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8859U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Google Patents
电热恒温培养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18859U CN207918859U CN201721917527.6U CN201721917527U CN207918859U CN 207918859 U CN207918859 U CN 207918859U CN 201721917527 U CN201721917527 U CN 201721917527U CN 207918859 U CN207918859 U CN 2079188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binet
- temperature
- electro
- heating
- w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电热恒温培养箱,解决了现有电热恒温培养箱存在的恒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左侧边的第一封闭门;设置在第一封闭门上的第一观察窗;设置在箱体左侧内壁上的第一保温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加热板;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一环形加热板内壁上的四个第一楔形安装块;沿第一楔形安装块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两个第一载物板,每个第一载物板两端均设有第一凸起结构,通过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凹槽的配合作用使第一载物板两端插入第一楔形安装块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加热板及环形保温层,加热后,箱体内能够处于均匀的恒温状态,恒温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箱,具体涉及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恒温培养箱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病理研究、菌类实验、药物疗效实验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现有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只是在箱体的一侧或者底部设置有加热板,导致加热效果不均匀,热量的不稳定性和不均匀性会造成微生物培养失败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热恒温培养箱存在的恒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
设置在箱体左侧边的第一封闭门;
设置在第一封闭门上的第一观察窗;
设置在箱体左侧内壁上的第一保温层;
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加热板;
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一环形加热板内壁上的四个第一楔形安装块;
沿第一楔形安装块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
两个第一载物板,每个第一载物板两端均设有第一凸起结构,通过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凹槽的配合作用使第一载物板两端插入第一楔形安装块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
设置在箱体右侧边的第二封闭门;
设置在第二封闭门上的第二观察窗;
设置在箱体右侧内壁上的第二保温层;
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内壁上的第二环形加热板;
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二环形加热板内壁上的四个第二楔形安装块;
沿第二楔形安装块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
两个第二载物板,每个第二载物板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起结构,通过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二凹槽的配合作用使第二载物板两端插入第二楔形安装块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封闭门外侧边缘的第二把手。
进一步的,在第二载物板内部设置有第二小型载物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载物板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透热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封闭门外侧边缘的第一把手。
进一步的,在第一载物板内部设置有第一小型载物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物板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透热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前表面的控制面板,设置在控制面板内部的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液晶显示器、控制按钮、控制开关、第一电源指示灯、第二电源指示灯;所述液晶显示器、控制按钮、控制开关、第一电源指示灯、第二电源指示灯均与中央控制器相连,通过液晶显示器显示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值,通过控制按钮设定箱体内的温度值;第一电源指示灯和第二电源指示灯均与电源相连,指示加热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央控制器相连,通过中央控制器来控制温度传感器采集箱体内的温度信息,控制湿度传感器采集箱体内的湿度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恒温培养箱,采用环形加热板以及环形保温层,加热后,箱体内能够处于均匀的恒温状态,恒温效果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恒温培养箱结构简单,成本较现有技术低,恒温稳定。