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919408U -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19408U
CN207919408U CN201820271825.0U CN201820271825U CN207919408U CN 207919408 U CN207919408 U CN 207919408U CN 201820271825 U CN201820271825 U CN 201820271825U CN 207919408 U CN207919408 U CN 207919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mill
windmill mechanism
blade
mark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18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2718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919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19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19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标识壳体(1)至少有一个带有孔洞或凹槽的标志面,标志面上或标志面的孔洞或凹槽内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和逆反射体(5),风车机构(2)安装在壳体(1)上,且当风车机构(2)运动时,风车机构(2)叶片上的刷头或刷片(3)能刷到长余辉发光体(4)和逆反射体(5)的外表面;通过长余辉吸收环境光并余辉发光具有主动发光诱导、指示功能,并兼具被动反光功能;并通过在标识壳体(1)设置扰流孔和对风车机构(2)上的叶片形状进行重新设计,使更利于风力转动;及通过在风车机构(2)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4)或/和逆反射体(5),既弥补了叶片对光线的遮挡,又具有动态发光或反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背景技术
标识一般起传递信息或视觉提示、诱导等作用。作为标识主要用途之一的交通标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使用频率最高、安防性能较突出的一类标识,主要包括凸起路标、轮廓标、轮廓柱、标识牌等交通安防标识。
由于这类标识一般安装在道路、街道、公路、高速公路、隧道、桥梁等户外场所,故极易在标识面上积灰,严重影响了安防效果,例如:标志面上的反光材料(如反光膜、反光晶格板)积灰会使反光性能下降30%-70%以上。为了保证此类标识的安防性能,就需要维护人员定期清灰,从而大大增加了使用和维护的成本。
为此,专利公开号CN 20172233 U、CN 204690617 U公布了一类风车式自清洁标志牌,通过在标志牌上设置叶片上带有清灰毛刷的风车机构,利用道路上的自然风、过堂风和车辆往来带来的空气扰动驱动风车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刷头或刷片自动刷掉标志面上的灰尘,实现了自动清灰的功能。但上述专利产品还存在以下缺点:a由于标志牌上仅设有反光材料,故在夜晚依赖来往车灯光才能发挥被动反光作用,而没有主动发光的功能,但仅依靠反光明显满足不了道路的安防要求;b、风车叶片的形状设计不合理:由于风车叶片设在标识面的前方,挡住了部分逆反射光,影响到标识的反光效果,为了减小此影响,叶片在风车机构轴向的受力面积设计得过小,影响到风车机构的转动,从而影响其自清洁效果;c、该专利描述的是一种单面反光标识,主要用在高速公路上,而绝大多数的公路是双向通行或至少有部分双向通行的,虽然标志牌在面对行进方向的正面积灰多,而在背面积灰少,但从安防角度出发,也要考虑背面的反光效果;d、风车机构的转动轴部分存在雨水渗漏风险且容易积灰,影响了风车的转动效果。基于上述不足之处,因此,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
而随着各种新型道路如绿道、景区道路、人车混行道路等不断增多和交通理念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标识的服务范围并进一步提高标识的安防水平成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并且随着现代交通载体越来越发达,各种大型建筑物的地下通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高铁隧道、桥涵洞等场所标识的安防级别更高,往往需要应急发光功能,仅有反光功能是远不能满足其要求的。
