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67058U - 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67058U CN207867058U CN201820340462.1U CN201820340462U CN207867058U CN 207867058 U CN207867058 U CN 207867058U CN 201820340462 U CN201820340462 U CN 201820340462U CN 207867058 U CN207867058 U CN 2078670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rain visor
- mobile jib
- rain
- sn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533950 Leucoj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2010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包括主杆和三脚架,所述主杆的底端通过锁紧件与三脚架连接,所述主杆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避雷针、支架、震动器、蓄电池和横杆,所述主杆上活动套入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固定连接在震动器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数据收集仪、伸缩杆、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和气压传感器,所述伸缩杆推动冰雪传感器移出遮雨板的覆盖面,所述数据收集仪上安装有数据发射器。通过气象采集单元对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周围图像环境、下雨和下雪的采集,气象数据采集更为准确,同时遮雨板能够防止遮雨板下端的测量仪器被雨水和雪侵蚀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
背景技术
森林气象学是研究森林和大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气象学和森林学之间的边缘学 科。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林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气候条件是林木生长不可 缺少的生态因子。它对树种的传播和萌发,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开花和结果,以及森林的 组成、演替和地理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森林又通过同周围大气不断进行物质和 能量的交换,从而影响并改变森林内及其影响所及地区的气象要素场结构(包括辐射、温 度、湿度、风、降水、空气成分等)。
专利号为CN107145988A,申请日为2017-05-31,公开了一种森林管理系统,包括人机操作模块、视频数据采集模块、卫星视频采集模块、卫星可见光监测模块、卫星热红外监测模块、卫星微波监测模块、森林空间信息监测模块,用于通过固定高程校正点获取森林空间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危险动作判定模块、中央处理器、预测分析模块、专家评估模块、物理模型构建模块、虚拟作动器、森林面积计算模块、树木品种识别统计模块和报警模块。
上述专利通过利用卫星可见光、热红外、微波影像获取森林环境信息、热信息和空间信息,通过信息融合与综合分析,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森林监测工作,实现了森林面积、树木分布数据的自动统计,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利用国家气象局的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宏观监测,对于不同林区、不同植被进行微观的精细管理还相差的很远。
专利号为CN201945695U,申请日为2010-12-10,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森林防火智能气象监测仪,其特征在于由传感器组件(A)、气象仪器主机(B)和三角支撑架组成,其中三角支撑架上部与传感器组件(A)中的手柄下部连接,气象仪器主机(B)中的通信电缆一端与传感器组件(A)中的气象元素采集器的传感器输出线连接。
上述专利通过智能化检测与数据处理能力强,在森林防火监控中可测量地面风向、风速、气温、空气湿度和气压,且能自动预警,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但是监测过程中采集数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放置长久时间,如果遇到下雨和下雪时,容易将测量仪器损坏,同时,掉落的树叶也容易将测量仪器遮住,影响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能够精确的采集森林监测数据,并且避免雨雪对测量仪器的接触,防止对其损害,同时也降低了落叶堆积在测量仪器上,从而提高测量仪器的精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包括主杆和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底端通过锁紧件与三脚架连接,所述主杆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避雷针、支架、震动器、蓄电池和横杆,所述主杆上活动套入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固定连接在震动器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数据收集仪、伸缩杆、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和气压传感器,所述伸缩杆上连接有冰雪传感器,所述遮雨板的板面覆盖数据收集仪、伸缩杆、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和气压传感器,所述伸缩杆推动冰雪传感器移出遮雨板的覆盖面,所述数据收集仪上安装有数据发射器,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风速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震动器、数据发射器、数据收集仪、冰雪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摄像头和气压传感器连接。
