2的工况,通过收尘通讯模块214获得收尘工序4的工况,通过供水通讯模块215获得供水工序5的工况,通过后端通讯模块216获得后端工序6的工况。
步骤S102,使用前端联锁模块217实时监控前端冶炼工序2中与余热锅炉1相关的重要数据,获知前端冶炼工序2的工况。如果工况没有发生变化,仍旧对前端冶炼工序2的工况进行监控。
步骤S103,使用供水联锁模块217实时监控供水工序4中与余热锅炉1 相关的重要数据,获知供水工序4的工况。如果工况没有发生变化,仍旧对收尘工序4的工况进行监控。
步骤S104,使用收尘联锁模块217实时监控收尘工序5中与余热锅炉1 相关的重要数据,获知收尘工序5的工况。如果工况没有发生变化,仍旧对供水工序5的工况进行监控。
步骤S105,使用后端联锁模块217实时监控后端工序6中与余热锅炉1 相关的重要数据,获知后端工序6的工况。如果工况没有发生变化,仍旧对后端工序6的工况进行监控。
步骤S106,通过前端联锁模块217判断前端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工况发生变化,将前端冶炼工序2的实时数据送至安全联锁模块222中;
步骤S107,通过供水联锁模块219判断供水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工况发生变化,将收尘工序4的实时数据送至安全联锁模块222中;
步骤S108,通过收尘联锁模块220判断收尘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工况发生变化,将供水工序5的实时数据送至安全联锁模块222中;
步骤S109,通过后端联锁模块221判断后端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工况发生变化,将后端工序6的实时数据送至安全联锁模块222中;
步骤S110,当安全联锁控制模块222获知前端冶炼工序2、收尘工序4、供水工序5、后端工序6中任一工序的工况发生变化时,对监控模块218发出提示,通过控制模块213对余热锅炉内部的相关设备(调节阀8、振打装置14、循环泵控制箱16)进行控制和联锁。
步骤S111,接收模块212接收余热锅炉相关仪表的检测信号(调节阀8、汽包液位变送器10、汽包压力变送器11、烟道测温元件13、振打装置14、循环泵控制箱16、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17、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20),通过监控模块218判断余热锅炉进行控制和联锁后运行是否正常。
步骤S112,如果监控模块218判断余热锅炉运行正常,安全联锁模块 222记录当前余热锅炉及周边各工序的相关参数,同时用通讯模块217、219、 220、221分别将余热锅炉的相关参数反馈给前端、收尘、供水和后端工序。
上述步骤中,S102、S103、S104、S105可同时进行,S106、S107、S108、 S109也可同时进行,即同时进行前端冶炼、收尘、供水和后端工序的工况判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可实时采集周边所有工序相关数据信息,将各工序的重要数据与余热锅炉的内部数据进行联锁,使系统的控制联锁与周边工序密切结合,最终在确保余热锅炉平稳运行的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提升针对安全风险的处理能力,降低安全风险。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范性的,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含余热锅炉汽包的余热锅炉;
前端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前端冶炼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
收尘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收尘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
供水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供水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
后端工序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的后端工序的工况进行监控;以及
余热锅炉控制器,与所述前端工序控制器、所述收尘工序控制器、所述供水工序控制器以及所述后端工序控制器相连,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判断所述工况是否发生变化并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余热锅炉进行控制联锁或解除联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包括前端联锁模块、收尘联锁模块、供水联锁模块、后端联锁模块、安全联锁模块和多个通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讯模块包括前端通讯模块、收尘通讯模块、供水通讯模块、后端通讯模块,
其中,所述前端通讯模块与所述前端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前端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
所述收尘通讯模块与所述收尘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收尘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
所述供水通讯模块与所述供水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供水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以及
所述后端通讯模块与所述后端工序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后端工序控制器传输的工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联锁模块与所述前端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前端通讯模块传输的前端工序数据;
所述收尘联锁模块与所述收尘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收尘通讯模块传输的收尘工序数据;
所述供水联锁模块与所述供水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供水通讯模块传输的供水工序数据;以及
所述后端联锁模块与所述后端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分析所述后端通讯模块传输的后端工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联锁模块与所述前端联锁模块、所述收尘联锁模块、所述供水联锁模块以及所述后端联锁模块连接,并根据所述前端联锁模块、所述收尘联锁模块、所述供水联锁模块以及所述后端联锁模的分析结果判断所述工况是否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前端冶炼工序、所述收尘工序、所述供水工序以及所述后端工序中任一工序的工况发生变化,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进行控制联锁;以及
