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45799U - 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 - Google Patents
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045799U CN208045799U CN201820503003.0U CN201820503003U CN208045799U CN 208045799 U CN208045799 U CN 208045799U CN 201820503003 U CN201820503003 U CN 201820503003U CN 208045799 U CN208045799 U CN 2080457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modular cartridge
- jack
- storehouse
- conductive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插座,包括插座模块与模块盒。插座模块包括模块本体与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裸露于模块本体侧壁或底面并与模块内部元件电连接,插座盒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插座模块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相应的导电触片。使用时,将插座模块插入插座盒上的腔体内,插座模块上的导电弹片与插座盒内的导电触片相接通,从而使插座正常工作。同时通过锁定装置将插座模块与插座盒相锁定,防止使用时发生脱落。所述插座模块可为常规两脚、三脚、五脚插座座体也可为USB充电器、防雷模块、空气开关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插座通过对常规插座进行解体分离设计,使得在插座发生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核心部件就继续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环保问题,及资源浪费问题,人们对日用品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人们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使得节能减排类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尚未普及,且同时有着许多方面的限制,有线插头插座仍旧会在一定时期内,在人们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目前插座类产品种类繁多,排插、壁插、地插、拖线盘等产品不一而足,但由于夹片座体类插座采用的是机械结构,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彻底解决插座因内部弹片老化而无法使用的问题。在插座座体损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更换整个插座,以继续满足其功能需求。同时,因更换不便及更换成本问题,用户偏向于根据插座上的插孔损坏的数量及更换成本进行决策,使已损坏的插座无法被及时更换,从而使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体验较差。
现有技术条件下,有一种模块插座,其特征为,在插座模块底部设置有焊脚,通过打开模块盒后盖,将导线焊接在相应的焊脚上,以实现插座模块的电连接。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插座更换成本高,无法针对性的以较低的成本更换已损坏的插座,以及在某些特定场景无法及时获取替换材料的问题。同时为解决现有模块插座,通过焊接的使用方式,使得用户无法便捷更换插座模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块插座方案。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模块盒,包括模块盒壳体、导电触片和盖板;所述模块盒壳体上设置有模块仓;所述模块仓为开口于模块盒壳体上表面的腔体;所述模块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电触片的导电触片固定结构;所述导电触片包括相间隔设置的零线触片和火线触片;所述模块仓内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模块盒壳体上表面;所述模块盒内设置有模块盒侧锁定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盖板位于模块仓相应位置处,有可插入模块仓内的限位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盒侧锁定结构为位于模块仓底部的螺丝孔或卡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盒侧锁定结构为位于模块仓侧壁上的挡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触片固定结构为卡槽或螺纹孔;相应的,所述导电触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切口或与所述螺纹孔连通的通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触片固定结构有两组,分别位于模块仓内相对的两侧壁靠近模块仓底面位置上;所述零线触片和火线触片通过卡接或螺丝连接方式,分别固定于相应的导电触片固定结构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触片还包括地线触片;所述地线触片固定并裸露于模块仓底面上;所述地线触片与零线触片及火线触片相互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盒壳体包括模块盒上壳和模块盒下壳;所述模块盒上壳上,在与模块仓相应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模块盒上壳和模块盒下壳连接后,共同形成模块仓。