故如何在风车式自清洁标识牌上增加主动发光功能并能达到实际使用价值,并更加合理地设置反光、发光元器件,从而保证在夜晚的发光和反光效果,以保证更高的安防效果和适用于更大的应用领域,成了业内所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通过:
a、在风车式自清洁标识上组合设置长余辉发光体和逆反射体(其中,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蓄能发光材料,能够吸收环境光并将吸收到的光能以可见光的形式缓慢释放,故能摆脱市电自主发光或在断电时发挥应急发光功能,并具有绿色、节电、环保等优点,因此,在标识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如长余辉发光轮廓标、长余辉发光标志牌等各种交通安防标识,并受到业内认可和用户的高度好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长余辉发光体吸收白天的环境光和晚上的来往车灯光余辉发光,起到主动发光指示或诱导作用。
b、对风车叶片的形状进行重新合理设计:叶片为透明叶片,且叶面为弧面,内侧(位于逆反射体或/和长余辉发光体的前方)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垂直,外侧(超出标识面边缘部分)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平行,从而既减小了叶片对逆反射光和余辉光的遮挡,又增大了叶片在风车机构轴向的受力面积,以利于风车机构的转动并实现更好的自清洁效果,同时方便在外侧叶面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或逆反射体,并增大叶片垂直轴向的发光或反光面积。
c、在叶片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通过叶片旋转既实现动态发光效果,又增大长余辉发光体的动态发光面积,或在叶片上设置逆反射体,通过叶片旋转既实现动态反光效果,又增大逆反射体的动态反光面积:进一步提高标识的辨识度,从而提升了交通安全。
d、将标识以一定的规律排列并安装到基板或基材上,并在标识下方的基板或基材上设制扰流孔,利于风吹叶片转动,并能组成发光、反光阵列,以达到密集布置的效果,而且方便安装。
e、在风车轴部分的下方或侧面设有漏水孔,防止雨水、泥水渗漏和堆积,以减少风车转动阻力。
f、在标识背面(与标志正面(即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的一面)相对)设置长余辉发光体(4)或/和逆反射体(5),从而兼顾了标识背面的发光反光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标识的安防性能。
g、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等优点,外形结构和固定结构可以按需设计,做成道路轮廓标、轮廓柱、标志牌、广告牌、导向标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基于上述原理,还可以制成各种发光美化类的发光反光产品,应用于例如园林美化、小区生活等其他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包括标识壳体(1)、风车机构(2)、逆反射体(5);所述的标识壳体(1)上至少设有一个带有孔洞或凹槽的标识面,所述的标识面上设有逆反射体(5);所述的风车机构(2)包括转动机构和叶片,且轴向垂直安装于标识面上,此时,转动机构设在标识壳体(1)标识面的孔洞或凹槽内,叶片设在标识壳体(1)外,且每个叶片上都设有刷头或刷片(3),风车机构(2)旋转时,刷头或刷片(3)能刷到逆反射体(5)的外表面;所述的标识面上或标识面的孔洞或凹槽内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且风车机构(2)旋转时,刷头或刷片(3)能刷到长余辉发光体(4)的外表面。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4)呈块状或点状设在逆反射体(5)的区域内。
进一步,逆反射体(5)为圆形或圆环形设置的逆反射体,长余辉发光体(4)呈圆环形和圆形设在逆反射体(5)的周围并与逆反射体(5)互补为圆形。
进一步,逆反射体(5)为呈扇形等间隔设置的多个逆反射体(5),长余辉发光体(4)间隔地设在逆反射体(5)之间并与逆反射体(5)互补为圆形。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4)和逆反射体(5)按一定的文字或符号或图案设置成组合结构。
