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828058U -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8058U
CN207828058U CN201721617487.3U CN201721617487U CN207828058U CN 207828058 U CN207828058 U CN 207828058U CN 201721617487 U CN201721617487 U CN 201721617487U CN 207828058 U CN207828058 U CN 207828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ond
water outlet
water inle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74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Huaq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Hua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Huaq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Huaq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174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8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8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80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渠,所述格栅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油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缺氧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二沉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二沉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应池的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械格栅、隔油沉淀池、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和生物炭池,解决了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革行业的迅速兴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工业废水,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成为制约合成革行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如何做到既促进行业发展,又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多次进行限期治理,其治理工艺多样,国内对于制革(皮革)工业废水处理研究较多,而对于高含氮合成革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103449677A,授权公告2013.12.18公开一种PU合成革生产过程产生废水的处理工艺,属于化工领域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废水处理工艺分一下几个步骤:预处理:除去大颗粒物质;厌氧生化处理,加入FeSO4和H202产生芬顿反应;好氧生化处理:废水进入UASB反应池,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去除大部分有机物;污泥处理系统:系统中产生的污泥送至污泥浓缩池处理,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该专利中的合成革废水处理工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该专利中的合成革废水处理工艺使用生物处理工艺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处理工艺越来越重要,其对废水处理不仅经济实用,而且能有效改善周边环境;
2.该专利中的合成革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出水未回收利用,影响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该专利中的合成革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过少,废水处理不完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解决了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渠,所述格栅渠内设置有机械格栅,所述格栅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油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调节池,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油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池的侧方设置有鼓风机,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缺氧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二沉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二沉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应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搅拌机,所述反应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的侧方设置有板框压滤机,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生物炭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生物炭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清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消毒池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凝沉淀池12与生物炭池15之间设置有机械过滤器,所述机械过滤器共设置有两台,一用一备。
优选的,所述隔油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均采用静压重力排泥,且分别与储泥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缺氧池共设置有两座,两座所述缺氧池并联运行,且每座分两格。
优选的,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共设置有两座,两座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并联运行.且每座分四格。
优选的,所述二沉池采用斜管沉淀,所述二沉池中的污泥采用静压重力排泥,污泥回流至第二调节池。
优选的,所述生物炭池共设置有两座,两座所述生物炭池内均设置有活性碳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格栅去除废水中的革基布毛屑、大块悬浮物等,以保护后续工艺中水泵的正常运行,通过隔油沉淀池、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对合成革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缺氧池对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和缺氧反硝化处理,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对废水进行生物接触氧化,通过二沉池、反应池和混凝沉淀池对废水进行混凝沉淀,通过生物炭池对废水进行生物碳工艺处理,通过消毒池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过滤器和生物碳池作为深度处理设施,针对高含氮的合成革废水,确保了优良的水质,出水全部实现回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3)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运行时,生物段出水水质良好,后续的混凝沉淀工艺未投加混凝剂,不仅降低了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同时也减少了后续的污泥处理与处置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中:1机械格栅、2集水池、3隔油沉淀池、4第一调节池、5第二调节池、6鼓风机、7缺氧池、8生物接触氧化池、9二沉池、10反应池、11搅拌机、12混凝沉淀池、13机械过滤器、14板框压滤机、15生物炭池、16清水池、17储泥池、18消毒池、19格栅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渠19,格栅渠19内设置有机械格栅1,格栅渠1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池2的进水口连接,集水池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油沉淀池3的进水口连接,隔油沉淀池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调节池4,第一调节池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油沉淀池3的进水口连接,隔油沉淀池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5的进水口连接,第二调节池5的侧方设置有鼓风机6,第二调节池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缺氧池7的进水口连接,缺氧池7共设置有两座,两座缺氧池7并联运行,且每座分两格,缺氧池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进水口连接,生物接触氧化池8共设置有两座,两座生物接触氧化池8并联运行.且每座分四格,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二沉池9的进水口连接,二沉池9采用斜管沉淀,二沉池9中的污泥采用静压重力排泥,污泥回流至第二调节池5,二沉池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应池10的进水口连接,反应池10内设置有搅拌机11,反应池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池12的进水口连接,混凝沉淀池12的侧方设置有板框压滤机14,混凝沉淀池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生物炭池15的进水口连接,混凝沉淀池12与生物炭池15之间设置有机械过滤器13,机械过滤器13共设置有两台,一用一备,生物炭池15共设置有两座,两座生物炭池15内均设置有活性碳层,生物炭池1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清水池16的进水口连接,清水池1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消毒池18的进水口连接,隔油沉淀池3和混凝沉淀池12均采用静压重力排泥,且分别与储泥池17连接。