另外,将箱体设计成两个恒温箱的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恒温空间,当需要批量培养时,可以同时开启两侧的恒温培养箱体,实现大批量培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的结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控制面板,3、液晶显示器,4、控制按钮,5、控制开关,6、第一电源指示灯,7、第二电源指示灯,8、第一保温层,9、第一环形加热板,10、第一载物板,11、第一小型载物空间,12、第一凹槽,13、第一楔形安装块,14、第一凸起结构,15、第一封闭门,16、第一观察窗,17、第一把手,18、第二楔形安装块,19、第二凹槽,20、第二载物板,21、第二小型载物空间,22、第二凸起结构,23、第二封闭门,24、第二观察窗,25、第二把手,26、第二保温层,27、第二环形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主要包括:箱体1、控制面板2、液晶显示器3、控制按钮4、控制开关5、第一电源指示灯6、第二电源指示灯7、第一保温层8、第一环形加热板9、第一载物板10、第一小型载物空间11、第一凹槽12、第一楔形安装块13、第一凸起结构14、第一封闭门15、第一观察窗16、第一把手17、第二楔形安装块18、第二凹槽19、第二载物板20、第二小型载物空间21、第二凸起结构22、第二封闭门23、第二观察窗24、第二把手25、第二保温层26、第二环形加热板27、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恒温培养箱分为左右对称式结构,即其包括左右两个恒温箱体,这样设计可以增加箱体的容量。
左侧的恒温箱体包括:第一保温层8、第一环形加热板9、两个第一载物板10、四个第一楔形安装块13、第一封闭门15、第一观察窗16、第一把手17。
所说的第一保温层8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主要起到保温作用。所说的第一环形加热板9设置在第一保温层8内壁上,主要起到对箱体1内部加热的作用,将其设计成环形加热,可以使加热效果更加均匀,温度恒定。所说的四个第一楔形安装块13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一环形加热板9上,即第一环形加热板9左侧上下分别安装一个第一楔形安装块13,第一环形加热板9右侧上下也分别安装一个第一楔形安装块13。所说的第一楔形安装块13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凹槽12。所说的第一载物板10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透热孔,另外,在第一载物板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14,所说的第一凸起结构14与上述的第一凹糟12相互配合,即将第一凸起结构14推入第一凹槽12内后将第一载物板10固定在第一楔形安装块13中,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载物板10均通过凸起结构和凹槽的配合作用实现安装和固定。两个第一载物板10均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第一载物板10内部设置有第一小型载物空间11,可以放置一些小型的医用设备等。
通过第一环形加热板9连接电源加热,使左侧恒温箱体内的温度达到要求值。
第一封闭门15固定箱体1左侧边缘,第一观察窗16固定在第一封闭门15上,用于观察箱体1内部的情况,第一把手17设置在第一封闭门15外侧边缘,便于开启和关闭。
同理,右侧的恒温箱体包括:第二保温层26、第二环形加热板27、两个第二载物板20、四个第二楔形安装块18、第二封闭门23、第二观察窗24、第二把手25。
所说的第二保温层26设置在箱体1内壁上,主要起到保温作用。所说的第二环形加热板27设置在第二保温层26内壁上,主要起到对箱体1内部加热的作用,将其设计成环形加热,可以使加热效果更加均匀,温度恒定。所说的四个第二楔形安装块18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二环形加热板27上,即第二环形加热板27左侧上下分别安装一个第二楔形安装块18,第二环形加热板27右侧上下也分别安装一个第二楔形安装块18。所说的第二楔形安装块18上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凹槽19。所说的第二载物板20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透热孔,另外,在第二载物板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22,所说的第二凸起结构22与上述的第二凹槽19相互配合,即将第二凸起结构22推入第二凹槽19内后将第二载物板20固定在第二楔形安装块18中,如图1所示。两个第二载物板20均通过凸起结构和凹槽的配合作用实现安装和固定。两个第二载物板20均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第二载物板20内部设置有第二小型载物空间21,可以放置一些小型的医用设备等。
通过第二环形加热板27连接电源加热,使左侧恒温箱体内的温度达到要求值。
第二封闭门23固定箱体1左侧边缘,第二观察窗24固定在第二封闭门23上,用于观察箱体1内部的情况,第二把手25设置在第二封闭门23外侧边缘,便于开启和关闭。
另外,控制面板2设置在箱体1的前表面,液晶显示器3、控制按钮4、控制开关5、第一电源指示灯6、第二电源指示灯7均设置在控制面板2,左侧的恒温箱体中安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湿度传感器,右侧的恒温箱体中安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湿度传感器。控制面板2中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液晶显示器3、控制按钮4、控制开关5、第一电源指示灯6、第二电源指示灯7、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央控制器相连,通过中央控制器来控制温度传感器采集箱体1内的温度信息,控制湿度传感器采集箱体1内的湿度信息,并通过液晶显示器3分别显示左右两个恒温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值,通过控制按钮4设定箱体1内的温度值。第一电源指示灯6和第二电源指示灯7均与电源相连,当加热时有显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电热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箱体(1)左侧边的第一封闭门(15);
设置在第一封闭门(15)上的第一观察窗(16);
设置在箱体(1)左侧内壁上的第一保温层(8);
设置在第一保温层(8)内壁上的第一环形加热板(9);
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一环形加热板(9)内壁上的四个第一楔形安装块(13);
沿第一楔形安装块(13)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2);
