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10065U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910065U CN207910065U CN201690000723.4U CN201690000723U CN207910065U CN 207910065 U CN207910065 U CN 207910065U CN 201690000723 U CN201690000723 U CN 201690000723U CN 207910065 U CN207910065 U CN 2079100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band
- conductor
- power supply
- antenna
- radiat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646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04 monopo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装置和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所述天线装置具备:连接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91)且作为第1频带用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和一部分或全部形成于电路基板且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至少2个部位(P1、P2)的线状导体(20)。再有,连接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92)并通过第1导体部(1)的一部分与线状导体(20)来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环路部的开口宽度W2比辐射元件的连接部位(P1、P2)间的辐射元件(1)上的长度W1还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装置,尤其涉及在利用频带不同的通信信号的通信系统被兼用的天线装置。再有,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于近年来的通信设备的高功能化,例如移动电话终端或所谓的智能电话不只是具备通信用的天线,还具备用于GPS、无线LAN、数字地面广播等各种各样的通信(广播)系统的天线。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可在频带不同的多个系统中兼用的小型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电场型天线的辐射元件;与辐射元件连接的第1频带的供电电路;与辐射元件对置配置的接地导体;连接辐射元件与接地导体之间的电感器;供电线圈;以及与供电线圈连接的第2频带的供电电路。
这些辐射元件、电感器及接地导体被串联地连接而构成环路,上述环路与供电线圈进行耦合。再有,上述电感器是在第1频带内阻抗接近于开路状态、在第2频带内接近于短路状态的元件。因而,上述辐射元件作为第1频带用的电场型天线元件起作用、上述环路作为第2频带用的天线元件起作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98024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所示的天线装置中,第1频带(UHF频带)用的电场型天线的辐射元件被兼用为接地导体图案及电抗元件所组成的、第2频带(HF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的一部分,因此能在被限的空间构成不同频带的天线。
可是,仅仅通过为了第1频带而设置的天线的辐射元件与接地导体图案,来决定作为第2频带的天线所需的谐振频率并获得所需的磁通的辐射有时是困难的。例如,由于为了形成辐射元件上的电流分布,或为了使供电电路与辐射元件匹配,虽然会在用于第1频带的天线的辐射元件设置附加电路,但由此设置第2频带天线用的电抗元件等电路的位置受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用为了第1频带而被设置的天线的辐射元件且能得到第2频带用的给定天线特性的天线装置、及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1)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频带用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连接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和
线状导体,被连接于所述辐射元件的至少2个部位,
连接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并通过所述辐射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线状导体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
所述环路部的开口宽度比所述辐射元件的所述2个部位的连接部位之间的所述辐射元件上的长度还大。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决定作为第2频带的天线所需的谐振频率。再有,能够容易地在用于第1频带的天线的辐射元件设置用于形成辐射元件上的电流分布或用于使供电电路与辐射元件匹配的附加电路。
(2)上述(1)中,优选所述第1频带的频率高于所述第2频带,在所述辐射元件与所述线状导体之间具备第1频带遮断元件,其相较于所述第2频带而在所述第1频带成为更高阻抗。由此,在第1频带中,辐射元件基本上不会受到线状导体的影响,辐射元件作为第1频带的天线起作用。
(3)上述(1)或(2)中,优选具备与所述第2频带用的供电电路连接且与所述环路部进行磁场耦合的供电线圈。由此,可利用供电线圈的电感、磁通的集磁或辐射效应。
(4)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具备天线装置和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装置具备:
第1频带用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连接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和
线状导体,被连接于所述辐射元件的至少2个部位,
连接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并通过所述辐射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线状导体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
所述环路部的开口宽度比所述辐射元件的所述2个部位的连接部位之间的所述辐射元件上的长度还大。
根据上述构成,可构成被限的空间内具备第1频带及第2频带的天线的、小型的电子设备。
(5)上述(4)中,所述电路基板也可以具有接地导体,所述线状导体被连接于所述接地导体。由此,能够将接地导体兼作为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的一部分。
(6)上述(4)或(5)中,具备具有导体部且收纳所述电路基板的壳体,所述线状导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所述导体部。由此,能够将壳体的导体部兼作为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的一部分。
(7)上述(6)中,所述导体部也可以包括:所述壳体的第1导体部;和具有与该第1导体部对置的边且与所述第1导体部导通的第2导体部。由此,能够将壳体的导体部的长的路径兼作为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的一部分。再有,可削减线状导体与壳体的连接部位。
