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54976U - 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54976U CN207754976U CN201720702430.7U CN201720702430U CN207754976U CN 207754976 U CN207754976 U CN 207754976U CN 201720702430 U CN201720702430 U CN 201720702430U CN 207754976 U CN207754976 U CN 2077549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fety
- lid
- safety head
- holder
- ju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现有榨汁加的感应组件设置在安全盖上,导致安全盖操作不便。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集汁腔、设于集汁腔内的挤压螺杆、与挤压螺杆配合挤压物料的榨汁网以及盖合在集汁腔上方的上盖,所述上盖包括具有进料通道的盖体、可活动地连接在盖体上端的安全盖,所述盖体内设有活动支架,所述支架与机座间设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上的触发件以及设于机座上的安全开关,支架带动所述触发件靠近并触发安全开关,使电机启动,安全盖通过支架来触发感应组件,有效简化了安全盖处的结构,提升其开合便利性还确保使用者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杆式榨汁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榨汁杯,所述榨汁杯包括内设集汁腔的杯体、设于集汁腔内的挤压螺杆、与挤压螺杆配合挤压物料的榨汁网及盖合在杯体上的杯盖,集汁腔设有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杯盖包括内设竖置进料通道的盖体、可活动地连接在盖体上端口上的安全盖。使用时,为了防止误伤,一般都设有保护开关,以避免不加上盖时手指因误触转动的螺杆而造成意外,所以在安全盖上开设了安全口,安全口的最大处尺寸不大于45mm。确保电机运行时,集汁腔只能通过安全口与外界通连,有效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通过增设与安全盖联动的支架来触发感应组件,并简化安全盖结构来提升其开合便利性,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集汁腔、设于集汁腔内的挤压螺杆、与挤压螺杆配合挤压物料的榨汁网以及盖合在集汁腔上方的上盖,集汁腔设有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所述上盖包括具有进料通道的盖体、可活动地连接在盖体上端的安全盖,所述盖体内设有活动支架,所述支架与机座间设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上的触发件以及设于机座上的安全开关,所述安全盖封堵进料通道的上端口使支架联动,支架带动所述触发件靠近并触发安全开关,使电机启动,在原有上盖结构中增设与安全盖盖合动作联动的支架,将感应组件的安装位置改进设置在支架和机座间,安全盖通过设于支架上的触发件来触发安全开关,使得感应组件既与安全盖错位设置,有效简化了安全盖处的结构,提升其开合便利性还确保感应组件能通过支架监测安全盖开合状态,进而控制电机启停,保证使用者安全,提升使用体验。电机带动螺杆运行,若遇到安全盖被开启的情况,感应组件会因安全盖开启而从触发状态切换至闲置状态,进而控制电机转入停机状态,有效防止使用者因手指伸入集汁腔而被挤伤的情况发生。盖体的外径设置既要满足块状食材进入集汁腔的要求,还应与集汁腔整体尺寸匹配,确保榨汁机整体尺寸协调,方便与集汁腔配合衔接。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安全开关的最小距离为L,5mm≤L≤10mm。L为触发件触发安全开关的有效距离,活动的触发件与安全开关间距离为L时,安全开关被触发,触发件设置在支架上并随支架联动,L距离适宜,满足支架在盖体内具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同时保证盖体外表面与机座外壳之间的距离合适,方便安装的同时,保证盖体安装到位并盖合安全盖后,安全开关能够被有效触发,当L>10mm时,导致安全开关容易因触发件靠近而被误触发,影响使用体验,当L<5mm时,导致触发件需要较精确的移动路径,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增加了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件为磁铁,安全开关为磁感应开关。磁感应开关通过感知磁铁在触发状态和非触发状态间切换,当磁铁进入与磁感应开关毗邻的感应区域时,磁感应开关被触发。所述磁铁在盖体内与支架同步运动并被所述磁感应开关感知。支架上的磁铁随安全盖工作,当安全盖被开启时,磁铁从感应区域脱离,进而控制电机停转。