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764450U -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764450U
CN207764450U CN201820235023.4U CN201820235023U CN207764450U CN 207764450 U CN207764450 U CN 207764450U CN 201820235023 U CN201820235023 U CN 201820235023U CN 207764450 U CN207764450 U CN 207764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limiting structure
position limiting
optical film
film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350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胥杰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K 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350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764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764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764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膜材与背板边框铆接成本高、易导致膜材破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中挂壁、贴合壁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底板围成限位槽,该限位结构使用时,贴合壁与背板的边框内侧通过固接部件固接,光学膜材的挂孔挂于挂壁上,限位槽用于容纳光学膜材的挂耳边缘,这样光学膜材并不与背板的边框直接接触,不会增加背板变形的不良风险。此外,挂壁相较于铆接的铆柱而言与光学膜材的接触面积要大,在产品整机振动、跌落等冲击性试验中,光学膜材的挂耳处受力面积较大,不易造成膜材挂孔破损。该限位结构适用于各种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在其背板边框部位多采用限位结构将膜材位置固定,以限制膜材在显示装置内部的位置,从而解决一些光学、画面显示等问题,而绝大多数的限位结构用的是铆柱铆接的方法,即通过铆柱将膜材的挂孔以及对应背板边框设置的铆接口铆接。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在背板边框上采用铆柱铆接膜材的方式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铆接力会增加背板变形的不良风险;2、铆柱与膜材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在产品整机振动、跌落等冲击性试验中,易增加膜材挂孔破损的风险;3、铆柱通常铆接在背板侧边上,铆接工艺复杂,会导致产品的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膜材与背板边框铆接成本高、易导致膜材破损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包括:
底板;
连接于所述底板两相对侧边的挂壁和贴合壁,所述挂壁和贴合壁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底板围成限位槽;
所述贴合壁设有固接部件,用于将贴合壁背离挂壁的一侧固接于背板的边框内侧。
可选的是,所述挂壁和贴合壁均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
可选的是,所述固接部件包括螺孔。
可选的是,所述限位结构由金属材料构成。
可选的是,在平行于限位槽深度的方向上,挂壁的尺寸小于贴合壁的尺寸,在平行于限位槽长度的方向上,挂壁的尺寸范围为10mm-15mm。
可选的是,所述贴合壁沿限位槽长度方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贴合壁的第一区域和挂壁与底板围成限位槽;固接部件设于贴合壁的第二区域。
可选的是,所述贴合壁的第一区域背离挂壁的一面上还设有定位凸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板组件,包括设有边框的背板,以及上述的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的贴合壁背离挂壁的一侧通过固接部件与边框内侧固接。
可选的是,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的边缘位置处设有挂孔,所述挂孔挂于所述挂壁上。
可选的是,所述边框设有可容定位凸包通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中挂壁和贴合壁所在面与底板所在面之间具有一定夹角,使得挂壁、贴合壁与底板围成限位槽,该限位结构使用时,贴合壁与背板的边框内侧通过固接部件固接,光学膜材的挂孔挂于挂壁上,限位槽用于容纳光学膜材的挂耳边缘,这样光学膜材并不与背板的边框直接接触,不会增加背板变形的不良风险。此外,挂壁相较于铆接的铆柱而言与光学膜材的接触面积要大,在产品整机振动、跌落等冲击性试验中,光学膜材的挂耳处受力面积较大,不易造成膜材挂孔破损。该限位结构适用于各种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限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限位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限位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限位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限位结构的相对尺寸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背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背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光学膜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2、贴合壁;21、第一区域;22、第二区域;3、挂壁;4、固接部件;5、定位凸包;6、边框;7、光学膜材;71、挂孔;72、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挂壁3和贴合壁2,挂壁3和贴合壁2连接于底板1两相对侧边,挂壁3和贴合壁2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底板1围成限位槽;贴合壁2设有固接部件4,用于将贴合壁2背离挂壁3的一侧固接于背板的边框内侧。
