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62078U - 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62078U CN207762078U CN201721828751.8U CN201721828751U CN207762078U CN 207762078 U CN207762078 U CN 207762078U CN 201721828751 U CN201721828751 U CN 201721828751U CN 207762078 U CN207762078 U CN 2077620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nd steel
- steel pipe
- wall
- fixed
- connec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属于钢结构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两根圆钢管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同轴设置的圆钢管,还包括圆管状连接管和若干围绕连接管轴线分布,且内侧边与连接管外壁固定的连接板,两根圆钢管端面相互贴合对接并焊接固定,且连接管同轴位于两根圆钢管内,并位于两根圆钢管之间,连接板内侧边弯折形成与连接管外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内连接部,连接板外侧边弯折形成与圆钢管内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外连接部,连接板内侧面宽度方向与连接管外壁相切,且内连接部内侧面与连接管外壁贴合固定。本钢管连接结构利用连接板对圆钢管内壁形成支撑,以有效提高圆钢管连接后整体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两根独立的圆钢管一般直接对齐同轴焊接固定,且焊接端面为平面结构,在焊接后,连接部分较小,且由于圆钢管中部为空心结构,因此连接后强度偏低,易折断变形,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并能高强度连接两根圆钢管的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同轴设置的圆钢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管状连接管和若干围绕连接管轴线分布,且内侧边与连接管外壁固定的连接板,所述的两根圆钢管端面相互贴合对接并焊接固定,且连接管同轴位于两根圆钢管内,并位于两根圆钢管之间,连接板内侧边弯折形成与连接管外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内连接部,连接板外侧边弯折形成与圆钢管内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外连接部,所述的连接板内侧面宽度方向与连接管外壁相切,且内连接部内侧面与连接管外壁贴合固定。
两根圆钢管对接并焊接固定同时,在内部设置连接板,且若干连接板内侧边固定在连接管上,外侧边弯折形成的外连接部对圆钢管内壁形成支撑,以有效提高圆钢管连接后整体的强度,由于连接板内侧面宽度方向与连接管外壁相切,内连接部内侧面与连接管外壁贴合固定,避免连接板过分弯折,以最大限度保持连接板宽度方向对圆钢管支撑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内连接部远离连接板的一边弯折形成加强板,且所述的加强板与相邻连接板内侧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因此能有效提高连接板内侧边强度,继而提高连接板与连接管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圆钢管端面具有两个内凹U形凹接面和两个外凸U形凸接面,且两根圆钢管通过凹接面与凸接面相互贴合对接并焊接固定。
因此能扩大焊接面,从而增加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紧固件为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两根圆钢管对接并焊接固定同时,在内部设置连接板,且若干连接板内侧边固定在连接管上,外侧边弯折形成的外连接部对圆钢管内壁形成支撑,以有效提高圆钢管连接后整体的强度,由于连接板内侧面宽度方向与连接管外壁相切,内连接部内侧面与连接管外壁贴合固定,避免连接板过分弯折,以最大限度保持连接板宽度方向对圆钢管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钢管连接结构横向示意图。
图2是本钢管连接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圆钢管;11、凹接面;12、凸接面;
2、连接管;
3、连接板;31、内连接部;32、外连接部;33、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同轴设置的圆钢管1,还包括圆管状连接管2和若干围绕连接管2轴线分布,且内侧边与连接管2外壁固定的连接板3,两根圆钢管1端面相互贴合对接并焊接固定,且连接管2同轴位于两根圆钢管1内,并位于两根圆钢管1之间,连接板3内侧边弯折形成与连接管2外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内连接部31,连接板3外侧边弯折形成与圆钢管1内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外连接部32,连接板3内侧面宽度方向与连接管2外壁相切,且内连接部31内侧面与连接管2外壁贴合固定。
进一步的,内连接部31远离连接板3的一边弯折形成加强板33,且加强板33与相邻连接板3内侧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圆钢管1端面具有两个内凹U形凹接面11和两个外凸U形凸接面12,且两根圆钢管1通过凹接面11与凸接面12相互贴合对接并焊接固定。紧固件为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帽。
两根圆钢管1对接并焊接固定同时,在内部设置连接板3,且若干连接板3内侧边固定在连接管2上,外侧边弯折形成的外连接部32对圆钢管1内壁形成支撑,以有效提高圆钢管1连接后整体的强度,由于连接板3内侧面宽度方向与连接管2外壁相切,内连接部31内侧面与连接管2外壁贴合固定,避免连接板3过分弯折,以最大限度保持连接板3宽度方向对圆钢管1支撑强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圆钢管1、凹接面11、凸接面12、连接管2、连接板3、内连接部31、外连接部32、加强板3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4)
