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91434U - 折收式展示盒 - Google Patents
折收式展示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91434U CN207791434U CN201721784322.5U CN201721784322U CN207791434U CN 207791434 U CN207791434 U CN 207791434U CN 201721784322 U CN201721784322 U CN 201721784322U CN 207791434 U CN207791434 U CN 207791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roken line
- folding
- displaying case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收式展示盒,是以纸材弯折组构而成,其包括有可弯折地相互连接的一底板、一前板、一后板、一左侧板与一右侧板;其中,底板具有一第一折线,或底板可以弯折;左侧板与右侧板相互对称地分别形成有一左侧第二折线与一右侧第二折线;借由该第一折线、该左侧第二折线、右侧第二折线以及这些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与右侧板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或是将其展开成一展示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纸材弯折组构而成的容器,特别是一种可以折叠成扁平状,或是可以展开成立体形态以作为展示盒的结构。
背景技术
展示盒为一般商店普遍使用的展示商品用容器,尤其在遇到节庆期间,有些商家更会利用展示盒放置在店门口来展示应景的商品。由于展示盒大部分是临时性用途,因此大多采用纸质材料制造,在完成展示销售后可以资源回收处理。
所述的纸质展示盒通常以具有适当厚度的瓦楞纸板制造,纸板经由专用机械冲压或裁切成预定形状与折痕后,再以弯折方式将成型后的纸板组构成容器形态的展示盒。
图1显示一种习知的由纸质板材弯折组构后的展示盒,其组构后的结构包含有一底板A1、一前板A2、一后板A3、一左侧板A4与一右侧板A5;其中,前板A2与后板A3分别连接于底板A1的前侧边与后侧边;左侧板A4连接于底板A1、前板A2与后板A3等的左侧边;右侧板A5连接于底板A1、前板A2与后板A3等的右侧边,从而在底板A1、前板A2、后板A3、左侧板A4与右侧板A5之间构成一可放置商品的空间。
然而,由于图1所示的习知纸质展示盒在组构后是固定的形态,因此为了便于仓储及运输,通常在工厂制造后的成品是成型预定形状后的板体,该板体形状的成品交货给商家后再由商家自行弯折组构成展示盒,此对于商家而言十分费时费力。此外,倘若展示销售期间结束但展示盒没有损坏而可重复利用时,则必须再将展示盒逆向展开成原始的板体,这个过程对于商家而言又是一场波折。倘若不想遭受这种折腾而直接将展示盒丢弃又觉得十分可惜、浪费,不仅不环保,并且当下一波展示销售期来临时又必须重新订购新的展示盒,徒增商家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工厂制造时可以直接组构成容器形态的展示盒,该展示盒在不使用时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以便于收纳、仓储或运输,当需要使用时则可以方便且快速地展开成立体形态的展示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收式展示盒,其中一技术手段是以纸材弯折组构而成,可以包括:一底板,具有平行于其前侧边与后侧边的一第一折线;一前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前侧边;一后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后侧边;一左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左侧边、该前板的左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左侧边,并且在该左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以及一右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右侧边、该前板的右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右侧边,并且在该右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
本实用新型借由所形成的该第一折线、左侧第二折线、右侧第二折线以及这些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与右侧板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或展开成一展示盒。
其中,所述第一折线可以是对底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借由该第一折线使得底板可以被对折。
其中,该左侧板与右侧板可以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并且该左侧第二折线与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两内板的左侧第二折线与右侧第二折线可以为一切割缝,位于两外板的左侧第二折线与右侧第二折线可以为对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左侧第二折线与右侧板的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借此结构可以使得左侧板与右侧板弯折后位于前板与后板之间。
其中,该左侧板与右侧板可以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并且该左侧第二折线与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两外板的左侧第二折线与右侧第二折线为一切割缝,位于两内板的左侧第二折线与右侧第二折线为对该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板的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远离的方向弯折;借此结构可以使得左侧板与右侧板弯折后突出于前板与后板之外。
其中,后板的高度可以大于前板的高度,并且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上侧边可以为一斜边,该上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前板的上端与该后板的上端;借此使得展示盒的前方呈现开放形态以便于展示商品。
其中,该后板、左侧板与右侧板的高度可以相等,借此使得展开后的展示盒成为前方呈现放开式的容器。
其中,后板的上侧边可以延伸一延伸板,该延伸板可以提供商家黏贴广告文案之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收式展示盒,其另一技术手段可以由纸材弯折组构而成,包括:一底板,其前侧边延伸有一插板;一前板,其底边形成有一插槽;一后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后侧边;一左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前板的左侧边以及后板的左侧边,并且在该左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以及一右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前板的右侧边以及后板的右侧边,并且在该右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借由该左侧第二折线、右侧第二折线、这些可弯折的连接、以及该插板插入或离开该插槽,使得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与右侧板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或展开成一展示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收式展示盒,其再一技术手段可以由纸材弯折组构而成,包括:一底板,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底板与一第二底板;一前板,可弯折地连接于第一底板的前侧边;一后板,可弯折地连接于第二底板的后侧边;一左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前板的左侧边以及后板的左侧边,并且在左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以及一右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前板的右侧边以及后板的右侧边,并且在右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借由该左侧第二折线、右侧第二折线以及这些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与右侧板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或展开成一展示盒。
本实用新型借由前述的结构,使得展示盒在工厂制造时可以直接组构为成品,并且使得展示盒在不使用时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以便于收纳、仓储或运输,当需要使用时则可以方便且快速地展开成立体形态的展示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习知展示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示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沿图2的2-1―2-1方向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3为显示图2的展示盒进一步被弯折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图3的展示盒被进一步折叠成扁平形态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展示盒被弯折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1为沿图5的5-1―5-1方向的局部平面剖视图;
