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6045U - 监视摄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监视摄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16045U CN207716045U CN201820043151.9U CN201820043151U CN207716045U CN 207716045 U CN207716045 U CN 207716045U CN 201820043151 U CN201820043151 U CN 201820043151U CN 207716045 U CN207716045 U CN 2077160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driving group
- rotation driving
- drive mechanism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585 b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3 alkali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1 scrubb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监视摄影装置,包括壳体、基座、摄影装置及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控制装置、纵向旋转驱动组及横向旋转驱动组等三个构件全部设置在单一支架上,而且配置位置十分巧妙,缩小马达与蜗杆的距离,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达到纵向及横向旋转等功能的同时,避免纵向旋转驱动组及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作动受到干扰,而且旋转机构占据壳体的体积比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少,缩小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同时旋转机构的支架的数量也比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少,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组装步骤少,节省装配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视摄影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雨刷清洁功能并且可横向及纵向旋转的监视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监视摄影装置常用在对某一特定环境中,任何人事物所发生的行为、活动或其他变动中讯息的持续性关注,通常是为了对使用者造成影响、管理、指导或者保护等目的。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包含一壳体、一旋转机构、一基座及一摄影装置。旋转机构包含一下支架、一上支架、一控制装置、一横向旋转驱动组及一纵向旋转驱动组。下支架设于壳体的底部。上支架设于壳体的内侧壁并且位于下支架上方。控制装置设在壳体的盖体的底面。横向旋转驱动组设于下支架,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驱动旋转机构整体相对基座横向旋转。纵向旋转驱动组设于上支架,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纵向驱动摄影装置纵向旋转。
进一步地说,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必须藉由上、下支架将横向旋转驱动组和纵向旋转驱动组分开,而且上支架、下支架和控制装置三者均要保持一段距离,以避免横向旋转驱动组和纵向旋转驱动组互相干扰。然而,浙江招致以下数种问题的产生:
首先,势必得增加壳体的体积才能够达到上述目的。
再者,必须先安装下支架和纵向旋转驱动组,接着才能安装上支架和横向旋转驱动组,最后才能安装控制装置,组装步骤繁复且耗时。
此外,支架数量多,增加整体重量。
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上、下支架的结构设计较不理想,造成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的距离较远,同时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的距离也是比较远,因此横向旋转驱动组和纵向旋转驱动组皆须采用可长距离传动的皮带轮组,使得此种横向旋转驱动组和下支架的组合以及纵向旋转驱动组和上支架等构件组合的体积增加,进而导致壳体的体积必须增加才能够容纳上述二个构件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视摄影装置,能够在达到纵向及横向旋转等功能的同时,能够缩小马达与蜗杆的距离,缩小整体体积,减轻重量,组装步骤少,节省装配时间。
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监视摄影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基座、一摄影装置以及一旋转机构。
壳体围构一容室且开设一旋转轴穿孔。
基座包括一固定部及一轴部,基座的固定部设于壳体的底部并且延伸至壳体的底部之外,基座的轴部位于壳体的容室。
摄影装置包括一外壳及一摄影机,摄影机设于外壳的内部。
旋转机构设于壳体的容室并且包括一底盘、一支架、一控制装置、一纵向旋转驱动组、一旋转轴及一横向旋转驱动组,底盘设于壳体的底部并且开设一通孔,支架设于底盘的顶面,控制装置设于支架并且电性连接摄影机、纵向旋转驱动组及横向旋转驱动组,纵向旋转驱动组设于支架,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并且穿过壳体的旋转轴穿孔以连结于外壳,纵向旋转驱动组藉由驱动旋转轴带动外壳相对壳体沿着一第一垂直方向旋转或者沿着相反于该第一垂直方向的一第二垂直方向旋转,横向旋转驱动组设于支架,基座的轴部穿过底盘的通孔并且设于横向旋转驱动组,横向旋转驱动组驱动壳体带着外壳相对基座沿着一第一水平方向旋转或者沿着相反于该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第二水平方向旋转。
