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74213U - 节水小便器 - Google Patents
节水小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74213U CN207974213U CN201820342375.XU CN201820342375U CN207974213U CN 207974213 U CN207974213 U CN 207974213U CN 201820342375 U CN201820342375 U CN 201820342375U CN 207974213 U CN207974213 U CN 2079742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ecation hose
- hose
- defecation
- urinal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水小便器。该节水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开设在小便器主体底部的下水口、与下水口连接的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水口接头、排便软管接头、排便软管、排便软管留置腔及下水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存水弯管,节水效果明显,同时有效隔绝了下水管与室内空间的连通,安全卫生,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节水小便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水小便器。
背景技术
传统使用的小便器均设有存水弯管,目的是为了隔断下水管道与室内空间,起到卫生、防味等效果,但是在使用中需将尿液等污物冲过存水弯管,再换入洁净存水,水资源浪费较大。目前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直接去除存水弯管的小便器产品,同时为防止异味在小便池内放入挥发性除味材料等,去除了存水需求,冲洗时用水量也随之减少,但是由于下水管道可与室内直接连通,放入除味材料仅能冲淡异味并不能消除,而且管道内的细菌等有害物质会与室内产生流通,卫生安全隐患极大,即使再增设一些封闭式改进,也无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此外,在文献中也公开了一些去除存水弯管的设计,如专利号为201420184043.5,实用新型名称为节水小便器的专利,其同样去除了存水弯管,为解决除味杀菌问题,采用在冲洗水中加入杀菌清洁药液混合后,再形成加压溶气饱和水从出水管排出进行冲洗。该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小便器的除菌、抑味目的,但是依然未能解决下水管道与室内空间的隔断问题且使用成本较高,另外依据国家GB-2005标准,节水型小便器用水量为3升,并对供水压力有一定要求,在水压不稳定时,如压力过大,则这种形式的泡沫水极易冲溅出小便器,给卫生清洁带来不便。除上述问题外,由于小便器作为尿液排放使用原因,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排污管路中极易结垢形成堵塞,因常规结构设计,人们不能以目测等简单方式判断是否需更换、清理部件,给使用和维护带来一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水小便器,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节水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开设在小便器主体底部的下水口、与下水口连接的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水口接头、排便软管接头、排便软管、排便软管留置腔及下水管,其中,下水口接头安装在小便器主体的下水口上,排便软管接头通过活接头与下水口接头连接,排便软管留置腔的上端口与排便软管接头配接,其下端口连接有下水管,排便软管置于排便软管留置腔内,排便软管为自吸合片状结构,其上端设有外翻边,其上部两侧呈相对向内收束的弧形结构,其下部自吸合片状结构部上端的软管内腔扩充有导流槽,排便软管的外翻边置于排便软管留置腔的上端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便软管留置腔为管状透明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排便软管下部的自吸合片状结构部呈S形弯曲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去除了存水弯管,采用独特的排污管路设计,排污管路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水口接头、排便软管接头、排便软管、排便软管留置腔及下水管,各部件配合紧密,密封性好;排便软管为自吸合片状结构,其上端设有外翻边,其上部两侧呈相对向内收束的弧形结构,其下部自吸合片状结构部上端的软管内腔扩充有导流槽,排便软管的外翻边置于排便软管留置腔的上端口上,本实用新型排便软管结构设计有效隔绝了下水管与室内空间的连通,安全卫生,由于排便软管上的导流槽设计,可以加速污物的排放,降低尿垢的形成,延长排便软管的使用寿命。
2、由于所述排便软管留置腔为管状透明结构,人们可以通过目测方便的观察到部件使用状态,即时进行更换维护,方便使用。
3、由于排便软管下部的自吸合片状结构部呈S形弯曲形状,可以进一步增强空间隔断效果,便于污物的加速排放,而且可以缩短排便软管长度尺寸,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存水弯管,节水效果明显,同时有效隔绝了下水管与室内空间的连通,安全卫生,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节水小便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便软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1、小便器主体;2、下水口接头;3、排便软管接头;4、排便软管留置腔;5、下水管;6、排便软管;7、活接头;8、排便软管自吸合片状结构部;9、排便软管外翻边;10、排便软管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该