所述遮雨板的上表面为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三脚架下端均设置有飞行器。
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活动套入主杆,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旋转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气象采集单元对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周围图像环境、下雨和下雪的采集,并计算出露点温度、平均风速、平均风向,雨水量,下雪量。采集器连续工作时,按照设定的输出数据收集仪储存,数据收集仪通过数据发射器向后台发送数据,气象数据采集更为准确,工作人员不需要亲自来收集数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快捷,同时遮雨板能够遮挡雨水、雪和树叶,防止遮雨板下端的测量仪器被雨水和雪侵蚀损坏,或被落下的树叶堆积遮挡,保证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同时震动器可以使遮雨板发生周期性震动,可以将遮雨板上端堆积的雪或树叶抖动下滑,防止发生堆积,避免遮雨板上端过多的雪将监测仪压垮,同时保证遮雨板上端的整洁。
2、通过太阳能板给蓄电池充电,保证蓄电池可以长期的提供清洁能源。
3、通过风力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保证蓄电池可以长期的提供清洁能源。
4、通过飞行器可以带动整个设备移动,便于监测仪对不同地方进行测量,适用于森林这种地势不平的环境。
5、通过旋转装置带动横杆旋转,能够使横杆上的监测仪器全方位的进行测量数据,是数据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主杆,2、避雷针,3、风速风向传感器,4、雨量传感器,5、震动器,6、蓄电池,7、数据发射器,8、数据收集仪,9、冰雪传感器,10、伸缩杆,11、风力发电机,12、遮雨板,13、温湿度传感器,14、摄像头,15、支架,16、三脚架,17、锁紧件,18、气压传感器,19、横杆,20、飞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包括主杆1和三脚架16,所述主杆1的底端通过锁紧件17与三脚架16连接,所述主杆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避雷针2、支架15、震动器5、蓄电池6和横杆19,所述主杆1上活动套入有遮雨板12,所述遮雨板12固定连接在震动器5上,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3和雨量传感器4,所述横杆19上设置有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上连接有冰雪传感器9,所述遮雨板12的板面覆盖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推动冰雪传感器9移出遮雨板12的覆盖面,所述数据收集仪8上安装有数据发射器7,所述蓄电池6通过导线分别与风速风向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震动器5、数据发射器7、数据收集仪8、冰雪传感器9、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连接。
三脚架16用于支持主杆1,主杆1用于安置各部件,蓄电池6为风速风向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震动器5、数据发射器7、数据收集仪8、冰雪传感器9、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提供电源,风速风向传感器3和雨量传感器4在主杆1上端测量风速和雨水的数据,遮雨板12下端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13和气压传感器18分别测量温湿度和气压的数据,当下雪时,伸缩杆10自动伸长,带动冰雪传感器9伸出遮雨板12的遮盖范围,冰雪传感器9接触落下的雪花,从而采集雪的数据,没有下雪的时候,伸缩杆10收缩,带动冰雪传感器9进入在遮雨板12的遮盖范围,每个仪器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传入数据收集仪8中,数据收集仪8在将所有数据通过数据发射器7发送到后台,便于工作人员观看,当遮雨板12上端的积雪和落叶堆积后,遮雨板12为倒“V”形结构,两侧面呈斜度状,震动器5启动,震动器5带动遮雨板12震动,能够将其上端的积雪和落叶抖动滑下,防止积雪和落叶堆积在遮雨板12,通过气象采集单元对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周围图像环境、下雨和下雪的采集,并计算出露点温度、平均风速、平均风向,雨水量,下雪量。采集器连续工作时,按照设定的输出数据收集仪储存,数据收集仪通过数据发射器向后台发送数据,气象数据采集更为准确,工作人员不需要亲自来收集数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快捷,同时遮雨板能够遮挡雨水、雪和树叶,防止遮雨板下端的测量仪器被雨水和雪侵蚀损坏,或被落下的树叶堆积遮挡,保证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同时震动器可以使遮雨板发生周期性震动,可以将遮雨板上端堆积的雪或树叶抖动下滑,防止发生堆积,避免遮雨板上端过多的雪将监测仪压垮,同时保证遮雨板上端的整洁。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包括主杆1和三脚架16,所述主杆1的底端通过锁紧件17与三脚架16连接,所述主杆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避雷针2、支架15、震动器5、蓄电池6和横杆19,所述主杆1上活动套入有遮雨板12,所述遮雨板12固定连接在震动器5上,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3和雨量传感器4,所述横杆19上设置有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上连接有冰雪传感器9,所述遮雨板12的板面覆盖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推动冰雪传感器9移出遮雨板12的覆盖面,所述数据收集仪8上安装有数据发射器7,所述蓄电池6通过导线分别与风速风向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震动器5、数据发射器7、数据收集仪8、冰雪传感器9、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连接。
