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77506U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77506U CN207877506U CN201721636886.4U CN201721636886U CN207877506U CN 207877506 U CN207877506 U CN 207877506U CN 201721636886 U CN201721636886 U CN 201721636886U CN 207877506 U CN207877506 U CN 2078775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nd
- aeration tank
- sewage disposal
- aeration
- integrated sew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189 flocc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6615 flocc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0000005373 Panax quinquefoli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906 microbi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103 aerobic respi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class [H]*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000 metal hydr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692 metal hydr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68 cathar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1 compo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03 water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中设有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将池体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贮水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中设有两块循环板,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曝气房,曝气房中设置有与曝气池连接的风机,风机上连接有吹风管,吹风管连接在两块循环板之间,所述各个循环板上设有叶轮。风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将池体中的液体进行交换流动,保证了曝气的全面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池,是将生活产生的污水经过过滤、分解、消毒等一系列处理后,从而达到对水质净化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污水处理池,它包括池体,池体中设有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将池体依次分为贮水池、曝气池和沉淀池,贮水池中连接有污水进口,沉淀沉连接有污水出口,其中,第一分隔墙的底侧有供贮水池中液体流向曝气池的第一通口,第二分隔墙的上端设有供曝气池中液体进入沉淀池的第二通口,曝气池的底端连接有曝气管,曝气管连接有风机。
上述污水处理池虽然通过风机完成了向池体中液体充加空气的作用,但由于第一分隔墙的阻挡,曝气池中的液体无法流向贮水池并且通过第二通口流向沉淀池并流出,无法对贮水池中的液体进行曝气,曝气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优点是改变曝气方式,提高曝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中设有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将池体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贮水池、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中设有两块循环板,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曝气房,曝气房中设置有与曝气池连接的风机,风机上连接有吹风管,吹风管连接在两块循环板之间,所述各个循环板上设有叶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曝气池中吹入空气,利用池体中液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好氧微生物的有氧呼吸作用于池体中氧气的含量成正比;曝气房中的风机通过吹风管将空气吹入曝气池,曝气池中的液体由于循环板的阻挡而在曝气池中往远离吹风管的方向移动,液体的流动带动叶轮转动,靠近贮水池的循环板上的叶轮的转动将曝气池中的液体卷至贮水池中,同时,也通过叶轮的转动将贮水池中的液体卷至曝气池中;同理,靠近沉淀池的循环板上的叶轮也实现了曝气池中的液体与沉淀池中的液体之间的交换,风机虽然仅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却实现了贮水池、曝气池和沉淀池中的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通过液体中溶解的氧气在贮水池、曝气池和沉淀池中进行交替循环,从而好氧微生物进行重复与空气接触达到对液体更好的净化,提高曝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房中设有污泥泵,污泥泵一端分别连接在贮水池的池底和曝气池的池底,污泥泵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污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由贮水池进入到曝气池时,由于第一分隔墙的阻挡,液体中的污泥由于密度大于液体,故液体中大部分的污泥便会在贮水池的底端滞留堆积,液体中小部分污泥随液体流动进入到曝气池中并在曝气池的底部堆积,通过污泥泵将贮水池和曝气池中的污泥抽出,污泥泵不仅减少了污泥在池体中堆积的情况,另外,污泥泵抽出的污泥经过化学分解可作为堆肥的原料,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贮水池中设有电絮凝装置,电絮凝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和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两块电极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絮凝在通电的情况下,电解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从而产生絮凝气浮作用,电絮凝能有效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类污染物质,并对乳化油、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贮水池上放置有溶氧电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溶氧电极用于测定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的电极,其电极的阴极是银,阳极是铅,阴极的金属不发生反应,只传递电子,阳极释放电子,电极头上包有半透膜,污水中的氧透过半透膜到达阴极,两极之间形成电子流动,产生电流,氧浓度越大电流越