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22663U - 风冷式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冷式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22663U CN207922663U CN201721893680.XU CN201721893680U CN207922663U CN 207922663 U CN207922663 U CN 207922663U CN 201721893680 U CN201721893680 U CN 201721893680U CN 207922663 U CN207922663 U CN 207922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oam
- supply passage
- return
-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冷式制冷设备。风冷式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和门体,箱体中设置有风道组件、隔断和蒸发器,隔断将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风道组件包括盖板、泡沫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第一回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泡沫体设置在盖板上,泡沫体中形成回风腔体、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与回风腔体连通,第一出风口与第一送风通道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二送风通道;第一风机设置在回风腔体中,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二送风通道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实现提高制冷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和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风冷式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风冷方式制冷的制冷设备(冰箱、冷柜等)箱体中通常配置有风道进行送风,而对于单箱体中分割为上下两个储物间室的情况下,通常在风道中增加风门来各自调节两个储物间室的温度。但是,采用风门调节温度存在如下问题:1、风门需要安装在出风口处并横向放置在风道中,使得风道的整体厚度尺寸较大,导致储物空间减小,空间利用率低;2、风门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风门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较长,其上容易积水而结冰导致无法关闭,使用可靠性较低。如何设计一种空间利用率高且使用可靠性高的制冷设备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式制冷设备,实现提高制冷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和使用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冷式制冷设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风道组件、隔断和蒸发器,所述隔断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盖板、泡沫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中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回风口,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中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泡沫体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泡沫体中形成依次连通的回风腔体、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回风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回风腔体中,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蒸发器贴靠在所述泡沫体的背面并遮盖住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泡沫和第二泡沫,所述第一泡沫和所述第二泡沫之间形成所述回风腔体,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泡沫上,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泡沫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沫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回风腔体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泡沫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回风腔体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回风口连接,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回风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沫和所述第二泡沫之间还形成通风道,所述第二泡沫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通过所述通风道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泡沫的上部边缘形成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送风通道的通风缺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布在所述盖板的边缘,所述通风缺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泡沫的背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隔条,所述隔条将所述凹槽分隔形成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位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上方;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回风进入到所述回风腔体中,所述第一风机将所述回风腔体中的气体朝向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吹出并进入到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气体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朝上流动的同时与所述蒸发器换热,部分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出风口输出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中,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中流动的剩余气体进入到第二送风通道中向下流动并继续与所述蒸发器换热,所述第二风机将所述第二送风通道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出风口输出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风道组件中配置两个独立的风机分别控制两个储物间室的温度,从而无需额外配置风门来控制制冷,可以有效的缩小风道组件的厚度,减小风道组件所占用箱体内部的空间,有效的增大了储物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另外,风机长时间处于运转状态,不会发生因采用风门结冰而导致控制失效的情况发生,简化了控制过程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实施例中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实施例中隔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制冷设备实施例中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风冷式制冷设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箱体1和门体(未图示),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风道组件2、隔断3和蒸发器10,所述隔断3将所述箱体1内部分隔为第一储物间室101和第二储物间室102,其中,为了便于储物,第二储物间室102中还设有滑轨4,通过滑轨4可以安装抽屉。其中,本实施例风冷式制冷设备针对风道组件2和隔断3分别进行了改进,具体如下:
