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51316U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51316U CN208151316U CN201820636526.2U CN201820636526U CN208151316U CN 208151316 U CN208151316 U CN 208151316U CN 201820636526 U CN201820636526 U CN 201820636526U CN 208151316 U CN208151316 U CN 2081513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circulating liquid
- nozzle
- pipe section
- inlet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煤气进口管、循环液喷管、旋流板除雾器及底座;分离器本体由锥形封头、圆筒和椭圆形封头组成,锥形封头的顶部设煤气出口,煤气进口管由水平管段、90°弯头及竖直管段组成,循环液喷管伸入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中,其喷嘴的喷液方向竖直向上;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与圆筒侧壁之间设旋流板除雾器。本实用新型在同一装置内集冷却、洗涤、分离工艺于一体,采用粗煤气与循环液逆向撞击的方式,对粗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扩大循环液与粗煤气的接触面积;利用离心力及气液比重不同的原理,改善气液分离方式,以提高冷却、洗涤、分离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高温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煤气的一体化冷却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煤炭加压气化工艺流程中,煤气化生产的粗煤气温度很高,目前常规采用的冷却分离方法如下:先在洗涤冷却器中用循环液喷洒冷却粗煤气,清洗夹带的煤粉和杂质。从洗涤冷却器来的、携带大量循环液的粗煤气进入废热锅炉入口管,在下室内油气分开,粗煤气进入换热管,与管外的水进行换热冷凝。下室是倒锥体,用于粗分离循环液与焦油。上述冷却分离方法中,采用循环液喷淋粗煤气的降温方式,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常规洗涤冷却器中气液接触不充分,降温洗涤效率较低;废热锅炉下室只能实现初步的气液分离,其分离效率也较低;致使粗煤气中夹带的循环液及焦油附着在换热管内壁,大幅降低传热系数,使所需的换热面积大大增加。上述工作流程的冷却、洗涤、冷凝、分离效率严重影响生产成本,不利于煤化工厂的长久经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在同一装置内集冷却、洗涤、分离工艺于一体,采用粗煤气与循环液逆向撞击的方式,对粗煤气进行冷却和洗涤,扩大循环液与粗煤气的接触面积;利用离心力及气液比重不同的原理,改善气液分离方式,以提高冷却、洗涤、分离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煤气进口管、循环液喷管、旋流板除雾器及底座;所述分离器本体设置在底座上,分离器本体自上至下由锥形封头、圆筒和椭圆形封头依次连接组成,锥形封头的顶部设煤气出口,椭圆形封头及圆筒的下部存有设定高度的循环液,循环液液面下方的圆筒侧壁开设循环液出口,椭圆形封头的底部设焦油渣排出口;煤气进口管由依次连接的水平管段、90°弯头及竖直管段组成,其中竖直管段位于分离器本体的中心,其底部的煤气混合物出口位于循环液液面上方,水平管段自锥形封头上部伸出;循环液喷管的一端通过循环液管道连接循环液出口,另一端自分离器本体外伸入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中,其喷嘴的喷液方向竖直向上;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与圆筒侧壁之间设旋流板除雾器。
所述循环液喷管由依次连接的水平喷管、弯头及喷嘴组成,水平喷管靠近锥形封头的底部设置。
所述锥形封头、圆筒、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及喷嘴的中心线同轴设置。
所述旋流板除雾器靠近煤气进口管的煤气混合物出口设置,旋流板除雾器的气体出口朝向上方。
所述旋流板除雾器通过定位板固定在圆筒中,旋流板除雾器的外壁与圆筒内壁之间留有环形缝隙。
所述循环液管道上设循环液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循环液通过喷嘴喷出,在煤气进口管竖直管段与粗煤气逆流接触,发生对撞冲击,形成高速湍动的混合区,从而扩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强冷却洗涤效果,提高净化效率;
2)采用逆向撞击的洗涤冷却方式可大幅度降低煤气出口温度,将煤气冷却至绝热饱和温度附近,为后续煤气冷凝工序降低负担;
3)循环液喷管的喷嘴采用大孔喷嘴,循环液无需雾化,通过大颗粒液滴与煤气传质传热,降低喷嘴动力消耗;
4)旋流板除雾器与圆筒内壁之间留有空隙,使分离出的液体顺器壁下流至底部循环液层中静置分离;
5)旋流板除雾器采用入口在下、出口在上的设置方式,有助于气液分离,液体由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提高分离效率;
6)上部的锥形封头能够使分离后的粗煤气加速运动,随着粗煤气上升运动,液体因重力作用速度落后,之后煤气撞击在锥形封头的内壁上,更有助于气体与液体的进一步分离;
7)采用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优化了冷却洗涤分离工艺,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化冷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锥形封头 2.水平管段 3. 90°弯头 4.竖直管段 5.循环液喷管 6.圆筒 7.定位板 8.旋流板除雾器 9.循环液出口 10.椭圆形封头 11.焦油渣排出口12.底座 13.循环液液层 14.煤气混合物出口 15.煤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煤气进口管、循环液喷管5、旋流板除雾器8及底座12;所述分离器本体设置在底座12上,分离器本体自上至下由锥形封头1、圆筒6和椭圆形封头10依次连接组成,锥形封头1的顶部设煤气出口15,椭圆形封头10及圆筒6的下部存有设定高度的循环液,循环液液面下方的圆筒6侧壁开设循环液出口9,椭圆形封头10的底部设焦油渣排出口11;煤气进口管由依次连接的水平管段2、90°弯头3及竖直管段4组成,其中竖直管段4位于分离器本体的中心,其底部的煤气混合物出口14位于循环液液面上方,水平管段2自锥形封头1上部伸出;循环液喷管5的一端通过循环液管道连接循环液出口9,另一端自分离器本体外伸入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4中,其喷嘴的喷液方向竖直向上;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4与圆筒6侧壁之间设旋流板除雾器8。
所述循环液喷管5由依次连接的水平喷管、弯头及喷嘴组成,水平喷管靠近锥形封头1的底部设置。