所述遮雨板12的上表面为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连接。
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11,所述风力发电机11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连接。
三脚架16用于支持主杆1,主杆1用于安置各部件,蓄电池6为风速风向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震动器5、数据发射器7、数据收集仪8、冰雪传感器9、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提供电源,风速风向传感器3和雨量传感器4在主杆1上端测量风速和雨水的数据,遮雨板12下端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13和气压传感器18分别测量温湿度和气压的数据,当下雪时,伸缩杆10自动伸长,带动冰雪传感器9伸出遮雨板12的遮盖范围,冰雪传感器9接触落下的雪花,从而采集雪的数据,没有下雪的时候,伸缩杆10收缩,带动冰雪传感器9进入在遮雨板12的遮盖范围,每个仪器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传入数据收集仪8中,数据收集仪8在将所有数据通过数据发射器7发送到后台,便于工作人员观看,当遮雨板12上端的积雪和落叶堆积后,遮雨板12为倒“V”形结构,两侧面呈斜度状,震动器5启动,震动器5带动遮雨板12震动,能够将其上端的积雪和落叶抖动滑下,防止积雪和落叶堆积在遮雨板12,通过气象采集单元对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周围图像环境、下雨和下雪的采集,并计算出露点温度、平均风速、平均风向,雨水量,下雪量。采集器连续工作时,按照设定的输出数据收集仪储存,数据收集仪通过数据发射器向后台发送数据,气象数据采集更为准确,工作人员不需要亲自来收集数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快捷,同时遮雨板能够遮挡雨水、雪和树叶,防止遮雨板下端的测量仪器被雨水和雪侵蚀损坏,或被落下的树叶堆积遮挡,保证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同时震动器可以使遮雨板发生周期性震动,可以将遮雨板上端堆积的雪或树叶抖动下滑,防止发生堆积,避免遮雨板上端过多的雪将监测仪压垮,同时保证遮雨板上端的整洁。
通过太阳能板给蓄电池6充电,保证蓄电池6可以长期的提供清洁能源。
通过风力发电机给蓄电池6充电,保证蓄电池6可以长期的提供清洁能源。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包括主杆1和三脚架16,所述主杆1的底端通过锁紧件17与三脚架16连接,所述主杆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避雷针2、支架15、震动器5、蓄电池6和横杆19,所述主杆1上活动套入有遮雨板12,所述遮雨板12固定连接在震动器5上,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3和雨量传感器4,所述横杆19上设置有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上连接有冰雪传感器9,所述遮雨板12的板面覆盖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推动冰雪传感器9移出遮雨板12的覆盖面,所述数据收集仪8上安装有数据发射器7,所述蓄电池6通过导线分别与风速风向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震动器5、数据发射器7、数据收集仪8、冰雪传感器9、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连接。
所述遮雨板12的上表面为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连接。
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11,所述风力发电机11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连接。
所述三脚架16下端均设置有飞行器20。
所述横杆19的中间位置活动套入主杆1,所述横杆19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旋转装置
三脚架16用于支持主杆1,主杆1用于安置各部件,蓄电池6为风速风向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震动器5、数据发射器7、数据收集仪8、冰雪传感器9、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提供电源,风速风向传感器3和雨量传感器4在主杆1上端测量风速和雨水的数据,遮雨板12下端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13和气压传感器18分别测量温湿度和气压的数据,当下雪时,伸缩杆10自动伸长,带动冰雪传感器9伸出遮雨板12的遮盖范围,冰雪传感器9接触落下的雪花,从而采集雪的数据,没有下雪的时候,伸缩杆10收缩,带动冰雪传感器9进入在遮雨板12的遮盖范围,每个仪器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传入数据收集仪8中,数据收集仪8在将所有数据通过数据发射器7发送到后台,便于工作人员观看,当遮雨板12上端的积雪和落叶堆积后,遮雨板12为倒“V”形结构,两侧面呈斜度状,震动器5启动,震动器5带动遮雨板12震动,能够将其上端的积雪和落叶抖动滑下,防止积雪和落叶堆积在遮雨板12,通过气象采集单元对大气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周围图像环境、下雨和下雪的采集,并计算出露点温度、平均风速、平均风向,雨水量,下雪量。采集器连续工作时,按照设定的输出数据收集仪储存,数据收集仪通过数据发射器向后台发送数据,气象数据采集更为准确,工作人员不需要亲自来收集数据,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快捷,同时遮雨板能够遮挡雨水、雪和树叶,防止遮雨板下端的测量仪器被雨水和雪侵蚀损坏,或被落下的树叶堆积遮挡,保证测量仪器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同时震动器可以使遮雨板发生周期性震动,可以将遮雨板上端堆积的雪或树叶抖动下滑,防止发生堆积,避免遮雨板上端过多的雪将监测仪压垮,同时保证遮雨板上端的整洁。
