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6829U - 按摩器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按摩器的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66829U CN207666829U CN201720485758.8U CN201720485758U CN207666829U CN 207666829 U CN207666829 U CN 207666829U CN 201720485758 U CN201720485758 U CN 201720485758U CN 207666829 U CN207666829 U CN 207666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age
- base
- holding element
- massage unit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包括一按摩单元及一握持元件,该按摩单元包括一基座及至少二个设于基座上且内部均设有磁性元件的按摩元件,该按摩元件呈柱状,顶部形成有一凹弧锥状部,该凹弧锥状部具有一顶端部,并由顶端部由上而下形成一凹弧状锥面并延伸至按摩元件的周缘,进而于该处形成一限制缘,当手握持基座使其上的按摩元件接触体表时,将因施力使按摩元件的凹弧锥状部深入身体肌肤,凭借滑移而使每一按摩元件于身体肌肤往复滑动,以达经络按摩保健的效果,并凭借每一按摩元件顶端所形成特定高度的凹弧锥状部,同时配合该限制缘的设计,将会凭借所设特定高度的凹弧锥状部仅深入身体肌肤特定的深度,达防止伤及深层筋骨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尤指一种可手持或组合一握持元件,而可由个人对其自己身体前、后各部位进行按摩,并凭借按摩单元上所设的按摩元件的按摩端部具有按摩弧端及深度限制缘,可控制按摩的深度而不伤害身体深层组织的按摩器设计。
背景技术
按,目前因工商业繁荣,人们的生活型态已从过去的农业劳动改变成都市繁忙紧张的生活,长期的熬夜、用脑的不规律生活型态,使大多数人产生肩颈酸痛、腰痛、头痛及失眠等症状,因此,现代人除了以药物来改善前述症状外,也均寻求传统民俗疗法进行按摩或刮痧方式来改善及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而一般的按摩器,其按摩头不是太尖就是太粗,因此,于按摩时常因施力不当而伤及人体肌肤较深层的筋膜等组织,且,若按摩头太粗,其又无法产生有效的按摩效果,且一般手持式按摩产品,个人使用时,大都仅能对身体前侧及四肢按摩,对于背部则无法自行按摩而需他人协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尤指一种可手持或组合一握持元件,而可由个人对其自己身体前、后各部位进行按摩,并凭借按摩单元上所设的按摩元件的按摩端部具有按摩的凹弧锥状部及深度限制缘,可控制按摩的深度而不伤害身体深层组织的按摩器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凭借按摩单元上所设的按摩元件的按摩端部具有按摩的凹弧锥状部及深度限制缘,可控制按摩的深度而不伤害身体深层组织。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主要凭借每一按摩元件的内部,均设有磁性元件,凭借其磁性作用,于接触人体肌肤进行按摩时,可产生磁疗保健作用,以促进人体经络气血循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凭借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一锁接孔,而可凭借螺丝将按摩单元锁固结合于握持元件上,而可由个人对其自己身体前、后各部位进行按摩,无需他人协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凭借于握持元件上间隔的形成一个以上的凸圆部,而可凭借凸圆部于人体肌肤上滑动,也可达按摩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主要包括一按摩单元及一握持元件,按摩单元与握持元件能够组合为一体,该按摩单元包括一基座及至少二个设于基座上的按摩元件,该按摩元件呈柱状,顶部形成有一凹弧锥状部,该凹弧锥状部具有一顶端部,并由顶端部由上而下形成一延伸至按摩元件的周缘的凹弧状锥面,进而在该按摩元件的周缘处形成一限制缘。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一锁接孔或扣组孔,在握持元件上设有一孔洞,能够凭借螺丝或快速扣柱穿过握持元件上的孔洞或扣组孔,而锁入或扣入按摩单元基座所设的锁接孔或扣组孔,将按摩单元锁固结合于握持元件上,该快速扣柱包括一组端部具有斜锥端扣部的弹性部。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在每一按摩元件的内部形成有一空间,在该空间内设有磁性元件。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该握持元件能够以组接方式组接一节以上的握持元件。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该握持元件为长带体或绳子,其在长带体上设有至少一锁接孔,并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与长带体所设锁接孔对应的锁接孔,凭借螺丝能够将长带体与按摩单元锁组结合,该长带体两端分别设有供手抓握的握环部,并在长带体上设有可调整长短的调整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主要包括一按摩单元,该按摩单元包括一基座及至少二个设于基座上的按摩元件,该按摩元件呈柱状,顶部形成有一凹弧锥状部,该凹弧锥状部具有一顶端部,并由顶端部由上而下形成一延伸至按摩元件的周缘的凹弧状锥面,进而在该按摩元件的周缘处形成一限制缘。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还包括一握持元件,以供双手握持进行按摩,其中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一锁接孔,在握持元件上设有一孔洞,能够凭借螺丝穿过握持元件上的孔洞,而锁入按摩单元基座所设的锁接孔,而将按摩单元锁固结合于握持元件上。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在每一按摩元件的内部形成有一空间,该空间内设有磁性元件。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该握持元件能够以组接方式组接一节以上的握持元件。