(8)上述(4)或(5)中,具备具有导体部且收纳所述电路基板的壳体,所述辐射元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是所述导体部。由此,能够将壳体的导体部兼作为辐射元件的一部分或全部。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决定作为第2频带的天线所需的谐振频率。再有,能够在用于第1频带的天线的辐射元件容易地设置用于形成辐射元件上的电流分布或用于使供电电路与辐射元件匹配的附加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A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1A的电子设备201A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电子设备201A的壳体的第1导体部1、第2导体部2及电路基板10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第1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1A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图3(B)是表示第2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1A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天线装置101B及电子设备201B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5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2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2的电子设备202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2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2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3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3的电子设备203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4的电子设备204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5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5的电子设备205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第2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5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
图1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6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6的电子设备206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2(A)是表示第1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6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图12(B)是表示第2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6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
图13(A)(B)是针对第7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加以表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参照附图并列举几个具体示例、来表示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式。各图中对同一部位赋予同一符号。考虑到要点的说明或者理解的容易性,为了方便而分成实施方式进行表示,但能够进行不同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构成的局部置换或者组合。在第2实施方式以下,省略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用的事项的记述,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特别地,针对基于相同的构成的相同的作用效果,不在每个实施方式中逐一提及。
以后所表示的各实施方式中,“驻波型天线”是指在辐射元件上产生电流或电压(电位)的驻波的天线。即,进行谐振,以使得在辐射元件上产生电流或电压(电位)的强度的节、腹。例如,由于辐射元件上的电流或电压(电位)的边界条件,在辐射元件的端部电流变为0,被连接于接地的情况下在于与接地的连接部电压变为0。作为典型的驻波天线,是偶极天线、单极天线、倒L型天线、倒F型天线(IFA)、1波长环路天线、折转偶极天线、折转单极天线、微带天线、贴片天线、板状倒F型天线(PIFA)、缝隙天线、陷波天线、各天线的衍生品(辐射元件被相连为多个并联,短截线有多个,或辐射元件的形状因场所而改变等)。
驻波型天线在远场中为了进行基于电磁波(电波)的通信而被采用。例如被利用于移动电话终端中的通话或数据通信、无线LAN的通信、GPS中的卫星信号的接收等。
再有,以后所表示的各实施方式中,“磁场型天线”是指微小环路天线的一种,是辐射磁通的天线。
磁场型天线在近场中为了进行基于磁场耦合的通信而被采用。例如被利用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的通信。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设备”是具备上述驻波型天线及磁场型天线的装置。例如是移动电话终端、所谓的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笔记本型PC、可佩戴终端(所谓的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1A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1A的电子设备201A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电子设备201A的壳体的第1导体部1、第2导体部2及电路基板10的构成的立体图。
电子设备201A例如是所谓的智能电话或平板终端等的、具有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201A的壳体具有第1导体部1与第2导体部2。图1中,关于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以外的部分(例如树脂部分)而省略图示。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例如是被阳极氧化处理过的铝板等金属板的成型体。第1导体部1具有与Z方向平行的三面,第2导体部2具有与Y方向平行的三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10。图1所示的例子中,由形成于电路基板10的电路和壳体的第1导体部1来构成天线装置101A。
壳体的第1导体部1被用作为第1频带用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在电路基板10设置有第1供电部电路11、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91、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9,经由第1供电部电路11而连接有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91。再有,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被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与接地之间。
在电路基板10进一步设置有线状导体20、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谐振用电容器29及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92。线状导体20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1而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还有,线状导体20的第2端经由连接导体42而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2。连接导体41、42例如是可动型探针管脚或导电性螺钉等。线状导体20与连接导体41、4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状导体”。
线状导体20串联连接着第2供电电路9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进而,谐振用电容器29并联连接于第2供电电路92。
包括壳体的第1导体部1的一部分与线状导体20,从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通过该环路部的电感与谐振用电容器29而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
环路部的开口宽度W2大于作为第1频带用的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的宽度(第1导体部1上的长度)W1。
通过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形成在电路基板10的上述电路来构成天线装置101A。如以后所示的,该天线装置101A因基于第1频带用供电电路91的供电而作为第1频率用的天线起作用,因基于第2频带用供电电路92的供电而作为第2频率用的天线起作用。