支架和磁铁均设置在进料通道内,使得支架和磁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环境下工作,提高使用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盖可水平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盖体的顶板上,所述顶板顶面中部设有竖轴,所述安全盖上开设轴孔,安全盖通过轴孔可旋转地套置在竖轴上。安全盖在水平面内旋转,使得安全盖在封堵上端口在被封堵状态和开启上端口的开启状态间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为桶状框架,包括与安全盖连接的圆形上框、安装所述触发件的圆形下框以及跨接在上框和下框间的连杆。支架在盖体内可进行中心不变的自转运动,进而使得磁铁能按预设路径进行精确位移,确保磁铁能在感应区域内触发磁感应开关。上框和下框互为联动,连杆起到传动作用,便于感应组件和安全盖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盖与上框间设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全盖底面周缘的定位柱、设于盖体上端口周缘且与定位柱移动路径重合的贯通导滑槽以及设于上框顶面的定位孔,定位柱自上而下穿过导滑槽并插置在定位孔内。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使得支架与安全盖同步水平旋转,导滑槽与定位柱配合,为安全盖旋转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安全盖能精确覆盖上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呈圆形,所述上端口开设在所述盖体顶板一侧,旋转的安全盖可完整覆盖所述进料通道的上端口,所述顶板位于竖轴一侧径向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上盖上端口的周缘。安全盖设置在顶板上方,安全盖底面贴合设置在顶板的顶面上,顶板的顶面对安全盖起到承托的作用,安全盖的底面轮廓大于上端口轮廓,使得安全盖的周缘能完全覆盖上端口,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能通过安全盖与上端口间的间隙伸入进料通道,确保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安全盖可竖向翻转地连接在所述盖体的顶板上,所述安全盖通过设于其一侧的横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上。安全盖通过转轴在竖向面内翻转,使得安全盖在封堵上端口的封堵状态和开启上端口的开启状态间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为竖向设置的连杆。连杆上端与安全盖固接,当安全盖翻转时,连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或转动,连杆周边需要设置供连杆运动的空间,确保触发件顺利触发安全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的底壁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所述底壁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螺杆上部的容纳腔。容纳腔直接形成在盖体的底部,与集汁腔一起用于容纳螺杆,使集汁腔的体积减小,方便装配和清洗。另外,从进料通道进入到容纳腔的物料,能够顺利被挤压螺杆的螺旋咬入,实现快速进料和预粉碎挤压出汁。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腔由下向上逐渐变窄,底壁中心设有与所述螺杆轴上端转动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进料通道的下端口设置于所述底壁定位孔一侧。定位孔挤压螺杆上端配合对螺杆上端定位,防止螺杆上端径向晃动,同时也增加了物料被螺杆向下推进的空间,防止卡料或向上返料,同时内凹的容纳腔能够使定位孔周围受力均匀,避免定位孔应力集中而导致盖体破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上盖结构中增设与安全盖联动的支架,将感应组件设置在支架和机座间,感应组件通过感知安全盖的位置状态来控制电机启停,使得感应组件既与安全盖错位设置,有效简化了安全盖处的结构,提升其开合便利性还确保感应组件能通过支架监测安全盖开合状态,进而控制电机启停,保证使用者安全,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的整机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安全盖处于盖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安全盖处于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盖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安全盖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上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