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9170U - 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59170U CN207659170U CN201721402923.5U CN201721402923U CN207659170U CN 207659170 U CN207659170 U CN 207659170U CN 201721402923 U CN201721402923 U CN 201721402923U CN 207659170 U CN207659170 U CN 2076591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ck
- gas distribution
- distribution
- water
- water distrib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所述配水布气砖成形为矩形块体,所述配水布气砖具有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周侧的相对二第一侧壁及相对二第二侧壁,所述二第一侧壁及所述二第二侧壁共同界定形成所述配水布气砖的底部开口,所述配水布气砖自所述底部开口凹入形成气水混合腔;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成形有齿部以及间隔形成于所述齿部之间的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侧壁上成形有第二流通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通过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结构以及砖与砖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反应池内形成面源配水布气,降低生物滤池发生堵塞保证出水水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生物膜法中的生物滤池又分为厌氧生物滤池、缺氧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生物滤池法相比于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水质好、抗冲击负荷强、占地小、运行费用省、维护管理简便等优势,应用比较广。
目前生物滤池底部配水布气方式采用的是传统的滤板、长柄滤头方式,属于点源配水布气,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造成滤料之间产生板结,出现跑砂现象,从而影响处理效果,影响出水水质,所以传统的滤板、滤头配水布气形式主要应用在净水厂清水上;当应用于处理污水时,相当容易因不同污水的成份、性质复杂以及污水中老化的生物膜粘性比较大,造成发生堵塞、滤料板结等状况的机率大大增加,同时这也造成了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应用局限性的最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通过所述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结构以及砖与砖之间的间隙以形成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反应池内形成面源配水布气,解决了现有生物滤池的点源配水布气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有效降低生物滤池发生堵塞,实现均匀反冲洗以保证出水水质,同时也扩大了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的应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配水布气砖,包括:所述配水布气砖成形为矩形块体,所述配水布气砖具有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周侧的相对二第一侧壁及相对二第二侧壁,所述二第一侧壁及所述二第二侧壁共同界定形成所述配水布气砖的底部开口,所述配水布气砖自所述底部开口凹入形成气水混合腔;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成形有齿部以及间隔形成于所述齿部之间的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侧壁上成形有第二流通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卡扣;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卡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卡扣包括低位卡块、高位卡块及隔开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凹口,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相间排列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一侧壁上,所述低位卡块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高位卡块的高度位置,所述低位卡块与所述高位卡块之间的凹口宽度相等且大于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宽度;令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一侧壁上设有数量及宽度相同的凹口,且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设置,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设有低位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卡扣包括二定位块,所述二定位块彼此错位但位于相同高度位置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二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布气砖由中空的外壳及填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混凝土块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邻接的角部末端收缩形成角部缺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及所述角部缺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前述的配水布气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反冲洗布气管,其中:所述配水布气砖矩阵排列形成所述系统中的砖层,所述砖层具有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侧壁相接构成相对二侧的层侧面;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具有布气主管以及与所述布气方管连接的多根布气支管,所述布气方管与所述砖层设于所述系统的同一层并沿其中一所述层侧面设置,所述布气支管自所述布气方管朝向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流通口穿置于所述砖层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布气方管贯设于所述砖层内部,且所述布气方管靠近其末端处通过平衡支架固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配置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出水渠,所述出水渠设于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出水渠的下层,所述出水渠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布气方式通过反冲洗布气管穿入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内,利用布气支管、气水混合腔和滤砖间隙实现面源布气,能有效保证配水布气均匀,无死角,实现避免水力短流和布气串流,又能提高气体在水中氧转移效率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布气支管穿置于配水布气砖内部,避免布气支管直接与滤料接触,可以彻底避免池内老化脱落的生物膜堵塞布气管,从而避免造成反冲洗不均匀,滤料板结等带来的影响处理效果的根本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配水布气滤砖采用外壳模块化,内填混凝土的结构,既可以保证滤料及水压的承重,又耐磨损,长期使用无需更换,基本上做到免维护,同时安装模块化,减少安装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的平面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冲洗系统沿配水布气砖长边方向配置于