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101960U -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1960U
CN208101960U CN201820530866.7U CN201820530866U CN208101960U CN 208101960 U CN208101960 U CN 208101960U CN 201820530866 U CN201820530866 U CN 201820530866U CN 208101960 U CN208101960 U CN 208101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chain
drive sprocket
sprocket
automatic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308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锡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Bolang Zh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5308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1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1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19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优势在于配件的使用寿命更长。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包括驱动链轮以及带动驱动链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链轮上设有一端连接在驱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驱动链轮转动时链条以与驱动链轮的链齿卡合的状态绕在驱动链轮上。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链轮转动将链条以收卷的方式拉动刹车踏杆。由于驱动链轮与链条配合的过程中驱动链轮和链条之间并不会发生剧烈摩擦,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向链轮来改变链条的方向,转向链轮和链条之间同样不会发生剧烈摩擦。因此链条和链轮都不易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617119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控式汽车误踩油门及遇障碍自动刹车安全保护装置。该方案中,拉力器在误踩油门及遇障碍时,通过拉索拉动刹车刹紧制动。
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该拉索是通过定滑轮来改变拉索的方向,但是拉索被拉动的过程中会和定滑轮发生剧烈磨损,在使用1到2个月之后就必须更换拉索,否则严重磨损的拉索将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优势在于配件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包括驱动链轮以及带动驱动链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链轮上设有一端连接在驱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驱动链轮转动时链条以与驱动链轮的链齿卡合的状态绕在驱动链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链轮转动将链条以收卷的方式拉动刹车踏杆。由于驱动链轮与链条配合的过程中驱动链轮和链条之间并不会发生剧烈摩擦,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向链轮来改变链条的方向,转向链轮和链条之间同样不会发生剧烈摩擦。因此链条和链轮都不易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条靠近驱动链轮的一端与驱动链轮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链条和驱动链轮转动连接,使得链条可以更好地与驱动链轮的链齿卡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条远离驱动链轮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链条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将链条远离驱动链轮的一端固定在刹车踏杆上或车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固设有拔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自动刹车装置的驱动电机在处于自动刹车状态下故障时,可以通过拔杆将固定件拔出,使得可以正常驾驶汽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嵌设有下轴承,所述下轴承上安装有转动轴;所述驱动链轮与转动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盖住安装槽的盖板,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穿孔,所述链条从穿孔中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链轮设置在壳体内部进行保护,通过下轴承使得转动轴能够稳定转动。在壳体的侧面设置穿孔便于链条穿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位于驱动链轮上方的位置设有抵住驱动链轮上侧的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的中部设有上轴承,所述转动轴穿过上轴承并与上轴承内圈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上限位板压住驱动链轮,使得驱动;链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向上窜动的情况。上轴承与下轴承配合限制转动轴的两端,使得转动轴转动更稳定。
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上限位板上侧与转动轴同步转动的蜗轮、与蜗轮配合的蜗杆以及带动蜗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连通安装槽的通孔,所述蜗杆从通孔内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穿过通孔进入安装槽内与蜗轮配合,因此蜗杆会带动蜗轮一起转动,通过蜗轮带动转动轴转动。由于蜗轮蜗杆转动具有较大减速比,因此使用功率较小的驱动电机也能够带动转动轴运动。功率小的电机可以做到更小的体积,因此汽车自动刹车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轮和转动轴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片来连接转动轴和蜗轮,这样转动轴和蜗轮就可以分别加工制作,制作成本上就更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轮上侧的中部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四周均布有四个与凹槽相连通的定位槽;所述转动轴上端的两个侧面切削形成两个平行面;所述连接片为大小与凹槽相适配的圆片,所述连接片的中部设有形状与转动轴上端形状相同的连接孔,所述连接片的四周均布有四个与连接片一体成型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片的四个定位块卡入四个定位槽内,使得蜗轮转动的时候会带动连接片一起转动。连接片的连接孔与转动轴之间有两个平行面配合,因此连接片在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轴一起转动。