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仓内,在与两个导电触片相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绝缘隔板;且每一所述绝缘隔板与其对应的导电触片之间形成狭缝。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盒上壳位于模块仓侧部底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电触片的卡槽,且通过模块盒上壳和模块盒下壳的固定实现对导电触片的卡接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盒上壳或模块盒下壳在位于模块仓外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凹槽;通过将模块盒下壳固定连接于模块盒上壳底部,从而使凹槽形成带有进线孔和连接孔的半封闭式接线盒部;所述导电触片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孔进入接线盒部,且与相应的接线端子连接,或直接与进线连接。
更进一步的,裸露于模块仓底部的零线触片或火线触片在模块仓仓内靠近接线端的一侧被切割为相互绝缘的多段,由此形成断路器插接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模块盒上壳或模块盒下壳上,且与导电触片位置对应。
一种插座模块,所述插座模块包括模块本体和导电弹片;所述插座模块可插入模块仓内;所述导电弹片固定安装于模块本体上,且与导电触片位置对应;
当插座模块插入模块仓后,插座模块上的导电弹片可与模块本体内相应的导电触片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片可与插座模块内部相应线路电连接;所述模块本体上设置有与模块盒侧锁定结构相适应的模块侧锁定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弹片包括火线弹片和零线弹片;所述火线弹片与零线弹片分别与插座模块内部的火线座体及零线座体相应线路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弹片还包括地线弹片;所述地线弹片固定设置于模块本体底部;所述地线弹片与插座模块内部的地线座体相应线路电连接,且与火线弹片及零线弹片相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本体侧壁上设有凸出于侧壁的片状结构;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为开设在所述片状结构上的锁定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为贯穿模块本体顶面与底面的通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为位于模块本体底部的卡扣、或卡槽,或位于模块本体侧壁上的卡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插座模块顶面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模块本体侧壁的片状防护结构。
更进一步的,插座模块上,在与片状防护结构相对一侧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片状防护结构相适应的凹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本体为断路器模块,所述导电弹片分别与断路器内的进线端或出线端固定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模块为单项开关模块、双项开关模块、空气开关模块或防电涌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本体上设置有电连接孔;所述模块本体内侧,在与电连接孔相应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与插座模块内部线路电连接的带有螺纹孔的导体转接片;所述导电弹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导体转接片连通的通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块本体位于弹片连接孔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由凸起或凹陷构成的导电弹片防偏结构;导电弹片上设置有可与导电弹片防偏结构相卡接的孔或凸起。
一种模块插座,包括模块盒与插座模块;所述插座模块插入模块仓内,使插座模块上的导电弹片与模块仓内相应的导电触片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通过将模块盒侧锁定结构与插座模块侧锁定结构相锁定,将插座模块锁定于模块仓内;所述盖板固定安装于插座模块盒顶面,将模块盒侧锁定结构、插座模块侧锁定结构、导电触片与导电弹片密封于模块盒内。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模块插座,通过将现有插座进行解体设计,使得更换插座时,只需要对核心部件进行更换,保留附件部分,更换成本较低,节省资源。
2、本发明的一种模块插座,通过前开快拆式设计,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插座之间进行拆装重组,避免特殊状态下,因已损坏的插座找不到替代元件带来的不便。
3、本发明的一种模块插座,通过将插座模块上的导电弹片与模块盒内的导电触片的接触面,设置在插座模块插拔方向上,提高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模块盒壳体顶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盖板底部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盖板底部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一种导电触片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一种模块盒壳体与导电触片组装结构顶视图;
图6为实施例5中一种插座上壳底侧视图;
图7为实施例5中一种插座下壳顶侧视图;
图8为实施例7中一种模块盒壳体顶侧视图;
图9为实施例9中一种模块盒壳体与导电触片组装结构顶部侧视图;
图10为实施例10中一种插座模块底侧视图;