本实施例对应的附图1中显示了该限位结构中挂壁3和贴合壁2所在面与底板1所在面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即挂壁3和贴合壁2所在面均不与底板1所在面平行,且挂壁3和贴合壁2远离底板1的一端不相交,即二者间具有一定距离,使得挂壁3、贴合壁2与底板1围成限位槽。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使用时,贴合壁2与背板的边框内侧通过固接部件4固接,光学膜材的挂孔挂于挂壁3上,限位槽用于容纳光学膜材的挂耳边缘,也就是说,光学膜材的挂孔与挂壁3直接接触,光学膜材并不与背板的边框直接接触,这样不会增加背板变形的不良风险。此外,挂壁3相较于铆接的铆柱而言与光学膜材的接触面积要大,在产品整机振动、跌落等冲击性试验中,光学膜材的受力面积大,在承受的冲击力不变情况下,较大的受力面积不易造成膜材挂孔破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其与实施例1的结构类似,如图2-6所示,包括底板1、挂壁3和贴合壁2,挂壁3和贴合壁2连接于底板1两相对侧边,贴合壁2设有固接部件4,用于将贴合壁2背离挂壁3的一侧固接于背板的边框内侧。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的图1中示出的挂壁3与的底板1所在面不平行即可,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较优选的方式是:挂壁3和贴合壁2均垂直于底板1设置,即挂壁3与底板1所在面的夹角为90°,使得挂壁3和贴合壁2的部分区域与底板1围成限位槽。
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中挂壁3和贴合壁2均垂直于底板1二者呈直角设置,相较于钝角或锐角而言,这样设置更便于组合安装时,将光学膜材的挂孔直上直下的挂套于挂壁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贴合壁2沿限位槽长度方向包括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挂壁3和贴合壁2的第一区域21与底板1围成限位槽;固接部件4设于贴合壁2的第二区域22。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贴合壁2的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仅仅是区域的划分,实际应用中二者可以是一体的结构。参见附图2、附图4,第一区域21与底板1围成限位槽也可以理解为,在平行于限位槽长度的方向上,贴合壁2的尺寸h1大于挂壁3的尺寸h2,这样将固接部件4设于第二区域22,在将光学膜材挂到挂壁3上时,以及在后续的长期应用中,对应第一区域21的光学膜材的挂耳不会触碰到固接部件4,一方面可以避免固接部件4产生松动,另一方面不会造成光学膜材的挂耳被磨损。
具体的,在平行于限位槽长度的方向上,挂壁3的尺寸h2范围为10mm-15mm。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设计的挂壁3的尺寸h2相较于铆接的铆柱而言要大,其作用是:相当于增大了与光学膜材的接触面积,这样在产品承受的冲击力不变情况下,较大的受力面积不易造成膜材挂孔破损。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固接部件4包括螺孔。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螺孔将贴合壁2与背板的边框螺接,这种固接方式不仅方便,还便于在后期的产品维修过程中进行拆卸或更换。
可以理解的是,贴合壁2上可以仅设有一个用于与背板边框固接的螺孔,也可以设有多个用于与背板边框固接的螺孔。当贴合壁2上仅在第二区域22设有一个螺孔时,由于螺孔是圆形的,有可能引起贴合壁2围绕着螺孔转动,这样不利于固定光学膜材。当贴合壁2上设有多个螺孔时,一方面在第二区域22的有限空间内不便于进行排布,另一方面,面积相对较大的第一区域21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的固定,若将其设于第一区域21内,由于限位槽内用于容纳光学膜材的挂耳,这样不仅不便于安装操作,还易造成光学膜材的挂耳与固接部件4之间的相互磨损。
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在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选方案,贴合壁2的第一区域21背离挂壁3的一面上设置定位凸包5。
即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包5的作用是将贴合壁2的第一区域21与背板边框的内侧的位置进行固定。相当于第一区域21的定位凸包5与第二区域22的螺孔二者同时受力,以使贴合壁2与背板边框的位置紧固。同时,由于定位凸包5向外凸,其不会接触到光学膜材的挂耳,不会与之产生摩擦,不会造成光学膜材的挂耳磨损。
其中,本实施例中不对限位结构的具体材料进行限制,限位结构可以是由塑料或其它合成材料构成,也可以由工程树脂材料构成。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限位结构还可以由固态金属材料一体构成。例如可以选用铜、铁、铝等金属材料,形成附图2-6所示形状的限位结构。上述金属材料形成的一体的限位结构各个部位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具体的,当限位结构由金属材料构成时,附图所示的定位凸包5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形成,即在贴合壁2的靠近挂壁3的一侧向背离的一侧施加压力,则将该受力区域被顶至外侧,形成定位凸包5。
通常,参见附图7,在平行于限位槽深度的方向上,挂壁3的尺寸h4小于贴合壁2的尺寸h3,这是由于贴合壁2的尺寸h3根据背板边框的尺寸进行设计,贴合壁2的尺寸h3不超过背板边框的尺寸,这样由于贴合壁2设于背板边框内侧,背板边框的外观不会露出贴合壁2,使得产品整体更具美感;而在垂直于光学膜材层所在面的方向上,光学膜材的尺寸即光学膜材的厚度相较于背板的边框的尺寸要小,挂壁3的尺寸h4稍大于光学膜材的厚度将光学膜材的挂耳挂住即可,因此,h4小于h3,更能充分利用边框内侧部的空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组件,如图8所示,包括设有边框6的背板,以及上述实施例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底板1、挂壁3和贴合壁2,挂壁3和贴合壁2连接于底板1两相对侧边,挂壁3和贴合壁2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底板1围成限位槽;其中,限位结构的贴合壁2背离挂壁3的一侧通过固接部件4与边框6内侧固接。即固接部件4的作用是紧固限位结构和边框6。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贴合壁2背离挂壁3的一面上设置定位凸包5。定位凸包5的作用是限制限位结构相对于边框6的位置,同时相对应的,边框6设有可容定位凸包5通过的通孔。可以理解的是,通孔的尺寸略大于定位凸包5的尺寸,并可容定位凸包5通过。从图8可以看出,背板边框6的外观面为平整的表面,可见,本实施例的产品无需成本较高的铆接工艺,节省背板的制造工艺成本的同时,还可使得产品外观保持美感。
可选的是,背板组件还包括光学膜材7,光学膜材7的边缘位置处设有挂孔71,挂孔71挂于挂壁3上。
如图9所示,光学膜材7的挂孔71挂于挂壁3上,限位槽用于容纳光学膜材的挂耳72边缘,光学膜材7并不与背板的边框6直接接触,这样不会增加背板边框6变形的不良风险。此外,挂壁3相较于铆接的铆柱而言与光学膜材的接触面积要大,在产品整机振动、跌落等冲击性试验中,光学膜材的受力面积大,在承受的冲击力不变情况下,较大的受力面积不易造成膜材挂孔71破损。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背板的边框6内侧可以设置多个限位结构,例如,当背板的边框6为矩形时,可以在矩形的相对侧各设一个限位结构,同时,光学膜材如图10所示,其两相对的边分别设置挂孔、挂耳,相当于多个限位结构分别紧固光学膜材的两相对的边,这样可以进一步限制光学膜材在背板内的位置。