1.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包括两根同轴设置的圆钢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管状连接管(2)和若干围绕连接管(2)轴线分布,且内侧边与连接管(2)外壁固定的连接板(3),所述的两根圆钢管(1)端面相互贴合对接并焊接固定,且连接管(2)同轴位于两根圆钢管(1)内,并位于两根圆钢管(1)之间,连接板(3)内侧边弯折形成与连接管(2)外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内连接部(31),连接板(3)外侧边弯折形成与圆钢管(1)内壁贴合固定的弧形板状外连接部(32),所述的连接板(3)内侧面宽度方向与连接管(2)外壁相切,且内连接部(31)内侧面与连接管(2)外壁贴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连接部(31)远离连接板(3)的一边弯折形成加强板(33),且所述的加强板(33)与相邻连接板(3)内侧面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钢管(1)端面具有两个内凹U形凹接面(11)和两个外凸U形凸接面(12),且两根圆钢管(1)通过凹接面(11)与凸接面(12)相互贴合对接并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为相互配合的螺栓和螺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28751.8U CN207762078U (zh) | 2017-12-22 | 2017-12-22 | 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828751.8U CN207762078U (zh) | 2017-12-22 | 2017-12-22 | 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62078U true CN207762078U (zh) | 2018-08-24 |
Family
ID=63188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828751.8U Active CN207762078U (zh) | 2017-12-22 | 2017-12-22 | 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620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24396A (zh) * | 2020-12-22 | 2021-03-19 | 浙江亨司迈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设备支撑的加强型床桶装置 |
-
2017
- 2017-12-22 CN CN201721828751.8U patent/CN2077620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24396A (zh) * | 2020-12-22 | 2021-03-19 | 浙江亨司迈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设备支撑的加强型床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62078U (zh) | 一种加强型钢管连接结构 | |
CN103806543A (zh) | 一种钢管节点 | |
CN109736436A (zh) | 一种梁柱连接结构 | |
CN207376816U (zh) | 一种工字钢梁柱连接节点 | |
CN207757162U (zh) | 一种圆钢管对接结构 | |
CN205841399U (zh) | 一种方钢管连接法兰 | |
CN201961735U (zh) | 一种集装箱角柱 | |
CN209556368U (zh) | 扣件一体化双矩管搭接背楞 | |
CN203755777U (zh) | 三边形闭口薄壁型钢通讯塔结构 | |
CN208844960U (zh) | 一种网架加固用连接结构 | |
CN207376831U (zh) | 一种楼层板钢结构架 | |
CN202914930U (zh) | 快速定位的法兰盘 | |
CN207405791U (zh) | 一种插接式工字钢节点结构 | |
CN204236469U (zh) | 用于漏斗车的侧墙与中梁的连接结构 | |
CN201419959Y (zh) | 一种电梯轿厢 | |
CN106090511A (zh) | 一种用于钛波纹管膨胀节的夹紧式连接结构 | |
CN207376912U (zh) | 一种对拉式楼层板钢结构架 | |
CN105972716B (zh) | 钣金件连接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
CN204236467U (zh) | 用于漏斗车的漏斗脊支撑结构 | |
CN204226363U (zh) | 一种拼接式护栏的横向连接管结构 | |
CN205475693U (zh) | 一种轻钢架的组合钢体结构 | |
CN202301331U (zh) | 型材连接结构 | |
CN214578154U (zh) | 管通连接件 | |
CN207376830U (zh) | 一种高强度圆钢管连接端结构 | |
CN207195397U (zh) | 一种农业大棚连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3 Address after: 213000 No. 18, Huashan Road, Xinbei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after: Falz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South Head, Room 203, No. 1 Rongxin Road, Jingshan Street, Ouhai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NZHOU YUANXI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