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711406U - 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711406U CN207711406U CN201721920884.8U CN201721920884U CN207711406U CN 207711406 U CN207711406 U CN 207711406U CN 201721920884 U CN201721920884 U CN 201721920884U CN 207711406 U CN207711406 U CN 2077114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bific duct
- fixation kit
- push
- way connection
- clamping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胶管固定组件、三通接头固定肘夹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朝向所述三通接头固定肘夹运动以使位于所述三通接头两端的所述胶管连接至所述三通接头上的第一推杆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两个异形胶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保证胶管相位对应,避免装配中出现卷边的问题,同时在装配过程中有效避免杂质进入产品或导致泄露,保证胶管压入到三通接头的距离,提高装配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逐步走进家庭,且逐渐向小型化发展,从而导致发动机内部的空间越来越小,胶管在安装时也越来越复杂,往往需要胶管与胶管之间的组装,给生产厂增加了胶管总成的数量和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厂家在实现异形胶管的组装时,往往仅靠手工进行装备或是用台钳夹紧后进行组装,由于在进行组装时,需要较大的插接力,导致异形胶管在组装过程中易发生相位的偏差,甚至还会造成胶管的损坏。且现有技术中通过设备在组装完胶管后还要在连接段上套接夹箍,其需要两步操作,存在组装过程相位易偏差、效率低,且增加了操作者工作强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胶管固定组件、三通接头固定肘夹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朝向所述三通接头固定肘夹运动以使位于所述三通接头两端的所述胶管连接至所述三通接头上的第一推杆组件;
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均分别包括连接至滑轨上的第一底板、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的胶管固定肘夹和用于支撑所述胶管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胶管表面形状相契合的容置槽,所述胶管固定肘夹的压头上固定连接有与胶管表面形状相契合的挤压头,所述胶管位于容置槽内且夹持于挤压头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推杆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连接有胶管支撑件,以用于支撑胶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推杆组件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与所述滑轨平行设置,且该直线与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三通接头固定肘夹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所在直线相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推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肘夹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底板上。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通接头固定肘夹的压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开口内径相匹配的固定塞,所述三通接头连接至所述固定塞上。
作为优选:所述异形胶管组装设备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夹紧并固定卡箍的第二推杆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推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肘夹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连接有卡箍接头夹持件,所述卡箍接头夹持件在第二推杆的驱动作用下夹紧所述卡箍接头以使所述卡箍套接于胶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段。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推杆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与所述滑轨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卡箍接头夹持件包括依此连接的第一夹杆、第一驱动组、第二驱动杆组和第二夹杆,所述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在第二推杆的推力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夹杆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杆的端部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推杆组件连接至第二底板上,且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连接有支架,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转动连接至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端部均分别连接有夹持于卡箍接头上的夹片。
所述第一夹杆与第一驱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A,所述第二夹杆与第二驱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B,所述夹角A与所述夹角B相对设置,且当下压第二肘夹的扳手时,驱动第二推杆伸出,推动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使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之间所形成的朝向卡箍的夹角增大,夹角A和夹角 B的角度同时变小,此时第一夹杆的端部与第二夹杆的端部相向运动,使卡箍接头夹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均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驱动片,所述第一驱动组的两个驱动片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的两个驱动盘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夹杆连接至第一驱动组的两个驱动片之间的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夹杆连接至第二驱动组的两个驱动片之间的第三连接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两个异形胶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保证胶管相位对应,避免装配中出现卷边的问题,同时在装配过程中有效避免杂质进入产品或导致泄露,保证胶管压入到三通接头的距离,提高装配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一次性操作可实现胶管与三通接头的组装工序与卡箍连接工序,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卡箍大小头装反,大大节省了装配时间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形胶管组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述异形胶管组装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胶管固定肘夹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三通接头肘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推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箍接头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第一胶管固定组件;2、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1、固定塞;3、第二胶管固定组件;4、第一推杆组件;41、第一肘夹;42、第一推杆;5、滑轨;6、第一底板;7、胶管固定肘夹;71、挤压头;8、限位块; 81、容置槽;9、胶管支撑件;10、第二推杆组件;101、第二肘夹;102、第二推杆;103、卡箍接头夹持件;1031、第一夹杆;1032、第一驱动组;1033、第二驱动杆组;1034、第二夹杆;1035、第一连接轴;1036、夹片;1037、第二连接轴;1038、第三连接轴;11、第二底板;12、支架;13、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朝向所述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运动以使位于所述三通接头两端的所述胶管连接至所述三通接头上的第一推杆组件4;