图11为实施例10中一种导电弹片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1中一种插座模块底侧视图;
图13为实施例14中一种插座模块底侧视图。
图中的标号说明:
1、模块盒;2、模块盒壳体;201、模块仓;202、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3、连接孔;204、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5、绝缘隔板;206、模块盒上壳;207、模块盒下壳;208、卡槽;209、凹槽;2010、卡扣;2011、挡板;3、导电触片;31、通孔;301、零线触片;302、火线触片;303、地线触片;4、盖板;401、限位板;5、插座模块;501、模块本体;502、导电弹片;5021、导电弹片安装孔;503、火线弹片;504、零线弹片;505、地线弹片;6、导体转接片;7、片状结构;701、锁定孔;8、模块侧锁定结构;9、卡片;10、片状防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1,包括模块盒壳体2、导电触片3和盖板4。
所述模块盒壳体2上表面,或靠近上表面的侧壁上,设置有螺丝孔。盖板4与螺丝孔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安装孔。盖板4通过螺丝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模块盒壳体2上表面。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插座模块5上端面面积相适应,或与插座模块5上的插孔面积相适应。所述盖板4在与模块仓201相应位置处,设有可插入模块仓201内的限位板401。
所述模块盒壳体2上设置有模块仓201。所述模块仓201为开口于模块盒壳体2上表面的用于安装插座模块5的开放式腔体结构。所述模块仓201底面上,设有由螺丝孔构成的用于固定插座模块5 的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所述螺丝孔可在位于模块仓201底面上的内螺纹柱上。
所述导电触片3裸露于模块仓201内。所述导电触片3有两个,分别为相间隔设置的零线触片301 和火线触片302。
所述模块仓201内,在相对的两侧壁上,靠近模块仓201底部位置处;或模块仓201底面上,靠近相对的两个侧壁的位置处;设置有由螺纹孔构成的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4。相应的,所述导电触片 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丝的通孔31。火线触片302及零线触片301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4上。
所述模块仓201底部或侧壁上,与导电触片3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孔203。所述连接孔203 有两个。零线触片301及火线触片302分别穿过一个连接孔203进入模块盒壳体2背面,与相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或直接与相应的进线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将接线端子或进线穿过连接孔203,与相应的导电触片3连接,从而使导电触片3接入电路。
本实施例中,可在盖板4上设置卡脚,在模块盒壳体2上设置相应的卡槽;使盖板4与模块盒壳体2卡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零线触片301及火线触片302分别设置于模块仓201内相对的两侧壁上。
所述模块仓201内,在与两个导电触片3相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绝缘隔板205。所述绝缘隔板205与临近的导电触片3之间形成狭缝。所述绝缘隔板205高度大于两侧导电触片3高度。两个绝缘隔板205间隔设置。所述地线触片303安装于位于两个绝缘隔板205之间的模块仓201底面位置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2任一实施例所述模块盒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盒壳体2包括模块盒上壳206和模块盒下壳207。所述盖板4固定连接于模块盒上壳 206顶端。所述模块盒上壳206上,位于模块仓201相应位置处,为通孔结构。模块盒下壳207底面上,位于模块仓201相应位置处,为封闭结构。模块盒上壳206和模块盒下壳207固定连接后共同形成模块仓201。所述通孔结构底边上,与导电触片3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可对导电触片3进行卡接的卡槽208。所述卡槽208以两个为一组共同构成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3,对导电触片3进行固定。所述卡槽208在与导电触片3两端相应的位置处,为封闭结构。导电触片3卡接于各自相应的卡槽208 内。同时,连接孔203设置于模块盒下壳207上,与每个导电触片3相应位置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208也可设置在模块盒下壳207上,与导电触片相应的位置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3所述模块盒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盒上壳206或模块盒下壳207上,在位于导电触片3穿过卡槽208的部分,导电触片3端部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凹槽209。通过将模块盒下壳207固定连接于模块盒上壳206底部,从而使凹槽209形成带有进线孔和连接孔203的半封闭式接线盒部。
所述对每个导电触片3进行固定的两个卡槽208,其中一个卡槽208卡接于相应的导电触片3非端部位置;相应的,所述导电触片3在与该卡槽相应位置处,设置有切口。卡槽208卡入切口内,对导电触片3进行限位固定。该端的导电触片3头部穿过由卡槽208形成的连接孔203,进入接线盒部。所述进线盒上设置有进线孔,外部进线穿过进线孔进入接线盒部。导电触片3可在接线盒部与进线直接连接,或与接线端子连接。
