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5382U - 燃料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料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45382U CN207645382U CN201721646330.3U CN201721646330U CN207645382U CN 207645382 U CN207645382 U CN 207645382U CN 201721646330 U CN201721646330 U CN 201721646330U CN 207645382 U CN207645382 U CN 207645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ffle
- conveyer
- hopper
- guide groove
- delivery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包括下安装板、安装于下安装板上方的第一输送机、沿第一输送机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料斗,第一输送机上设有用导向燃料掉落到料斗内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位于第一输送机上方的上安装板、开设于上安装板下端面的呈匚型的导向槽、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第一挡板、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第二挡板、驱动机构,导向槽包括沿横槽和两个竖槽,第一挡板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和其中一个竖槽内,第二挡板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和另一个竖槽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呈可弯折设置且抵接于第一输送机上端面。只需一台输送机即可将燃料依次运输到每个料斗,减小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具体涉及燃料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上百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循环流化床以煤作为燃料进行燃烧,且由于设备需持续工作,对煤的需求量极大,因此经常会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前端设置一大型用于存放煤的料斗,通过料斗存放大量煤,持续供应炉膛进行燃烧。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工厂都设置有多个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进行工作,料斗进料口也设置在较高位置,需要与料斗一一对应设置多台输送机将煤输送到每个料斗中,生产成本高,且浪费大量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料输送系统,在使用一台输送机的前提下,就可将燃料输送到多个料斗中,减小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包括下安装板、安装于下安装板上方的第一输送机、沿第一输送机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料斗,所述料斗穿设过下安装板且位于第一输送机下方,所述第一输送机上设有用导向燃料掉落到料斗内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下安装板且位于第一输送机上方的上安装板、开设于上安装板下端面的呈匚型的导向槽、位于第一输送机一侧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第一挡板、位于第一输送机另一侧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的第二挡板、用于驱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导向槽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导向槽包括沿第一输送机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槽和两个沿第一输送机长度方向设置的竖槽,所述第一挡板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和其中一个竖槽内,所述第二挡板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和另一个竖槽内,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呈可弯折设置且抵接于第一输送机上端面;当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输送机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挡板和第二输送机之间的间隙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落于料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将燃料输送到一个料斗中时,该料斗对应的导向机构工作,即该导向机构中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着导向槽滑动,弯折成两个对称的L型,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抵接且截断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上的燃料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阻挡下堆积然后溢出到第一输送机两侧,并掉落到料斗中,完成送料。当该料斗储满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导向槽滑动,使两者相互分离,直至离开第一输送机,下一个料斗的导向机构工作截断第一输送机,燃料在第一输送机的作用下运输到下一个料斗处,然后在其导向机构的阻挡下,进入到第二个料斗内,依次循环,将所有料斗储满。在该过程中,只需一台输送机,减小了生产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包括若干个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挡板单元上端嵌设于导向槽内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相邻所述挡板单元之间呈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单元运动到横槽和竖槽的连接处时,两块挡板单元之间可发送转动,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顺利的在导向槽内滑动,从而实现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可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宽大于导向槽,所述挡板单元上端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嵌设于限位槽内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对滑块有一个沿竖直方向的限位力,从而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可稳定嵌设在导向槽内,进而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运动轨迹固定,确保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相互抵接,截断第一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内壁设有柔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滑动时可更轻松的经过竖槽和横槽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平行于竖槽的驱动缸,所述复位弹簧沿横槽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复位弹簧的容纳孔,两个所述驱动缸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挡板远离第二挡板一端和第二挡板远离第一挡板一端,两个所述驱动缸均固定连接于上安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离时,直接通过驱动缸驱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朝外运动,此时复位弹簧被拉伸蓄力。当需使第二挡板和第二挡板朝内运动,相互抵接时,驱动缸对第一挡板有一个朝向第一挡板的推力,同时复位弹簧对第一挡板有一个拉力,从而使第一挡板可更轻松的转过横槽和竖槽的连接处,直至与第二挡板抵接。