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均分别包括连接至滑轨 5上的第一底板6、设置于第一底板6上的胶管固定肘夹7和用于支撑所述胶管的限位块8,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块8上设置有与胶管表面形状相契合的容置槽81,所述胶管固定肘夹7的压头上固定连接有与胶管表面形状相契合的挤压头,所述胶管位于容置槽81内且夹持于挤压头和限位块8之间;所述第一推杆组件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底板6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底板6上还连接有胶管支撑件9,以用于支撑胶管。其中所述滑轨5优选为两个,且平行设置。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推杆组件4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与所述滑轨5平行设置,且该直线与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所在直线相平行。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推杆组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肘夹41 和第一推杆42,所述第一推杆42的端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底板6上。两个所述第一推杆42的端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的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的压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开口内径相匹配的固定塞21,所述三通接头连接至所述固定塞21上。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异形胶管组装设备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夹紧并固定卡箍的第二推杆组件10。所述第二推杆组件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肘夹101和第二推杆102,所述第二推杆102的端部连接有卡箍接头夹持件 103,所述卡箍接头夹持件103在第二推杆102的驱动作用下夹紧所述卡箍接头以使所述卡箍套接于胶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段上。所述第二推杆102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与所述滑轨5垂直设置。
进一步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卡箍接头夹持件103包括依此连接的第一夹杆1031、第一驱动组1032、第二驱动杆组1033和第二夹杆1034,所述第一驱动组1032与第二驱动组1033通过第一连接轴103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1035与所述第二推杆102的端部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1032 和第二驱动组1033在第二推杆102的推力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夹杆1031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杆1034的端部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所述第二推杆组件10 连接至第二底板11上,且所述第二底板11上还连接有支架12,所述第一夹杆1031和第二夹杆1034转动连接至所述支架12上,且所述第一夹杆1031 和第二夹杆1034的端部均分别连接有夹持于卡箍接头上的夹片1036。所述第一夹杆1031与第一驱动组1032件之间形成有夹角A,所述第二夹杆1034与第二驱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B,所述夹角A与所述夹角B相对设置,且当下压第二肘夹101的扳手时,驱动第二推杆102伸出,推动第一驱动组1032 和第二驱动组1033,使第一驱动组1032与第二驱动组1033之间所形成的朝向卡箍的夹角增大,夹角A和夹角B的角度同时变小,此时第一夹杆1031 的端部与第二夹杆1034的端部相向运动,使卡箍接头夹紧。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1032和第二驱动组1033均分别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驱动片,所述第一驱动组1032的两个驱动片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1035和第二连接轴1037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的两个驱动盘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 1035和第三连接轴1038连接,所述第一夹杆1031连接至第一驱动组1032的两个驱动片之间的第二连接轴1037上,所述第二夹杆1034连接至第二驱动组的两个驱动片之间的第三连接轴1038上。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异形胶管组装设备还包括工作台13,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均通过滑轨5连接至工作台13上,所述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固定连接至工作台13上且位于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与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之间。其中限位块8、胶管支撑件9、第一推杆组件4和第二推杆组件10均连接至所述工作台13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异形胶管组装设备的使用方法:
1、将位于工作台13上的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胶管固定肘夹7、两个第一肘夹41和两个第二肘夹101上的扳手均打开,取第一胶管将需要与三通接头连接的一端涂抹粘胶剂后放置于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的限位块8的容置槽 81内,取第二胶管将需要与三通接头连接的一端涂抹粘胶剂后放置于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的限位块8的容置槽81内,将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的压头所连接的固定塞21套接三通接头,此时依次将扳手竖起以使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 的挤压头压住第一胶管,使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的挤压头压住第二胶管,使三通接头位于第一胶管与第二胶管之间;
2、依次驱动与第一胶管固定组件1的第一底板6连接的第一推杆组件4 以及与第二胶管固定组件3的第一底板6连接的第一推杆组件4,将两个第一肘夹41的扳手扣合,使两个第一推杆42相对运动,同时推动两个第一底板6 沿滑轨5相对运动,进一步驱动第一胶管的一端开口朝向三通接头运动,使三通接头的一个开口插入所述第一胶管的一端开口内,实现第一胶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同样的进一步驱动第二胶管的一端开口朝向三通接头运动,使三通接头的相对的另一个开口插入所述第二胶管的一端开口内,实现第二胶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此时即实现第一胶管、三通接头和第二胶管的连接;
3、取两个卡箍分别套接在第一胶管与三通接头所相接的部分、第二胶管与三通接头所相接的部分。取其中一个卡箍,将其卡箍接头置于与其相对设置的一个第二推杆组件10的两个相对的夹片1036之间,取另一个卡箍,将其卡箍接头置于与其相对设置的另一个第二推杆组件10的两个相对的夹片 1036之间;扣合两个第二肘夹101的扳手,驱动第二推杆102伸出,推动第一驱动组1032和第二驱动组,使第一驱动组1032与第二驱动组之间所形成的朝向卡箍的夹角增大,夹角A和夹角B的角度同时变小,此时第一夹杆1031 的端部与第二夹杆1034的端部相向运动,使卡箍接头夹紧;