实施例5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3、4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块盒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盒下壳207与模块盒上壳206固定连接后形成的模块仓201内,设置有绝缘隔板205。所述绝缘隔板205可位于模块盒上壳206上,与模块盒上壳206形成一体结构;或位于模块盒下壳207上,与模块盒下壳207形成一体结构。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5任一实施例所述模块盒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为位于模块仓201底部的卡扣、卡槽或环形结构。
实施例7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6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块盒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为位于模块仓201相对的两侧壁上的挡板2011。所述挡板2011上有可使模块本体501侧壁上的卡片9穿过的切口。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7任一实施例所述模块盒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盒上包含有两个模块仓201。零线触片301或火线触片302穿过两个模块仓201进入模块盒背面或接线盒部。且裸露于模块仓210底部的零线触片301或火线触片302中,至少有一条,在靠近接线端一侧的模块仓201仓内,被切割为相互绝缘的两段,形成断路器插仓。相应的,安装于断路器仓内的为断路器模块,导电弹片分别与断路器内的进线端或出线端固定电连接。断路器模块安装于断路器仓后,断路器模块上的导电弹片分别电连接于断路器仓内的被分为两段的零线触片或或火线触片中的一段上,从而通过控制断路器的通断,控制另一个模块仓内电路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断路器仓可与另一个模块仓相连通,形成单仓。相应的,火线触片302可在仓内被切割为相互绝缘的多段,形成多个断路器插接部,用于安装断路器模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模块,可为单项开关模块、双项开关模块、空气开关模块或防电涌模块。
实施例9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块盒,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所述模块盒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地线触片303。所述地线触片303固定并裸露于模块仓201底面上,并与零线触片301 及火线触片302相间设置。所述地线触片30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丝的通孔31。模块仓201内,与地线触片303相应位置上,有由螺纹孔构成的用于固定地线触片303的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4,及可使地线触片303穿过的连接孔203。地线触片303穿过相应的连接孔203进入模块盒壳体2背面,与相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或直接与相应的插座进线电连接。
实施例10
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5,包括模块本体501和导电弹片502。所述导电弹片502有两个,分别为火线弹片503和零线弹片504。两个导电弹片502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模块本体501底部边缘位置上,弹片部延伸至模块本体501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导电弹片502可与插座模块5内相应线路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片502用于固定的一端上,设置有导电弹片安装孔5021。相应的,插座模块5侧壁上设置有电连接孔。导体转接片6固定于模块本体501内侧壁上,与电连接孔相应位置处;且与插座模块内部相应线路电连接。通过螺丝穿过导电弹片安装孔5021及电连接孔连接于导体转接片6,从而实现导电弹片502与插座模块内部线路的电连接。
所述导电弹片502可为向一面弯曲的梳齿形弹片或弓形弹片等翘起的弹片结构。所述导电弹片 502可插入实施例1中所述的模块仓201内,并与相应的导电触片3电连接。
所述模块本体501侧壁上,设置有与模块本体501固定连接或形成一体结构的,带有锁定孔701 的片状结构7。所述片状结构7有两个,分别位于插座模块5不同的侧壁上。所述片状结构7上的锁定孔701为模块侧锁定结构8。通过将螺丝穿过锁定孔701,连接于实施例1中所述由螺丝孔构成的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中,从而将插座模块5与模块盒1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弹片502也可与插座模块5内部相应线路形成一体结构。通过将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5与实施例1中所述模块盒1配合,形成模块插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本体501位于弹片连接孔一侧侧壁上,可设置有由凸起或凹陷构成的导电弹片防偏结构;相应的,导电弹片502上可设置有可与导电弹片防偏结构相卡接的孔或凸起。通过导电弹片防偏结构与导电弹片502的卡接或限位固定,防止导电触片偏转。
实施例1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电弹片502上端固定于模块本体501侧壁上。导电弹片502朝向模块本体501底部的一端可活动,且导电弹片502上下端端部与模块本体501侧壁相间隔设置,形成翘起的插脚。所述零线弹片504 与火线弹片503下端的插脚,可插入实施例2所述的狭缝中,与相应的导电触片3电连接。