进一步,风车机构(2)的转动机构为轴承式转动机构,以减少风车机构(2)的转动阻力。
进一步,风车机构(2)的叶片为透明叶片,以减少对叶片下方逆反射光的遮挡。
进一步,风车机构(2)的叶片旋转的轮廓超出标志面的边缘,且叶片的叶面为弧面,内侧叶面与标志面近似垂直,外侧叶面与标志面近似平行,从而既减小了叶片对逆反射光和余辉光的遮挡,又增大了叶片在风车机构轴向的受力面积,以利于风车机构的转动并实现更好的自清洁效果。
进一步,风车机构(2)的转动轴前方或叶片的外端部分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或逆反射体(5)。当风车机构(2)叶片的外端部分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或逆反射体(5)时,通过叶片旋转既实现动态发光或反光效果,又增大了动态发光或反光面积:进一步提高标识的辨识度,从而提升了交通安全。
进一步,风车结构(2)的叶片可以直接用长余辉发光粉和透明有机材料混合成型,例如通过注塑或浇注等工艺成型。
进一步,标识壳体(1)为带有基板或基材的标识壳体,所述的基板或基材上设有对着叶片的通风扰流孔,以利于风吹风车机构(2)转动。
进一步,标识壳体(1)上设有固定结构,如安装支架、螺栓、螺孔等,用于固定安装。
进一步,标识壳体(1)与标识面相对的一面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或/和逆反射体(5),以提供背面的指示或诱导或示警功能,进一步提高标识的安防性能。
标识壳体(1):
标识壳体(1)主要起透光、支承、支撑、容纳、固定、安装、保护等作用;标识壳体(1)形状和结构按需设计,一般为组合体,可以设有安装支架,可以用胶水或紧固件或契合结构等结合;可以通过注塑、冲压、模压等工艺成型,也可以分次成型;由金属或陶瓷或塑料或玻璃或复合材料等材质制成,或不同材质组合构成。
标识壳体(1)至少设有一个标识面,优选平面,或球面或其组合(利于广角发光反光,且利于风吹风车转动)。标识面上设有孔洞或凹槽,用于安装风车机构(2)和长余辉发光体(4)等元器件。
标识壳体(1)还可以设有固定结构,如安装支架、螺栓、螺孔或安装脚等安装结构,具体大小、形状、尺寸按实际需要设置,以便于安装固定。
本文中的标识壳体(1)是一个广义上的标识壳体,还包括标识的外延件,如固定柱、固定脚和固定基座等。例如:把标识本体固定在一根立柱上制成柱形轮廓标等。
风车机构(2):
风车机构(2)至少包括转动机构和叶片。
风车机构(2)通过螺丝等紧固结构将转动机构的旋转轴固定到标识壳体(1)标识面的孔洞或凹槽内结合到标识壳体(1)上,叶片为单片或多片且平行于标识面等角度地设在转动机构上。此时,转动机构位于标识壳体(1)标识面的孔洞或凹槽内,叶片位于标识壳体(1)外。
其中,旋转轴优选不锈钢或合金铝杆,转动机构优选轴承式转动机构,叶片优选透明弧面型叶片,且叶片旋转的轮廓外延超出标识面边缘,内侧(位于逆反射体或/和长余辉发光体的前方)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垂直,外侧(超出标识面边缘部分)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平行。
刷头或刷片(3):
刷头或刷片(3)为毛刷,或发泡体或海绵体等柔性材料。
刷头或刷片(3)通过注塑工艺与风车机构(2)的叶片一体成型、或通过粘胶或契合结构或螺丝等固定在每个叶片上,且其位置相互配合,以使其旋转时刷到长余辉发光体(4)或/和逆反射体(5)的外表面。
长余辉发光体(4):
长余辉发光体(4)属于一种蓄能发光材料,一般是指长余辉发光粉、或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的混合物或混合加工物。其中加工物是指发光粉和透明介质混合,经过加热固化或反应固化或经过注塑,挤出等工艺的成型物。
使用的长余辉发光粉优先选择发光性能好的掺稀土的碱土铝酸盐类或硅酸盐类,如发蓝绿光的Sr4Al14O25或发黄绿光的SrAl2O4,或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的透明介质为透光性好的塑料树脂、橡胶或者玻璃等介质。
长余辉发光体(4)可以是点状物、片状物、块状物或其它组合体等,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自行设置;一般为层状结构,优选做成刚性或柔性的片材或板材。
长余辉发光体(4)可以用粘胶或契合结构或紧固件固定。
逆反射体(5):
逆反射体(5)提供逆反射功能,为镀膜型逆反射材料或玻璃珠型逆反射材料或晶格型逆反射层或微棱镜型逆反射层等,具体可以是反光膜、晶格反光板、微棱镜反光板、反光珠阵列片或者反光猫眼等;一般为片材或板材;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梯形等,按需设计,优选圆形或环形。