强,通过溶氧电极对污水中氧气含量进行监控,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风机调节池体中液体与空气的接触量,进一步可以控制池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无机物进行降解为有机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贮水池中设置有机械栅格,曝气房中设有带动机械栅格转动的过滤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械栅格有多个不同的耙齿机件平行组成一组封闭的耙齿链,在过滤电机的驱动下,机械栅格自下往上循环运动,当耙齿链运转到上侧的背部时,平行的耙齿之间产生错位,机械栅格将从贮水池中的大型的固体渣带至耙齿的上侧的背部时,由于耙齿错位,固体渣靠其自重落下,机械栅格减少了固体渣进入到贮水池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械栅格上设有用于盛接滤渣的盛渣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械栅格带动的固体渣移动至机械栅格的上侧背面时,固体渣自行落入到盛渣盘中,避免了固体渣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池中设置有膜生物反应系统,膜生物反应系统包括膜组件、真空表、自吸泵和调节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膜组件具有载留作用,可以保留世代周期长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实现污水的深度净化,净化完成的水经过膜组件由自吸泵吸入沉淀池,完成净化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房中设有溶液箱,曝气房中设有加药泵,加药泵的一端连接在溶液箱中,加药泵的另一端连接在曝气池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事先在溶液箱中配置好需要投放的溶液,通过加药泵送入池体中,溶液增加了池体中的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保证微生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的上侧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上开设有通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减少了空气中的固体渣落入池体中,池体中微生物在进行有氧呼吸时会产生气体,这些气体可通过通气孔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有机械栅格,减少了固体渣从贮水池进入到曝气池;
2、设有叶轮和循环板,保证了池体中好氧微生物与氧气的接触;
3、设有膜生物反应系统,通过膜组件对液体进一步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池体;2、第一分隔墙;3、第二分隔墙;4、贮水池;5、曝气池;6、沉淀池;7、第一通口;8、第二通口;9、污水进口;10、污水出口;11、活动板;12、通气孔;13、循环板;14、曝气房;15、风机;16、吹风管;17、叶轮;18、机械栅格;19、过滤电机;20、盛渣盘;21、电絮凝装置;22、溶氧电极;23、膜生物反应系统;24、膜组件;25、真空表;26、自吸泵;27、调节阀;28、溶液箱;29、加药泵;30、污泥泵;31、排污管;32、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考图1,一种一体化污水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1,池体1中设有第一分隔墙2和第二分隔墙3,第一分隔墙2和第二分隔墙3将池体1依次分为贮水池4、曝气池5和沉淀池6,第一分隔墙2的底端与池体1的底侧设有第一通口7(参考图2),第二分隔墙3的底侧设有第二通口8(参考图2),贮水池4上设置有污水进口9,沉淀池6上设置有污水出口10。污水从污水进口9进入到贮水池4,再通过第一通口7进入到曝气池5,最终通过第二通口8进入到沉淀池6并通过污水出口10流出。
参考图1,池体1的上侧设有遮挡池体1的活动板11,活动板11用于阻挡空气中飘动的固体物掉落至池体1中。活动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2,池体1中的微生物在消耗池体1中液体中的氧气时,微生物产生其他的气体,这些其他的气体可通过通气孔12排出池体1。
参考图2,曝气池5中设有两个循环板13,两个循环板13的底侧与曝气池5的池底连接,且两个循环板13的两侧与曝气池5的池壁连接,另外,两个循环板13的上侧表面低于池体1的表面。
参考图1,池体1的一侧设有曝气房14,曝气房14中设置有风机15,风机15上连接有吹风管16,吹风管16连接在曝气池5的池壁上,风机15通过吹风管16向曝气池5中吹气,曝气池5中的液体被风机15带动而流动,且液体流动的方向与循环板13平行。风机15将空气中的氧气吹入曝气池5,曝气池5中的好氧微生物消耗曝气池5中的氧气,并将池内的无机物分解成有机物,从而去除液体中的污染物。
参考图2,两个循环板13上均设有叶轮17,叶轮17设置位于曝气池5中的液体的液面以下,且叶轮17沿水平方向转动,风机15带动曝气池5中的液体流动时,液体的流动带动两个循环板13上的叶轮17转动,靠近贮水池4的循环板13上的叶轮17通过旋转实现贮水池4中液体与曝气池5中液体交换,同理,靠近沉淀池6的循环板13上的叶轮17通过旋转实现沉淀池6中液体与曝气池5中液体交换。风机15吹入曝气池5中的空气中的氧气,在未被曝气池5中的好氧微生物完全消耗时,通过曝气池5中液体的流动,曝气池5中多余的氧气将会进入到沉淀池6或者贮水池4进一步供好氧微生物消耗。另外,叶轮17的转动也会将贮水池4和沉淀池6中的液体重新卷至曝气池5中,达到池体1中液体循环曝气的效果。
参考图1,贮水池4中设置有机械栅格18,机械栅格18为多个不同耙齿组件平行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耙齿链,机械栅格18为现有技术,曝气房14中设置有带动机械栅格18转动的过滤电机19,机械栅格18的转动方向是自下向上。机械栅格18通过转动,将落于机械栅格18表面的大型固体渣带至机械栅格18的顶侧,固体渣位于机械栅格18的顶端后,随着机械栅格18继续转动固体渣便会位于机械栅格18的顶侧的下端,机械栅格18上的耙齿错位,固体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下,机械栅格18上固定有用于收集从机械栅格18上落下的固体渣的盛渣盘20。
参考图1,贮水池4中设有电絮凝装置21,电絮凝装置21包括直流电源32和伸入贮水池4中的液体中的两块电极板,电絮凝装置21在通电的情况下,电解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从而产生絮凝气浮作用,电絮凝装置21能有效去除水中胶体和悬浮类污染物质,并对乳化油、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贮水池4中还设有溶氧电极22,溶氧电极22的阴极是银,阳极是铅,污水中的氧气通过电极头上的半透膜使阴极和阳极之间电子流动,从而形成电流,且贮水池4中的氧含量越高,形成的电流越大,使用者通过溶氧电极22的示数可对风机15进行控制,改变风机15吹入到曝气池5中的空气量而改变曝气池5中的液体的含氧量,保证曝气池5中好氧微生物有足够的氧气进行消耗。
参考图1和图3,曝气池5中设有膜生物反应系统23,膜生物反应系统23包括设置在曝气池5的液体中的膜组件24,膜组件24上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有真空表25、自吸泵26和调节阀27,连接管远离膜组件24的一侧伸入沉淀池6中。膜组件24可以保留世代生存周期长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可以进一步净化,通过自吸泵26将净化后的水抽向沉淀池6并从污水出口10排出。
参考图1,曝气房14中设有溶液箱28,溶液箱28中填充有使用者实现配置好的溶液,曝气房14中设有加药泵29,加药泵29的一端连通曝气池5,加药泵29的另一端连通溶液箱28,加药泵29将溶液箱28中溶液抽入曝气池5,溶液增加了曝气池5中的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微生物对污水中的物质进行分解度。