较佳地,支架包括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及一隔板,隔板设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并且将第一侧板分隔成一第一侧板上部及一第一侧板下部,以及将第二侧板分隔成一第二侧板上部及一第二侧板下部,第一侧板上部与第二侧板上部分别开设一贯孔并且与隔板的顶面共同围构一上容槽,第一侧板下部、第二侧板下部与隔板的底面共同围构一下容槽,第一侧板下部开设一输出轴穿孔,第二侧板下部开设一输出轴穿孔;其中,控制装置设于上容槽;其中,纵向旋转驱动组包含一马达及一传动结构,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设于下容槽,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其输出轴穿过第一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并且穿过第一侧板上部的贯孔、上容槽及第二侧板上部的贯孔;其中,横向旋转驱动组包含一马达及一传动结构,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设于下容槽,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其输出轴穿过第二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设于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基座的轴部设于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
较佳地,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包含二齿轮、一蜗杆座、一蜗杆及一蜗轮,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其中一齿轮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并且啮合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设于第一侧板的外侧,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并且其一端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啮合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
较佳地,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包含一第一组合座、一第二组合座及一连结座,第一组合座设于第一侧板的外侧并且开设一组合孔,第二组合座设于该第一侧板的外侧并且开设一组合孔,连结座设于第一组合座与第二组合座之间并且与第一组合座及第二组合座共围构一镂空部,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设于镂空部且其二端组设于第一组合座的组合孔及第二组合座的组合孔,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啮合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裸露于该镂空部的部分。
较佳地,第一侧板上部的贯孔位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的上方。
较佳地,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二齿轮为螺旋齿轮。
较佳地,旋转轴包含一轴杆、一第一轴承座、一第二轴承座、一碟盘、一套环、一第一密封胶环、一第三轴承座、一第二密封胶环及一摄影机转轴,轴杆穿过第一侧板上部的贯孔、上容槽、第二侧板上部的贯孔,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套设于轴杆的一端,第一轴承座套设于轴杆并且位于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与第一侧板上部的外侧之间,第二轴承座套设于轴杆并且位于第二侧板上部的外侧,摄影机转轴具有一盘体、一轴套及一凸块,轴套从盘体的一侧的轴心突出并且套设于轴杆的另一端,凸块突出于盘体的另一侧的轴心并且穿过壳体的旋转轴穿孔以连结于外壳,碟盘、套环、第一密封胶环、第三轴承座、第二密封胶环在第二轴承座与摄影机转轴之间依序从内向外套设于轴杆。
较佳地,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包含二齿轮、一蜗杆及一蜗轮,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其中一齿轮设于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并且啮合于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第一侧板下部开设一蜗杆穿孔,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板下部的蜗杆穿孔并且设于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第二侧板下部开设一蜗杆穿孔,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侧板下部的蜗杆穿孔,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啮合于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基座的轴部穿固于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
较佳地,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二齿轮为正齿轮。
较佳地,支架包括二补强肋,该二补强肋分别连结于第一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与第二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之间,抵靠于底盘的顶面,并且与第一侧板下部、第二侧板下部及隔板共同围构一开口,该二开口与下容槽相通。
较佳地,底盘包括二马达平台,该二马达平台设于底盘的顶面并且位于底盘的通孔的相对二侧,第一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第二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及该二补强肋分别设于该二马达平台,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及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分别设于该二马达平台。