通过将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5与实施例2中所述模块盒1配合,形成模块插座。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5,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8,为设置于模块本体501上的,贯穿模块本体501顶面与底面的通孔。通过将螺杆穿过模块侧锁定结构8,连接于实施例1中由螺丝孔构成的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中,从而将插座模块5与模块盒1相固定。
通过将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5与实施例1中所述模块盒1配合,形成模块插座。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插座模块5 可在模块仓201内横向移动。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8为位于模块本体501底面上的卡槽或卡扣。所述卡槽或卡扣可与实施例6中所述模块盒1中的卡扣或卡槽相卡接。将插座模块5插入模块仓201后,通过横向移动插座模块5,使卡扣卡入卡槽,从而限制插座模块5的上下移动。再通过将盖板4上的限位板401插入插座模块5与模块仓201之间的间隙,使插座模块5不可横向移动,从而使卡扣不会从卡槽中脱出。所述卡槽可为与位于模块本体501底面的开口。
通过将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5与实施例6中所述模块盒1配合,形成模块插座。
实施例14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5,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插座模块5可在模块仓201内横向移动。所述模块本体501侧壁上,设置有与模块本体501 固定连接或形成一体结构的卡片9。
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8为卡片9。所述卡片9可有一个或相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卡片9可与实施例7中所述挡板2011进行卡接。所述卡片9穿过挡板上的切口,到达挡板2011切口下方,通过插座模块5的横向移动,使卡片9移动至挡板2011下方位置,从而限制插座模块5的上下移动。再通过将盖板4上的限位板401插入插座模块5与模块仓201之间的间隙,使插座模块5不可横向移动,从而防止卡片9从挡板2011下方脱出。
通过将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5与实施例7中所述模块盒1配合,形成模块插座。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主体结构与实施例9-14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本体501顶面与导电触片3相应的一侧,或模块本体501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侧壁的片状防护结构10。
当插座仓内可安装多个插座模块时,插座模块在位于两个插座模块之间的模块本体501顶面或模块本体501侧壁上,同时设置有凸出于侧壁的片状防护结构10。片状防护结构10可盖住两插座模块之间的缝隙。相应的,模块本体501顶面或侧壁在与片状防护结构10相对的一侧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片状防护结构10相适应的凹槽。当两个或多个插座模块5组合使用时,一个插座模块5上的片状防护结构10,插入另一个插座模块5上的凹槽内,从而防止异物通过两个插座模块5之间的间隙,接触到模块插座内部电路。
本实施例中,可在插座模块5顶面,与导电弹片502相应的一侧上设置有凸出于模块本体501 侧壁的片状防护结构,以盖住导电弹片502及导电触片3。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主体结构与实施例9-11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取消实施例9中所述位于模块本体501两侧壁上的零线弹片504和火线弹片503;将实施例9中所述与模块本体501固定的片状结构7改为:固定于模块本体侧壁,与插座模块内部相应线路电连接的,带有锁定孔701的导体金属片。相应的,位于模块盒1内的导电触片3均设置于模块仓底面上。零线触片301与火线触片30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模块仓底面与导电触片3上的每个通孔相应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孔,通过将片状结构7直接锁定在零线触片301及火线触片302上,以实现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块仓面积可与三孔插座面积相适应,且同时将三孔插座的面积设置为两个两孔插座或USB插座的面积。从而,可通过将模块仓内的三孔或五孔插座更换为两个二孔或USB插座。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的一种插座模块,主体结构与实施例9-14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模块本体501底部固定设置有地线弹片505。所述地线弹片505完全处于插座模块 5底面位置,并与火线弹片503及零线导电弹片504绝缘设置。所述地线弹片505的固定方式,及与插座模块5内相应线路的连接方式,同实施例16中火线弹片503连接方式。所述导电弹片502可为向一面弯曲的梳齿形弹片或弓形弹片等翘起的弹片结构。所述地线弹片505可与实施例2中所述的地线触片303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
通过将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模块5与实施例2中所述模块盒1配合形成模块插座。
本发明的一种模块盒可在模块盒内设置多个模块仓,每个模块仓内设置有相应的导电触片,并且,用于相同电性的导电触片之间可通过导体连接或形成一体结构,通过与多个插座模块配合形成各种类型的插座。本发明的一种插座模块可为两孔插座模块、三孔插座模块、五孔插座模块及USB插座模块等。
本发明中,导电弹片与导电触片结构可互换。