图6为显示图5的展示盒被进一步折叠成扁平形态的示意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展示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展示盒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展示盒可以在后板延伸一延伸板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可以将展示盒形成为矩形筒体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展示盒
11 底板
110 第一折线
111 第一底板
112 第二底板
113 插板
12 前板
121 插槽
13 后板
131 延伸板
14 左侧板
14A 外板
14B 内板
141 左侧第二折线
15 右侧板
151 右侧第二折线
A 展示盒
A1 底板
A2 前板
A3 后板
A4 左侧板
A5 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创作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第一实施例》
图2至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折收式展示盒的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展示盒是以纸材弯折组构而成;所述纸材通常是具有适当厚度的瓦楞纸板,纸板经由专用机械冲压或裁切成预定形状与折痕后,再以弯折方式将成型后的纸板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展示盒。由于将纸板被成型后的轮廓形状可以有多种形状,并且该纸板被成型后的轮廓形状并非本实用新型主张的技术特征,所以在本文中不予描述,图式也未予示出。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收式展示盒的第一实施例,是经由预先成型或裁切后的纸板弯折组构后形成一盒体,使该盒体具有一底板11、一前板12、一后板13、一左侧板14与一右侧板15;其中,底板11具有矩形的轮廓,因而具有一前侧边、一后侧板、一左侧边与一右侧边;该底板11进一步在大致上中间的位置形成有平行于其前侧边与后侧边的一第一折线110;较佳的,该第一折线110可以采用模具对底板11施加压力而形成;例如,可以在成型前述的纸板的同时以模具对底板11冲冲成型而形成凹痕形态的第一折线110。
所述前板12是可弯折地连接于底板11的前侧边;前板12具有矩形的轮廓,因而具有一上侧边、一下侧边、一左侧边与一右侧边;前板12以其下侧边连接于底板11的前侧边,于弯折组构后使得前板12和底板11基本上相互垂直。
所述后板13可弯折地连接于底板11的后侧边;后板13具有矩形的轮廓,因而具有一上侧边、一下侧边、一左侧边与一右侧边;后板13以其下侧边连接于底板11的后侧边,于弯折组构后使得后板13和底板11基本上相互垂直。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后板13的高度可以大于前板12的高度。
所述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是相互对称的板体,其中左侧板14可弯折地连接于底板11的左侧边、前板12的左侧边以及后板13的左侧边,并且在左侧板14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141。右侧板15可弯折地连接于底板11的右侧边、前板12的右侧边以及后板13的右侧边,并且在右侧板15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151。更详细地说,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形成为具有梯形轮廓,也即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的上侧边为一斜边,该上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板12的上端与后板13的上端;借此,使得组构后的展示盒呈现出前方相对开阔的形态,以利于展示销售商品。
再者,左侧板14可以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具有一外板14A与一内板14B(如图2-1所示),该左侧第二折线141同时形成于外板14A与内板14B,其中,位于内板14B的左侧第二折线141进一步以刀具切割形成的一切割缝,位于外板14A的左侧第二折线141则为对该外板14A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也即,对左侧板14的外板14A形成左侧第二折线141的方式是相同于对底板11形成第一折线110的方式;借由此结构,使得左侧板14可以借由其外板14A处的左侧第二折线141被弯折。
右侧板15是与左侧板14相互对称的结构,并且具有一右侧第二折线151;也即右侧板15的形成方式和左侧板14的前述方式相同,故不对右侧板15多做说明。
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一实施例,借由该第一折线110、该左侧第二折线114、右侧第二折线115以及各板之间的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展示盒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接近的方向稍加施力,即可使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以其左侧第二折线141、右侧第二折线151为中心往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如图3所示),并且在继续弯折后折叠成扁平状(如图4所示),其扁平状的形态十分适于收纳、仓储或运输。当要使用展示盒时,则以逆向操作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远离的方向拉开即可。
《第二实施例》
图5至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折收式展示盒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但两者的差异在于形成在左侧板14的左侧第二折线141与右侧板15的右侧第二折线151的形成结构;故以下仅针对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的结构做说明,其余部分则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折收式展示盒的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是相互对称的板体,其中左侧板14可弯折地连接于底板11的左侧边、前板12的左侧边以及后板13的左侧边,并且在左侧板14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141。右侧板15可弯折地连接于底板11的右侧边、前板12的右侧边以及后板13的右侧边,并且在右侧板15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151。更详细地说,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形成为具有梯形轮廓,也即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的上侧边为一斜边,该上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板12的上端与后板13的上端;借此,使得组构后的展示盒呈现出前方相对开阔的形态,以利于展示销售商品。
再者,左侧板14可以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具有一外板14A与一内板14B(如图5-1所示),该左侧第二折线141同时形成于外板14A与内板14B,其中,位于外板14A的左侧第二折线141进一步以刀具切割形成的一切割缝,位于内板14B的左侧第二折线141则为对该内板14B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也即,对左侧板14的内板14B形成左侧第二折线141的方式是相同于对底板11形成第一折线110的方式;借由此结构,使得左侧板14可以借由其内板14B处的左侧第二折线被弯折。
所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右侧板15是与左侧板14相互对称的结构,也即右侧板15的形成方式和左侧板14的前述方式相同,故不对右侧板15多做说明。
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二实施例,借由该第一折线110、该左侧第二折线114、右侧第二折线115以及各板之间的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展示盒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远离的方向稍加施力,即可使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以其左侧第二折线141、右侧第二折线151为中心往相对远离的方向弯折,并且在继续弯折后最终折叠成扁平状(如图6所示)。当要使用展示盒时,则以逆向操作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接近的方向推压即可再组构成容器形态的展示盒。