较佳地,第一侧板下部的一端的内侧凹设一矩形凹槽,第一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与该第一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相通,第二侧板下部的另一端的内侧凹设一矩形凹槽,第二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与第二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相通,第一侧板下部的另一端在面对第二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之处开设一矩形凹口,第二侧板下部的一端在面对第一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之处开设一矩形凹口,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前端锁固于第一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前端锁固于第二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
较佳地,控制装置包含一架体及一电路板,架体包含二底板、二支撑板及一连接板,该二底板设于隔板的顶面,该二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设于该二底板的一端,连接板设于该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之间,电路板设于连接板上,旋转轴穿过连接板的底面与隔板的顶面之间的空间。
较佳地,基座的固定部开设一出线孔及一线材通道,基座的固定部的出线孔与线材通道相通,基座的轴部开设一轴孔,基座的轴部的轴孔与线材通道相通,隔板开设一出线孔,其中一支撑板开设一出线孔,监视摄影装置包含一线材,线材电性连接该电路板并且穿设于其中一支撑板的出线孔、隔板的出线孔、基座的轴部的轴孔、基座的固定部的线材通道及出线孔,以连接至一监控系统。
较佳地,旋转机构包括一横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横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设于底盘的顶面,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用以控制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切换旋转方向;其中,旋转机构包括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该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设于第二侧板上部的外侧,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用以控制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切换旋转方向。
较佳地,第二侧板上部的外侧设有一开关固定片,该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设于开关固定片。
较佳地,开关固定片位于第二侧板上部的贯孔的上方并且呈半圆形。
较佳地,壳体包含一筒部、一上盖及一底盖,筒部的顶端向外延伸出一框部,筒部的侧壁开设旋转轴穿孔,上盖气密地设于框部并且被界定为壳体的顶部,底盖气密地设于筒部的底端,被界定为壳体的底部,并且开设一底孔,基座的固定部穿过底孔,筒部、上盖及底盖共同围构容室。
较佳地,摄影装置包括一防爆镜片、一遮挡板及一雨刷,外壳的前端形成一镜片装配孔,防爆镜片气密地设于镜片装配孔,摄影机具有一镜头,摄影机的镜头对准防爆镜片,遮挡板设于外壳的顶部,遮挡板的前端延伸超过防爆镜片的上方,遮挡板的后端延伸超过外壳的后方,雨刷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可旋转地设于防爆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能够将旋转机构的控制装置、纵向旋转驱动组及横向旋转驱动组等三个构件全部设置在单一支架上,而且配置位置十分巧妙,缩小该二马达与该二蜗杆的距离,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达到纵向及横向旋转等功能的同时,避免纵向旋转驱动组及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作动受到干扰,而且旋转机构占据壳体的体积比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少,缩小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同时旋转机构的支架的数量也比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少,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组装步骤少,节省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前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左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外壳相对壳体沿着第一垂直方向或者沿着第二垂直方向旋转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右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壳体带着外壳相对基座沿着第一水平方向或者沿着第二水平方向旋转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固定在墙面的支撑架上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支撑架
2 墙面
3 监控系统
10 壳体
11 筒部
111 框部
112 旋转轴穿孔
12 上盖
13 底盖
14 容室
20 基座
21 固定部
211 出线孔
22 轴部
30 摄影装置
31 外壳
32 防爆镜片
34 遮挡板
35 雨刷
40 旋转机构
41 底盘
411、412 马达平台
42 支架
421 第一侧板
4211 第一侧板上部
42111 贯孔
4212 第一侧板下部
42121 输出轴穿孔
42122 蜗杆穿孔
42123 矩形凹槽
42124 矩形凹口
422 第二侧板
4221 第二侧板上部
42211 贯孔
42212 开关固定片
4222 第二侧板下部
42221 输出轴穿孔
42222 蜗杆穿孔
42223 矩形凹槽
42224 矩形凹口
423 隔板
4231 出线孔
424、425 补强肋
426 上容槽
427 下容槽
428、429 开口
43 控制装置
431 架体
4311、4312 底板
4313、4314 支撑板
43141 出线孔
4315 连接板
432 电路板
44 纵向旋转驱动组
441 马达
4411 输出轴
442 传动结构
4421、4422 齿轮
4423 蜗杆座
44231 第一组合座