实现通过连接片传递动力,蜗轮转动时带动转动轴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的上端面设有一字槽,所述盖板上正对转动轴的位置设有避让槽,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上成型有配合插接在一字槽内的插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轴上设置一字槽来安装角度传感器。通过角度传感器监测转动轴的转动角度,通过转动轴的转动角度来判断拉动链条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驱动链轮与链条配合的过程中驱动链轮和链条之间并不会发生剧烈摩擦,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向链轮来改变链条的方向,转向链轮和链条之间同样不会发生剧烈摩擦。因此链条和链轮都不易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当汽车自动刹车装置的驱动电机在处于自动刹车状态下故障时,可以通过拔杆将固定件拔出,使得可以正常驾驶汽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转动轴、蜗轮、连接片、角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链条与固定件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壳体内部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汽车自动刹车装置第一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8是汽车自动刹车装置第二种安装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安装槽;3、凸台;4、内槽;5、下轴承;6、转动轴;7、驱动链轮;8、链条;9、穿孔;10、上限位板;11、上轴承;12、蜗轮;13、凹槽;14、定位槽;15、平行面;16、连接片;17、连接孔;18、定位块;19、通孔;20、蜗杆;21、驱动电机;22、一字槽;23、盖板;24、避让孔;25、角度传感器;26、插片;27、固定件;28、拔杆;29、转向链轮;30、带孔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侧开有圆形的安装槽2。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槽2的底部成型有从四周往中间逐渐向上拱起的凸台3,凸台3的中部开有圆形的内槽4。内槽4内嵌有下轴承5,转动轴6的一端插入下轴承5内,下轴承5外圈与内槽4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转动轴6与下轴承5内圈之间转动连接。转动轴6上一体成型有轴心线与转动轴6轴心线重叠的驱动链轮7,驱动链轮7的其中一个链齿上转动连接有链条8,链条8能够环绕驱动链轮7一周且与每一个链齿啮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的侧面开有与安装槽2相连通的穿孔9,使得链条8能够从穿孔9中穿出。转动轴6上位于驱动链轮7上方的位置安装有上限位板10,上限位板10呈圆形且外圈和安装槽2的内圈相适配,通过上限位板10抵住驱动链轮7的上侧,避免驱动链轮7的位置发生偏移。上限位板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上轴承11,上轴承11外圈与上限位板10过盈配合,上轴承11内圈与转动轴6过盈配合连接,通过下轴承5和上轴承11配合限制转动轴6两端的位置,使得转动轴6两端位置固定,避免转动轴6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如图2和图4所示,转动轴6上位于上限位板10上方的位置套有蜗轮12,蜗轮12上表面的中部开有圆形的凹槽13,凹槽13的四周均布有四个与凹槽13相连通的定位槽14。转动轴6上端从蜗轮12中部穿出部分的两侧切削形成有两个平行面15,通过连接片16连接蜗轮12和转动轴6,使得蜗轮12和转动轴6同步转动。连接片16为大小与凹槽13相适配的圆片,连接片16的中部开有连接孔17,连接孔17与转动轴6的上端形状相同,使得连接孔17的内壁能够与两个平行面15相贴合。在连接片16转动时,通过贴合的平行面15来传递扭矩,带动转动轴6一起转动。连接片16的四周均布有四个与连接片16一体成型的定位块18,在连接片16放置在凹槽13内时,四个定位块18刚好分别对应嵌入四个定位槽14内,使得蜗轮12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片16一起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的外侧成型有连通到安装槽2内蜗轮12侧面的通孔19,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20,蜗杆20通过通孔19插入安装槽2内与蜗轮12配合。驱动电机21带动蜗杆20转动时,蜗轮12被蜗杆20带动着转动,由于蜗轮12蜗杆20传动的减速比较大,因此使用功率较小的电机就可以带动其运行。
如图2和图4所示,转动轴6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字槽22,壳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遮盖安装槽2的盖板23,盖板23上位于转动轴6正上方的位置开有避让孔24。角度传感器25上成型有与一字槽22配合的插片26,通过插片26使得角度传感器25与转动轴6相连,使得转动轴6转动时带动角度传感器25一起运动,监测转动轴6的转动角度,通过转动轴6的转动角度来判断拉动链条8的距离。
如图5所示,链条8远离驱动链轮7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将链条8固定的固定件27,固定件27的一端连接有拔杆28来方便对固定件27进行操作。固定件27的前端呈三叉状,分别穿过链条8的两个对应链片之间和两侧相背离的方向。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转动轴6上并未设置有上限位板10,蜗轮12与转动轴6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使得蜗轮12转动时能够直接带动转动轴6转动而不需要通过连接片16传递动力。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安装在汽车内使用时,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具有两种安装方式。
方式一:
如图7所示,将壳体1安装在刹车踏杆上,将链条8向汽车的前方延伸,然后将链条8的前端穿过固定在前方的车内壁上的带孔块30,最后将固定件27穿过链条8从带孔块30穿出的一端将链条8固定。
方式二:
如图8所示,将壳体1安装在车座下方,并在刹车的下方安装固定的转向链轮29,链条8向前延伸经过转向链轮29之后向上延伸,然后将链条8的前端穿过固定在刹车踏杆上的带孔块30,最后将固定件27穿过链条8从带孔块30穿出的一端将链条8固定。
自动刹车时,驱动电机21启动,通过蜗轮12蜗杆20机构传动带动转动轴6转动,转动轴6转动时带动驱动链轮7转动使得链条8在驱动链轮7上收卷,这时候拉动刹车踏杆向下运动完成刹车动作。
解除刹车状态时,驱动电机21启动,通过蜗轮12蜗杆20机构带动转动轴6反向转动,使得链条8松开解除刹车状态。