逆反射体(5)一般设置在标识壳体(1)上或标识壳体(1)的空腔或孔洞或凹槽内,可以通过封装胶、热熔胶、结构胶、超声波热合等材料或工艺固定。
逆反射体(5)可以选用不同逆反射结构的逆反射材料如反光膜、晶格反光板、微棱镜型反光板、或者反光猫眼等的组合,或不同颜色的逆反射材料如白色、黄色或红色等的逆反射材料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为:
1、在风车式自清洁标识上组合设置长余辉发光体和逆反射体(其中,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蓄能发光材料,能够吸收环境光并将吸收到的光能以可见光的形式缓慢释放,故能摆脱市电自主发光或在断电时发挥应急发光功能,并具有绿色、节电、环保等优点,因此,在标识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如长余辉发光轮廓标、长余辉发光标志牌等各种交通安防标识,并受到业内认可和用户的高度好评,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长余辉发光体吸收白天的环境光和晚上的来往车灯光余辉发光,起到主动发光指示或诱导作用。
2、对风车叶片的形状进行重新设计:叶片为透明叶片,且叶面为弧面,内侧(位于逆反射体或/和长余辉发光体的前方)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垂直,外侧(超出标识面边缘部分)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平行,从而既减小了叶片对逆反射光和余辉光的遮挡,又增大了叶片在风车机构轴向的受力面积,以利于风车机构的转动并实现更好的自清洁效果,同时方便在外侧叶面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或逆反射体,并增大叶片垂直轴向的设置发光或反光面积。
3、在叶片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通过叶片旋转既实现动态发光效果,又增大长余辉发光体的动态发光面积,或在叶片上设置逆反射体,通过叶片旋转既实现动态反光效果,又增大逆反射体的动态反光面积:进一步提高标识的辨识度,从而提升了交通安全。
4、将标识以一定的规律排列并安装到基板或基材上,并在标识下方的基板或基材上设制扰流孔,利于风吹叶片转动,并能组成发光、反光阵列,以达到密集布置的效果,而且方便安装。
5、在风车轴部分的下方或侧面设有漏水孔,防止雨水、泥水渗漏和堆积,以减少风车转动阻力。
6、在标识背面(与标志正面(即面对车辆行进方向的一面)相对)设置长余辉发光体(4)或/和逆反射体(5),从而兼顾了标识背面的发光反光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标识的安防性能。
7、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等优点,外形结构和固定结构可以按需设计,做成道路轮廓标、轮廓柱、标志牌、广告牌、导向标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基于上述原理,还可以制成各种发光美化类的发光反光产品,应用于例如园林美化、小区生活等其他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导向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导向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包括标识壳体(110)、风车机构(120)、刷头或刷片(130)、长余辉发光体(140)、逆反射体(150),如图2、3所示。
标识壳体(110):
标识壳体(110)为白色ABS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圆形标识壳体。标识壳体(110)一侧的圆面为标志面,标志面上设有底部边缘带有环形凹槽的圆形开口,环形凹槽包围着中间的圆柱形凸起,圆柱形凸起的中央设有孔洞。
标识壳体(110)的底部设有铝合金制的安装机构,并通过螺丝固定在标识壳体(110)上。
风车机构(120):
风车机构(120)为风车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和叶片,其中,转动机构的旋转轴穿过逆反射体(150)中心的通孔穿入标识壳体(110)标志面上圆柱形凸起中央的孔洞内固定,叶片有三片,等角度地设在转动机构上。
刷头或刷片(130):
刷头或刷片(130)为海绵体,通过粘胶分别固定在风车机构(120)的各个叶片上,且其位置相互配合,以使其旋转时刷到整个长余辉发光体(140)和逆反射体(150)的外表面.