44231a 组合孔
44232 第二组合座
44232a 组合孔
44233 连结座
44234 镂空部
4424 蜗杆
4425 蜗轮
45 横向旋转驱动组
451 马达
4511 输出轴
452 传动结构
4521、4522 齿轮
4523 蜗杆
4524 蜗轮
46 旋转轴
461 轴杆
462 第一轴承座
463 第二轴承座
464 碟盘
465 套环
466 第一密封胶环
467 第三轴承座
468 第二密封胶环
469 摄影机转轴
4691 盘体
4692 轴套
4693 凸块
47 横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
48 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
50 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监视摄影装置,包括一壳体10、一基座20、一摄影装置30及一旋转机构40。
壳体10包含一筒部11、一上盖12及一底盖13。筒部11的顶端向外延伸出一框部111,筒部11的侧壁开设一旋转轴穿孔112,如图2所示。上盖12气密地设于框部111并且被界定为壳体10的顶部。底盖13气密地设于筒部11的底端,被界定为壳体10的底部,并且开设一底孔(图未示)。筒部11、上盖12及底盖13共同围构一容室14,如图2所示。藉此,壳体10具有防爆的功能。较佳地,壳体10的材质为不锈钢,使其具备良好的耐酸碱的特性,而能适用于酸性、碱性作业环境或海边等监视领域。
基座20包括一固定部21及一轴部22。基座20的固定部21设于壳体10的底盖13,穿过壳体10的底盖13的底孔,延伸至壳体10的底盖13之外,而且固定在一支撑架1上,支撑架1固定在一墙面2上,如图11所示。基座20的轴部22位于壳体10的容室14。
摄影装置30包括一外壳31、一防爆镜片32、一摄影机(图未示)、一遮挡板34及一雨刷35。外壳31的前端形成一镜片装配孔,防爆镜片32气密地设于镜片装配孔。较佳地,外壳31的材质为不锈钢,使其具备良好的耐酸碱之特性,而能适用于酸性、碱性作业环境或海边等监视领域。摄影机设于外壳31的内部并且具有一镜头,摄影机的镜头对准防爆镜片32并且用以对周遭环境进行摄影。遮挡板34设于外壳31的顶部,遮挡板34的前端延伸超过防爆镜片32的上方,遮挡板34的后端延伸超过外壳31的后方,藉以提供遮蔽阳光及雨水等效果。雨刷35可旋转地设于防爆镜片32,用以刷洗防爆镜片32上的脏垢,使防爆镜片32保持干净,俾利摄影机所拍摄的影像不受脏垢干扰,提供清晰的画面。
旋转机构40设于壳体10的容室14并且包括一底盘41、一支架42、一控制装置43、一纵向旋转驱动组44、一横向旋转驱动组45及一旋转轴46。底盘41设于壳体10的底部并且开设一通孔(图未示)。支架42设于底盘41的顶面。控制装置43设于支架42并且电性连接摄影机、雨刷35、纵向旋转驱动组44及横向旋转驱动组45。纵向旋转驱动组44设于支架42,旋转轴46可旋转地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44并且穿过壳体10的旋转轴穿孔112以连结于外壳31,纵向旋转驱动组44藉由驱动旋转轴46带动外壳31相对壳体10沿着一第一垂直方向或者沿着相反于第一垂直方向的一第二垂直方向旋转,如图7所示。横向旋转驱动组45设于支架42,基座20的轴部22穿过底盘41的通孔并且设于横向旋转驱动组45,横向旋转驱动组45驱动壳体10带着外壳31相对基座20沿着一第一水平方向或者沿着相反于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第二水平方向旋转,如图10所示。其中,摄影机、雨刷35、纵向旋转驱动组44及横向旋转驱动组45的作动皆由控制装置43所控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架42包括一第一侧板421、一第二侧板422、一隔板423及二补强肋424、425。隔板423设于第一侧板421与第二侧板422之间,并且将第一隔板421分隔成一第一侧板上部4211及一第一侧板下部4212,以及将第二侧板422分隔成一第二侧板上部4221及一第二侧板下部4222。第一侧板上部4211与第二侧板上部4221分别开设一贯孔42111、42211并且与隔板423的顶面共同围构一上容槽426。第一侧板下部4212、第二侧板下部4222与隔板423的底面共同围构一下容槽427。第一侧板下部4212开设一输出轴穿孔42121,第二侧板下部4222开设一输出轴穿孔42221。控制装置43设于上容槽426。纵向旋转驱动组44包含一马达441及一传动结构442。纵向旋转驱动组44的马达441设于下容槽427,电性连接控制装置43,并且其输出轴4411穿过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输出轴穿孔42121。纵向旋转驱动组44的传动结构442设于纵向旋转驱动44的马达441的输出轴4411。旋转轴46可旋转地设于纵向旋转驱动组44的传动结构442并且穿过第一侧板上部4211的贯孔42111、上容槽426及第二侧板上部4221的贯孔42211。更明确地说,纵向旋转驱动组44的传动结构442包含二齿轮4421、4422、一蜗杆座4423、一蜗杆4424及一蜗轮4425;齿轮4421设于输出轴4411并且啮合于齿轮4422;蜗杆座4423设于第一侧板421的外侧,蜗杆4424设于蜗杆座4423并且其一端设于齿轮4422;蜗轮4425啮合于蜗杆4424;旋转轴46可旋转地设于蜗轮4425。较佳地,蜗杆座4423包含一第一组合座44231、一第二组合座44232及一连结座44233;第一组合座44231设于第一侧板421的外侧并且开设一组合孔44231a;第二组合座44232设于第一侧板421的外侧并且开设一组合孔44232a;连结座44233设于第一组合座44231与第二组合座44232之间并且与第一组合座44231及第二组合座44232共同围构一镂空部44234;蜗杆4424设于镂空部44234且其二端组设于该二组合孔44231a、44232a;蜗轮4425啮合于蜗杆4424裸露于镂空部44234的部分。其中,第一侧板上部4211的贯孔42111位于蜗杆座4423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该二齿轮4421、4422为螺旋齿轮,然不以此为限,任何种类的齿轮皆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先予叙明。旋转轴46包含一轴杆461、一第一轴承座462、一第二轴承座463、一碟盘464、一套环465、一第一密封胶环466、一第三轴承座467、一第二密封胶环468及一摄影机转轴469。轴杆461穿过第一侧板上部4211的贯孔42111、上容槽426、第二侧板上部4221的贯孔42211。蜗轮4425套设于轴杆461的一端。第一轴承座462套设于轴杆461并且位于蜗轮4425与第一侧板上部4211的外侧之间。第二轴承座463套设于轴杆461并且位于第二侧板上部4221的外侧。摄影机转轴469具有一盘体4691、一轴套4692及一凸块4693。轴套4692从盘体4691的一侧的轴心突出并且套设于轴杆461的另一端。凸块4693突出于盘体4691的另一侧的轴心并且穿过壳体10的旋转轴穿孔112以连结于外壳31。