图3(A)是表示第1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1A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该例中,图1示出的第1供电部电路11及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分别是第2频带遮断用的电容器。第1频带例如是UHF频带或SHF频带、第2频带是HF频带。即,第1频带的频率高于第2频带。第1频带(UHF频带或SHF频带)中,第1供电部电路11及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分别成为低阻抗,因此在图3(A)中表示为被直接连接的电路。还有,该例中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为电感器。第1频带中,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变成高阻抗,因此在图3(A)中未表示为电路。
作为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被连接于接地。第1供电电路91例如是UHF频带或SHF频带的RFIC。该第1供电电路91向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9供电第1频带的信号。经由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的、作为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与接地的连接,在第1频带内作为短截线起作用,第1导体部1作为倒F型天线等的驻波型天线起作用。
在可将经由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的、作为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与接地的连接部如上述地作为短截线起作用的情况下,通过该短截线,供电电路91与天线被阻抗匹配。
图3(B)是表示第2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1A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该例中,由于在第2频带(HF频带)中第1供电部电路11变成高阻抗,故在图3(B)中未表示第1供电部电路11及第1供电电路91。
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通过连接导体41、4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及线状导体20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通过该环路部的电感与谐振用电容器29而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第2供电电路92例如是HF频带的RFIC。该第2供电电路92向上述LC并联谐振电路供电。
第2频带遮断元件(电容器)12、13在第2频带中变成高阻抗,因此在第2频带中对上述并联LC谐振电路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
上述环路部作为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起作用。在此,第2频带(HF频带)中,环路部的长度相对于波长而言足够短,优选的是波长的十分之一以下,因此环路部成为用于基于磁场耦合的通信的微小环路天线。另外,由于在第2频带(HF频带)中,环路部的长度相对于波长而言足够短,故辐射电阻低,在第2频带(HF频带)中,环路部难以辐射电磁波。
图4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天线装置101B及电子设备201B的构成的俯视图。与图1示出的例子相比,线状导体20的形状不同。天线装置101A中,沿着第1导体部1的主要的延伸方向,线状导体20的形成范围自连接部位P1、P2间起向两侧扩展。天线装置101B中,沿着第1导体部1的主要的延伸方向,线状导体20的形成范围自连接部位P1、P2间起向单侧扩展。该天线装置101B的环路部的开口宽度W2也大于作为第1频带用的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的宽度(第1导体部1上的长度)W1。
另外,上述驻波型天线及磁场型天线基于天线的可逆定理(互易定理),即便收发是反相的,也成立。即,上述驻波型天线及磁场型天线在发送、接收、或其双方均可使用。接收之际,第1供电电路91是第1频带的接收电路,第2供电电路92是第2频带的接收电路。
第1供电部电路11除了将第2频带(HF频带)遮断的电容器以外,也可以是阻抗匹配电路、滤波器、开关、或包括这些的电路。
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除了是在第2频带(HF频带)变成高阻抗的电容器以外,也可以是第1频率下的阻抗匹配电路、滤波器、开关、或包括这些的电路。
第2供电电路92除了第2频带用RFIC以外,也可以是第2频带中的阻抗匹配电路、滤波器、也包括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等的供电电路。
根据本实施方式,不是被用作为第1频带的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的整体,而是将其一部分用于第2频带用磁场型天线的环路的一部分,因此容易将环路部的电感确定为给定值,能够容易地决定作为第2频带的天线所需的谐振频率。可是,由于形成一边至少比辐射元件上的连接部位P1、P2大的环路,故线圈的开口变大、磁通的辐射及集磁的区域扩大。再有,能够容易地在被用作为第1频带的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设置用于形成辐射元件上的电流分布的电路或用于使供电电路与辐射元件匹配的电路等附加电路。还有,被用作为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配置于电子设备201A的前端。由此,第2频带用磁场型天线的环路也成为电子设备201A的前端,所以变得易于使第2频带用磁场型天线的环路接近外部的电子设备的磁场型天线,变得易于通信。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对比线状导体的构成不同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表示。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2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2的电子设备202的构成的俯视图。在电路基板10设置有第1供电部电路11、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91、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线状导体21、2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谐振用电容器29及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92。
线状导体21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1而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连接,第2端被连接于接地。线状导体22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2而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2连接,第2端被连接于接地。第2供电电路92被串联连接于线状导体22。因此,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通过连接导体41、4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线状导体21、22及电路基板10的接地导体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另外,在电路基板10形成有接地导体,以使得在上述环路部内以面状扩大的接地导体未重叠。因而,接地导体并未电磁地堵塞上述环路部的开口,上述环路部作为磁场型天线起作用。
环路部的开口宽度W2大于作为第1频带用的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的宽度(第1导体部1上的长度)W1。其他构成和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于图1的天线装置101A相同。
图6是表示第2频带中的天线装置102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和第1实施方式中图3(B)示出的等效电路不同,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通过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线状导体21、22及接地导体来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再有,该环路部被连接于接地。