长余辉发光体(140):
长余辉发光体(140)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直浇注在标识壳体(110)标志面的环形凹槽里固化成型。
逆反射体(150):
逆反射体(150)为亚克力树脂通过注塑成型的、中心带有通孔、周围一圈为透明环的圆形晶格反光板,通过契合结构嵌入标识壳体(110)标志面圆形开口内并用封装胶封装。此时,长余辉发光体(140)恰好位于透明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通过螺栓安装在道路两侧的栏杆上且标识面面对车辆行进方向,既能够通过长余辉发光材料吸收环境光蓄能发光和晶格反光板反光,又通过在长余辉安防标识的标识面上设置风车机构并在风车机构的叶片上设置刷头或刷片,利用道路边的自然风、过堂风和车辆往来带来的空气扰动驱动风车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刷头或刷片自动刷掉标识面上的灰尘,实现了自动清灰的功能,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清理效果好等优点。
实施例二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包括标识壳体(210)、风车机构(220)、刷头或刷片(230)、长余辉发光体(240)、逆反射体(250),如图4、5所示。
标识壳体(210):
标识壳体(210)为白色ABS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圆形标识壳体。标识壳体(210)一侧的圆面为标志面,标志面上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圆心处设有中央带有孔洞的柱形凸起。
标识壳体(210)的底部设有铝合金制的安装机构,并通过螺丝固定在标识壳体(210)上。
风车机构(220):
风车机构(220)为风车结构,包括转动机构和叶片,其中,转动机构的旋转轴穿过逆反射体(250)中心的通孔穿入标识壳体(210)标志面上柱形凸起中央的孔洞内固定。叶片有三片,为树脂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并等角度地设在转动机构上。叶片旋转的轮廓超出标志面的边缘,且叶片的叶面为弧面,内侧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垂直,外侧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平行。
刷头或刷片(230):
刷头或刷片(230)为毛刷,通过注塑植入在风车机构(220)的各个叶片上,且其位置相互配合,以使其旋转时刷到整个长余辉发光体(240)和逆反射体(250)的外表面。
长余辉发光体(240):
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树脂混合后二次注塑成风车机构(220)的叶片尾端部分,作为长余辉发光体(240)。
逆反射体(250):
逆反射体(250)为亚克力树脂通过注塑成型的、中心带有通孔的圆形晶格反光板,通过超声波热合嵌入到标识壳体(210)标志面的圆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通过螺栓安装在道路两侧的栏杆上且标识面面对车辆行进方向,既能够通过晶格反光板反光,又通过在长余辉安防标识的标识面上设置风车机构并在风车机构的叶片上设置刷头或刷片,利用道路边的自然风、过堂风和车辆往来带来的空气扰动驱动风车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刷头或刷片自动刷掉标识面上的灰尘,实现了自动清灰的功能,并通过在外侧叶片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通过长余辉发光体吸收环境光余辉发光,还通过叶片旋转既实现动态发光效果,又增大长余辉发光体的动态发光面积,进一步提高标识发光的辨识度;且通过对风车叶片的形状进行重新设计:叶片为透明叶片,且叶面为弧面,内侧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垂直,外侧叶面与标志面的近似平行,从而既减小了叶片对逆反射光和余辉光的遮挡,又增大了叶片在风车机构轴向的受力面积,以利于风车机构的转动并实现更好的自清洁效果,同时方便在外侧叶面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并增大叶片垂直轴向的设置发光面积。
实施例三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包括标识壳体(310)、风车机构(320)、刷头或刷片(330)、长余辉发光体(340)、逆反射体(350),如图6所示。
标识壳体(310):
标识壳体(310)为白色ABS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条形板材。标识壳体(310)的正面和背面都是标识面,标识面上等距离地设有顶部中央带有孔洞的柱形凸起,用于固定风车机构(320),所述凸起的周围按环形等距排列地设有扰流孔,以利于风车机构(320)随风转动。
多段标识壳体(310)拼接成类圆弧形并通过螺栓等固定在隧道顶壁。
风车机构(320):
风车机构(320)为风车结构,包括转动机构和叶片,其中,转动机构的旋转轴穿过逆反射体(350)中心的通孔再穿入标识壳体(310)柱形凸起顶部中央的孔洞内固定,叶片有三片,为透明树脂通过注塑工艺成型,等角度地设在转动机构上,此时,标识壳体(310)上的扰流孔恰好位于风车机构(320)的叶片下方。
刷头或刷片(330):
刷头或刷片(330)为毛刷,通过注塑植入在风车机构(320)的各个叶片上,且其位置相互配合,以使其旋转时刷到整个逆反射体(350)的外表面。
