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4057U -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14057U CN207714057U CN201820006060.8U CN201820006060U CN207714057U CN 207714057 U CN207714057 U CN 207714057U CN 201820006060 U CN201820006060 U CN 201820006060U CN 207714057 U CN207714057 U CN 2077140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dirt
- pile
- rammed earth
- prefabricated tub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2
- 235000008733 Citrus auran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0
- 235000011941 Tilia x europa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4571 li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81 fly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包括:路面结构连接层、灰土碎石层、上灰土夯土层、灰土碎石填充层和下灰土夯土层;其中,上灰土夯土层内设置防沉降功能层,防沉降功能层下端面上设置预制管桩,预制管桩与防沉降功能层垂直设置,预制管桩穿过灰土碎石填充层至下灰土夯土层内;下灰土夯土层内设置预制管桩桩头,预制管桩桩头上设置管桩连接墩,预制管桩桩头通过所述管桩连接墩与所述预制管桩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施工周期短且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和气候条件下的路基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直接关系到铁路和公路能否正常使用。
但是,路基完全暴露到大自然中,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其工程性质对自然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抵抗能力差。当路基产生累计变形,土的强度变低,表现出疲劳特性,容易产生路基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缩短了路基的使用年限。
因此,如何防止路基沉降,提高路基的使用年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能够有效防止路基沉降,提高了路基的使用年限,进一步保持交通的正常运行和道路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包括:路面结构连接层、灰土碎石层、上灰土夯土层、灰土碎石填充层和下灰土夯土层;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所述灰土碎石层、所述上灰土夯土层、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和所述下灰土夯土层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上灰土夯土层内设置防沉降功能层,所述防沉降功能层下端面上设置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与所述防沉降功能层垂直设置,所述预制管桩穿过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至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设置预制管桩桩头,所述预制管桩桩头上设置管桩连接墩,所述预制管桩桩头通过所述管桩连接墩与所述预制管桩连接。
优选的,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主要由石灰或粉煤灰与素土组成,厚度为10cm~20cm;
优选的,所述灰土碎石层和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均由碎石与水泥拌和而成;
优选的,所述上灰土夯土层和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均由二灰石灰、粉煤灰与素土拌和而成;
优选的,所述防沉降功能层为10cm~25c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
进一步的,所述灰土碎石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1~1.8:1;所述上灰土夯土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3~5:1;所述防沉降功能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1~3:1;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5~7:1;所述下灰土夯土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6~15:1。防沉降路基结构中各层厚度合理的比例关系能够达到对各层不同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以及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了结构的成本,达到了经济合理的原则。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管桩埋入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的高度不少于50cm。其中预制管桩穿过灰土碎石填充层,埋入下灰土夯土层内不少于50cm能够有效固定预制管桩,增加预制管桩的承载力;此外这种设置使灰土碎石填充层和下灰土夯土层起到了一定的承托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管桩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内设置不少于6根钢筋,所述钢筋呈环形均匀排列在所述预制管桩内。钢筋埋放在混凝土中,经混凝土保护的钢筋不易发生锈蚀,提高了预制管桩的耐久性,使预制管桩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承载力较高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预制管桩的直径为100mm~400mm。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管桩沿着所述防沉降功能层纵向等间距设置,所述间距为100~150cm。其中防沉降功能层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均匀分布给预制管桩和灰土碎石层填充层,以防止路基沉降;且预制管桩间填筑有灰土碎石填充层,用于固定预制管桩位置,灰土碎石填充层与预制桩共同承担防沉降层传递下来的荷载,并传递给下灰土夯土层,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从而防止路基沉降;此外预制管桩埋入下灰土夯土层中其相当于具有良好承载力的持力层。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管桩桩头为圆锥形。其中预制管桩桩头为圆锥形增加了预制管桩的承载能力,且进一步增加了预制管桩位置的稳定性,提高了防沉降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管桩桩头的外径大于所述预制管桩的外径。其中预制管桩桩头的外径较大能够有效分散预制管桩承载的荷载力,增加了预制管桩的承载能力。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施工周期短且成本低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足够的强度抵抗荷载力,能够有效防止路基沉降造成的路基不平顺,提高了路基的使用年限,保持了交通的正常运行和道路美观,以及能够满足高速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管桩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管桩桩头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管桩桩头俯视图。