内盖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一中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榨汁机实施例二中安全盖装配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1、电机,2、机座,3、集汁腔,4、挤压螺杆,5、榨汁网,6、盖体,7、安全盖,8、支架,9、磁铁,10、磁感应开关,11、竖轴,12、轴孔,13、上框,14、下框,15、连杆,16、定位柱,17、定位孔,18、导滑槽,19、安全口,20、限位筋,21、横轴,22、内盖,23、上限位槽,24、下限位槽,25、上定位筋,26、下定位筋,27、容纳腔,28、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由内置电机1的机座2、安装在机座2上的集汁腔3、设于集汁腔3内的挤压螺杆4、与挤压螺杆4配合挤压物料的榨汁网5以及盖合在集汁腔3上方的上盖组成,集汁腔3设有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上盖包括具有进料通道的盖体6、可活动地连接在盖体6上端的安全盖7,所述盖体6内设有活动的支架8,所述支架8与机座2间设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上的触发件以及设于机座上的安全开关,所述安全盖7封堵盖体6的上端口使支架8联动,从而带动支架8上的触发件靠近并触发安全开关,使电机由停机状态向运转状态切换,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安全开关的最小距离为L,5mm≤L≤10mm。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电机1位于机座2内,电机1通过转轴与联轴器一端联动,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挤压螺杆4联动。在安装时,挤压螺杆4、榨汁网5以及集汁腔3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置,既确保挤压螺杆4旋转时其外侧壁与榨汁网5内侧壁间的环形空间具有均衡的挤压性能,还确保榨汁网5外侧壁与集汁腔3间具有通畅的果汁外流通道,有效提高榨汁工作效率。在使用时,块状食材通过盖体6的上端口进入进料通道,食材经过进料通道进入集汁腔3,并在螺杆和榨汁网5的配合下实现渣汁分离,汁液通过出汁口外排,残渣通过出渣口外排。
在实际操作中,进料通道上端口的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从使用角度看,为了便于块状食材放入进料通道,使得上端口尺寸有变大的需求,从安全角度看,较大的上端口降低了使用者手指伸入进料通道的难度,增加了手指被挤压螺杆4挤伤的可能性,为了兼顾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在盖体6的上端口上增设了安全盖7,通过感应组件来监测安全盖7的开合状态并控制电机1启停,确保安全盖7处于开盖状态时的使用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上盖包括与安全盖7联动的支架8,所述支架8与机座2间设有感应组件,所述安全盖7封堵上端口并使得感应组件由控制电机1停机的闲置状态向控制电机1运转的触发状态切换。感应组件的触发状态受安全盖7的开合动作控制。安全盖7通过与其联动的支架8来触发感应组件,使得感应组件可以与安全盖7分离设置,有效简化安全盖7的结构,安全盖7因安装感应组件而影响其操作便利性,提升使用体验。当安全盖7盖合在盖体进料通道的上端口上时,使用者的手指不能通过上端口伸入进料通道,感应组件保持在触发状态,电机1可以根据加工步骤持续运转,感应组件不会阻碍电机1转动;当安全盖7脱离盖体的上端口时,上端口敞露且便于使用者放置食材,感应组件则保持在未被触发的闲置状态,感应组件会阻碍电机1转动,电机1始终处于停机状态,有效防止使用者因挤压螺杆4挤压伸入的手指而受伤的情况发生,确保使用者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本实用新型是对上盖装配结构进行改进,可以适用于立式榨汁机、卧室榨汁机等具有进料通道的各类榨汁机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具有进料通道和旋转部件的各类食品加工机上,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由内置电机1的机座2、安装在机座2上的集汁腔3、设于集汁腔3内的挤压螺杆4、与挤压螺杆4配合挤压物料的榨汁网5以及盖合在集汁腔3上方的上盖组成,集汁腔3设有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上盖包括具有进料通道的盖体6、可活动地连接在盖体6上端的安全盖7,所述盖体6内设有活动的支架8,所述支架8与机座2间设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上的触发件以及设于机座上的安全开关,所述安全盖7封堵盖体6的上端口使支架8联动,从而带动支架8上的触发件靠近并触发安全开关,使电机由停机状态向运转状态切换。所述安全盖7可水平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盖体6的顶板上,所述顶板顶面中部设有竖轴11,所述安全盖7上开设轴孔12,安全盖7通过轴孔12可旋转地套置在竖轴11上。安全盖7以竖轴11为中心贴着顶板旋转,使得安全盖7在盖合状态和开启状态间切换。