如果所述前端冶炼工序、所述收尘工序、所述供水工序以及所述后端工序的工况均未发生变化,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对所述余热锅炉解除联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阀、汽包液位变送器、汽包压力变送器、测温元件、振打装置、循环泵控制箱、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和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其中,所述调节阀用于控制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所述汽包液位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液位,所述汽包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余热锅炉汽包的压力,所述测温元件用于检测与所述余热锅炉相连的烟道的烟气温度,所述振打装置用于清除与所述余热锅炉相连的烟道的粉尘,所述循环泵控制箱用于控制循环泵,所述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用于检测给水量,所述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用于检测蒸汽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安全联锁模块连接并判断所述余热锅炉进行控制和联锁后运行是否正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还包括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调节阀、所述汽包液位变送器、所述汽包压力变送器、所述测温元件、所述振打装置、所述循环泵控制箱、所述汽包给水流量变送器和所述汽包蒸汽出口流量变送器的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监控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监控模块的数据,并对所述调节阀、所述振打装置和所述循环泵控制箱进行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27355.3U CN208204970U (zh) | 2018-01-08 | 2018-01-08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27355.3U CN208204970U (zh) | 2018-01-08 | 2018-01-08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04970U true CN208204970U (zh) | 2018-12-07 |
Family
ID=6449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27355.3U Active CN208204970U (zh) | 2018-01-08 | 2018-01-08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049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6300A (zh) * | 2018-01-08 | 2018-05-15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
2018
- 2018-01-08 CN CN201820027355.3U patent/CN2082049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6300A (zh) * | 2018-01-08 | 2018-05-15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91881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火电机组工业设备状态监测方法 | |
CN111445072B (zh) | 一种基于参数预测的空预器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2633371B (zh) | 一种全自动锅炉给水加氧装置及方法 | |
CN107910086A (zh) | 一种基于核电站安全参数异常状态判断系统和方法 | |
CN108224393B (zh) | 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方法 | |
CN208204970U (zh)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
CN113433900B (zh) | 一种油田站场无人值守智能集控方法和系统 | |
CN108119895A (zh) | 余热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 | |
CN111540485B (zh) | 应对核电厂丧失正常给水atws事故的保护系统 | |
CN103925590A (zh) | 发电机组快速减负荷过程中给水控稳方法 | |
CN108227659A (zh)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方法 | |
CN108266714A (zh) | 余热锅炉汽包液位控制方法 | |
CN106123026B (zh) | 一种火电厂煤粉管道堵塞预警方法 | |
CN204595626U (zh) | 一种蒸汽发生器水位系统切换控制装置 | |
CN107677141A (zh) | 一种带式焙烧机烧嘴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8036300A (zh) | 智能余热锅炉信息集成控制系统 | |
CN108036299B (zh) | 智能余热锅炉优化控制系统 | |
CN106222346A (zh) | 一种高炉热风炉燃烧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9564771A (zh) | 用于操作高压乙烯聚合单元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8326099A (zh) | 一种基于系统工况的高炉喷煤制粉联锁保护方法 | |
CN112831326B (zh) | 干熄焦设备启动、停止控制系统、启停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4819450B (zh) | 一种锅炉定参数正常停炉后控制汽包壁温差的方法 | |
CN104020758B (zh) | 核电站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网关通讯异常自诊断方法及系统 | |
CN116663409A (zh) | 一种燃煤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判断方法及系统 | |
CN104165352A (zh) | 一种核电站蒸发器水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