《第三实施例》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折收式展示盒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仅在底板11与前板12的结构存在差异;故以下仅针对底部11与前板12的结构做说明,其余部分则不予赘述。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在前板12的底边形成一插槽121,并且在底板11的前侧边延伸一插板113,以及不在底板11上形成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形成于底板11上的第一折线110。
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三实施例,借由该左侧第二折线114、右侧第二折线115以及各板之间的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展示盒在不使用时,可以在插板113脱离插槽121的状态下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接近的方向稍加施力,即可使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以其左侧第二折线141、右侧第二折线151为中心往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并且在继续弯折后最终折叠成扁平状。当要使用展示盒时,则以逆向操作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远离的方向拉开,并且将插板113插入插槽121,以将底板11固定于底面,即可再组构成容器形态的展示盒。
《第四实施例》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折收式展示盒的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仅在底板11的结构存在差异;故以下仅针对底部11的结构做说明,其余部分则不予赘述。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可以将底板11设为相互对称的一第一底板11A与一第二底板11B,以及不在底板11上形成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形成于底板11上的第一折线110。
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四实施例,借由这些左侧第二折线114、右侧第二折线115以及各板之间的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展示盒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接近的方向稍加施力,即可使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以其左侧第二折线141、右侧第二折线151为中心往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并且在继续弯折后最终折叠成扁平状。当要使用展示盒时,则以逆向操作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远离的方向拉开,并且将第一底板11A与第二底板11B相对翻转成水平状态后,再于第一底板11A与第二底板11B之间的接缝处黏贴胶带(图中未显示)以将第一、二底板11A、11B组合成一底板11,即可再组构成容器形态的展示盒。
《第五实施例》
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折收式展示盒的第五实施例,该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仅在后板13的结构存在差异;故以下仅针对后板13的结构做说明,其余部分则不予赘述。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可以将后板13的高度延伸以形成一延伸板131,借由该延伸板131所增加的面积,可以让使用者在其正面黏贴广告宣传文案。
《第六实施例》
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折收式展示盒的第六实施例,该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大致上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仅在前板12、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的结构存在差异;故以下仅针对前板12、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的结构做说明,其余部分则不予赘述。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可以将后板13、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设为具有相等的高度,使得展开后的展示盒呈现只有前方为开放的容器,此种容器可适合于长条形状的商品稳定地放入其中。
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第六实施例,借由左侧第二折线114、右侧第二折线115以及各板之间的可弯折的连接,使得展示盒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接近的方向稍加施力,即可使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以其左侧第二折线141、右侧第二折线151为中心往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并且在继续弯折后最终折叠成扁平状。当要使用展示盒时,则以逆向操作将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往相对远离的方向拉开,并且将底板11翻转成水平状态后,即可再组构成矩形体容器形态的展示盒。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创作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19)
1.一种折收式展示盒,是以纸材弯折组构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折收式展示盒包括:
一底板,具有平行于其前侧边与后侧边的一第一折线;
一前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该前侧边;
一后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该后侧边;
一左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左侧边、该前板的左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左侧边,并且在该左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以及,
一右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右侧边、该前板的右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右侧边,并且在该右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
其中,借由该第一折线、该左侧第二折线、该右侧第二折线以及这些可弯折的连接使得该底板、该前板、该后板、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或展开成一展示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折线是以对该底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该两内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一切割缝,位于该两外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对该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板的该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该两外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一切割缝,位于该两内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对该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板的该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远离的方向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的高度大于该前板的高度,并且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的上侧边为一斜边,该上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前板的上端与该后板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的高度相等,使得展开后的该展示盒成为一前方呈现开放的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的上侧边延伸有一延伸板。
8.一种折收式展示盒,是以纸材弯折组构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折收式展示盒包括:
一底板,其前侧边延伸有一插板;
一前板,其底边形成有一插槽;
一后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底板的后侧边;