即便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线状导体21、22被接地,上述环路部也作为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起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在电路基板的接地导体被兼用作环路部的一部分,故可缩小线状导体的形成区域。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线状导体21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1而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第2端被连接于接地。线状导体22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2而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2,第2端被连接于接地。即,经由连接导体41、42及线状导体21、22,第1导体部1与接地被连接。然而,也可以不使用线状导体21、22,而借助可动型探针管脚或导电性螺钉等所组成的连接导体41、42来连接第1导体部1与接地。该情况下,连接导体41、4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状导体”。
《第3实施方式》
第3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进行对比线状导体的构成不同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加以表示。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3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3的电子设备203的构成的俯视图。在电路基板10设置有第1供电部电路11、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91、第2频带遮断元件12、13、线状导体21、2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谐振用电容器29及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92。
线状导体21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1而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连接,第2端经由可动型探针管脚31而与壳体的第2导体部2连接。线状导体22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2而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2连接,第2端经由可动型探针管脚32而与壳体的第2导体部2连接。第2供电电路92串联连接于线状导体22。因此,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通过连接导体41、4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线状导体21、22及壳体的第2导体部2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环路部的开口宽度W2比作为第1频带用的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的宽度(第1导体部1上的长度)W1还大。其他构成和第1实施方式中图1示出的天线装置101A相同。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壳体的第2导体部的一部分即便是环路部的一部分,环路部也作为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起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壳体的第2导体部2被兼用作环路部的一部分,故可缩小线状导体向电路基板10的形成区域。
《第4实施方式》
第4实施方式中,针对与第2实施方式对比线状导体的构成不同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而加以表示。
图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4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4的电子设备204的构成的俯视图。在电路基板10形成有线状导体21A、21B、22。线状导体21A、22形成于电路基板10的表面,线状导体21B形成于电路基板10的内部或背面。其他构成和第2实施方式中图5示出的天线装置102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线状导体的全长变长、环路部的匝数增多,故不会扩大环路部的占有面积,就能够获得给定的电感。再有,能够扩大第2频带用天线中的磁通的辐射及集磁效应。
《第5实施方式》
第5实施方式中,针对与第1~第4实施方式对比第2供电电路的构成不同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加以表示。
图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5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5的电子设备205的构成的俯视图。其中,在图9中主要针对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进行表示,关于第1频带用的天线,和到此为止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同,因而在此省略其图示。
在电路基板10设置有线状导体21、2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谐振用电容器29及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92。第2供电电路92由供电线圈92C、和连接至供电线圈92C的第2供电电路部92A构成。
供电线圈92C是在基于磁性体层的层叠的层叠体上构成了基于导体图案的螺旋状线圈的构造。供电线圈92C被安装于电路基板10上,以使得上述螺旋状线圈与线状导体21进行磁场耦合及电场耦合。
线状导体21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1而被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第2端被连接于接地。线状导体22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2而被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2,第2端被连接于接地。谐振用电容器29串联连接于线状导体21。因此,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通过连接导体41、42、第1频带遮断元件25、26、线状导体21、22及电路基板10的接地导体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由该环路部与谐振用电容器29来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
图10是表示第2频带内的天线装置105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图10中,用线圈21C来表示与供电线圈92C进行耦合的线状导体21的部分。通过该线圈21C与供电线圈92C的耦合,向上述环路部供电第2频带的信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环路部的电感与谐振用电容器29的电容来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故在谐振频率下成为低阻抗,能够在环路部中流过较强的电流。
供电线圈92C进行耦合的部位只要在环路部上,无论在何处都是可能的。例如也可以是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或连接导体41、42。其中,由于线状导体21、22或连接导体41、42相较于第1导体部1是细的,故能够较强地耦合。进而,如果布线图案环绕,那么能够更强地耦合。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供电线圈92C与环路部至少进行磁场耦合,由此供电线圈与环路部被电连接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未被限定为该构成。也可以是构成环路部的电极的一部分和供电线圈92C的电极形成为绝缘体,由此作为变压器元件而构成为一体的部件。至少第2供电电路92与环路部经由磁场耦合而被连接,由此并不依赖于环路部及第2供电电路92是平衡电路还是不平衡电路,第2供电电路92能够向环路部供电。
