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56152U - 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56152U CN208056152U CN201820253418.7U CN201820253418U CN208056152U CN 208056152 U CN208056152 U CN 208056152U CN 201820253418 U CN201820253418 U CN 201820253418U CN 208056152 U CN208056152 U CN 2080561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olley
- piling bar
- agent structure
- walking
- otic pla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属于船舶疏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定位钢桩,定位钢桩的下部可上下滑动地竖直插入水下土壤中;行走导轨,行走导轨纵向设置有两条,行走导轨布置在船体结构上;台车主体结构,定位钢桩的上部嵌设在台车主体结构上端面的通孔内,台车主体结构通过柔性缓冲装置与两行走导轨连接,柔性缓冲装置中设置有前平衡梁装置、后平衡梁装置、缓冲油缸以及侧向缓冲垫;行走油缸,行走油缸的缸杆耳板与船体结构的耳板铰接,行走油缸的缸体与台车主体结构球铰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实现了台车在横向和纵向的旋转,设有缓冲装置,能够极大地降低作用在台车和船体之间的力和力矩,能在较高海况下施工作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疏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绞吸挖泥船是航道疏浚和港口建设疏浚的主力船型之一,随着疏浚需求的不断加大,绞吸挖泥船正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绞吸挖泥船是一种系统复杂、技术含量很高的疏浚技术装备。其中定位钢桩台车系统是大型绞吸挖泥船核心关键系统。
定位钢桩台车系统主要由主桩台车装置和副桩装置两部分组成。主桩一般置于船艉或船艏中间开槽内的台车上,台车上有一组轮子可以在槽内的轨道上前后移动,靠台车上的油缸推拉船体移动;辅桩一般固定于左或右舷的尾端或首端,配合主桩实现挖泥船的移船操作.台车的初始一般位于开槽前端且主钢桩插入泥中,绞刀在横移绞车的驱动下扇形扫挖泥面,当绞刀头达到挖泥深度后需移动船位,台车的行走油缸顶推或拉船体向前移动,直到台车行走至开槽尾端,待又需移动船位时,辅桩下放至泥中,主桩升起一定高度,用行走油缸拖拉台车至开槽前端,主桩下放、辅桩升起,下一个移船周期开始。
目前定位钢桩台车与船体之间多为刚性的固定连接。这对于需在出海口和近海等非遮蔽水域施工大型绞吸挖泥船来说,海浪会使船体产生较大的运动,在船舶、钢桩和台车之间将产生很大的附加力和力矩,容易损坏钢桩。而在钢桩定位台车设置缓冲系统,同时能使台车与船舶之间具有足够的刚性,这种刚性能够保证挖泥船进行有效的切削,但又不会使台车与船舶之间刚性过大,使连接部分变形或损坏。这种定位台车称为柔性台车系统。目前现有柔性钢桩台车定位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问题如下:
1)台车装置总体尺寸较大,这将造成有效行走距离较小或者挖泥船开槽长度变大。
2)由于行走油缸需同时贯穿前后平衡梁,对平衡梁的设计不利。
3)台车允许船舶纵向倾角较小,通常在2°以内,不能适应高海况作业需求。
4)需要设置数量较多的台车行走油缸,初期和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钢桩定位台车上还包括缓冲装置,该装置允许台车绕横轴与纵轴旋转一定角度,能够极大地降低作用在台车和船体之间的力和力矩,实现较高海况下施工作业。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包括:
定位钢桩,所述定位钢桩的下部可上下滑动地竖直插入水下土壤中;
行走导轨,所述行走导轨设置有两条,两所述行走导轨纵向布置在所述船体结构上;
台车主体结构,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贯穿的通孔,所述定位钢桩的上部嵌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台车主体结构通过柔性缓冲装置与两所述行走导轨连接;所述柔性缓冲装置设置有前平衡梁装置、后平衡梁装置、若干缓冲油缸以及若干侧向缓冲垫,所述后平衡梁装置可旋转地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后部铰轴铰接,所述前平衡梁装置的顶部耳板与若干所述缓冲油缸的缸杆耳板铰接,若干所述缓冲油缸的缸体耳板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耳板铰接,若干所述侧向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沿所述行走导轨方向的两侧;
行走油缸,所述行走油缸的缸杆耳板与所述船体结构的耳板铰接,所述行走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球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前平衡梁装置可旋转地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后部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缓冲油缸设置有两个,所述侧向缓冲垫设置有八个。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两所述缓冲油缸与两条所述行走导轨之间设置有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八个所述侧向缓冲垫对称设置在所述台车主体结构沿所述行走导轨方向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台车主体结构与所述船体结构设置有一个可调整的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有以下优点(1)该台车总体结构紧凑,在相同开槽长度情况下,有效行走距离较大;(2)该台车系统行走油缸仅需贯穿台车主体结构;(3)该台车系统允许船舶最大纵向倾角可达3°,能适应更高海况的作业需求;(4)仅需设置两个行走油缸,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中:1、台车主体结构;2、行走油缸;3、行走导轨;4、柔性缓冲装置;41、前平衡梁装置;42、后平衡梁装置;43、缓冲油缸;44、侧向缓冲垫;5、定位钢桩;6、船体结构;7、水下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作具体阐述。