碟盘464、套环465、第一密封胶环466、第三轴承座467、第二密封胶环468在第二轴承座463与摄影机转轴469之间依序从内向外套设于轴杆461。横向旋转驱动组45包含一马达451及一传动结构452。马达451设于下容槽427,电性连接控制装置43,并且其输出轴4511穿过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输出轴穿孔42221。传动结构452设于输出轴4511,基部20的轴部22设于传动结构452。具体而言,传动结构452包含二齿轮4521、4522、一蜗杆4523及一蜗轮4524;齿轮4521设于输出轴4511并且啮合于齿轮4522;第一侧板下部4212开设一蜗杆穿孔42122,蜗杆4523的一端穿过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蜗杆穿孔42122并且设于齿轮4522;第二侧板下部4222开设一蜗杆穿孔42222,蜗杆4523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蜗杆穿孔42222;蜗轮4524啮合于蜗杆4523;基部20的轴部22穿固于蜗轮4524。在本实施例中,该二齿轮4521、4522为正齿轮,然不以此为限,任何种类的齿轮皆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先予叙明。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底盘41包括二马达平台411、412,该二马达平台411、412设于底盘41的顶面并且位于底盘41的通孔的相对二侧。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二端的底部、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二端的底部及该二补强肋424、425分别设于该二马达平台411、412。该二马达441、451分别设于该二马达平台411、412。较佳地,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一端的内侧凹设一矩形凹槽42123,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输出轴穿孔42121与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矩形凹槽42123相通;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另一端的内侧凹设一矩形凹槽42223,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输出轴穿孔42221与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矩形凹槽42223相通;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另一端在面对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矩形凹槽42223之处开设一矩形凹口42124;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一端在面对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矩形凹槽42123之处开设一矩形凹口42224。该二补强肋424、425分别连结于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二端的底部与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二端的底部之间,抵靠于底盘41的顶面,并且与第一侧板下部4212、第二侧板下部4222及隔板423共同围构一开口428、429,该二开口428、429与下容槽427相通。马达441的前端锁固于第一侧板下部4212的矩形凹槽42123,马达451的前端锁固于第二侧板下部4222的矩形凹槽42223。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3包含一架体431及一电路板432。架体431包含二底板4311、4312、二支撑板4313、4314及一连接板4315。该二底板4311、4312设于隔板423的顶面。该二支撑板4313、4314的一端分别设于该二底板4311、4312的一端,连接板4315设于该二支撑板4313、4314的另一端之间。电路板432设于连接板4315上。轴杆461穿过连接板4315的底面与隔板423的顶面之间的空间。其中,基座20的固定部21开设一出线孔211及一线材通道(图未示),出线孔211与线材通道相通;基座20的轴部22开设一轴孔,基座20的轴部22的轴孔与线材通道相通;隔板423开设一出线孔4231;支撑板4314开设一出线孔43141;监视摄影装置包含一线材50,线材50电性连接电路板432并且穿设于支撑板4314的出线孔43141、隔板423的出线孔4231、基座20的轴部22的轴孔、基座20的固定部21的线材通道及出线孔211,以连接至一监控系统3,如图11所示。
在较佳实施例中,旋转机构40包括一横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47及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48。横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47设于底盘41的顶面,电性连接控制装置43,并且用以控制马达451的输出轴4511切换旋转方向。该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48设于第二侧板上部4221的外侧,电性连接控制装置43,并且用以控制马达441的输出轴4411切换旋转方向。较佳地,第二侧板上部4221的外侧设有一开关固定片42212,该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48设于开关固定片。其中,开关固定片42212位于第二侧板上部4221的贯孔42211的上方并且呈半圆形。
请参阅图5至图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前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左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外壳相对壳体沿着第一垂直方向或者沿着第二垂直方向旋转的示意图。当使用者想要外壳31相对壳体10沿着第一垂直方向或者第二垂直方向旋转进行摄影时,透过监控系统3操控所述控制装置43控制马达441的输出轴4411正向或者反向旋转,马达441的输出轴4411进一步驱动齿轮4421正向或者反向旋转,4421齿轮驱动齿轮4422正向或者反向旋转,齿轮4422驱动蜗杆4424正向或者反向旋转,蜗杆4424驱动蜗轮4425正向或者反向旋转,蜗轮4425驱动轴杆461沿着第一垂直方向或者第二垂直方向旋转,轴杆461驱动摄影机转轴469沿着第一垂直方向或者第二垂直方向旋转,摄影机转轴469驱动外壳31沿着第一垂直方向或者第二垂直方向旋转。