《第6实施方式》
第6实施方式中,针对与第1~第5实施方式对比的话壳体的导体部的构成不同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加以表示。
图1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106及具备该天线装置106的电子设备206的构成的俯视图。
壳体的第1导体部1和第2导体部2经由线状导体21而被连结。该线状导体21一体地设置于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
在电路基板10设置有第1供电部电路11、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91、线状导体22、第1频带遮断元件26、谐振用电容器29及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92。
线状导体22的第1端经由连接导体42而连接于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2,第2端经由可动型探针管脚32而连接于壳体的第2导体部2。第2供电电路92串联连接于线状导体22。因此,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与连接部位P2间,通过连接导体42、第1频带遮断元件26、线状导体22及壳体的第2导体部2而构成第2频带用是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环路部的开口宽度W2比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的宽度(第1导体部1上的长度)W1更大。
图12(A)是表示第1频带中的天线装置106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该例中,图11示出的第1供电部电路11是第2频带遮断用的电容器。第1频带(UHF频带或SHF频带)中,第1供电部电路11变成低阻抗,因此在图12(A)中,表示为被直接连接的电路。再有,该例中,第1频带遮断元件26为电感器。第1频带中,第1频带遮断元件26变为高阻抗,因此在图12(A)中未表示为电路。
作为辐射元件的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被连接于接地。第1供电电路91例如是UHF频带或SHF频带的RFIC。该第1供电电路91向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9供电第1频带的信号。如此,在第1频带中第1导体部1作为倒F型天线起作用。
图12(B)是表示第2频带中的天线装置106的作用的等效电路图。该例中,在第2频带(HF频带)中第1供电部电路11变成高阻抗,因此在图12(B)中未表示第1供电部电路11及第1供电电路91。
在第1导体部1的连接部位P1、P2间,包括第1频带遮断元件26及线状导体22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通过该环路部的电感与谐振用电容器29来构成LC并联谐振电路。第2供电电路92例如是HF频带的RFIC。该第2供电电路92向上述LC并联谐振电路供电。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壳体的第1导体部1与第2导体部2的连结部也可以是线状导体的一部分。
《第7实施方式》
第7实施方式中,表示与以上示出的各实施方式不同的、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的构成。
图13(A)(B)是针对第7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加以表示的立体图。关于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以外的部分(例如树脂部分),省略图示。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10。
图13(A)所示的例子中,第1导体部1具有与Y方向平行的三面,遍及三面地覆盖电路基板10的一端的周围。在图13(B)所示的例子中,第1导体部1遍及四面地覆盖电路基板10的一端的周围。第1导体部1均具有绕Y轴分布的分量。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壳体的第1导体部1及第2导体部2的形状能够在作为第1频带用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起作用、且可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的范围中适宜变更。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出的,第1导体部1如果是绕Y轴分布的形状,那么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的环状面具有从X-Y面倾斜的成分。由此,也能决定磁场型天线的定向性。
另外,以上示出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壳体的第1导体部1、第2导体部2、电路基板10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例子,但并未被限定为该形状。这些部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是曲面状。
再有,在将第5实施方式刨除在外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将供电电路直接连接到线状导体,但也可以经由变压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来连接作为第2供电电路92的HF频带的RFIC和线状导体之间。为此,也可以进行平衡-不平衡转换或阻抗匹配。
还有,以上示出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将线状导体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在电路基板的例子,但并未被限定为该构成。例如,也可以在与安装了第1供电部电路11、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等的电路基板不同的基板上形成线状导体,还可以用引线等来构成线状导体。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环路部在HF频带(第2频带)中作为有助于近场通信用的磁场辐射的磁场辐射型天线起作用的例子,但并未被限定为该构成。环路部也可作为电磁感应方式或磁场共振方式等的至少利用了磁场耦合的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受电天线或送电天线来使用。在将上述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利用于送电装置的情况下,环路部成为送电天线,第2供电电路成为向送电天线供给电力的送电电路。在将上述天线装置利用于受电装置的情况下,环路部成为受电天线,第2供电电路成为将来自受电天线的电力向受电装置内的负载供给的受电电路。
最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在全部方面为示例,并不是限制性的。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以及变更。例如,能够进行不同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构成的局部置换或者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由上述的实施方式表示,而由权利要求书来表示。进一步地,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中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符号说明-
P1、P2、P9…连接部位
1…第1导体部
2…第2导体部
10…电路基板
11…第1供电部电路
12、13…第2频带遮断元件
20、21、22…线状导体
21A、21B…线状导体
21C…线圈
22…线状导体
25、26…第1频带遮断元件
29…谐振用电容器
31、32…可动型探针管脚
41、42…连接导体
91…第1频带用供电电路
92…第2频带用供电电路
92A…第2供电电路部
92C…供电线圈
101A、101B…天线装置
102~106…天线装置
201A、201B…电子设备
202~206…电子设备。
Claims (8)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频带用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连接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和
线状导体,被连接于所述辐射元件的至少2个部位,