其中,1为路面结构连接层,2为灰土碎石层,3为上灰土夯土层,4为防沉降功能层,5灰土碎石填充层,6为预制管桩,7为预制管桩桩头,8为下灰土夯土层,9为钢筋,10为管桩连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包括:路面结构连接层1、灰土碎石层2、上灰土夯土层3、灰土碎石填充层5和下灰土夯土层8;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所述灰土碎石层2、所述上灰土夯土层3、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5和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上灰土夯土层3内设置防沉降功能层4,所述防沉降功能层4下端面上设置若干预制管桩6,所述预制管桩6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桩,其中所述预制管桩的外径为350mm,所述预制管桩6内设有若干钢筋9,所述钢筋9呈环形均匀排列在预制管桩6内。所述预制管桩6与所述防沉降功能层4垂直设置,且等间距排列,间距为120cm。所述预制管桩6穿过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5至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内,所述预制管桩埋入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的高度为60cm。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内设置预制管桩桩头7,所述预制管桩桩头7为圆锥形,所述预制管桩桩头7的外径大于预制管桩6的外径,所述预制管桩桩头7上设置管桩连接墩10,其中,所述管桩连接墩10穿入所述预制管桩6内与所述预制管桩6连接。所述灰土碎石层2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1.5:1;所述上灰土夯土层3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4:1;所述防沉降功能层4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1.5:1;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5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5.5:1;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6:1。
路基的修筑是从下而上修筑的,在路基修筑前先对土基进行置换、振密挤密、加紧等处理。土基处理完成后,修筑下灰土夯土层8,采用压实机械分层压实,修筑到设计标高,并在下灰土夯土层8中每间隔120cm处挖出深度和孔径符合设计要求的孔,在孔内安放预制管桩桩头7和预制管桩6,然后回填并压实,接着回填灰土碎石填充层5,填筑到与预制管桩6桩顶平齐,然后铺设防沉降功能层4,接着依次修筑上灰土夯土层3、灰土碎石层2和路面结构连接层1。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包括:路面结构连接层1、灰土碎石层2、上灰土夯土层3、灰土碎石填充层5和下灰土夯土层8;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下设置所述灰土碎石层2,所述灰土碎石层2下设置所述上灰土夯土层3,所述上灰土夯土层3下设置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5,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5下设置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
其中,所述上灰土夯土层3内设置防沉降功能层4,所述防沉降功能层4下端面上设置若干预制管桩6,所述预制管桩6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桩,其中所述预制管桩的外径为250mm,所述预制管桩6内设有若干钢筋9,所述钢筋9呈环形均匀排列在预制管桩6内。所述预制管桩6与所述防沉降功能层4垂直设置,且等间距排列,间距为100cm。所述预制管桩6穿过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5至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内,所述预制管桩埋入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的高度为60cm。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内设置预制管桩桩头7,所述预制管桩桩头7为圆锥形,所述预制管桩桩头7的外径大于预制管桩6的外径,所述预制管桩桩头7上设置管桩连接墩10,其中,所述管桩连接墩10穿入所述预制管桩6内与所述预制管桩6连接。所述灰土碎石层2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1.8:1;所述上灰土夯土层3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3:1;所述防沉降功能层4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2.5:1;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5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6:1;所述下灰土夯土层8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1的厚度比值为10:1。