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中:该握持元件为长带体或绳子,其在长带体上设有至少一锁接孔,并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与长带体所设锁接孔对应的锁接孔能够凭借螺丝将长带体与按摩单元锁组结合,该长带体两端分别设有供手抓握的握环部,并在长带体上设有可调整长短的调整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手握持基座使其上的按摩元件接触体表时,将因施力大小凭借按摩元件的凹弧锥状部深入身体肌肤,凭借滑移动作而使每一按摩元件于身体肌肤往复滑动,以达经络按摩保健的效果,并凭借每一按摩元件顶端所形成特定高度的凹弧锥状部,并配合该限制缘的设计,而于进行按摩时,将会凭借所设特定高度的凹弧锥状部仅深入身体肌肤特定的深度,并配合所设限制缘,纵因施力过大,也会凭借限制缘的档止作用而使每一按摩元件的凹弧锥状部无法过度深入身体肌肤深层,进而达防止伤及深层筋骨的目的。
另外,在每一按摩元件的内部均设有磁性元件,凭借其磁性作用,于接触人体肌肤进行按摩时,可产生磁疗保健作用,以促进人体经络气血循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试举其中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搭配一握持元件时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搭配一握持元件时的组合侧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搭配一节以上组接的握持元件时的实施例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不同型态基座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握持元件与按摩单元基座的另一组合方式实施例局部剖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圆圈型基座的实施例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搭配一可调长度的长带体时的实施例局部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按摩单元;11、113、4-基座;111、114-凹沟;112、1131、22、52-锁接孔;1121-扣组孔;12-按摩元件;121-凹弧锥状部;1211-顶端部;122-限制缘;123-空间;124-磁性元件;2-握持元件;21-凸圆部;23-锁接螺杆;3、53-螺丝;31-快速扣柱;311-弹性部;312-斜锥端扣部;5-长带体;51-握环部;511-调整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按摩单元1,该按摩单元1包括一基座11及至少二个设于基座11上的按摩元件12,该些按摩元件12成柱状,于顶部形成有一凹弧锥状部121,该凹弧锥状部121具有一顶端部1211,并由顶端部1211由上而下形成一凹弧状锥面并延伸至按摩元件12的周缘,进而于该处形成一限制缘122,当手握持基座11使其上的按摩元件12接触体表时,将因施力大小凭借按摩元件12的凹弧锥状部121深入身体肌肤,凭借滑移动作而使每一按摩元件12于身体肌肤往复滑动,以达经络按摩保健的效果,并凭借每一按摩元件12顶端所形成特定高度的凹弧锥状部121,并配合该限制缘122的设计,而于进行按摩时,将会凭借所设特定高度的凹弧锥状部121仅深入身体肌肤特定的深度,并配合所设限制缘122,纵因施力过大,也会凭借限制缘122的档止作用而使每一按摩元件12的凹弧锥状部121无法过度深入身体肌肤深层,进而达防止伤及深层筋骨的目的。
另于每一按摩元件12的内部形成有一空间123,于该空间123内设有磁性元件124,凭借其磁性作用,于接触人体肌肤进行按摩时,可产生磁疗保健作用,以促进人体经络气血循环效果。
次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包括一握持元件2,以供双手握持进行按摩,该握持元件2凭借于端部设有锁接螺杆23及锁接孔22设计可以组接方式组接一节以上的握持元件2,以形成所需长度而可供双手握持于握持元件2两端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的目的,其中在按摩单元1基座11上设有一锁接孔112,并于握持元件2上也设有一孔洞,而可凭借螺丝3穿过握持元件2上的孔洞,而可锁入按摩单元1基座11所设的锁接孔112,以将按摩单元1锁固结合于握持元件2上,该握持元件2可为杆体,并于按摩单元1基座11上设有一供握持元件2部分嵌入的凹沟111,还在握持元件2上,间隔的形成一个以上的凸圆部21,而可凭借凸圆部21于人体肌肤上滑动,也可达按摩的效果,且本实用新型按摩单元1可依所需制成不同形状的基座113、4,并于其上组设不同排列或数量的按摩元件12、如图5及图7所示,其中图5所示结构,于按摩单元1基座113上同样可设一供握持元件2部分嵌入的凹沟114及供螺丝3锁组的锁接孔112。
另可凭借一快速扣柱31将握持元件2与按摩单元1基座11所设扣组孔1121快速组合,该快速扣柱31包括一组端部具斜锥端扣部312的弹性部311,组合时将快速扣柱31穿过握持元件2,将快速扣柱31穿入按摩单元1基座11所设扣组孔1121,使快速扣柱31两弹性部311闭合,并于两弹性部311端部具斜锥端扣部312通过按摩单元1基座11所设扣组孔1121后,将因快速扣柱31两弹性部311弹开而使两斜锥端扣部312同时扣住按摩单元1基座11所设扣组孔1121的孔缘而达定位,拆卸时将快速扣柱31两弹性部311压合使两斜锥端扣部312离开按摩单元1基座11所设扣组孔1121即可取下握持元件2、如图6所示。
此外,其中该握持元件2除可为杆体外,也可为长带体5或绳子,其中在长带体5上设有至少一锁接孔52,并于按摩单元1基座11上设有与长带体5所设锁接孔52对应的锁接孔1131,进而可凭借螺丝53将长带体5与按摩单元1锁组结合,而可以双手拉动长带体5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的目的,其中该长带体5两端分别设有供手抓握的握环部51,并于长带体5上设有可调整长短的调整部511、如图8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提供可由个人对其自己身体前、后各部位进行按摩,并凭借按摩单元上所设的按摩元件的按摩端部具有按摩的凹弧锥状部及深度限制缘,可控制按摩的深度而不伤害身体深层组织的功效。