长余辉发光体(340):
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树脂混合后二次注塑成风车机构(320)的叶片尾端部分,作为长余辉发光体(340)。
逆反射体(350):
逆反射体(350)为冲压成型的圆形微棱镜反光膜,通过压敏胶粘合在标识壳体(310)标志面柱形凸起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多个标识拼接成一个类圆弧形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隧道顶壁,既能够通过反光膜反光,又通过在长余辉安防标识的标识面上设置风车机构并在风车机构的叶片上设置刷头或刷片,利用隧道内的自然风、过堂风和车辆往来带来的空气扰动驱动风车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刷头或刷片自动刷掉标识面上的灰尘,实现了自动清灰的功能,并通过在叶片上设置长余辉发光体,通过长余辉发光材料吸收环境光蓄能发光,还通过叶片旋转既实现动态发光效果,又增大长余辉发光体的动态发光面积,进一步提高发光的辨识度,还通过在标识壳体(310)上设置扰流孔,以利于风车机构随风转动,进一步提高了除灰效果。
实施例四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导向标,包括标识壳体(410)、风车机构(420)、刷头或刷片(430)、长余辉发光体(440)、逆反射体(451)(452),如图7、8所示。
标识壳体(410):
标识壳体(410)为白色ABS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圆形标识壳体。标识壳体(410)两侧的圆面都为标志面,正面标志面上设有底部带有箭头形凹槽的圆形开口,圆形开口的圆心处设有中央带有孔洞的柱形凸起,背面标志面上设有圆形开口。
标识壳体(410)的侧部设有铝合金制的安装机构,并通过螺丝固定在标识壳体(410)上。
风车机构(420):
风车机构(420)为风车结构,包括转动机构和叶片,其中,转动机构的旋转轴穿过逆反射体(550)中心的通孔穿入标识壳体(410)正面标志面柱形凸起中央的孔洞内固定,叶片有三片,为透明PC通过注塑工艺成型,等角度地设在转动机构上。
刷头或刷片(430):
刷头或刷片(430)为毛刷,通过注塑植入在风车机构(420)的各个叶片上,风车旋转时每个叶片上的刷头或刷片(430)都能刷到整个长余辉发光体(440)和逆反射体(451)的外表面。
长余辉发光体(440):
长余辉发光体(440)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直接浇注在标识壳体(410)正面标识面的箭头形凹槽内固化成型。
旋转轴帽为长余辉发光体(440)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通过注塑工艺预制成型,并后期安装到风车机构的转动轴上,也充当了风车机构(420)的作用。
逆反射体(451)(452):
逆反射体由(451)、(452)两部分组成。
其中,逆反射体(451)为白色亚克力树脂通过注塑成型的、带有箭头形透光平板的圆形晶格反光板,通过超声波热合嵌入标识壳体(410)正面标志面的圆形开口内并用封装胶封装,此时,长余辉发光体(440)恰好位于逆反射体(451)上箭头形透光平板的下方。
逆反射体(452)为红色圆形晶格反光板,通过超声波热合嵌入标识壳体(410)背面标志面的圆形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导向标,通过螺栓安装在道路两侧的栏杆立面或隧道侧壁上,其正面既能够通过长余辉发光材料吸收环境光蓄能发光和晶格反光板反光,不需要接市电,便能实现诱导指向功能,其反面能通过红色晶格反光板提供红色示警的反光功能,还通过在长余辉安防标识的标识面上设置风车机构并在风车机构的叶片上设置刷头或刷片,利用道路边的自然风、过堂风和车辆往来带来的空气扰动驱动风车叶片旋转从而带动刷头或刷片自动刷掉标识面上的灰尘,实现了自动清灰的功能,并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清理效果好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或变形、组合或叠加、等同替换等,或者将本技术应用于相关和类似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包括标识壳体(1)、风车机构(2)、逆反射体(5);所述的标识壳体(1)上至少设有一个带有孔洞或凹槽的标识面,所述的标识面上设有逆反射体(5);所述的风车机构(2)包括转动机构和叶片,且轴向垂直安装于标识面上,此时,转动机构设在标识壳体(1)标识面的孔洞或凹槽内,叶片设在标识壳体(1)外,且叶片上都设有刷头或刷片(3),风车机构(2)旋转时,刷头或刷片(3)能刷到逆反射体(5)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面上或标识面的孔洞或凹槽内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且风车机构(2)旋转时,刷头或刷片(3)能刷到长余辉发光体(4)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体(4)呈条块状或点状设在逆反射体(5)的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反射体(5)为圆形或圆环形设置的逆反射体,长余辉发光体(4)呈圆环形和圆形设在逆反射体(5)的周围并与逆反射体(5)互补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