图1为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该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包括:台车主体结构1、行走油缸2、行走导轨3、柔性缓冲装置4、前平衡梁装置41、后平衡梁装置42、缓冲油缸43、侧向缓冲垫44、定位钢桩5、船体结构6、水下土壤7。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钢桩5的下部可上下滑动地竖直插入水下土壤7中。行走导轨3设置有两条,两行走导轨3纵向布置在船体结构6上。台车主体结构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贯穿的通孔,定位钢桩5的上部嵌设在通孔内。台车主体结构1通过柔性缓冲装置4与两行走导轨3连接。柔性缓冲装置4设置有前平衡梁装置41、后平衡梁装置42、若干缓冲油缸43以及若干侧向缓冲垫44,后平衡梁装置42可旋转地与台车主体结构1的后部铰轴铰接,前平衡梁装置41的顶部耳板与若干缓冲油缸43的缸杆耳板铰接,若干缓冲油缸43的缸体耳板与台车主体结构1的耳板铰接,若干侧向缓冲垫44设置在台车主体结构1的沿行走导轨3方向的两侧。行走油缸2的缸杆耳板与船体结构6的耳板铰接,行走油缸2的缸体与台车主体结构1的球铰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前平衡梁装置41可旋转地与台车主体结构1后部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缓冲油缸43设置有两个,侧向缓冲垫44设置有八个。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两缓冲油缸43与两条行走导轨3之间设置有夹角。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八个侧向缓冲垫44对称设置在台车主体结构1沿行走导轨3方向的两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台车主体结构1与船体结构6设置有一个可调整的角度。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中定位钢桩5下部可上下滑动地插在水下土壤7中。行走导轨3设置有两条,两行走导轨3纵向布置在船体结构6上。台车主体结构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贯穿的通孔,定位钢桩5的上部嵌设在通孔内。台车主体结构1通过柔性缓冲装置4与两行走导轨3连接,台车主体结构1与船体结构6设置有一个可调整的角度。柔性缓冲装置4设置有前平衡梁装置41、后平衡梁装置42、缓冲油缸43以及侧向缓冲垫44,缓冲油缸43设置有两个,侧向缓冲垫44设置有八个,后平衡梁装置42可旋转地与台车主体结构1的后部铰轴铰接,前平衡梁装置41的顶部耳板与缓冲油缸43的缸杆耳板铰接,前平衡梁装置41可旋转地与台车主体结构1后部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缓冲油缸43的缸体耳板与台车主体结构1的耳板铰接,两缓冲油缸43与两条行走导轨3之间设置有夹角。侧向缓冲垫44均布在台车主体结构1的沿行走轨道3方向的两侧,该侧向缓冲垫44可防止台车主体结构1过度旋转,且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行走油缸2的缸杆耳板与船体结构6的耳板铰接,行走油缸2的缸体与台车主体结构1的球铰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实现了台车在绕横轴与纵轴方向的旋转,并设有缓冲装置,能够极大地降低作用在台车和船体之间的力和力矩,能在较高海况下施工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钢桩,所述定位钢桩的下部可上下滑动地竖直插入水下土壤中;
行走导轨,所述行走导轨设置有两条,两所述行走导轨纵向布置在船体结构上;
台车主体结构,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贯穿的通孔,所述定位钢桩的上部嵌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台车主体结构通过柔性缓冲装置与两所述行走导轨连接;所述柔性缓冲装置设置有前平衡梁装置、后平衡梁装置、若干缓冲油缸以及若干侧向缓冲垫,所述后平衡梁装置可旋转地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后部铰轴铰接,所述前平衡梁装置的顶部耳板与若干所述缓冲油缸的缸杆耳板铰接,若干所述缓冲油缸的缸体耳板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耳板铰接,若干所述侧向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沿所述行走导轨方向的两侧;