参考图1,曝气房14中设有污泥泵30,污泥泵30一端连接在贮水池4的池底和曝气池5的池底,污泥泵30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污管31,第一分隔墙2对贮水池4中的污泥进行阻挡,贮水池4中的污泥的一部分在贮水池4的池底堆积,贮水池4中的另外一部分污泥进入到曝气池5并在曝气池5的池底堆积,污泥泵30将贮水池4池底和曝气池5池底的污泥抽出,避免了污泥在池体1中堆积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是:所述池体(1)中设有第一分隔墙(2)和第二分隔墙(3),第一分隔墙(2)和第二分隔墙(3)将池体(1)依次分为相互连通的贮水池(4)、曝气池(5)和沉淀池(6),曝气池(5)中设有两块循环板(13),所述池体(1)的一侧设有曝气房(14),曝气房(14)中设置有与曝气池(5)连接的风机(15),风机(15)上连接有吹风管(16),吹风管(16)连接在两块循环板(13)之间,所述各个循环板(13)上设有叶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曝气房(14)中设有污泥泵(30),污泥泵(30)一端分别连接在贮水池(4)的池底和曝气池(5)的池底,污泥泵(30)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污管(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贮水池(4)中设有电絮凝装置(21),电絮凝装置(21)包括直流电源(32)和与直流电源(32)电连接的两块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贮水池(4)上放置有溶氧电极(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贮水池(4)中设置有机械栅格(18),曝气房(14)中设有带动机械栅格(18)转动的过滤电机(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机械栅格(18)上设有用于盛接滤渣的盛渣盘(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曝气池(5)中设置有膜生物反应系统(23),膜生物反应系统(23)包括膜组件(24)、真空表(25)、自吸泵(26)和调节阀(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曝气房(14)中设有溶液箱(28),曝气房(14)中设有加药泵(29),加药泵(29)的一端连接在溶液箱(28)中,加药泵(29)的另一端连接在曝气池(5)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其特征是:所述池体(1)的上侧设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上开设有通气孔(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36886.4U CN207877506U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36886.4U CN207877506U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77506U true CN207877506U (zh) | 2018-09-18 |
Family
ID=6350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36886.4U Active CN207877506U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7750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1222A (zh) * | 2019-07-01 | 2020-04-14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工地雨、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2017
- 2017-11-29 CN CN201721636886.4U patent/CN2078775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1222A (zh) * | 2019-07-01 | 2020-04-14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工地雨、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73970A (zh) |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方法及该设备的反洗方法 | |
CN106830450A (zh) | 表层水体藻类与营养盐的微动力原位收集分离一体化装置 | |
CN203319806U (zh) |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电解除磷装置 | |
CN109485205B (zh) | 一种移动式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 |
CN104355400B (zh) | 垂直竖流式多介质生物反应循环搅拌系统及其装置 | |
CN105271615A (zh) | 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 |
CN108358394A (zh) | 一种新型除磷污水处理工艺 | |
CN104118966B (zh) | 一种气水异向流三维电生物耦合净水系统及净水方法 | |
CN105314772B (zh) | 冷轧最终排放废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
CN106865821B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
CN101633545A (zh) | 一体化生物生态协同污水处理方法及反应器 | |
CN209890411U (zh) | 一体化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预混合电解气浮预处理装置 | |
CN111186966A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和工艺 | |
CN205313294U (zh) | 可连续运转的冷却循环水处理系统 | |
CN207877506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 |
CN205472824U (zh) | 一种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电解除磷装置 | |
CN211035539U (zh) | 带过滤膜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电化学处理装置 | |
CN201458913U (zh) | 一种一体化生物生态协同污水处理反应器 | |
CN110282727A (zh) | 一种扬水增氧除藻方法与设备 | |
CN206927669U (zh) | 多功能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5528266U (zh) | 一种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1268648Y (zh) | 多功能通用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7435202U (zh) | 一种废水处理机组 | |
CN207159012U (zh) | 一种污水环保处理系统 | |
CN206799388U (zh) | 集装箱式可变容积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