反射体(5)为呈扇形等间隔设置的多个逆反射体(5),长余辉发光体(4)间隔地设在逆反射体(5)之间并与逆反射体(5)互补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体(4)和逆反射体(5)按一定的文字或符号或图案设置成组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车机构(2)的转动机构为轴承式转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车机构(2)的叶片为透明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车机构(2)的叶片旋转的轮廓超出标志面的边缘,且叶片的叶面为弧面,内侧叶面与标志面近似垂直,外侧叶面与标志面近似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车机构(2)的转动轴前方或叶片的外端部分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或逆反射体(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壳体(1)为带有基板或基材的标识壳体,所述的基板或基材上设有对着叶片的通风扰流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壳体(1)上设有固定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壳体(1)与标识面相对的一面设有长余辉发光体(4)或/和逆反射体(5)。
CN201820271825.0U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Active CN207919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1825.0U CN207919408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1825.0U CN207919408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19408U true CN207919408U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1825.0U Active CN207919408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9194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8078A (zh) * 2018-12-11 2019-06-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气流的公路轮廓标自清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8078A (zh) * 2018-12-11 2019-06-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气流的公路轮廓标自清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1414U (zh) 一种led发光道路交通标志牌
CN209178859U (zh) 一种多面反光道钉
CN207926518U (zh) 一种风能长余辉发光装置
JPH10503861A (ja) 反射性標識
CN208486191U (zh) 一种带有电动清洁装置的发光反光标识
CN108173511A (zh) 一种风能长余辉发光装置
CN207919408U (zh) 一种带有风车机构的发光反光标识
WO2019091470A1 (zh) 一种双仰角复合配置道钉
CN202298500U (zh) 一种新型的道路安全诱导牌
JPH10252110A (ja) 消火栓用夜光鉄蓋
CN207422056U (zh) 一种带有面光源的太阳能发光道钉灯
CN206280823U (zh) 一种隧道反光增亮环
WO2013104299A1 (zh) 发光标志
CN202584645U (zh) 反光发光标志
CN211529493U (zh) 一种多功能隧道轮廓带结构
CN202487101U (zh) 发光标志
CN201704653U (zh) 一种夜光道路围栏
CN201697297U (zh) 一种带广告功能的空调器
CN206754838U (zh) 一种长余辉回复反射器
CN201072051Y (zh) 发光装置
CN2661759Y (zh) 稀土储能发光型玻璃钢质高速公路用护栏板
CN207049644U (zh) 一种长余辉微珠阵列反射器
CN212750303U (zh) 一种发光反光膜
JP3097309U (ja) 道路用標識
CN2598082Y (zh) 具有发光、反光功能的标识牌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Changhui Traffic Safety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Fang Xianfeng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1810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luminous reflective sign with a windmill mechanis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