Claims (10)
1.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主要包括一按摩单元及一握持元件,按摩单元与握持元件能够组合为一体,该按摩单元包括一基座及至少二个设于基座上的按摩元件,该按摩元件呈柱状,顶部形成有一凹弧锥状部,该凹弧锥状部具有一顶端部,并由顶端部由上而下形成一延伸至按摩元件的周缘的凹弧状锥面,进而在该按摩元件的周缘处形成一限制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一锁接孔或扣组孔,在握持元件上设有一孔洞,能够凭借螺丝或快速扣柱穿过握持元件上的孔洞或扣组孔,而锁入或扣入按摩单元基座所设的锁接孔或扣组孔,将按摩单元锁固结合于握持元件上,该快速扣柱包括一组端部具有斜锥端扣部的弹性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按摩元件的内部形成有一空间,在该空间内设有磁性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持元件能够以组接方式组接一节以上的握持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持元件为长带体或绳子,其在长带体上设有至少一锁接孔,并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与长带体所设锁接孔对应的锁接孔,凭借螺丝能够将长带体与按摩单元锁组结合,该长带体两端分别设有供手抓握的握环部,并在长带体上设有可调整长短的调整部。
6.一种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主要包括一按摩单元,该按摩单元包括一基座及至少二个设于基座上的按摩元件,该按摩元件呈柱状,顶部形成有一凹弧锥状部,该凹弧锥状部具有一顶端部,并由顶端部由上而下形成一延伸至按摩元件的周缘的凹弧状锥面,进而在该按摩元件的周缘处形成一限制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握持元件,以供双手握持进行按摩,其中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一锁接孔,在握持元件上设有一孔洞,能够凭借螺丝穿过握持元件上的孔洞,而锁入按摩单元基座所设的锁接孔,而将按摩单元锁固结合于握持元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按摩元件的内部形成有一空间,该空间内设有磁性元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持元件能够以组接方式组接一节以上的握持元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按摩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持元件为长带体或绳子,其在长带体上设有至少一锁接孔,并在按摩单元基座上设有与长带体所设锁接孔对应的锁接孔能够凭借螺丝将长带体与按摩单元锁组结合,该长带体两端分别设有供手抓握的握环部,并在长带体上设有可调整长短的调整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85758.8U CN207666829U (zh) | 2017-05-03 | 2017-05-03 | 按摩器的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485758.8U CN207666829U (zh) | 2017-05-03 | 2017-05-03 | 按摩器的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66829U true CN207666829U (zh) | 2018-07-31 |
Family
ID=6295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48575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66829U (zh) | 2017-05-03 | 2017-05-03 | 按摩器的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66829U (zh) |
-
2017
- 2017-05-03 CN CN201720485758.8U patent/CN20766682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80177207A1 (en) | Multi-function scraping massager | |
TW201444546A (zh) | 按摩弓 | |
CA3137647A1 (en) | Fascia tissue fitness device | |
KR100941568B1 (ko) | 마사지용 건강 지압구 | |
JP3129905U (ja) | 健康マッサージ具 | |
US20060241537A1 (en) | Handheld palm acupressure apparatus | |
CN201537214U (zh) | 手持式按摩器 | |
CN207666829U (zh) | 按摩器的结构 | |
KR101612870B1 (ko) | 괄사 마사지 기구 | |
JP2017074340A (ja) | マッサージ器具 | |
CN108095988A (zh) | 枪型推拿器 | |
KR101714331B1 (ko) | 근막치료용 도구 | |
JP3130859U (ja) | スクレーピング療法用多機能マッサージ器 | |
KR20220013808A (ko) | 지압도구 | |
KR200431737Y1 (ko) | 손지압구 | |
CN207055642U (zh) | 枪型推拿器 | |
CN105877328A (zh) | 一种新型按摩枕 | |
JP4186025B2 (ja) | 血圧関与経穴刺激用の掌外子、及びこれに掌内子を組み合わせてなる血圧関与経穴刺激装置 | |
KR200431412Y1 (ko) | 지압구 | |
CN213346722U (zh) | 一种保健仪器 | |
KR200250633Y1 (ko) | 손가락용 지압구 | |
JP3161008U (ja) | 長尺棒状指圧具 | |
JP3225391U (ja) | 小角式指圧器(おづのしきしあつき) | |
TWM545588U (zh) | 按摩器之結構 | |
KR100558279B1 (ko) | 손가락 지압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