所述锥形封头1、圆筒6、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4及喷嘴的中心线同轴设置。
所述旋流板除雾器8靠近煤气进口管的煤气混合物出口14设置,旋流板除雾器8的气体出口朝向上方。
所述旋流板除雾器8通过定位板7固定在圆筒6中,旋流板除雾器8的外壁与圆筒6内壁之间留有环形缝隙。
所述循环液管道上设循环液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冷却分离器的工作方法,包括:
1)煤气从煤气进口管的水平管段2进入后,在竖直管段4内与循环液喷管喷出的循环液逆向撞击,形成高速运动的湍动层,湍动层中流体不断更新,极大地扩展了气液接触面积,气液两相充分混合后急速传热传质,将煤气快速冷却,同时捕集煤气中夹带的焦油及固体杂质;
2)在煤气进口管内经过清洗冷却后的煤气混合物从竖直管段4底部的煤气混合物出口14流出,循环液、焦油及固体杂质直接落入下方的循环液液层13中;未被完全分离的煤气混合物向上穿过旋流板除雾器8,在旋流板除雾器8中,气流受螺旋叶片的导流作用产生强烈旋转,密度大的液滴和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器壁下落到循环液液层13中;在循环液液层13中,循环液、焦油及固体杂质实现静置分离过程;分离出的焦油及固体杂质从焦油渣排出口11排出,液体液从循环液出口9引出进行循环喷射;
3)出旋流板除雾器8的煤气沿锥形封头1上升,随着锥形封头1横截面面积的缩小,气体流动速度加快,煤气与锥形封头1内壁碰撞过程中可进一步分离出所含的液体;最终,实现气液分离后的煤气从锥形封头1顶部的煤气出口15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器本体、煤气进口管、循环液喷管、旋流板除雾器及底座;所述分离器本体设置在底座上,分离器本体自上至下由锥形封头、圆筒和椭圆形封头依次连接组成,锥形封头的顶部设煤气出口,椭圆形封头及圆筒的下部存有设定高度的循环液,循环液液面下方的圆筒侧壁开设循环液出口,椭圆形封头的底部设焦油渣排出口;煤气进口管由依次连接的水平管段、90°弯头及竖直管段组成,其中竖直管段位于分离器本体的中心,其底部的煤气混合物出口位于循环液液面上方,水平管段自锥形封头上部伸出;循环液喷管的一端通过循环液管道连接循环液出口,另一端自分离器本体外伸入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中,其喷嘴的喷液方向竖直向上;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与圆筒侧壁之间设旋流板除雾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喷管由依次连接的水平喷管、弯头及喷嘴组成,水平喷管靠近锥形封头的底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封头、圆筒、煤气进口管的竖直管段及喷嘴的中心线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除雾器靠近煤气进口管的煤气混合物出口设置,旋流板除雾器的气体出口朝向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除雾器通过定位板固定在圆筒中,旋流板除雾器的外壁与圆筒内壁之间留有环形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管道上设循环液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36526.2U CN208151316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636526.2U CN208151316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51316U true CN208151316U (zh) | 2018-11-27 |
Family
ID=6437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636526.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151316U (zh) | 2018-04-28 | 2018-04-28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513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4792A (zh) * | 2018-04-28 | 2018-08-21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及其工作方法 |
-
2018
- 2018-04-28 CN CN201820636526.2U patent/CN20815131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24792A (zh) * | 2018-04-28 | 2018-08-21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及其工作方法 |
CN108424792B (zh) * | 2018-04-28 | 2024-01-30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及其工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24792B (zh)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0482320C (zh) | 一种气体吸收净化装置 | |
CN108043145B (zh) | 一种复杂难处理烟气的湍冲喷射耦合一体式烟气净化工艺 | |
CN103143220B (zh) | 一种四氯化钛烟气的湿法除尘装置和工艺 | |
CN103866067A (zh) | 具有降温作用的高炉煤气重力除尘器 | |
CN105561768B (zh) | 从有色冶炼烟气中回收砷的装置 | |
CN208151316U (zh) | 一体化冷却分离器 | |
CN101445852A (zh) | 一种转炉煤气湿法降温除尘方法 | |
CN204981786U (zh) | 一种煤气除尘降温系统及煤气化系统 | |
CN207159165U (zh) | 用于粗煤气的洗涤机构 | |
CN213965801U (zh) | 一种荒煤气气液分离器 | |
CN101732973B (zh) | 双液位喷射鼓泡管脱硫除尘装置 | |
CN211585844U (zh) | 一种含粉尘尾气净化装置 | |
CN110833742B (zh) | 一种含粉尘尾气净化装置及工艺 | |
CN105999975B (zh) | 一种除尘除雾装置 | |
CN103484168B (zh) | 分体组合式高温气体洗涤冷却装置 | |
CN104673405A (zh) | 气体冷却洗涤装置 | |
CN107892955A (zh) | 一种传质分离装置 | |
CN211706412U (zh) | 烟气净化装置 | |
CN212440087U (zh) | 一种含盐母液的喷雾干燥装置 | |
CN106669343A (zh) | 湍流凝并电雾除尘设备 | |
CN203754745U (zh) | 具有降温作用的高炉煤气重力除尘器 | |
CN211462590U (zh) | 冶金烟气除尘装置 | |
CN111036062A (zh) | 烟气净化装置 | |
CN100418608C (zh) | 高温易爆烟尘安全除尘脱硫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