针对风道组件2,本实施例中的风道组件2包括盖板21、泡沫体22、第一风机23和第二风机24,所述盖板2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101中的第一出风口211和第一回风口212,所述盖板2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102中的第二出风口213和第二回风口214;所述泡沫体22设置在所述盖板21上,所述泡沫体22中形成依次连通的回风腔体(未标记)、第一送风通道201和第二送风通道202,所述第一回风口212和所述第二回风口214与所述回风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211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213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机23设置在所述回风腔体中,所述第二风机24设置在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13之间,所述蒸发器10贴靠在所述泡沫体22的背面并遮盖住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具体的,本实施例风冷式制冷设备中的风道组件2配置有两个风机进行送风,其中,第一风机23用于向第一储物间室101中送风并控制该间室的温度,而第二风机24用于向第二储物间室102中送风并控制该间室的温度,这样,风道组件2中便可以无需配置风门进行温度控制,一方面有效的缩小风道组件2的整体厚度,有效的增大了箱体1内部的储物空间,另一方面,风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被冰霜所冰冻住,确保运行可靠性,并且,在控制过程中,通过控制两个风机启停来控制对应间室的温度,有效的简化了控制过程。其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第一储物间室101配置为冷藏室,而第二储物间室102可以作为变温室或冷冻室,第一储物间室101位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102的上方,所述第一储物间室101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102的回风进入到所述回风腔体中,所述第一风机23将所述回风腔体中的气体朝向所述蒸发器10的底部吹出并进入到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气体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朝上流动的同时与所述蒸发器10换热,部分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出风口211输出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101中,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中流动的剩余气体进入到第二送风通道中向下流动并继续与所述蒸发器10换热,所述第二风机24将所述第二送风通道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出风口213输出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102中,在气体在循环流动过程中,两个间室的回风被第一风机23吹向蒸发器10的底部,从而确保回风气流能够从蒸发器10的底部与蒸发器10换热,并且,从第一风机23吹出的气流将从蒸发器10的底部反向朝上沿着第一送风通道流动,第一送风通道中流动的气流与蒸发器10换热形成冷气流,部分冷气流将从第一出风口211输出进入到第一储物间室101制冷,同时,第一送风通道流动的剩余冷气流进入到第二送风通道向下流动并继续与蒸发器10换热形成温度更低的气流,最后,在第二风机24的作用下经由第二出风口213送入到第二储物间室102中。而在其中一储物间室的温度达到设定要求后,该储物间室对应的风机便停止运行,这样,便可以独立的控制两个储物间室的温度。其中,泡沫体2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泡沫221和第二泡沫222,所述第一泡沫和所述第二泡沫之间形成所述回风腔体,所述第一风机23和所述第二风机24设置在所述第二泡沫222上,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泡沫222的背面上。而为了方便连通气体流路,所述第一泡沫221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回风腔体的第一缺口2213,所述第一泡沫221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回风腔体的第二缺口2212,所述第一缺口2213与所述第一回风口连接,所述第二缺口2212与所述第二回风口连接,而第一泡沫221和所述第二泡沫222之间还形成通风道,所述第二泡沫222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211的通风口2211,所述通风口2211通过所述通风道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连通。优选的,为了使得第一储物间室101中均匀的送风,第二泡沫222的上部边缘形成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送风通道的通风缺口2221,所述第一出风口211分布在所述盖板21的边缘,所述通风缺口22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211连通,这样,通过分布在盖板21的边缘的多个第一出风口211出风,能够实现侧出风并有效的增强冷量分布均匀性,保证制冷效果。另外,第二泡沫222的背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隔条203,所述隔条203将所述凹槽分隔形成所述第一送风通道201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202。
而本实用新型风冷式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控制第一风机23和第二风机24通断电,来调节第一储物间室101和第二储物间室102的温度。具体的,当第一储物间室1-1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第一风机23启动直至第一储物间室101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当第二储物间室102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则第二风机24启动直至第二储物间室102的温度达到设定值。
通过在风道组件中配置两个独立的风机分别控制两个储物间室的温度,从而无需额外配置风门来控制制冷,可以有效的缩小风道组件的厚度,减小风道组件所占用箱体内部的空间,有效的增大了储物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另外,风机长时间处于运转状态,不会发生因采用风门结冰而导致控制失效的情况发生,简化了控制过程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与此同时,针对隔断3和滑轨4相互配合的改进为:隔断3设置在两个所述滑轨4之间。具体的,隔断3通过滑轨4间接的安装在箱体1中,隔断3与滑轨4组装配合,能够使得安装在滑轨4上的抽屉与隔断3之间的距离变小,这样,在抽屉滑入到滑轨4中处于关闭状态下,使得隔断3能够更有效的封盖住抽屉的上部开口,以获得较好的密封性。其中,为了确保抽屉在关闭时,能够正常有效的送风制冷,隔断3的后端部的下表面形成凹陷结构33,所述第二出风口213位于所述凹陷结构33中,具体的,在抽屉滑入到滑轨4的内端部后,使得第二出风口213位于抽屉上部开口的上方,而第二出风口213位于隔断3上的凹陷结构33中,确保第二出风口213不会阻碍抽屉滑动,同时,确保从第二出风口213输出的冷气直接进入到抽屉中。