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9880U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79880U CN208179880U CN201820685515.3U CN201820685515U CN208179880U CN 208179880 U CN208179880 U CN 208179880U CN 201820685515 U CN201820685515 U CN 201820685515U CN 208179880 U CN208179880 U CN 2081798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form
- column
- form system
- form panel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VIKNJXKGJWUCNN-XGXHKTLJSA-N norethister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H]2[C@H]3CC[C@](C)([C@](CC4)(O)C#C)[C@@H]4[C@@H]3CCC2=C1 VIKNJXKGJWUCNN-XGXHKTL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13 prestress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包括侧模面板和侧模加力机构,侧模加力机构包括若干个立柱,每个立柱上设有若干个滑槽,每个滑槽内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座,每个滑座连接一个横向支撑部件,侧模面板上设有若干个球铰支座,每个横向支撑部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一个球铰支座。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能够单独调节每个横向支撑部件相对于侧模面板的分布位置,即可实现侧模面板加力位置的精确调整,以确保侧模面板的线形能够适应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该侧模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拆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交通制式,车辆、轨道梁与道岔是其三大关键技术,车辆直接骑跨于细长的轨道梁上走行,轨道梁兼具承重与导向的双重作用,线路主要布置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和既有道路路侧,以高架桥跨形式灵活穿梭于城市之中,跨座式单轨交通因其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以及建设成本低,而得到社会的广泛青睐,必将成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轨道梁是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关键,区别于一般轨道交通的钢轨,而是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形式,其线形的调整不能像常规轨道交通的轨道一样,通过调节道砟、轨道配件等措施来实现,只能在轨道梁预制时严格控制其制造工艺,使轨道梁满足线形设计的要求,而预制轨道梁的线形与质量控制重点在于轨道梁模板的线型设计与制造,因此,高精度、可调式、方便施工的模板直接影响到轨道梁预制质量与工作效率,也是整个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现有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模板系统中多个千斤顶作用于模板上,通过千斤顶的拉压实现模板的调节,但是这种方式千斤顶的位置是相对均匀设置,而且是固定的,其作用在模板上的受力点也是固定的,无法调节难以约束模板达到对于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即现有轨道梁模板系统无法针对PC轨道梁的复杂线形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难以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模板系统无法针对PC轨道梁的复杂线形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难以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包括侧模面板和侧模加力机构,所述侧模加力机构包括若干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设有若干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座,每个所述滑座连接一个横向支撑部件,所述侧模面板上设有若干个球铰支座,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一个所述球铰支座。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通过在侧模面板上设置若干个球铰支座,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单轨轨道梁的形状,可以选择侧模面板上相应的球铰支座,通过横向支撑部件进行连接,通过单独调节每个横向支撑部件相对于侧模面板的分布位置,即可实现侧模面板加力位置的精确调整,以确保侧模面板的线形能够适应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该侧模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拆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优选地,每个所述立柱上的所有所述滑槽沿所述立柱竖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侧模面板上呈阵列设置至少两排和至少两列所述球铰支座。
优选地,所述侧模面板上每一竖列设置的所有所述球铰支座由所述侧模面板的顶部设置到所述侧模面板的底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为千斤顶。
优选地,每个所述立柱顶部设有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悬于所述侧模面板一侧,所述悬臂结构的端部设有悬挂稳定杆,所述悬挂稳定杆连接于所述侧模面板顶部。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纵移小车,所有所述纵移小车设于轨道上,所述轨道沿轨道梁纵向设置,每个所述纵移小车上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驱动对应的所述纵移小车在所述轨道上的运动,每个所述纵移小车上设置一个所述侧模加力机构。
优选地,每个所述侧模加力机构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纵移小车上。
优选地,所述纵移小车上设有若干个斜撑杆,每个所述斜撑杆连接于一个所述立柱。
优选地,每个所述立柱上设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于地基。