在实际操作中,感应组件的触发状态受安全盖7开合状态控制:
当安全盖7处于盖合状态时(如图3所示),固接在支架8上的磁铁9位于可触发磁感应开关10的感应区域内,感应组件不会阻碍电机1运转,电机1可以根据加工需要进行自由启停;
当使用者需要放置食材或者因误触而将安全盖7从盖合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旋转的安全盖7通过插入定位孔17的定位柱16带动支架8在自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支架8与安全盖7联动并将磁铁9移离感应区域,使得感应组件由触发状态切换为闲置状态,感应组件会阻碍电机1运转,确保挤压螺杆4在安全盖7开启后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当使用者需要确保食材正常加工而将安全盖7从开启状态切换至盖合状态时,旋转的安全盖7通过定位柱16驱动支架8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磁铁9移入感应区域并触发磁感应开关10,旋转完成后,安全盖完整覆盖上端口,使得电机1能根据加工要求启停。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于支架8上的磁铁9以及设于机座2上的磁感应开关10,安全盖7封堵上端口并使得磁铁9被磁感应开关感知。所述磁铁9位于盖体6内,且随着支架同步运动,所述磁铁9朝磁感应开关运动并触发所述磁感应开关10。磁铁9与磁感应组件间无需直接接触即可控制触发状态,方便分置在盖体6内外的感应组件对安全盖7开合状态进行监测。所述感应组件除了采用磁力方式,还可以采用电容等非接触感应方式实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支架8与安全盖7通过相互固接来实现联动功能,通过分贝对支架8和安全盖7进行引导限位来确保磁铁9精确位移。
在实际操作中,安全盖7通过联动组件实现精确旋转,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全盖7底面周缘的定位柱16、设于盖体6上端口周缘且与定位柱16移动路径重合的贯通导滑槽18(如图4所示)以及设于上框13顶面的定位孔17,定位柱16自上而下穿过导滑槽18并插置在定位孔17内。定位柱16通过其侧壁与导滑槽18的槽壁配合抵触(如图5所示),确保定位柱16沿预设路径摆动。
在实际操作中,支架8通过导向组件实现精确旋转,所述上框13与上盖间设有导向组件,所述上盖包括设于进料通道中的内盖22,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开设在上框13顶面的环形上定位筋25(如图6所示)、开设在顶板底面且供上定位筋25插置滑动的上限位槽23、开设在上框13底面的下环形下定位筋26以及开设在内盖22顶面且供下定位筋26插置滑动的下限位槽24(如图7所示),上框13可旋转地装配在所述盖体6和内盖22间。上定位筋25与上限位槽23、下定位筋26与下限位槽24间相互插接配合,既对支架8起到竖向定位作用,还对支架8起到周向旋转引导作用。所述磁铁固接在下框的外缘上,使得磁铁处于感应区域时能更靠近磁感应开关,提高感应灵敏度。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支架8为桶状框架,包括与安全盖7连接的圆形上框13、安装所述磁铁9的圆形下框14以及跨接在上框13和下框14间的连杆15(如图8所示)。 所述支架8可旋转地装配在盖体6内。所述上框13和下框14间优选设置至少两根连杆15,确保上框13和下框14相对位置固定且连接牢固。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盖体6呈筒状,盖体6的外径为D, 75mm≤D≤130mm。筒状盖体内设有形成进料通道的空间,当D<75mm时,盖体6内的进料通道直径也较小,导致进料通道允许通过的食材尺寸也较小,需要使用者进行更为细致的分割操作,给使用带来不便;当D>130mm时,盖体6的体积较大,导致通过进料通道进入的大尺寸食材不能被集汁腔3接收,影响榨汁效率,此外,盖体6底部与集汁腔3侧壁间因尺寸不匹配而无法顺滑衔接,影响产品外观。优选方案,D=115mm。所述顶板呈圆形,所述上端口开设在所述盖体6顶板一侧,所述安全盖7上设有安全口19,安全口的尺寸不大于45mm,防止使用者因手指插入安全口而出现安全事故,旋转的安全盖7可完整覆盖所述上端口,所述顶板位于竖轴11一侧径向设置有限位筋20,所述限位筋20位于所述上盖上端口的边缘。限位筋20起到限制安全盖7过度旋转的作用,旋转的安全盖7通过其一侧边与限位筋20抵触,使得安全盖7完整覆盖在上端口上。所述上端口设于定位柱16周缘,且上端口占据定位柱16周缘的角度小于180°,确保安全盖7实现在完全覆盖上端口的盖合状态以及完全与上端口错位的开启状态间切换。
