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8011791U -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11791U
CN208011791U CN201721852774.2U CN201721852774U CN208011791U CN 208011791 U CN208011791 U CN 208011791U CN 201721852774 U CN201721852774 U CN 201721852774U CN 208011791 U CN208011791 U CN 208011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stove
heat exchanger
burner
labyrinth
recovery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27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容
龙敏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8527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11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11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117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包括炉灶本体,炉灶本体设置有炉头、迷宫换热器和空气腔室,炉头与锅体的底部形成炉膛,炉膛设置有排烟口和空气入口,迷宫换热器设有空心腔体,空心腔体设置有蛇形管道,蛇形管道将空心腔体分隔离成蛇形流道腔,蛇形管道为进气通道,蛇形流道腔为出气通道;排烟口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空气入口与进气通道相连通,且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均与空气腔室相连通,空气腔室与炉灶本体的外部空气相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余热回收型炉灶,该余热回收型炉灶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提高炉灶的加热效率,节省能源;该炉灶的迷宫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高,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和食堂的燃气炉灶的燃烧部分基本上是敞开式的,燃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锅底大约只吸收了60%-70%,其他的一部分热能随烟气散发在厨房里,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外,而且烟气散发的高温也是造成工作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在炉灶中的烟气携带着很大一部分热量,而炉灶在加热过程中天然气或燃油与冷空气混合进行燃烧,冷空气的加热也需要耗费热能,从而造成能源浪费;此外,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采用换热器将烟气进行回收利用的炉灶,但现有的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不高,且换热器的控制结构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该余热回收型炉灶能够实现烟气热量的回收利用,提高炉灶的加热效率,节省能源;该炉灶的迷宫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高,且成本低廉。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包括炉灶本体,所述炉灶本体设置有炉头、迷宫换热器和空气腔室,所述炉头与锅体的底部形成炉膛,所述炉膛设置有排烟口和空气入口,所述迷宫换热器设有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设置有蛇形管道,所述蛇形管道将所述空心腔体分隔离成蛇形流道腔,所述蛇形管道为进气通道,所述蛇形流道腔为出气通道;所述排烟口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空气入口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均与所述空气腔室相连通,所述空气腔室与所述炉灶本体的外部空气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燃油进管,所述燃油进管穿过所述炉灶本体的底部而与所述炉头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迷宫换热器安装于炉灶本体且位于所述燃烧头的底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迷宫换热器的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所述空气腔室。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膛的顶侧,所述空气入口设置于所述炉膛的底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炉头设置有多个导流片。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导流片沿所述炉头的外侧壁轮廓均匀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蛇形管道为导热型金属管道。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炉膛内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通过排烟口进入迷宫换热器,迷宫结构的迷宫换热器使得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相互隔离,且延长烟气在迷宫换热器的停留时间,空气入口与进气通道相连通,且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均与空气腔室相连通,空气腔室与炉灶本体的外部空气相连通,进而使得空气腔室内的冷空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迷宫换热器,而进气通道的冷空气被出气通道内携带热量的烟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空气入口进入至炉膛内和燃油一起燃烧,减少了冷空气被燃油加热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该炉灶的加热效率;而迷宫换热器采用迷宫式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实现烟气与该换热器的充分接触,从而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冷空气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其热交换效率,且该迷宫换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2、燃油进管设置在炉灶本体的底部能够保证燃油的进入方向合理,且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合理。
3、迷宫换热器安装于炉灶本体且位于燃烧头的底侧,从而使得该迷宫换热器能够对燃烧头底侧的冷空气进行加热,空气由下而上进入炉膛可使得空气供应充足,保证燃烧头的燃油能够充分燃烧。
4、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膛的顶侧,空气入口设置于炉膛的底侧,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被迷宫换热器加热,由下而上通入至炉膛内,从而充分利用热能,减少热量损失,而排烟口设置在炉膛的顶侧可使得烟气能够充分排出。
5、炉头设置有多个导流片,且各导流片沿炉头的外侧壁轮廓均匀设置,导流片对热空气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从而使得锅的受热面积加大,让热量不仅仅集中在锅底,使得整个炉灶对锅体的底部加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余热回收型炉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迷宫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炉灶本体;1-炉头,2-迷宫换热器,3-空气腔室,4-炉膛,5-燃油进管,6-导流片,7-锅体;2a-进气通道,2b-出气通道,4a-排烟口,4b-空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2中虚线箭头代表高温烟气的走向,实线箭头代表被加热的热空气的走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包括炉灶本体100,所述炉灶本体100设置有炉头1、迷宫换热器2和空气腔室3,所述炉头1与锅体7的底部形成炉膛4,所述炉膛4设置有排烟口4a和空气入口4b,所述迷宫换热器2设有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设置有蛇形管道,所述蛇形管道将所述空心腔体分隔离成蛇形流道腔,所述蛇形管道为进气通道2a,所述蛇形流道腔为出气通道2b,需要指出的是,炉膛4内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通过排烟口4a进入迷宫换热器2,迷宫结构的迷宫换热器2使得进气通道2a和出气通道2b相互隔离,所述排烟口4a与所述出气通道2b相连通,由此延长了烟气在出气通道2b内的停