优选地,所有所述斜撑杆和所有所述连接杆均为螺旋式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的使用方法,应用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轨道梁的设计,选定侧模面板上需要连接的所有球铰支座;
B、调节每个滑座在对应滑槽内的位置并固定,使得选定的所有所述球铰支座能够对应连接一个横向支撑部件;
C、将所述横向支撑部件和对应的所述球铰支座连接,即连接所述侧模面板和侧模加力机构;
D、调节所述横向支撑部件拉压所述侧模面板,将所述侧模面板约束形成所需的形状,所有所述横向支撑部件同步推动所述侧模面板到浇筑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侧模面板上设置若干个球铰支座,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单轨轨道梁的形状,可以选择侧模面板上相应的球铰支座,通过横向支撑部件进行连接,通过单独调节每个横向支撑部件相对于侧模面板的分布位置,即可实现侧模面板加力位置的精确调整,以确保侧模面板的线形能够适应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该使用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装拆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通过在侧模面板上设置若干个球铰支座,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单轨轨道梁的形状,可以选择侧模面板上相应的球铰支座,通过横向支撑部件进行连接,通过单独调节每个横向支撑部件相对于侧模面板的分布位置,即可实现侧模面板加力位置的精确调整,以确保侧模面板的线形能够适应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该侧模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拆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2、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侧模面板上设置若干个球铰支座,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单轨轨道梁的形状,可以选择侧模面板上相应的球铰支座,通过横向支撑部件进行连接,通过单独调节每个横向支撑部件相对于侧模面板的分布位置,即可实现侧模面板加力位置的精确调整,以确保侧模面板的线形能够适应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该使用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装拆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侧模加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侧模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模系统制作曲线型轨道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侧模面板,11-球铰支座,2-侧模加力机构,21-立柱,22-滑槽,23-滑座,24-横向支撑部件,25-悬臂结构,3-悬挂稳定杆,4-纵移小车,41-驱动部件,5-轨道,6-斜撑杆,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包括侧模面板1和侧模加力机构2。
所述侧模加力机构2包括若干个立柱21,每个所述立柱21上设有若干个滑槽22,每个所述滑槽22内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座23,每个所述滑座23连接一个横向支撑部件24,所述侧模面板1上设有若干个球铰支座11,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2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一个所述球铰支座1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立柱21上的所有所述滑槽22沿所述立柱21竖向设置,所述侧模面板1上呈阵列设置至少两排和至少两列所述球铰支座11,所述侧模面板1上每一竖列设置的所有所述球铰支座11由所述侧模面板1的顶部设置到所述侧模面板1的底部,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24为千斤顶;每个所述立柱21顶部设有悬臂结构25,所述悬臂结构25悬于所述侧模面板1一侧,所述悬臂结构25的端部设有悬挂稳定杆3,所述悬挂稳定杆3连接于所述侧模面板1顶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若干个纵移小车4,所有所述纵移小车4设于轨道5上,所述轨道5沿轨道梁纵向设置,每个所述纵移小车4上设有驱动部件41,所述驱动部件41驱动对应的所述纵移小车4在所述轨道5上的运动,每个所述纵移小车4上设置一个所述侧模加力机构2,每个所述侧模加力机构2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纵移小车4上,所述纵移小车4上设有若干个斜撑杆6,每个所述斜撑杆6连接于一个所述立柱21,每个所述立柱21上设有连接杆7,每个所述连接杆7可拆卸连接于地基,所有所述斜撑杆6和所有所述连接杆7均为螺旋式伸缩杆。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通过在侧模面板1上设置若干个球铰支座11,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单轨轨道梁的形状,可以选择侧模面板1上相应的球铰支座11,通过横向支撑部件24进行连接,通过单独调节每个横向支撑部件24相对于侧模面板1的分布位置,即可实现侧模面板1加力位置的精确调整,以确保侧模面板1的线形能够适应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该侧模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装拆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的使用方法,应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轨道梁的设计,选定侧模面板1上需要连接的所有球铰支座11;
B、调节每个滑座23在对应滑槽22内的位置并固定,使得选定的所有所述球铰支座11能够对应连接一个横向支撑部件24;
C、将所述横向支撑部件24和对应的所述球铰支座11连接,即连接所述侧模面板1和侧模加力机构2;