其中,隔断3可以采用卡装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滑轨4上,具体的,隔断3的两侧底部分别设置有插舌31,所述滑轨4上设置有插槽41,所述插舌31插在对应的所述插槽41中,通过插舌31与插槽41配合能够对隔断3上下方向进行限位,同时,隔断3的前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爪32,所述滑轨4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卡爪42,所述第一卡爪32与所述第二卡爪42卡装在一起,通过第一卡爪32与第二卡爪42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隔断安装在滑轨上,使得隔断能够与抽屉之间的距离更小,减小隔断与抽屉之间存在的间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隔断更好的对抽屉进行密封,使得抽屉内物品的制冷效果更佳,提高用户体验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个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风冷式制冷设备,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箱体和门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风道组件、隔断和蒸发器,所述隔断将所述箱体内部分隔为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盖板、泡沫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中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一回风口,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中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泡沫体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泡沫体中形成依次连通的回风腔体、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回风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回风腔体中,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所述蒸发器贴靠在所述泡沫体的背面并遮盖住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泡沫和第二泡沫,所述第一泡沫和所述第二泡沫之间形成所述回风腔体,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泡沫上,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二泡沫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沫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回风腔体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泡沫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回风腔体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回风口连接,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回风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沫和所述第二泡沫之间还形成通风道,所述第二泡沫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通过所述通风道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沫的上部边缘形成若干连通所述第一送风通道的通风缺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分布在所述盖板的边缘,所述通风缺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沫的背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隔条,所述隔条将所述凹槽分隔形成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和所述第二送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位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上方;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回风进入到所述回风腔体中,所述第一风机将所述回风腔体中的气体朝向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吹出并进入到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气体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朝上流动的同时与所述蒸发器换热,部分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第一出风口输出至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中,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中流动的剩余气体进入到第二送风通道中向下流动并继续与所述蒸发器换热,所述第二风机将所述第二送风通道中流动的气体从所述第二出风口输出至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93680.XU CN207922663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风冷式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93680.XU CN207922663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风冷式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22663U true CN207922663U (zh) | 2018-09-28 |
Family
ID=6361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9368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922663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风冷式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226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3452A (zh) * | 2017-12-29 | 2018-10-02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风冷式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21893680.XU patent/CN20792266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13452A (zh) * | 2017-12-29 | 2018-10-02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风冷式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613452B (zh) * | 2017-12-29 | 2023-11-10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风冷式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71869U (zh) | 卧式风冷冷柜 | |
WO2016086429A1 (zh) | 一种具有防冻堵风道结构的冰箱 | |
CN209386681U (zh) | 多温区风冷酒柜 | |
CN109974370B (zh) | 风冷冰箱 | |
CN207922662U (zh) | 风冷式制冷设备 | |
CN107062747A (zh) | 一种冰箱风道组件以及冰箱 | |
CN107120894B (zh) | 变容积冷冻冷藏风冷式制冷设备 | |
CN207936593U (zh) | 用于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 |
CN108224883B (zh) | 风道组件、制冷设备及风道组件的组装方法 | |
CN207922663U (zh) | 风冷式制冷设备 | |
CN208042582U (zh) | 制冷设备 | |
CN106895639B (zh) | 多温区风冷式制冷设备 | |
CN108613452B (zh) | 风冷式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507257B (zh) | 风冷式制冷设备 | |
CN207936594U (zh) | 用于冰箱的风道组件及冰箱 | |
CN108195113A (zh) | 制冷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7120893A (zh) | 变容积独立送风式制冷设备 | |
CN108489169A (zh) | 制冷设备 | |
CN207674809U (zh) | 抽屉及制冷设备 | |
CN107120896B (zh) | 蒸发器顶置式制冷设备 | |
CN221259206U (zh) | 风循环装置及制冷设备 | |
CN107120892B (zh) | 变容积风冷式制冷设备 | |
CN219346922U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CN207922671U (zh) |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 |
CN219531316U (zh) | 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