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本专利说明书所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节水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1、开设在小便器主体底部的下水口、与下水口连接的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水口接头2、排便软管接头3、排便软管6、排便软管留置腔4及下水管5,其中,下水口接头2安装在小便器主体1的下水口上,排便软管接头3通过活接头7与下水口接头2连接,本实施例优选活接头7为内丝接头,排便软管留置腔4的上端口与排便软管接头3螺纹装配,其下端口连接有下水管5,排便软管6置于排便软管留置腔4内,排便软管6为自吸合片状结构,其上端设有外翻边9,其上部两侧呈相对向内收束的弧形结构,其下部自吸合片状结构部8上端的软管内腔扩充有导流槽10,排便软管的外翻边9置于排便软管留置腔4的上端口上,排便软管留置腔4为管状透明结构,所述排便软管6下部的自吸合片状结构部8呈S形弯曲形状。
Claims (3)
1.节水小便器,包括小便器主体(1)、开设在小便器主体底部的下水口、与下水口连接的排污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路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水口接头(2)、排便软管接头(3)、排便软管(6)、排便软管留置腔(4)及下水管(5),其中,下水口接头(2)安装在小便器主体(1)的下水口上,排便软管接头(3)通过活接头(7)与下水口接头(2)连接,排便软管留置腔(4)的上端口与排便软管接头(3)配接,其下端口连接有下水管(5),排便软管(6)置于排便软管留置腔(4)内,排便软管(6)为自吸合片状结构,其上端设有外翻边(9),其上部两侧呈相对向内收束的弧形结构,其下部自吸合片状结构部(8)上端的软管内腔扩充有导流槽(10),排便软管的外翻边(9)置于排便软管留置腔(4)的上端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软管留置腔(4)为管状透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水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软管(6)下部的自吸合片状结构部(8)呈S形弯曲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42375.XU CN207974213U (zh) | 2018-03-13 | 2018-03-13 | 节水小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42375.XU CN207974213U (zh) | 2018-03-13 | 2018-03-13 | 节水小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74213U true CN207974213U (zh) | 2018-10-16 |
Family
ID=63765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42375.XU Active CN207974213U (zh) | 2018-03-13 | 2018-03-13 | 节水小便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74213U (zh) |
-
2018
- 2018-03-13 CN CN201820342375.XU patent/CN2079742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42453U (zh) | 一种新型节水防溅坐便器 | |
CN201526082U (zh) | 灭菌型坐便冲洗器 | |
CN201641828U (zh) | 多功能人体肛门和外阴清洁器 | |
CN207597516U (zh) | 多功能蹲便冲洗箱 | |
CN207974213U (zh) | 节水小便器 | |
CN201537045U (zh) | 无水冲去味卫生座便器 | |
CN210812689U (zh) | 一种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病房专用呕吐洗漱装置 | |
CN201512847U (zh) | 一种保健坐便冲洗器 | |
CN207412108U (zh) | 一种粪尿分离坐便器 | |
CN201459887U (zh) | 横排式无水箱节水马桶 | |
CN212772667U (zh) | 一种节能型智能马桶 | |
CN201771040U (zh) | 一种消毒座便器 | |
CN203924287U (zh) | 一种防异味防溅水的便器 | |
CN104248784A (zh) | 一种妇女专用洁身器 | |
CN201857657U (zh) | 节水座便器 | |
CN201381542Y (zh) | 除臭冲洗器 | |
CN201485948U (zh) | 坐便器 | |
CN201137201Y (zh) | 除臭座便器 | |
CN200974996Y (zh) | 一种能用于贮存二次用水的节水箱 | |
CN214342011U (zh) | 一种卫生洁具 | |
CN210931124U (zh) | 节能防堵型不锈钢座便器 | |
CN2428533Y (zh) | 直通式便器 | |
CN221095337U (zh) | 一种小孔式无唇蹲便器冲水装置 | |
CN213926569U (zh) | 一种翻转式坐便容器 | |
CN221855704U (zh) | 一种无唇式蹲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6 Address after: 050000 Victoria shop A-16, no.360, TIYU South Street, Yuhua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eilv Hebei Tourism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000 175 Yucai street, Shijiazhuang, Hebei (6 floor, Hebei Tourism Commission) Patentee before: Li Jinpi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