请参阅图8至图1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后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和基座的右侧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的壳体带着外壳相对基座沿着第一水平方向或者沿着第二水平方向旋转的示意图。当使用者想要壳体10带着外壳31相对基座20沿着第一水平方向或者第二水平方向旋转进行摄影时,透过监控系统3操控所述控制装置43控制马达451的输出轴4511正向或者反向旋转,马达451的输出轴4511进一步驱动齿轮4521正向或者反向旋转,齿轮4521驱动齿轮4522正向或者反向旋转,齿轮4522驱动蜗4523杆正向或者反向旋转,蜗杆4523驱动蜗轮4524正向或者反向旋转。由于基座20的固定部21固定在支撑架1的缘故,基座20的轴部22也是固定不动的,所以蜗轮4524驱动基座20的轴部22旋转的力量会反过来让整个旋转机构40绕着基座20的轴部22沿着第一水平方向或者第二水平方向旋转,进而带动壳体10及外壳31一起绕着基座20的轴部22沿着第一水平方向或者第二水平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监视摄影装置能够将旋转机构40的控制装置43、纵向旋转驱动组44及横向旋转驱动组45等三个构件全部设置在单一支架42上,而且配置位置十分巧妙,缩小该二马达441、451与该二蜗杆4425、4523的距离,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达到纵向及横向旋转等功能的同时,避免纵向旋转驱动组44及横向旋转驱动组45的作动受到干扰,而且旋转机构40占据壳体10的体积比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少,缩小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同时旋转机构40的支架42的数量也比现有的监视摄影装置的旋转机构少,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组装步骤少,节省装配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二马达441、451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分别可藉由邻近的该二开口428、429和该二矩形凹口42124、42224向外散逸,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使该二马达441、451不会有过热而故障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Claims (19)
1.一种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围构一容室且开设一旋转轴穿孔;
一基座,包括一固定部及一轴部,该基座的固定部设于该壳体的底部并且延伸至该壳体的底部之外,该基座的轴部位于该壳体的容室;
一摄影装置,包括一外壳及一摄影机,该摄影机设于该外壳的内部;以及
一旋转机构,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并且包括一底盘、一支架、一控制装置、一纵向旋转驱动组、一旋转轴及一横向旋转驱动组,该底盘设于该壳体的底部并且开设一通孔,该支架设于该底盘的顶面,该控制装置设于该支架并且电性连接该摄影机、该纵向旋转驱动组及该横向旋转驱动组,该纵向旋转驱动组设于该支架,该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并且穿过该壳体的旋转轴穿孔以连结于该外壳,该纵向旋转驱动组藉由驱动该旋转轴带动该外壳相对该壳体沿着一第一垂直方向旋转或者沿着相反于该第一垂直方向的一第二垂直方向旋转,该横向旋转驱动组设于该支架,该基座的轴部穿过该底盘的通孔并且设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该横向旋转驱动组驱动该壳体带着该外壳相对该基座沿着一第一水平方向旋转或者沿着相反于该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第二水平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及一隔板,该隔板设于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之间,并且将该第一侧板分隔成一第一侧板上部及一第一侧板下部,以及将该第二侧板分隔成一第二侧板上部及一第二侧板下部,该第一侧板上部与该第二侧板上部分别开设一贯孔并且与该隔板的顶面共同围构一上容槽,该第一侧板下部、该第二侧板下部与该隔板的底面共同围构一下容槽,该第一侧板下部开设一输出轴穿孔,该第二侧板下部开设一输出轴穿孔;
其中,该控制装置设于该上容槽;
其中,该纵向旋转驱动组包含一马达及一传动结构,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设于该下容槽,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并且其输出轴穿过该第一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设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该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并且穿过该第一侧板上部的贯孔、该上容槽及该第二侧板上部的贯孔;
其中,该横向旋转驱动组包含一马达及一传动结构,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设于该下容槽,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并且其输出轴穿过该第二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设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该基座的轴部设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包含二齿轮、一蜗杆座、一蜗杆及一蜗轮,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其中一齿轮设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并且啮合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设于该第一侧板的外侧,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