D、调节所述横向支撑部件24拉压所述侧模面板1,将所述侧模面板1约束形成所需的形状,所有所述横向支撑部件24同步推动所述侧模面板1到浇筑位置。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的使用方法,通过在侧模面板1上设置若干个球铰支座11,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单轨轨道梁的形状,可以选择侧模面板1上相应的球铰支座11,通过横向支撑部件24进行连接,通过单独调节每个横向支撑部件24相对于侧模面板1的分布位置,即可实现侧模面板1加力位置的精确调整,以确保侧模面板1的线形能够适应复杂地段空间复合曲线和直线与曲线过渡段轨道梁的成型要求,满足PC轨道梁线形毫米级高精度的要求,该使用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装拆模效率高,节约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模面板(1)和侧模加力机构(2),所述侧模加力机构(2)包括若干个立柱(21),每个所述立柱(21)上设有若干个滑槽(22),每个所述滑槽(22)内滑动连接至少一个滑座(23),每个所述滑座(23)连接一个横向支撑部件(24),所述侧模面板(1)上设有若干个球铰支座(11),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2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一个所述球铰支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21)上的所有所述滑槽(22)沿所述立柱(21)竖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面板(1)上呈阵列设置至少两排和至少两列所述球铰支座(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向支撑部件(24)为千斤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21)顶部设有悬臂结构(25),所述悬臂结构(25)悬于所述侧模面板(1)一侧,所述悬臂结构(25)的端部设有悬挂稳定杆(3),所述悬挂稳定杆(3)连接于所述侧模面板(1)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纵移小车(4),所有所述纵移小车(4)设于轨道(5)上,所述轨道(5)沿轨道梁纵向设置,每个所述纵移小车(4)上设有驱动部件(41),所述驱动部件(41)驱动对应的所述纵移小车(4)在所述轨道(5)上的运动,每个所述纵移小车(4)上设置一个所述侧模加力机构(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模加力机构(2)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纵移小车(4)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移小车(4)上设有若干个斜撑杆(6),每个所述斜撑杆(6)连接于一个所述立柱(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21)上设有连接杆(7),每个所述连接杆(7)可拆卸连接于地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斜撑杆(6)和所有所述连接杆(7)均为螺旋式伸缩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85515.3U CN208179880U (zh) | 2018-05-09 | 2018-05-09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85515.3U CN208179880U (zh) | 2018-05-09 | 2018-05-09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79880U true CN208179880U (zh) | 2018-12-04 |
Family
ID=6442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85515.3U Active CN208179880U (zh) | 2018-05-09 | 2018-05-09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7988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8298A (zh) * | 2018-05-09 | 2018-10-12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
-
2018
- 2018-05-09 CN CN201820685515.3U patent/CN20817988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8298A (zh) * | 2018-05-09 | 2018-10-12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12729B1 (ko) | 모노레일용 곡선 궤도빔의 몰드실 제조 장치 | |
CN201144398Y (zh) | 跨座式轨道交通高架“桥―建”结构 | |
CN103485279A (zh) | 用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湿接缝 | |
CN108638296A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109895811B (zh) | 永磁式磁悬浮轨道系统及其道岔转向控制方法 | |
CN103437294A (zh) | 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中梁桥多种受力体系的实现方法 | |
CN205295953U (zh) | 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 | |
CN108638297A (zh) | 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调节组件及使用方法 | |
CN200974948Y (zh) | 道岔铺设纵移平车 | |
CN208179880U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 | |
JP2014145231A (ja) | 桁吊り下げ構造 | |
CN101935978B (zh) | 索轨高架及其专用轨道行车 | |
CN108638298A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侧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208179882U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轨道梁的模板系统 | |
CN208179881U (zh) | 用于单轨轨道梁模板的纵移小车及调节组件 | |
CN206812174U (zh) | 整体移转式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模板 | |
CN108748622A (zh) | 一种pc轨道梁底模系统 | |
CN112239975A (zh) | 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双线曲线轨道梁的纵横梁体系 | |
CN216378953U (zh) | 隧道内铺设的磁浮轨道梁系统 | |
KR100759923B1 (ko) | 철도의 저형고 장지간 거더. | |
CN211420740U (zh) | 一种中低速磁浮钢梁拼装轨道 | |
CN212505808U (zh) | 一种适用于胶轮有轨电车与市政通道共建的斜拉桥 | |
CN206646340U (zh) | 一种基于装配式技术的悬挂式单轨交通底部开口轨道梁 | |
CN111893816B (zh) | 一种胶轮电车导轨、轨道及道路 | |
CN214656286U (zh) | 一种常导高速磁浮梁端搭板构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