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结构连接层、灰土碎石层、上灰土夯土层、灰土碎石填充层和下灰土夯土层;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所述灰土碎石层、所述上灰土夯土层、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和所述下灰土夯土层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其中,所述上灰土夯土层内设置防沉降功能层,所述防沉降功能层下端面上设置预制管桩,所述预制管桩与所述防沉降功能层垂直设置,所述预制管桩穿过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至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设置预制管桩桩头,所述预制管桩桩头上设置管桩连接墩,所述预制管桩桩头通过所述管桩连接墩与所述预制管桩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土碎石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1~1.8:1;所述上灰土夯土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3~5:1;所述防沉降功能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1~3:1;所述灰土碎石填充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5~7:1;所述下灰土夯土层与所述路面结构连接层的厚度比值为6~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埋入所述下灰土夯土层内的高度不少于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桩,所述预制管桩内设置不少于6根钢筋,所述钢筋呈环形均匀排列在所述预制管桩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沿着所述防沉降功能层纵向等间距设置,所述间距为100~15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桩头为圆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桩头的外径大于所述预制管桩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6060.8U CN207714057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6060.8U CN207714057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14057U true CN207714057U (zh) | 2018-08-10 |
Family
ID=63054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0606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714057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1405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2918A (zh) * | 2018-09-19 | 2019-01-01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防沉降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457564A (zh) * | 2018-11-12 | 2019-03-12 | 安徽恒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防沉降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331629A (zh) * | 2019-07-16 | 2019-10-15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防沉降施工方法 |
CN110644311A (zh) * | 2019-10-30 | 2020-01-03 | 贵州大学 |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
-
2018
- 2018-01-03 CN CN201820006060.8U patent/CN2077140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2918A (zh) * | 2018-09-19 | 2019-01-01 | 洛阳理工学院 | 一种防沉降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457564A (zh) * | 2018-11-12 | 2019-03-12 | 安徽恒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防沉降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457564B (zh) * | 2018-11-12 | 2021-03-30 | 安徽恒通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防沉降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331629A (zh) * | 2019-07-16 | 2019-10-15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公路防沉降施工方法 |
CN110644311A (zh) * | 2019-10-30 | 2020-01-03 | 贵州大学 |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722704U (zh) | 一种预应力悬臂对拉式置筋挡墙 | |
CN105274922B (zh) | 一种修复塌方路基的抗滑键‑钢管桩复合结构及方法 | |
CN207714057U (zh) | 一种防沉降路基结构 | |
CN102031760A (zh) | 岩堆地段路基的防落石方法 | |
CN101899839A (zh) | 一种预应力悬臂对拉式置筋挡墙 | |
CN205399090U (zh) | 一种上跨高速公路的桩基钢筋混凝土铁路路基结构 | |
CN101476325A (zh) | 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及其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 | |
CN106676993B (zh) | 一种加筋碎石框架结构路基加固体系及其加固方法 | |
CN201530961U (zh) |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液化土地基抗震路桥过渡段构造 | |
CN206625096U (zh) | 一种加筋碎石框架结构路基加固体系 | |
CN101200888A (zh) | 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 | |
CN108824097A (zh) | 预制gfrp管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板顶置式路基桩板结构 | |
CN107190758A (zh) | 一种边坡施工方法 | |
CN213203989U (zh) | 一种桥梁工程锥形护坡结构 | |
CN203270559U (zh) | 一种螺杆桩桩网结构复合地基的路基结构 | |
CN108560348A (zh) | 桩承式挡墙路堤 | |
CN220953536U (zh) | 一种下卧管廊构筑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 |
CN111560806A (zh) | 堤路交叉的过渡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 |
CN203174626U (zh) | 土工格栅加筋墙体 | |
CN215977211U (zh) | 一种管桩联合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构 | |
CN201343736Y (zh) | 刚性网格与桩复合地基 | |
CN210507517U (zh) | 一种适用于挡土墙加高的组合构件 | |
CN209636573U (zh) | 一种装配式自平衡通道结构体系 | |
CN208279959U (zh) | 桩承式挡墙路堤 | |
CN210049039U (zh) | 一种塌陷路面的铺设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