留时间,所述空气入口4b与所述进气通道2a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2a与所述出气通道2b均与所述空气腔室3相连通,所述空气腔室3与所述炉灶本体100的外部空气相连通,进而使得空气腔室3内的冷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a进入迷宫换热器2,而进气通道2a的冷空气被出气通道2b内携带热量的烟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空气入口4b进入至炉膛4内和燃油一起燃烧,减少了冷空气被燃油加热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该炉灶的加热效率;而迷宫换热器2采用迷宫式的进气通道2a和出气通道2b实现烟气与该换热器的充分接触,从而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冷空气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其热交换效率,且该迷宫换热器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炉膛4内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通过排烟口4a进入迷宫换热器2,迷宫结构的迷宫换热器2使得进气通道2a和出气通道2b相互隔离,且延长烟气在迷宫换热器2的停留时间,空气入口4b与进气通道2a相连通,且进气通道2a与出气通道2b均与空气腔室3相连通,空气腔室3与炉灶本体100的外部空气相连通,进而使得空气腔室3内的冷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a进入迷宫换热器2,而进气通道2a的冷空气被出气通道2b内携带热量的烟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空气入口4b进入至炉膛4内和燃油一起燃烧,减少了冷空气被燃油加热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该炉灶的加热效率;而迷宫换热器2采用迷宫式的进气通道2a和出气通道2b实现烟气与该换热器的充分接触,从而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冷空气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其热交换效率,且该迷宫换热器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的余热回收型炉灶还包括燃油进管5,所述燃油进管5穿过所述炉灶本体100的底部而与所述炉头1相连接,燃油进管5设置在炉灶本体100的底部能够保证燃油的进入方向合理,且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合理。
其中,所述迷宫换热器2安装于炉灶本体100且位于所述燃烧头的底侧,从而使得该迷宫换热器2能够对燃烧头底侧的冷空气进行加热,空气由下而上进入炉膛4可使得空气供应充足,保证燃烧头的燃油能够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迷宫换热器2的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所述空气腔室3。
此外,所述排烟口4a设置于所述炉膛4的顶侧,所述空气入口4b设置于所述炉膛4的底侧,空气入口4b进入的空气被迷宫换热器2加热,由下而上通入至炉膛4内,从而充分利用热能,减少热量损失,而排烟口4a设置在炉膛4的顶侧可使得烟气能够充分排出。
优选地,所述炉头1设置有多个导流片6,导流片6对热空气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从而使得锅的受热面积加大,让热量不仅仅集中在锅底,使得整个炉灶对锅体7的底部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地,各所述导流片6沿所述炉头1的外侧壁轮廓均匀设置,从而使得各个导流片6设置合理,导热性能更加良好。
为了提高迷宫换热器2的热交换效率,所述蛇形管道为导热型金属管道,导热型金属可以为铜、铝或者其他材料。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回收型炉灶,炉膛4内未完全燃烧的烟气通过排烟口4a进入迷宫换热器2,迷宫结构的迷宫换热器2使得进气通道2a和出气通道2b相互隔离,且延长烟气在迷宫换热器2的停留时间,空气入口4b与进气通道2a相连通,且进气通道2a与出气通道2b均与空气腔室3相连通,空气腔室3与炉灶本体100的外部空气相连通,进而使得空气腔室3内的冷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a进入迷宫换热器2,而进气通道2a的冷空气被出气通道2b内携带热量的烟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空气入口4b进入至炉膛4内和燃油一起燃烧,减少了冷空气被燃油加热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该炉灶的加热效率;而迷宫换热器2采用迷宫式的进气通道2a和出气通道2b实现烟气与该换热器的充分接触,从而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对冷空气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其热交换效率,且该迷宫换热器2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炉灶本体,所述炉灶本体设置有炉头、迷宫换热器和空气腔室,所述炉头与锅体的底部形成炉膛,所述炉膛设置有排烟口和空气入口,所述迷宫换热器设有空心腔体,所述空心腔体设置有蛇形管道,所述蛇形管道将所述空心腔体分隔离成蛇形流道腔,所述蛇形管道为进气通道,所述蛇形流道腔为出气通道;所述排烟口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空气入口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均与所述空气腔室相连通,所述空气腔室与所述炉灶本体的外部空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油进管,所述燃油进管穿过所述炉灶本体的底部而与所述炉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换热器安装于炉灶本体且位于所述炉头的底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换热器的中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所述空气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设置于所述炉膛的顶侧,所述空气入口设置于所述炉膛的底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设置有多个导流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流片沿所述炉头的外侧壁轮廓均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道为导热型金属管道。
CN201721852774.2U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1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2774.2U CN208011791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52774.2U CN208011791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11791U true CN208011791U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81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277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011791U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11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5624A (zh) 一种网带式燃气钎焊炉及节能方法
CN101131255A (zh) 生物质能源热管热风炉
CN105154113B (zh) 一种可燃气循环利用热处理炉
CN204268517U (zh) 炊事采暖炉
CN102478306A (zh) 一种新型热管热风炉
CN208011791U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炉灶
CN204987457U (zh) 一种桶形窄缝旋风循回换热热风炉
CN203704329U (zh) 节能环保家用供暖锅炉
CN208765267U (zh) 一种高能量利用率的导热油炉
CN108224761A (zh) 一种无烟热水锅炉
CN208431758U (zh) 工业燃气自加温节能燃烧器
CN206787031U (zh) 一种余热利用节能蒸汽锅炉
CN106196594A (zh) 一种热风炉
CN206160478U (zh) 一种双炉膛横管列管式高效生物质热风炉
CN104676656A (zh) 一种节能环保家用供暖锅炉
CN104061678B (zh) 心形换热管多管式高温热风炉
CN204963185U (zh) 热风炉
CN104633921A (zh) 辐流式复合换热热风炉
CN205205194U (zh) 一种节能型带钢连续热镀锌退火炉直烧炉体
CN204757366U (zh) 热风炉
CN204358778U (zh) 一种反烧气化炊暖炉
CN204388145U (zh) 一种封闭燃烧煤气节能炉
CN104654567B (zh) 三段换热式暖风炉
CN109186086A (zh) 一种节能燃气式热风炉
CN201680577U (zh) 立式多功能水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