连接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并通过所述辐射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线状导体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
所述环路部的开口宽度比所述辐射元件的所述2个部位的连接部位之间的所述辐射元件上的长度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频带的频率高于所述第2频带,
在所述辐射元件与所述线状导体之间具备第1频带遮断元件,其相较于所述第2频带而在所述第1频带成为更高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供电电路具备与所述环路部进行磁场耦合的供电线圈。
4.一种电子设备,具备天线装置和壳体,所述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装置具备:
第1频带用的驻波型天线的辐射元件,连接第1频带用的第1供电电路;和
线状导体,被连接于所述辐射元件的至少2个部位,
连接第2频带用的第2供电电路,并通过所述辐射元件的一部分和所述线状导体而构成第2频带用的磁场型天线的环路部,
所述环路部的开口宽度比所述辐射元件的所述2个部位的连接部位之间的所述辐射元件上的长度还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路基板,
所述电路基板具有接地导体,
所述线状导体被连接于所述接地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导体部,
所述线状导体的一部分是所述导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体部包括所述壳体的第1导体部、和具有与该第1导体部对置的边且与所述第1导体部导通的第2导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导体部,
所述辐射元件的一部分或全部为所述导体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01831 | 2015-05-19 | ||
JP2015-101831 | 2015-05-19 | ||
PCT/JP2016/064544 WO2016186091A1 (ja) | 2015-05-19 | 2016-05-17 |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910065U true CN207910065U (zh) | 2018-09-25 |
Family
ID=57319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90000723.4U Active CN207910065U (zh) | 2015-05-19 | 2016-05-17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910065U (zh) |
WO (1) | WO201618609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9091A (zh) * | 2019-03-04 | 2021-10-1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通信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02992B (zh) * | 2016-11-29 | 2024-03-08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JP2023106136A (ja) * | 2022-01-20 | 2023-08-01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アンテナ複合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93616B2 (en) * | 2012-11-19 | 2017-10-17 | Apple Inc. | Shared antenna structures for 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and non-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circuitry |
CN106299597B (zh) * | 2012-12-21 | 2019-05-17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16
- 2016-05-17 WO PCT/JP2016/064544 patent/WO201618609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5-17 CN CN201690000723.4U patent/CN2079100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9091A (zh) * | 2019-03-04 | 2021-10-1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通信装置 |
CN113519091B (zh) * | 2019-03-04 | 2022-10-25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86091A1 (ja) | 2016-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59520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 |
CN104471789B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8797170U (zh) | 天线装置 | |
CN207765315U (zh) | 磁场耦合元件、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EP2396970B1 (en) | Half-loop chip antenna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US8164529B2 (en) | Loop antenna including impedance tuning gap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
Behdad et al. | A very low-profile, omnidirectional, ultrawideband antenna | |
CN106099354B (zh) | 一种双频内置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 |
US5914695A (en) | Omnidirectional dipole antenna | |
CN203674401U (zh) |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 |
Wang et al. | A dual-band printed electrically small antenna covered by two capacitive split-ring resonators | |
CN105556745A (zh) | 通过可变阻抗部件的弱耦合进行天线调谐的技术 | |
CN102396110A (zh) | 具有端点短路的辐射体的使用耦合匹配的宽带天线 | |
JP2014534763A (ja) | アンテナ配置及びデバイス | |
CN108352621A (zh) | 天线装置 | |
CN207910065U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20090030116A (ko) | Dvb―h 안테나 | |
Shen et al. | A compact quad-port dual-polarized dipole rectenna for ambient RF energy harvesting | |
CN207638003U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hoi et al. | Design of a dipole tag antenna enclosed by a short-stub for UHF RFID application | |
CN216251107U (zh) |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US20130043315A1 (en) | RFID tag with open-cavity antenna structure | |
CN207910064U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101096461B1 (ko) | 접지면 패치를 이용한 모노폴 칩 안테나 | |
Samsuzzaman et al. | A new design of bracket shape dipole and meander line UHF RFID ta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