其中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配水布气砖短边相接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配水布气砖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配水布气砖10;气水混合腔101;外壳102;混凝土块103;顶壁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角部缺口14;齿部15;第一流通口16;第二流通口17;第一定位卡扣18;低位卡块181;高位卡块182;凹口183;第二定位卡扣19;定位块191;反冲洗布气管20;布气主管21;布气支管22;平衡支架23;出水渠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述配水布气砖10成形为矩形块体,所述配水布气砖10具有顶壁11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11周侧的相对二第一侧壁12及相对二第二侧壁13,所述二第一侧壁12及所述二第二侧壁13共同界定形成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底部开口,所述配水布气砖10自所述底部开口凹入形成气水混合腔101;其中,所述第一侧壁12上成形有齿部15以及间隔形成于所述齿部15之间的第一流通口16,所述第二侧壁13上成形有第二流通口17,所述气水混合腔101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16及所述第二流通口17与所述配水布气砖10外部空间连通。具体地,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第一流通口16成形倒置的V形开口,所述第二流通口17成形为倒置的U形开口。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配水布气砖10是由中空的外壳102及填充于所述外壳102内部的混凝土块103构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2是采用高品质的塑料制成,经内部填充混凝土后形成外形与所述外壳102内面相匹配的混凝土块103。
此外,如图1、图3所示,所述配水布气砖10在所述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卡扣18;所述配水布气砖10在所述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卡扣19。所述第一定位卡扣18用于连接定位并限制相邻二配水布气砖10的第一侧壁12产生竖向位移;所述第二定位卡扣19用于连接相邻二配水布气砖10的第二侧壁13,以在邻接的二第二侧壁13之间通过第二定位卡扣19的厚度形成配水布气砖10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所述第一定位卡扣18包括低位卡块181、高位卡块182及隔开所述低位卡块181及所述高位卡块182的凹口183,所述低位卡块181及所述高位卡块182相间排列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第一侧壁12上,所述低位卡块181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高位卡块182的高度位置,所述低位卡块181与所述高位卡块182之间的凹口183宽度相等且大于所述低位卡块181及所述高位卡块182的宽度;令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相对二第一侧壁12上设有数量及宽度相同的凹口183,且其中一第一侧壁12上的高位卡块182对应另一第一侧壁12上的低位卡块181设置,其中一第一侧壁12上的低位卡块181对应另一第一侧壁12上的高位卡块182设有低位卡块181。所述第二定位卡扣19包括二定位块191,所述二定位块191彼此错位但位于相同高度位置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相对二第二侧壁13上。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配水布气砖10通过所述定位卡扣18实现竖向定位,使相邻设置的配水布气砖10之间通过低位卡块181与高位卡块182在竖向上的卡扣限制,避免配水布气砖10在反冲洗时被上举或者在承重后下沉产生竖向位移。进一步地,所述配水布气砖10组装时,通过将其中一配水布气砖10的低位卡块181及高位卡块182与另一配水布气砖10的凹口183对应后下压,再推抵使二块配水布气砖10齐平排列,使位于相对位置的低位卡块181与高位卡块182上下错位卡扣,形成竖向位移限制。此外,相邻配水布气砖10的第二侧壁13之间通过错位设置的定位块191间隔出固定宽度的间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矩形块体的配水布气砖10四个角部形成所述角部缺口14,避免气水混合腔101在四个角部内侧形成死角,保证配水布气均匀。具体地,所述配水布气砖10在所述第一侧壁12与所述第二侧壁13邻接的角部末端收缩形成角部缺口14,所述气水混合腔101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16、所述第二流通口17及所述角部缺口14与所述配水布气砖10外部空间连通。
如图1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配水布气砖10设于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反冲洗布气管20及出水渠30。
具体地,所述配水布气砖10矩阵排列形成所述系统中的砖层,所述砖层具有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第二侧壁13相接构成相对二侧的层侧面;所述反冲洗布气管20具有布气主管21以及与所述布气方管21连接的多根布气支管22,所述布气方管21与所述砖层设于所述系统的同一层并沿其中一所述层侧面设置,所述布气支管22自所述布气方管21朝向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第二流通口17穿置于所述砖层中。所述出水渠30设于所述反冲洗布气管20出水渠30的下层,所述出水渠30与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气水混合腔101连通。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反冲洗布气管20的布气主管21为长方形方管,所述布气主管21及所述布气支管22的材质较佳采用SS304不锈钢,但不限于此。此外,所述反冲洗布气管20的布气主管21另通过输气管与鼓风机连接,以将气体输入至配水布气砖10的气水混合腔101内。
此外,所述布气方管21贯设于所述砖层内部,且所述布气方管21靠近其末端处通过平衡支架23固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配置面上。所述平衡支架23用以固定所述布气主管21的末端,并保证平衡支架23的水平度,确保水平误差在2mm以内。
又,本实用新型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所述平衡支架23,以为布气主管21、布气支管22提供反冲洗的强力气源,使布气支管22位于配水布气砖10的底部时,平衡支架23在配水布气砖10下对布气支管22起到支承及定位作用,且不会干扰滤砖间的互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中,所述配水布气砖10的外壳102经采用高品质的塑料配合内部填充形成混凝土块103,在用于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时,能够起到支撑上部滤料层的重量和整个池水的压力的作用,保证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配水布气砖10通过在长边两侧的第一侧壁12上设有多个倒V形开口(第一流通口16)并在短边两侧的第二侧壁13上各设一个倒U形开口(第二流通口17),配合中空内凹的气水混合腔101,保证气水混合腔101与配水布气砖10外部能够起到良好的气水流通;再配合于每个配水布气砖10的第一侧壁12及第二侧壁13上设置错位的定位卡扣(第一定位卡扣18、第二定位卡扣19),保证相邻排列的配水布气砖10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在滤池过滤时,使水从配水布气砖10间隙向下流进入滤池底部的出水渠30出水;并在滤池反冲洗时,使空气通过布气支管22在气水混合腔101内与水混合,形成二次布气后,再从相邻配水布气砖10的纵向及横向间隙中强力喷出,将空气与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滤池平面区域,形成面源配水布气,确保整个滤池反冲洗无死角和盲区。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成形为矩形块体,所述配水布气砖具有顶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周侧的相对二第一侧壁及相对二第二侧壁,所述二第一侧壁及所述二第二侧壁共同界定形成所述配水布气砖的底部开口,所述配水布气砖自所述底部开口凹入形成气水混合腔;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上成形有齿部以及间隔形成于所述齿部之间的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侧壁上成形有第二流通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及所述第二流通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定位卡扣;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卡扣包括低位卡块、高位卡块及隔开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凹口,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相间排列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一侧壁上,所述低位卡块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高位卡块的高度位置,所述低位卡块与所述高位卡块之间的凹口宽度相等且大于所述低位卡块及所述高位卡块的宽度;