所述盖体6的底壁盖合于集汁腔3的上端口,所述底壁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螺杆上部的容纳腔27,容纳腔内侧壁上还设有辅助切削筋,与螺旋配合咬入物料并预切削粉碎。容纳腔27直接形成在盖体6的底部,与集汁腔3一起用于容纳挤压螺杆4,使集汁腔体积减小,方便装配和清洗。另外,从进料通道进入到容纳腔27的物料,能够顺利被挤压螺杆的螺旋咬入,实现快速进料和预粉碎挤压出汁。所述容纳腔27由下向上逐渐变窄,底壁中心设有与所述螺杆轴上端转动配合的定位孔28,所述进料通道的下端口设置于所述底壁定位孔一侧。定位孔与螺杆上端配合对挤压螺杆4上端定位,防止螺杆上端径向晃动,同时也增加了物料被螺杆向下推进的空间,防止卡料或向上返料,同时内凹的容纳腔27能够使定位孔28周围受力均匀,避免定位孔28应力集中而导致盖体破裂。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安全开关的最小距离为L,5mm≤L≤10mm。优选方案,L=7mm,既能有效防止安全开关因感应区域较大而出现误触发的情况,还能允许触发件和安全开关间具有一定的装配间隙,进而降低对零件加工和装配的精度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盖体6呈筒状,盖体6的外径为D,75mm≤D≤130mm。为此,通过对参数D进行设定来兼顾使用便利和加工效率。优选方案,D=110mm,既有效确保较大尺寸食材顺利通过盖体内的进料通道进入集汁腔,方便使用者操作,还能兼顾盖体与集汁腔间的尺寸比例,利用盖体阻挡超大尺寸物料进入集汁腔,又提升食品加工机外观美感。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盖的装配结构。
如图9所示,所述上盖包括盖体6、活动在盖体6上的安全盖7、与安全盖7联动的支架8以及与支架8配合的感应组件。所述安全盖7可竖向翻转地连接在所述盖体6的顶板上,所述安全盖7通过设于其一侧的横轴21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上。安全盖7在盖合状态和开启状态间的翻转角度大于90°,使得安全盖7在开启后能在上端口上方预留供食材通过的空间。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支架8一端与安全盖7固接,另一端固接所述磁铁9,所述安全盖7上设有安全口19,安全盖7盖合并封堵上端口使得控制磁铁9与磁感应开关10由闲置状态向触发状态切换。所述进料通道内具有供连杆15摆动的空间,当安全盖7处于盖合状态时,连杆15下端的磁铁9处于感应区域内,确保电机1正常运转,当安全盖7处于开启状态时,连杆15带动磁铁9脱离感应区域,使得电机1停转。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支架8为竖向设置的连杆15。安全盖盖合进料通道上端口时,接触并使连杆下移,连杆周边需要设置供连杆活动的空间,确保磁铁有效触发磁感应开关。所述连杆15优选为直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弯折杆,确保磁铁9和安全盖7错位联动,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榨汁机其余结构及效果与实施例一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包括内置电机的机座、安装在机座上的集汁腔、设于集汁腔内的挤压螺杆、与挤压螺杆配合挤压物料的榨汁网以及盖合在集汁腔上方的上盖,所述螺杆包括螺杆体和螺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具有进料通道的盖体、可活动地连接在盖体上端的安全盖,所述盖体内设有活动支架,所述支架与机座间设有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设于支架上的触发件以及设于机座上的安全开关,所述安全盖封堵进料通道的上端口使支架联动,支架带动所述触发件靠近并触发安全开关,使电机启动,所述触发件触发所述安全开关的最小距离为L,5mm≤L≤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为磁铁,安全开关为磁感应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盖可水平旋转地连接在所述盖体的顶板上,所述顶板顶面中部设有竖轴,所述安全盖上开设轴孔,安全盖通过轴孔可旋转地套置在竖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圆形上框、安装所述触发件的圆形下框以及跨接在上框和下框间的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盖与上框间设有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安全盖底面周缘的定位柱、设于盖体上端口周缘且与定位柱移动路径重合的贯通导滑槽以及设于上框顶面的定位孔,定位柱自上而下穿过导滑槽并插置在定位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呈圆形,所述进料通道的上端口开设在所述盖体顶板一侧,旋转的安全盖可完整覆盖所述上端口,所述顶板位于竖轴一侧径向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位于所述进料通道上端口的周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盖可竖向翻转地连接在所述盖体的顶板上,所述安全盖通过设于其一侧的横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支架为竖向设置的连杆,连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或转动,使触发件靠近并触发所述安全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底壁盖合于集汁腔上端口,所述底壁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螺杆上部的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由下向上逐渐变窄,底壁中心设有与所述螺杆轴上端转动配合的定位孔,所述进料通道的下端口设置于所述底壁定位孔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02430.7U