通过太阳能板给蓄电池6充电,保证蓄电池6可以长期的提供清洁能源。
通过风力发电机给蓄电池6充电,保证蓄电池6可以长期的提供清洁能源。
通过飞行器20可以带动整个设备移动,便于监测仪对不同地方进行测量,适用于森林这种地势不平的环境。
通过旋转装置带动横杆旋转,能够使横杆上的监测仪器全方位的进行测量数据,是数据更为准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包括主杆(1)和三脚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底端通过锁紧件(17)与三脚架(16)连接,所述主杆(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避雷针(2)、支架(15)、震动器(5)、蓄电池(6)和横杆(19),所述主杆(1)上活动套入有遮雨板(12),所述遮雨板(12)固定连接在震动器(5)上,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风速风向传感器(3)和雨量传感器(4),所述横杆(19)上设置有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上连接有冰雪传感器(9),所述遮雨板(12)的板面覆盖数据收集仪(8)、伸缩杆(10)、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所述伸缩杆(10)推动冰雪传感器(9)移出遮雨板(12)的覆盖面,所述数据收集仪(8)上安装有数据发射器(7),所述蓄电池(6)通过导线分别与风速风向传感器(3)、雨量传感器(4)、震动器(5)、数据发射器(7)、数据收集仪(8)、冰雪传感器(9)、温湿度传感器(13)、摄像头(14)和气压传感器(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板(12)的上表面为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5)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11),所述风力发电机(11)通过导线与蓄电池(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16)下端均设置有飞行器(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9)的中间位置活动套入主杆(1),所述横杆(19)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旋转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40462.1U CN207867058U (zh) | 2018-03-13 | 2018-03-13 | 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40462.1U CN207867058U (zh) | 2018-03-13 | 2018-03-13 | 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67058U true CN207867058U (zh) | 2018-09-14 |
Family
ID=63456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40462.1U Active CN207867058U (zh) | 2018-03-13 | 2018-03-13 | 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67058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6596A (zh) * | 2019-10-31 | 2020-01-24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一种大气环境中的氯离子采集方法 |
CN110764166A (zh) * | 2019-11-21 | 2020-02-07 | 武义仙合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风速和降雨量监测设备 |
CN111677999A (zh) * | 2020-06-04 | 2020-09-18 | 潍坊学院 | 一种用于pm2.5检测仪器的显示方向调整装置 |
CN111918088A (zh) * | 2020-08-10 | 2020-11-10 |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兼具客流和天气监控功能的景区直播系统 |
CN113218454A (zh) * | 2021-05-24 | 2021-08-06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森林环境数据收集装置 |
CN116754020A (zh) * | 2023-08-21 | 2023-09-15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森林防火勘测用温湿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
2018
- 2018-03-13 CN CN201820340462.1U patent/CN2078670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26596A (zh) * | 2019-10-31 | 2020-01-24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一种大气环境中的氯离子采集方法 |