令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一侧壁上设有数量及宽度相同的凹口,且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设置,其中一第一侧壁上的低位卡块对应另一第一侧壁上的高位卡块设有低位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卡扣包括二定位块,所述二定位块彼此错位但位于相同高度位置地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相对二第二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由中空的外壳及填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混凝土块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水布气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布气砖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邻接的角部末端收缩形成角部缺口,所述气水混合腔通过所述第一流通口、所述第二流通口及所述角部缺口与所述配水布气砖外部空间连通。
7.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配水布气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反冲洗布气管,其中:
由配水布气砖矩阵排列形成所述系统中的砖层组成,所述砖层具有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侧壁相接构成相对二侧的层侧面;
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具有布气主管以及与一布气主管连接的多根布气支管,所述布气主管与所述砖层设于所述系统的同一层并沿其中一所述层侧面设置,所述布气支管自所述布气主管朝向所述配水布气砖的第二流通口穿置于所述砖层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气主管贯设于所述砖层内部,且所述布气主管靠近其末端处通过平衡支架固设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配置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出水渠,所述出水渠设于所述反冲洗布气管出水渠的下层,所述出水渠与所述配水布气砖的气水混合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2923.5U CN207659170U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02923.5U CN207659170U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59170U true CN207659170U (zh) | 2018-07-27 |
Family
ID=6293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0292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9170U (zh) | 2017-10-27 | 2017-10-27 | 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5917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34104A (zh) * | 2019-11-20 | 2020-01-31 | 南京大学 | 一种布水布气装置及系统 |
CN112824329A (zh) * | 2019-11-20 | 2021-05-21 | 南京大学 | 一种模块化滤池布水布气装置及其系统和应用方法 |
-
2017
- 2017-10-27 CN CN201721402923.5U patent/CN20765917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34104A (zh) * | 2019-11-20 | 2020-01-31 | 南京大学 | 一种布水布气装置及系统 |
CN112824329A (zh) * | 2019-11-20 | 2021-05-21 | 南京大学 | 一种模块化滤池布水布气装置及其系统和应用方法 |
CN110734104B (zh) * | 2019-11-20 | 2021-11-16 | 南京大学 | 一种布水布气装置及系统 |
CN112824329B (zh) * | 2019-11-20 | 2022-05-17 | 南京大学 | 一种模块化滤池布水布气装置及其系统和应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659177U (zh) | 生物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应系统 | |
CN105130004B (zh) | 一种多层渗流式光催化与生态净化耦合型护岸 | |
CN103833138B (zh) | 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 |
CN101121570A (zh) | 蚯蚓强化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与装置 | |
CN104556411B (zh) | 微生物菌群母液培殖发生器及其微生物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8545844B (zh) | 一种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多重曝气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8791419U (zh) | 一体化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7659170U (zh) | 污水处理用配水布气系统及其配水布气砖 | |
CN104817238B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自循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585974A (zh) | 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5271520A (zh) | 环形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应用 | |
CN102180567B (zh) | 一种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5036332B (zh) | 一种交替内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491512B (zh) | 反硝化深床生物滤池 | |
CN105502822A (zh) | 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水处理系统 | |
CN206783391U (zh) | 一种高效反冲洗曝气生物滤池 | |
CN101734802B (zh) | 强化型垂直流滤床 | |
CN216584382U (zh) | 一种用于滤池系统的盘式气水分布滤砖 | |
CN201169555Y (zh) | 多功能滤管 | |
CN214360890U (zh) | 一种环保型排洪渠水质净化系统 | |
CN211445227U (zh) | 反硝化深床滤池 | |
CN211198757U (zh) | 一种可实现多运行模式的污水处理生化池 | |
CN202322552U (zh) | 一种波浪式生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3864211A (zh) | 采用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的方法及兼氧膜生物反应器 | |
CN206940541U (zh) | 一种配水配气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