当汽车自动刹车装置的驱动电机21在处于自动刹车状态下故障时,可以通过拔杆28将固定件27拔出,使得可以正常驾驶汽车。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指定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述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相互配合的关系。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驱动链轮(7)以及带动驱动链轮(7)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链轮(7)上设有一端连接在驱动链轮(7)上的链条(8);所述驱动链轮(7)转动时链条(8)以与驱动链轮(7)的链齿卡合的状态绕在驱动链轮(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链条(8)靠近驱动链轮(7)的一端与驱动链轮(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链条(8)远离驱动链轮(7)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链条(8)的固定件(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27)的一端固设有拔杆(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侧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底部设有内槽(4),所述内槽(4)内嵌设有下轴承(5),所述下轴承(5)上安装有转动轴(6);所述驱动链轮(7)与转动轴(6)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有盖住安装槽(2)的盖板(23),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与安装槽(2)相连通的穿孔(9),所述链条(8)从穿孔(9)中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轴(6)上位于驱动链轮(7)上方的位置设有抵住驱动链轮(7)上侧的上限位板(10),所述上限位板(10)的中部设有上轴承(11),所述转动轴(6)穿过上轴承(11)并与上轴承(11)内圈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上限位板(10)上侧与转动轴(6)同步转动的蜗轮(12)、与蜗轮(12)配合的蜗杆(20)以及带动蜗杆(20)转动的驱动电机(21),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连通安装槽(2)的通孔(19),所述蜗杆(20)从通孔(19)内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蜗轮(12)和转动轴(6)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片(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蜗轮(12)上侧的中部设有圆形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四周均布有四个与凹槽(13)相连通的定位槽(14);所述转动轴(6)上端的两个侧面切削形成两个平行面(15);所述连接片(16)为大小与凹槽(13)相适配的圆片,所述连接片(16)的中部设有形状与转动轴(6)上端形状相同的连接孔(17),所述连接片(16)的四周均布有四个与连接片(16)一体成型的定位块(18)。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自动刹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轴(6)的上端面设有一字槽(22),所述盖板(23)上正对转动轴(6)的位置设有避让槽,所述转动轴(6)上设有角度传感器(25),所述角度传感器(25)上成型有配合插接在一字槽(22)内的插片(26)。
CN201820530866.7U 2018-04-13 2018-04-13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1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0866.7U CN208101960U (zh) 2018-04-13 2018-04-13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30866.7U CN208101960U (zh) 2018-04-13 2018-04-13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1960U true CN208101960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086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1960U (zh) 2018-04-13 2018-04-13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19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641A (zh) * 2019-01-18 2019-04-05 刘泰远 刹车辅助装置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2641A (zh) * 2019-01-18 2019-04-05 刘泰远 刹车辅助装置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98002C (en) Power assist system for vehicle
JP6453079B2 (ja) ギアシステム、自転車及び乗り物
CA2745582C (en) Pay-out and take-up device for tightener
US4033552A (en) Winch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8186485B2 (en) Electric parking brake
CN208101960U (zh)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CN106560629B (zh) 驻车制动装置致动器
JP2011068251A5 (zh)
CN205023778U (zh) 电动绞车手动离合装置
KR20190133834A (ko) 브레이크장치용 엑츄에이터
JP6214778B2 (ja) オートバイ用後進装置
JP2004042776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RU2012108374A (ru) Привод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закрывания замка открывающейся части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5446683U (zh) 带起步防溜功能的驻车制动系统及车辆
CN101139071A (zh) 电动绞盘
CN201309815Y (zh) 锥面刹车的动力绞车装置
JP2005145086A5 (zh)
SE8307225D0 (sv) Koppling for fyrhjulsdrivna fordon
KR101863563B1 (ko) 제동상태 유지장치
US7555968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between a primary drive shaft and an output shaft and a vehicle equipped with such a device
KR20100039075A (ko) 전자식 주차 브레이크 시스템을 갖춘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N218482742U (zh) 一种皮带轮碟刹单臂电机结构
JP3141318U (ja) 電動、ペダリング両用自転車の省力装置
JPH11132319A (ja) 自動変速機のパーキング機構
CN201980212U (zh) 汽车防撞安全系统的电机飞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01

Address after: Room 108, No. 4699 Sandao Binhai, We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Patentee after: Wenzhou Bolang Zhis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No. 14 Dongxi Road, Haicheng Stree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 Xi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