CN110764166A (zh) * | 2019-11-21 | 2020-02-07 | 武义仙合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风速和降雨量监测设备 |
CN110764166B (zh) * | 2019-11-21 | 2020-08-11 | 安徽龙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风速和降雨量监测设备 |
CN111677999A (zh) * | 2020-06-04 | 2020-09-18 | 潍坊学院 | 一种用于pm2.5检测仪器的显示方向调整装置 |
CN111677999B (zh) * | 2020-06-04 | 2021-11-09 | 潍坊学院 | 一种用于pm2.5检测仪器的显示方向调整装置 |
CN111918088A (zh) * | 2020-08-10 | 2020-11-10 |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兼具客流和天气监控功能的景区直播系统 |
CN111918088B (zh) * | 2020-08-10 | 2021-07-13 |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兼具客流和天气监控功能的景区直播系统 |
CN113218454A (zh) * | 2021-05-24 | 2021-08-06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森林环境数据收集装置 |
CN116754020A (zh) * | 2023-08-21 | 2023-09-15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森林防火勘测用温湿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CN116754020B (zh) * | 2023-08-21 | 2023-11-17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森林防火勘测用温湿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67058U (zh) | 一种森林智能气象监测仪 | |
Fikke et al. | COST 727: atmospheric icing on structures: measurements and data collection on icing: state of the art | |
JPH0829545A (ja) | 気象予報掲示システム | |
CN205404849U (zh) | 一种气象环境监测系统 | |
CN104076408A (zh) | 一种多功能农田气象站 | |
CN207114802U (zh) | 一种智能气象数据采集装置 | |
CN213302548U (zh) | 智能一体式固态自动遥测气象站系统 | |
CN202631520U (zh) | 无线智能墒情采集自动监测装置 | |
Holwerda et al. | Comparison of passive fog gauges for determining fog duration and fog interception by a Puerto Rican elfin cloud forest | |
CN201594146U (zh) | 一种自动降雪监测装置 | |
CN204666203U (zh) | 一种农田环境监测系统 | |
CN203981910U (zh) | 一种多功能农田气象站 | |
Skiles et al. | A nine-year record of dust on snow in the Colorado River Basin | |
CN206725010U (zh) |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站及采用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站的监测系统 | |
CN207867059U (zh) | 一种森林气象监测装置 | |
CN105955161A (zh) | 一种农业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8421282U (zh) | 一种森林气象监测设备 | |
Foulds et al. | Significance of wind-driven rain (wind-splash) in the erosion of blanket peat | |
CN210536351U (zh) | 一种基于架空线路的全景立体多功能智能感知装置 | |
CN202013430U (zh) | 气象参数采集装置 | |
CN210774177U (zh) | 国土空间资源动态智能调查监测系统 | |
Ervik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estimate ice loading on transmission lines by use of general climatological data | |
CN208110074U (zh) | 远程自动气象站 | |
CN207895088U (zh) | 一种便携地面气象观测站 | |
CN207742360U (zh) | 一种多通道气象观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1 Address after: 618500 military civilia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Park, Jinshan Town, Luojiang District,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XIN ZH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0, Taishan North Road, Jingyang District,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8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DECHUANG ZHIGU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