4、完成卡箍固定后,松开两个第二肘夹101的扳手,驱动第二推杆102 回缩,同时拉动第一驱动组1032和第二驱动组,使第一驱动组1032与第二驱动组之间所形成的朝向卡箍的夹角减小,夹角A和夹角B的角度同时增大,此时第一夹杆1031的端部与第二夹杆1034的端部反向运动,使卡箍接头释放;而后松开三通接头固定肘夹2和两个胶管固定肘夹7的扳手,使第一胶管、三通接头和第二胶管释放,取出经检验合格后放入待注塑牌筐。
Claims (10)
1.一种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胶管固定组件、三通接头固定肘夹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分别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朝向所述三通接头固定肘夹运动以使位于三通接头两端的所述胶管连接至所述三通接头上的第一推杆组件;
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均分别包括连接至滑轨上的第一底板、设置于第一底板上的胶管固定肘夹和用于支撑所述胶管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与胶管表面形状相契合的容置槽,所述胶管固定肘夹的压头上固定连接有与胶管表面形状相契合的挤压头,所述胶管位于容置槽内且夹持于挤压头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推杆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组件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与所述滑轨平行设置,且该直线与所述第一胶管固定组件、三通接头固定肘夹和第二胶管固定组件所在直线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肘夹和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推杆的端部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接头固定肘夹的压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开口内径相匹配的固定塞,所述三通接头连接至所述固定塞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胶管组装设备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夹紧并固定卡箍的第二推杆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肘夹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连接有卡箍接头夹持件,所述卡箍接头夹持件在第二推杆的驱动作用下夹紧卡箍接头以使所述卡箍套接于胶管与三通接头的连接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且该直线与所述滑轨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接头夹持件包括依此连接的第一夹杆、第一驱动组、第二驱动杆组和第二夹杆,所述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在第二推杆的推力作用下驱动所述第一夹杆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杆的端部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异形胶管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组件连接至第二底板上,且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连接有支架,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转动连接至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端部均分别连接有夹持于卡箍接头上的夹片;
所述第一夹杆与第一驱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A,所述第二夹杆与第二驱动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B,所述夹角A与所述夹角B相对设置,且当下压第二肘夹的扳手时,驱动第二推杆伸出,推动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使第一驱动组与第二驱动组之间所形成的朝向卡箍的夹角增大,夹角A和夹角B的角度同时变小,此时第一夹杆的端部与第二夹杆的端部相向运动,使卡箍接头夹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20884.8U CN207711406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20884.8U CN207711406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711406U true CN207711406U (zh) | 2018-08-10 |
Family
ID=63053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920884.8U Active CN207711406U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71140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0346A (zh) * | 2018-12-24 | 2019-05-17 | 珠海锦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联动式柔性组装机构 |
CN110883731A (zh) * | 2018-09-07 | 2020-03-17 | 尼得科艾莱希斯电子(浙江)有限公司 | 外壳压入夹具和外壳组装方法 |
CN111674052A (zh) * | 2020-05-11 | 2020-09-18 | 黎志洋 | 一种pvc管快速对接设备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21920884.8U patent/CN2077114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3731A (zh) * | 2018-09-07 | 2020-03-17 | 尼得科艾莱希斯电子(浙江)有限公司 | 外壳压入夹具和外壳组装方法 |
CN109760346A (zh) * | 2018-12-24 | 2019-05-17 | 珠海锦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联动式柔性组装机构 |
CN109760346B (zh) * | 2018-12-24 | 2021-01-26 | 珠海锦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联动式柔性组装机构 |
CN111674052A (zh) * | 2020-05-11 | 2020-09-18 | 黎志洋 | 一种pvc管快速对接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11406U (zh) | 异形胶管组装设备 | |
CN103978335B (zh) | 汽车排气管端部法兰焊接用夹紧机构 | |
CN103692404A (zh) | 尼龙管与快速接头插接工装 | |
CN208880130U (zh) | 一种减震器总成大弹簧装配机 | |
CN105750906A (zh) | 插排组装机的转盘装置 | |
CN112077444A (zh) | 一种工业制造用激光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 |
CN203817695U (zh) | 汽车排气管端部法兰焊接用夹紧机构 | |
CN110216473B (zh) | 一种软管组装设备 | |
CN111054840B (zh) | 一种汽车前盖胎膜压边抓手机构 | |
CN208696640U (zh) | 一种用于电池箱体的焊接工装夹具 | |
CN209078147U (zh) | 一种电芯部件夹紧机构 | |
CN206273418U (zh) | 一种自动翻转机构 | |
CN208843227U (zh) | 下料翻转机构 | |
CN206153328U (zh) | 钣金预搭扣折弯装置 | |
CN105458693B (zh) | 刹车气管装配机上的半成品气管组件与接头夹取套入机构 | |
CN109203499A (zh) | 电脑转轴组装治具及电脑转轴组装工艺 | |
CN210081040U (zh) | 防爆箱柜柔性焊接专用平台 | |
CN108942986B (zh) | 一种适用于汽车密封条机器手自动化加工的夹具 | |
CN114473281A (zh) | 一种y型三通管加工用焊接设备 | |
CN205651046U (zh) | 刹车气管全自动装配机 | |
CN208758939U (zh) | O形圈手动上料零件自动上料的自动装配系统 | |
CN208467656U (zh) | 圆管焊接夹具 | |
CN115628332B (zh) | 一种多分支软管粘接设备及方法 | |
CN221697965U (zh) | 微喷管接头装配结构 | |
CN202607530U (zh) | 推拉自锁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