CN207754976U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02430.7U CN207754976U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54976U true CN207754976U (zh) | 2018-08-24 |
Family
ID=6317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02430.7U Active CN207754976U (zh) | 2017-06-16 | 2017-06-16 | 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5497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89305A (zh) * | 2020-10-10 | 2020-12-18 | 万泽安 | 榨汁机进料上盖及采用该上盖的榨汁组件 |
CN112568686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Seb公司 | 用于安全引入食物的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烹饪制备器具 |
-
2017
- 2017-06-16 CN CN201720702430.7U patent/CN2077549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68686A (zh) * | 2019-09-27 | 2021-03-30 | Seb公司 | 用于安全引入食物的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烹饪制备器具 |
CN112568686B (zh) * | 2019-09-27 | 2024-04-23 | Seb公司 | 用于安全引入食物的装置和包括这种装置的烹饪制备器具 |
CN112089305A (zh) * | 2020-10-10 | 2020-12-18 | 万泽安 | 榨汁机进料上盖及采用该上盖的榨汁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41833B1 (ko) | 공기전염 병원성 미생물 무인 포자채집장치 | |
EP3015033B1 (en) |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 |
CN205162707U (zh) | 一种具有储料功能的螺杆挤压榨汁机 | |
CN207754976U (zh) | 一种安全性好的榨汁机 | |
CN205514399U (zh) | 用于吸尘器的充电座 | |
CN105962826A (zh) | 一种智能纸巾盒 | |
CN205568614U (zh) | 一种安全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 | |
CN204336722U (zh) | 一种食品料理机 | |
CN207627000U (zh) | 一种安全性好的原汁机 | |
CN207444225U (zh) | 一种椰子自动开孔机 | |
CN207046187U (zh) | 一种智能垃圾桶 | |
CN212939958U (zh) | 一种移动式眼科护理治疗架 | |
CN213036393U (zh) | 一种食品监督检验采样箱 | |
CN109342099A (zh) | 一种智能垃圾桶测试装置、测试装置组合结构及测试方法 | |
CN110317686B (zh) | 一种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进一步分离提的装置 | |
CN209437071U (zh) | 一种便于调速的食品加工机 | |
CN208761386U (zh) | 一种可自动开盖的智能垃圾桶 | |
CN207768070U (zh) | 大口径榨汁机进料口的防护结构 | |
CN205799626U (zh) | 一种食品切碎器 | |
CN208725487U (zh) | 蒸汽炉 | |
CN207544771U (zh) | 一种服装设计样品展示装置 | |
CN111746979A (zh) | 多功能异形利器盒 | |
CN218078018U (zh) | 一种医院检验科用试管架 | |
CN205411042U (zh) | 自动洗浴按摩器 | |
CN216499881U (zh) | 一种儿科临床药物粉碎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