使用时,通过机械格栅1去除废水中的革基布毛屑、大块悬浮物等,以保护后续工艺中水泵的正常运行,通过隔油沉淀池3、第一调节池4和第二调节池5对合成革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缺氧池7对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和缺氧反硝化处理,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8对废水进行生物接触氧化,通过二沉池9、反应池10和混凝沉淀池12对废水进行混凝沉淀,通过生物炭池15对废水进行生物碳工艺处理,通过消毒池18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机械格栅1、隔油沉淀池3、缺氧池7、生物接触氧化池8、混凝沉淀池12和生物炭池15,解决了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渠(19),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19)内设置有机械格栅(1),所述格栅渠(1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池(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池(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油沉淀池(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调节池(4),所述第一调节池(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隔油沉淀池(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隔油沉淀池(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池(5)的侧方设置有鼓风机(6),所述第二调节池(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缺氧池(7)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池(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二沉池(9)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二沉池(9)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反应池(10)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反应池(10)内设置有搅拌机(11),所述反应池(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池(1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混凝沉淀池(12)的侧方设置有板框压滤机(14),所述混凝沉淀池(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生物炭池(15)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生物炭池(1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清水池(1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清水池(1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消毒池(18)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12)与生物炭池(15)之间设置有机械过滤器(13),所述机械过滤器(13)共设置有两台,一用一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沉淀池(3)和混凝沉淀池(12)均采用静压重力排泥,且分别与储泥池(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7)共设置有两座,两座所述缺氧池(7)并联运行,且每座分两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共设置有两座,两座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8)并联运行.且每座分四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9)采用斜管沉淀,所述二沉池(9)中的污泥采用静压重力排泥,污泥回流至第二调节池(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池(15)共设置有两座,两座所述生物炭池(15)内均设置有活性碳层。
CN201721617487.3U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8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7487.3U CN207828058U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7487.3U CN207828058U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8058U true CN207828058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6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748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8058U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8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1109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3880193B (zh) 基于给水厂污泥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
CN105384305B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CN201292263Y (zh) 竖流式好气浮滤池
CN110451733A (zh) 一种制革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03304093A (zh) 一种市政污水深度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CN207608464U (zh) 倒置a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的装置
CN201932988U (zh) 厌氧/好氧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5556397U (zh) 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
CN103435233A (zh) 一种化纤连续纺废水再利用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4588956U (zh) 一种低浊度微污染地表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1154936Y (zh) 集成式膜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
CN102040316A (zh) 生态复合污泥水体净化方法
CN202011806U (zh) 一种基于baf-mbr污水处理装置
CN204224321U (zh) 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08218617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7002518U (zh) 一种含氮废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生物处理装置
CN211141834U (zh) 精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系统
CN207828058U (zh) 一种高含氮合成革废水处理装置
CA2908026A1 (en) A new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solids reduction process
CN203498222U (zh) 一种用于处理猾皮加工行业生产废水的系统
CN208327714U (zh)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106336011A (zh) 用连续式反冲洗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污水厂尾水的方法
CN206203983U (zh) 防止污染物堆积的mbr组件
CN104495879A (zh) 一种集成式接触氧化/除磷脱氮-过滤分离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