显然,上述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进行许多变化;例如:各结构的具体尺寸、比例可以根据具体产品进行改变,限位结构的具体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背板组件。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连接于所述底板两相对侧边的挂壁和贴合壁,所述挂壁和贴合壁的至少部分区域与底板围成限位槽;
所述贴合壁设有固接部件,用于将贴合壁背离挂壁的一侧固接于背板的边框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壁和贴合壁均垂直于所述底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接部件包括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由金属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限位槽深度的方向上,挂壁的尺寸小于贴合壁的尺寸,在平行于限位槽长度的方向上,挂壁的尺寸范围为10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壁沿限位槽长度方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贴合壁的第一区域和挂壁与底板围成限位槽;所述固接部件设于贴合壁的第二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壁的第一区域背离挂壁的一面上还设有定位凸包。
8.一种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边框的背板,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的贴合壁背离挂壁的一侧通过固接部件与边框内侧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光学膜材,所述光学膜材的边缘位置处设有挂孔,所述挂孔挂于所述挂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结构,所述边框设有可容定位凸包通过的通孔。
CN201820235023.4U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Active CN207764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5023.4U CN207764450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5023.4U CN207764450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764450U true CN207764450U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80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35023.4U Active CN207764450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7644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893A (zh) * 2019-07-17 2019-11-08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WO2021169693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893A (zh) * 2019-07-17 2019-11-08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WO2021169693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860403B2 (en) 2020-02-24 2024-01-02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including optical film with peripheral portion lu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53510B (zh) 可折叠的支撑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4595380U (zh) 面板结构和显示装置
JP4514766B2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固定構造
CN207764450U (zh) 一种光学膜材的限位结构、背板组件
CN105572943A (zh) 显示装置
US10191209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494275B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背光模组
US9933557B2 (en) Backlight modules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LCDS)
US10281754B2 (en) Display device
CN20772020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安装结构及移动终端
US20130141894A1 (en) Slim Bezel Backlight Modul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6201836A1 (zh) 一种显示器边框结构、显示装置
US20160363719A1 (en) Light guide plate-positioning colum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08888793U (zh) 一种全面屏显示面板以及触控显示器
CN104181722A (zh) 背光模组背板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691907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70084303A (ko) 백라이트 모듈 구조
CN207302012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696587B2 (en) Backlight module backplan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4613811U (zh) 中框及终端
CN10709239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0267A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
CN205049836U (zh) 一种显示器结构
CN204406914U (zh) 显示装置及终端
CN213586021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安装的卡扣配合五金背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