两个第一载物板(10),每个第一载物板(10)两端均设有第一凸起结构(14),通过第一凸起结构(14)与第一凹槽(12)的配合作用使第一载物板(10)两端插入第一楔形安装块(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箱体(1)右侧边的第二封闭门(23);
设置在第二封闭门(23)上的第二观察窗(24);
设置在箱体(1)右侧内壁上的第二保温层(26);
设置在第二保温层(26)内壁上的第二环形加热板(27);
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二环形加热板(27)内壁上的四个第二楔形安装块(18);
沿第二楔形安装块(18)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19);
两个第二载物板(20),每个第二载物板(20)两端均设有第二凸起结构(22),通过第二凸起结构(22)与第二凹槽(19)的配合作用使第二载物板(20)两端插入第二楔形安装块(18)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封闭门(23)外侧边缘的第二把手(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载物板(20)内部设置有第二小型载物空间(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物板(20)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透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封闭门(15)外侧边缘的第一把手(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载物板(10)内部设置有第一小型载物空间(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物板(10)上设置有多个阵列式排布的透热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前表面的控制面板(2),设置在控制面板(2)内部的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面板(2)上的液晶显示器(3)、控制按钮(4)、控制开关(5)、第一电源指示灯(6)、第二电源指示灯(7);所述液晶显示器(3)、控制按钮(4)、控制开关(5)、第一电源指示灯(6)、第二电源指示灯(7)均与中央控制器相连,通过液晶显示器(3)显示箱体(1)内的温度和湿度值,通过控制按钮(4)设定箱体(1)内的温度值;第一电源指示灯(6)和第二电源指示灯(7)均与电源相连,指示加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热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中央控制器相连,通过中央控制器来控制温度传感器采集箱体(1)内的温度信息,控制湿度传感器采集箱体(1)内的湿度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17527.6U CN207918859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17527.6U CN207918859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18859U true CN207918859U (zh) | 2018-09-28 |
Family
ID=6361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917527.6U Active CN207918859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1885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4841A (zh) * | 2018-10-29 | 2019-01-08 | 安生健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恒温装置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21917527.6U patent/CN2079188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4841A (zh) * | 2018-10-29 | 2019-01-08 | 安生健康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恒温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918859U (zh)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
CN206438125U (zh) | 一种检验科用智能可控的细菌培养箱 | |
CN209368299U (zh) | 一种用于实验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 |
CN214654999U (zh) | 一种温度可控的细胞培养箱 | |
CN205093359U (zh) | 新型孵化器 | |
CN216853235U (zh) | 一种多功能光照培养箱 | |
CN203778083U (zh) | 便携式可调节光照恒温恒湿培养装置 | |
CN203429168U (zh) | 多功能微生物培养箱 | |
CN204714814U (zh) | 一种便携式菌种恒温箱 | |
CN207376063U (zh) | 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 | |
CN206721209U (zh) | 一种实验用恒温箱 | |
CN109022265A (zh) |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 |
CN204448061U (zh) | 一种医用恒温箱 | |
CN211814492U (zh) | 一种生物细胞培养的调控装置 | |
CN204644331U (zh) | 一种电热加湿恒温培养箱 | |
CN209292360U (zh) | 一种培养装置及可移动的培养装置 | |
CN208200974U (zh) | 一种实验室用智能化乌灵参培养箱 | |
CN103045473A (zh) | 一种便携式精密培养箱 | |
CN207294763U (zh) | 一种多种培养基共同培养装置 | |
CN211394486U (zh) | 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培养箱 | |
CN207552346U (zh) | 用于细胞培养的培养箱结构 | |
CN222226378U (zh) | 一种酶底物法定量盘培养箱的温控系统 | |
CN205455212U (zh) | 一种抗菌保温箱 | |
CN103651153B (zh) | 可拆装式温控幼畜保温箱 | |
CN202131310U (zh)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