行走油缸,所述行走油缸的缸杆耳板与所述船体结构的耳板铰接,所述行走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的球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衡梁装置可旋转地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后部铰轴处于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油缸设置有两个,所述侧向缓冲垫设置有八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缓冲油缸与两条所述行走导轨之间设置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侧向缓冲垫对称设置在所述台车主体结构沿所述行走导轨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钢桩台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主体结构与所述船体结构设置有一个可调整的角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53418.7U CN208056152U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53418.7U CN208056152U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56152U true CN208056152U (zh) | 2018-11-06 |
Family
ID=63990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53418.7U Active CN208056152U (zh) | 2018-02-12 | 2018-02-12 | 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5615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0071A (zh) * | 2019-04-03 | 2019-06-0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双刚度双预紧减震系统 |
CN112124498A (zh) * | 2020-10-13 | 2020-12-25 | 上海交通大学 | 纵向刚度可控台车定位系统 |
CN112627272A (zh) * | 2020-12-22 | 2021-04-09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装置及船舶 |
-
2018
- 2018-02-12 CN CN201820253418.7U patent/CN2080561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0071A (zh) * | 2019-04-03 | 2019-06-0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双刚度双预紧减震系统 |
CN112124498A (zh) * | 2020-10-13 | 2020-12-25 | 上海交通大学 | 纵向刚度可控台车定位系统 |
CN112627272A (zh) * | 2020-12-22 | 2021-04-09 |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装置及船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056152U (zh) | 一种柔性钢桩台车系统 | |
CN103015479B (zh) | 生态清淤平台及方法 | |
CN111577288A (zh) | 一种深海多金属结核近底拖曳采矿系统及方法 | |
ES2592282T3 (es) | Medio de bombeo para ser arrastrado por una draga de tolva de succión por arrastre y draga de tolva de succión por arrastre equipada con tal medio de bombeo | |
CN203307860U (zh) | 耙吸式挖泥船 | |
CN201291991Y (zh) | 一种用于海洋潮汐带的淤泥挖掘泵送船 | |
CN101474950B (zh) | 滩涂运输车 | |
CN108755644B (zh) | 用于潮间带登陆电缆牵拉的中转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 |
US4658751A (en) | Amphibian vehicle for shallow water | |
CN104058070A (zh) | 一种组合式挖泥船 | |
CN113152558A (zh) | 一种能调节清淤深度的河道清淤船 | |
CN105421516A (zh) | 一种双斗轮型水下吸泥清淤机 | |
CN207419574U (zh) | 犁、输送带组合河道清淤船 | |
CN108313218A (zh) | 一种海洋采矿和选矿平台 | |
DE3524616A1 (de) | Wasserfahrzeug | |
WO2012134275A2 (en) | Device for collecting material from a floor surface of a water column | |
CN215211227U (zh) | 一种电力推进大型反铲挖泥船 | |
CN1039442C (zh) | 驳载式滩海管沟挖掘机 | |
CN105375404A (zh) | 潮间带海底电缆深埋敷设的自行式装置 | |
CN104816788A (zh) | 一种定位桩台车系统 | |
CN207484546U (zh) | 挖泥船 | |
CN107806127A (zh) | 一种全方位移动绞刀臂垂向升降自航绞吸挖泥船 | |
CN210887375U (zh) | 一种内河吹泥船 | |
CN108915010A (zh) | 爬行式吸泥设备 | |
CN211172064U (zh) |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的定位钢桩台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