设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并且其一端设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啮合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该旋转轴可旋转地设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包含一第一组合座、一第二组合座及一连结座,该第一组合座设于该第一侧板的外侧并且开设一组合孔,该第二组合座设于该第一侧板的外侧并且开设一组合孔,该连结座设于该第一组合座与该第二组合座之间并且与该第一组合座及该第二组合座共围构一镂空部,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设于该镂空部且其二端组设于该第一组合座的组合孔及该第二组合座的组合孔,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啮合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裸露于该镂空部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上部的贯孔位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座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二齿轮为螺旋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轴包含一轴杆、一第一轴承座、一第二轴承座、一碟盘、一套环、一第一密封胶环、一第三轴承座、一第二密封胶环及一摄影机转轴,该轴杆穿过该第一侧板上部的贯孔、该上容槽、该第二侧板上部的贯孔,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套设于该轴杆的一端,该第一轴承座套设于该轴杆并且位于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与该第一侧板上部的外侧之间,该第二轴承座套设于该轴杆并且位于该第二侧板上部的外侧,该摄影机转轴具有一盘体、一轴套及一凸块,该轴套从该盘体的一侧的轴心突出并且套设于该轴杆的另一端,该凸块突出于该盘体的另一侧的轴心并且穿过该壳体的旋转轴穿孔以连结于该外壳,该碟盘、该套环、该第一密封胶环、该第三轴承座、该第二密封胶环在该第二轴承座与该摄影机转轴之间依序从内向外套设于该轴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包含二齿轮、一蜗杆及一蜗轮,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其中一齿轮设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并且啮合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该第一侧板下部开设一蜗杆穿孔,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的一端穿过该第一侧板下部的蜗杆穿孔并且设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另一齿轮,该第二侧板下部开设一蜗杆穿孔,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的另一端穿设于该第二侧板下部的蜗杆穿孔,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啮合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杆,该基座的轴部穿固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蜗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传动结构的二齿轮为正齿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二补强肋,该二补强肋分别连结于该第一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与该第二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之间,抵靠于该底盘的顶面,并且与该第一侧板下部、该第二侧板下部及该隔板共同围构一开口,该二开口与该下容槽相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盘包括二马达平台,该二马达平台设于该底盘的顶面并且位于该底盘的通孔的相对二侧,该第一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该第二侧板下部的二端的底部及该二补强肋分别设于该二马达平台,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及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分别设于该二马达平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下部的一端的内侧凹设一矩形凹槽,该第一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与该第一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相通,该第二侧板下部的另一端的内侧凹设一矩形凹槽,该第二侧板下部的输出轴穿孔与该第二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相通,该第一侧板下部的另一端在面对该第二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之处开设一矩形凹口,该第二侧板下部的一端在面对该第一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之处开设一矩形凹口,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前端锁固于该第一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前端锁固于该第二侧板下部的矩形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含一架体及一电路板,该架体包含二底板、二支撑板及一连接板,该二底板设于该隔板的顶面,该二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设于该二底板的一端,该连接板设于该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之间,该电路板设于该连接板上,该旋转轴穿过该连接板的底面与该隔板的顶面之间的