本发明的一种模块盒,可通过将插座盒内的导电触片分别与火线及用电器电连接,形成开关盒。通过在开关侧壁上设置与开关进线端及出线端点连接的导电弹片,形成开关模块,从而配合开关盒形成模块开关;因适用于开关盒时未发生实质性的结构改变,所以同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模块盒,包括模块盒壳体(2)、导电触片(3)和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壳体(2)上设置有模块仓(201);所述模块仓(201)为开口于模块盒壳体(2)上表面的腔体;所述模块仓(20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电触片(3)的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4);所述导电触片(3)包括相间隔设置的零线触片(301)和火线触片(302);所述模块仓(201)内设置有连接孔(203);所述盖板(4)可拆卸连接于模块盒壳体(2)上表面;所述模块盒(1)内设置有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盖板(4)位于模块仓(201)相应位置处,有可插入模块仓(201)内的限位板(4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为位于模块仓(201)底部的螺丝孔或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为位于模块仓(201)侧壁上的挡板(20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4)为卡槽(208)或螺纹孔;相应的,所述导电触片(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208)连通的切口或与所述螺纹孔连通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4)有两组,分别位于模块仓(201)内相对的两侧壁靠近模块仓(201)底面位置上;所述零线触片(301)和火线触片(302)通过卡接或螺丝连接方式,分别固定于相应的导电触片固定结构(20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片(3)还包括地线触片(303);所述地线触片(303)固定并裸露于模块仓(201)底面上;所述地线触片(303)与零线触片(301)及火线触片(302)相互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壳体(2)包括模块盒上壳(206)和模块盒下壳(207);所述模块盒上壳(206)上,在与模块仓(201)相应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模块盒上壳(206)和模块盒下壳(207)连接后,共同形成模块仓(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仓(201)内,在与两个导电触片(3)相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绝缘隔板(205);且每一所述绝缘隔板(205)与其对应的导电触片(3)之间形成狭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上壳(206)位于模块仓(201)侧部底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电触片(3)的卡槽(208),且通过模块盒上壳(206)和模块盒下壳(207)的固定实现对导电触片(3)的卡接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上壳(206)或模块盒下壳(207)在位于模块仓(201)外一侧位置上设置有凹槽(209);通过将模块盒下壳(207)固定连接于模块盒上壳(206)底部,从而使凹槽(209)形成带有进线孔和连接孔(203)的半封闭式接线盒部;所述导电触片(3)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孔(203)进入接线盒部,且与相应的接线端子连接,或直接与进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裸露于模块仓(201)底部的零线触片(301)或火线触片(302)在模块仓(201)仓内靠近接线端的一侧被切割为相互绝缘的多段,由此形成断路器插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205)位于模块盒上壳(206)或模块盒下壳(207)上,且与导电触片(3)位置对应。
14.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盒的插座模块,所述插座模块包括模块本体(501)和导电弹片(50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5)可插入模块仓(201)内;所述导电弹片(502)固定安装于模块本体(501)上,且与导电触片(3)位置对应;
当插座模块(5)插入模块仓(201)后,插座模块(5)上的导电弹片(502)可与模块本体(501)内相应的导电触片(3)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所述导电弹片(502)可与插座模块(5)内部相应线路电连接;所述模块本体(501)上设置有与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相适应的模块侧锁定结构(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502)包括火线弹片(503)和零线弹片(504);所述火线弹片(503)与零线弹片(504)分别与插座模块内部的火线座体及零线座体相应线路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502)还包括地线弹片(505);所述地线弹片(505)固定设置于模块本体(501)底部;所述地线弹片(505)与插座模块(5)内部的地线座体相应线路电连接,且与火线弹片(503)及零线弹片(504)相间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501)侧壁上设有凸出于侧壁的片状结构(7);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8)为开设在所述片状结构(7)上的锁定孔(701)。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8)为贯穿模块本体(501)顶面与底面的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侧锁定结构(8)为位于模块本体(501)底部的卡扣、或卡槽,或位于模块本体(501)侧壁上的卡片(9)。