一左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前板的左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左侧边,并且在该左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以及,
一右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前板的右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右侧边,并且在该右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
其中,借由该左侧第二折线、该右侧第二折线、这些可弯折的连接、以及该插板插入或离开该插槽,使得该底板、该前板、该后板、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或展开成一展示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该两内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一切割缝,位于该两外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对该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板的该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该两外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一切割缝,位于该两内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对该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板的该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远离的方向弯折。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的高度大于该前板的高度,并且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的上侧边为一斜边,该上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前板的上端与该后板的上端。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的高度相等,使得展开后的该展示盒成为一前方呈现开放的容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的上侧边延伸有一延伸板。
14.一种折收式展示盒,是以纸材弯折组构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折收式展示盒包括:
一底板,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底板与一第二底板;
一前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一底板的前侧边;
一后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二底板的后侧边;
一左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前板的左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左侧边,并且在该左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左侧边的一左侧第二折线;以及,
一右侧板,可弯折地连接于该前板的右侧边以及该后板的右侧边,并且在该右侧板形成有平行于这些右侧边的一右侧第二折线;
其中,借由该左侧第二折线、该右侧第二折线以及这些可弯折的连接,使得该底板、该前板、该后板、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可以被折叠成扁平状或展开成一展示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该两内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一切割缝,位于该两外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对该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板的该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接近的方向弯折。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分别由一板体对折形成以分别具有一外板与一内板,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同时形成于该外板与该内板,其中,位于该两外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一切割缝,位于该两内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第二折线为对该外板施加压力所形成的压痕,使得该左侧板的该左侧第二折线与该右侧板的该右侧第二折线可以往彼此相对远离的方向弯折。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的高度大于该前板的高度,并且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的上侧边为一斜边,该上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前板的上端与该后板的上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的高度相等,使得展开后的该展示盒成为一前方呈现开放的容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折收式展示盒,其特征在于,该后板的上侧边延伸有一延伸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84322.5U CN207791434U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折收式展示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84322.5U CN207791434U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折收式展示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91434U true CN207791434U (zh) | 2018-08-31 |
Family
ID=6328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8432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91434U (zh) | 2017-12-19 | 2017-12-19 | 折收式展示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91434U (zh) |
-
2017
- 2017-12-19 CN CN201721784322.5U patent/CN2077914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52280B2 (en) | Collapsible display shelving | |
US7703864B2 (en) | Folded and glued display container having integral shelf elements erected by displacement of support panel | |
AU2008201581B2 (en) | Display stand having invisible securing flaps | |
US1896721A (en) | Combination shipping case and display stand | |
US20080265726A1 (en) | Folded and glued display container having integral shelf elements | |
US20190014927A1 (en) | Merchandising display having quick shelf set up | |
US10699602B2 (en) | Corrugated signage | |
CN211593263U (zh) | 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 | |
US2155190A (en) | Display device | |
CN207791434U (zh) | 折收式展示盒 | |
TWI693184B (zh) | 可快速組立的容置盒 | |
JP2013114255A (ja) | ロック機構付きポップアップカード | |
JP6024951B2 (ja) | 二次曲面カートン | |
TWM560845U (zh) | 折收式展示盒 | |
CN216186756U (zh) | 一种立体式展示盒 | |
JP3094578U (ja) | 多角形組み立て箱 | |
JP6303432B2 (ja) | 展示台 | |
JP3241603U (ja) | 商品陳列箱 | |
CN219468273U (zh) | 一种可滑动的展示包装 | |
JP3218855U (ja) | 卓上名札用紙 | |
JP2004219798A (ja) | フロアースタンドパネル | |
US10471675B2 (en) | Method of forming a foldable backdrop and a foldable backdrop | |
JP2000103425A (ja) | 陳列台 | |
JP6880598B2 (ja) | 広告機能付き包装箱 | |
TWM617959U (zh) | 容置盒壁板抗外推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