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固定部开设一出线孔及一线材通道,该基座的固定部的出线孔与该线材通道相通,该基座的轴部开设一轴孔,该基座的轴部的轴孔与该线材通道相通,该隔板开设一出线孔,其中一支撑板开设一出线孔,该监视摄影装置包含一线材,该线材电性连接该电路板并且穿设于其中一支撑板的出线孔、该隔板的出线孔、该基座的轴部的轴孔、该基座的固定部的线材通道及出线孔,以连接至一监控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机构包括一横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该横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设于该底盘的顶面,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并且用以控制该横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切换旋转方向;
其中,该旋转机构包括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该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设于该第二侧板上部的外侧,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并且用以控制该纵向旋转驱动组的马达的输出轴切换旋转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板上部的外侧设有一开关固定片,该二纵向旋转方向切换开关设于该开关固定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关固定片位于该第二侧板上部的贯孔的上方并且呈半圆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一筒部、一上盖及一底盖,该筒部的顶端向外延伸出一框部,该筒部的侧壁开设该旋转轴穿孔,该上盖气密地设于该框部并且被界定为该壳体的顶部,该底盖气密地设于该筒部的底端,被界定为该壳体的底部,并且开设一底孔,该基座的固定部穿过该底孔,该筒部、该上盖及该底盖共同围构该容室。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影装置包括一防爆镜片、一遮挡板及一雨刷,该外壳的前端形成一镜片装配孔,该防爆镜片气密地设于该镜片装配孔,该摄影机具有一镜头,该摄影机的镜头对准该防爆镜片,该遮挡板设于该外壳的顶部,该遮挡板的前端延伸超过该防爆镜片的上方,该遮挡板的后端延伸超过该外壳的后方,该雨刷电性连接控制装置并且可旋转地设于该防爆镜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43151.9U CN207716045U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监视摄影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43151.9U CN207716045U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监视摄影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16045U true CN207716045U (zh) | 2018-08-10 |
Family
ID=6305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431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16045U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监视摄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160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0320A (zh) * | 2021-03-18 | 2021-06-04 | 深圳市威捷机电股份公司 | 高速放行的道闸 |
-
2018
- 2018-01-11 CN CN201820043151.9U patent/CN2077160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0320A (zh) * | 2021-03-18 | 2021-06-04 | 深圳市威捷机电股份公司 | 高速放行的道闸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80479U (zh) | 一种双舱摄像机 | |
CN1401944A (zh) | 空调机 | |
CN207716045U (zh) | 监视摄影装置 | |
CN109803074B (zh) | 终端设备 | |
CN209845115U (zh) | 一种tvi多功能监控摄像机 | |
TWM564736U (zh) | Surveillance camera | |
CN113056131B (zh) | 一种免清洁的智能散热环网柜 | |
CN211786860U (zh) | 用户终端及触摸一体机 | |
CN210381056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监控摄像头 | |
CN218852584U (zh) | 一种防水地拖传动结构 | |
CN218846274U (zh) | 一种取暖器 | |
CN218481821U (zh) | 电控柜触摸屏壳体结构 | |
CN213420350U (zh) | 用于智能电视或显示器的云台结构 | |
CN213367948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热成像双目球机 | |
CN116182379A (zh) | 一种通风格栅及天花机 | |
CN214789897U (zh) | 一种超市巡展广告牌 | |
CN210442630U (zh) | 一种便于清洁的投影仪 | |
CN210865465U (zh) | 一种防尘液晶屏 | |
CN114114807A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悬挂式投影仪保护装置 | |
CN220471237U (zh) | 一种带有摄像头的显示屏升降器 | |
CN219512779U (zh) | 一种视力增强显示成像装置 | |
CN220160623U (zh) | 一种视频监控用显示屏 | |
CN222690319U (zh) | 一种防尘型车载led液晶显示屏 | |
CN211457217U (zh) | 一种计算机远程监控装置 | |
CN216434657U (zh) | 一种投影仪的防尘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