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5)顶面或侧壁上设置有凸出于模块本体(501)侧壁的片状防护结构(1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插座模块(5)上,在与片状防护结构(10)相对一侧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片状防护结构(10)相适应的凹槽。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501)为断路器模块,所述导电弹片(502)分别与断路器内的进线端或出线端固定电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模块为单项开关模块、双项开关模块、空气开关模块或防电涌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501)上设置有电连接孔;所述模块本体(501)内侧,在与电连接孔相应位置处固定设置有与插座模块(5)内部线路电连接的带有螺纹孔的导体转接片(6);所述导电弹片(50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体转接片(6)连通的通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501)位于弹片连接孔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由凸起或凹陷构成的导电弹片防偏结构;导电弹片(502)上设置有可与导电弹片防偏结构相卡接的孔或凸起。
26.一种模块插座,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盒,与权利要求14-2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插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5)插入模块仓(201)内,使插座模块(5)上的导电弹片(502)与模块仓(201)内相应的导电触片(3)通过接触实现电连接;通过将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与插座模块(5)侧锁定结构相锁定,将插座模块(5)锁定于模块仓(201)内;所述盖板(4)固定安装于插座模块盒顶面,将模块盒侧锁定结构(202)、插座模块(5)侧锁定结构、导电触片(3)与导电弹片(502)密封于模块盒(1)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87840 | 2018-03-21 | ||
CN2018203878401 | 2018-03-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45799U true CN208045799U (zh) | 2018-11-02 |
Family
ID=63944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0300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45799U (zh) | 2018-03-21 | 2018-04-10 | 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0457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79302A1 (zh) * | 2018-03-21 | 2019-09-26 | 李利 | 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 |
-
2018
- 2018-04-10 CN CN201820503003.0U patent/CN2080457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79302A1 (zh) * | 2018-03-21 | 2019-09-26 | 李利 | 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13877U (zh) | 三相电表插件 | |
CN204789674U (zh) | 一种拔插式电表安装座 | |
CN208045799U (zh) | 模块盒、插座模块及模块插座 | |
CN108418041A (zh) | 一种模块插座 | |
US4717348A (en) | Multi-outlet electrical socket boxes | |
CN208738546U (zh) | 一种二合一插座 | |
CN218769321U (zh) | 断路器 | |
CN208111339U (zh) | 接电端子以及具有该接电端子的熔断器式隔离开关 | |
CN208782079U (zh) | 一种直插式模块插座 | |
CN213213339U (zh) | 一种电压可变的多接口电源适配器 | |
CN115218165A (zh) | 一种led线槽灯的电源连接结构 | |
CN108847543A (zh) | 一种直插式模块插座 | |
CN209388972U (zh) | 一种低压断路器端子绝缘改良结构 | |
CN202042640U (zh) | 可改变插孔类型的电源插座 | |
CN208255291U (zh) | 一种接线盒盒体及可插拔式电能表接线盒 | |
CN218447592U (zh) | 一种快速拆装的智能化开关结构 | |
CN220605042U (zh) | 储能电源 | |
CN211741382U (zh) | 带载波通讯单项电能表的底壳 | |
CN210723517U (zh) | 一种电气工程用安全电源插座 | |
CN107134683B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16773620U (zh) | 一种带插头的多功能电源转换器 | |
CN216903385U (zh) | 一种电源分配单元 | |
CN217788669U (zh) | 一种通用电池包注塑件 | |
CN211238643U (zh) | 多开关插座 | |
CN216850502U (zh) | 一种多功能模块插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