第二挡板的运动同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槽内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横槽中间,所述复位弹簧分体设置为两段弹簧单元,其中一个所述弹簧单元固定安装于安装座和第一挡板,另一个所述弹簧单元固定安装于安装座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安装座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了复位弹簧在复位和压缩拉伸过程中晃动、弯曲变形的可能性,使复位弹簧可更稳定的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两侧均沿弹簧单元轴向设有导向轴,所述弹簧单元套设于导向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轴对弹簧单元有一个导向作用,可使弹簧单元可更稳定的压缩和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包括位于下安装板下方的储料斗和穿设过安装板且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导料斗,所述导料斗连通储料斗,所述导料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输送机两侧;当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一输送机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挡板和第二输送机之间的间隙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分别落于两个导料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保燃料掉落到料斗内的前提下,减小了料斗穿过安装板的面积,从而提高了安装板的结构强度,使第一输送机可更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斗下方还设有一将燃料输送到锅炉内的第二输送机,所述储料斗悬空于第二输送机上,所述储料斗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沿其周向设有出料导管,所述出料导管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向锅炉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导管与第二输送机上的输送带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输送机上的输送带输送方向一直处于朝向锅炉方向,故出料导管截面呈C型也不会使燃料出料到第二输送机远离锅炉一侧,燃料可沿着出料导管稳定落到第二输送机上,且减小了制作出料导管所需的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导管内转动连接有调节盘,所述出料管上沿其径向穿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转动连接于出料管,所述调节螺栓穿设过调节盘且与调节盘呈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拧松固定螺母后,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栓来驱动调节盘转动,从而控制出料管的开度,调节燃料的出料速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只需一台输送机就能将燃料投放到多个料斗内,达到节约资源,降低造价成本的效果;2、使燃料可以尽可能的掉落入料斗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剖视图(未体现柔性层);
图4为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出料管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出料导管)。
附图标记:1、下安装板;2、第一输送机;3、料斗;3.1、储料斗;3.2、导料斗;4、导向机构;5、上安装板;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驱动机构;9、导向槽;10、横槽;11、竖槽;12、挡板单元;13、限位槽;14、滑块;15、柔性层;16、复位弹簧;17、驱动缸;18、安装座;19、导向轴;20、弹簧单元;21、容纳槽;22、容纳孔;23、第二输送机;24、出料管;25、调节盘;26、调节螺栓;27、固定螺母;28、出料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包括下安装板1、用于输送燃料的第一输送机2、沿第一输送机2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料斗3。第一输送机2位于下安装板1上方且固定安装于下安装板1上端面。
如图1和图2所示,料斗3包括储料斗3.1和导料斗3.2,储料斗3.1位于下安装板1下方且固定安装于下安装板1下端面,导料斗3.2设有两个且均穿设过下安装板1,两个导料斗3.2均连通储料斗3.1,且分别位于第一输送机2两侧。如图1所示,料斗3上方设有导向机构4,导向机构4沿第一输送机2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且与料斗3一一对应。导向机构4可截断第一输送机2上端面。
当料斗3对应的导向机构4截断第一输送机2上端面时,燃料运输到该料斗3上方即发生堆积,在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从第一输送机2两侧落到导料斗3.2内,然后储蓄在储料斗3.1内。
如图1所示,导向机构4包括上安装板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和驱动机构8。上安装板5位于第一输送机2上方且与第一输送机2呈间隔设置,上安装板5固定安装于下安装板1。如图3所示,上安装板5下端面开设有导向槽9,导向槽9为开口朝向第一输送机2进料端的匚型。导向槽9包括沿第一输送机2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槽10和沿第一输送机2长度方向设置的竖槽11,竖槽11设有两个且分别连通于横槽10两端。
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6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10和其中一个竖槽11内,第二挡板7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10和另一个竖槽11内,即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均呈L型。且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第一输送机2沿长度方向的中线呈对称设置。
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均包括若干个挡板单元12,挡板单元12沿竖直方向设置,挡板单元12上端嵌设于导向槽9内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9,相邻挡板单元12之间呈转动连接。当第一挡板6在导向槽9内滑动,经过竖槽11和横槽10的连接处时,两块相邻的挡板单元12相对转动,即可使第一挡板6顺利滑动,不会卡死。第二挡板7的运动同理,从而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呈可弯折设置。
如图3所示,为了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可更稳定的安装在上安装板5上,导向槽9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槽宽大于导向槽9。挡板单元12上端固定设有滑块14,滑块14嵌设于限位槽13内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9。限位槽13对滑块14有一个限位力,从而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与上安装板5稳定连接。如图4所示,导向槽9内壁设有柔性层15,柔性层15可由橡胶制成。
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8包括复位弹簧16和驱动缸17。驱动缸17沿竖槽11长度方向设置且固定安装于上安装板5。驱动缸17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两个驱动缸17的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挡板6远离第二挡板7一端和第二挡板7远离第一挡板6一端。
如图4所示,横槽10内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8,安装座18位于横槽10中间,安装座18两侧均沿横槽10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导向轴19。复位弹簧16分体设置为两段弹簧单元20,其中一个弹簧单元20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8和第一挡板6,且套设于一个导向轴19内。另一个弹簧单元20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8和第二挡板7,且另套设于一个导向轴19内。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安装座18的容纳槽21和用于容纳弹簧单元20的容纳孔22。
如图3和图4所示,当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未截断第一输送机2时,弹簧单元20呈拉伸状态。驱动缸17启动,驱动缸17给予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竖槽11长度方向的朝向横槽10的推力,同时弹簧单元20给予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横槽10长度方向的朝内的拉力,从而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着导向槽9朝内滑动,直至其抵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导向机构4对第一输送机2上端面的截断。
当需使导向机构4不截断第一输送机2上端面时,驱动缸17给予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竖槽11长度方向的朝向第一室输送机进料端的拉力,同时弹簧单元20给予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横槽10长度方向的朝内的推力,从而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着导向槽9朝外滑动,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分离,直至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离开第一输送机2。
当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朝内滑动至极限时,弹簧单元20呈压缩状态,安装座18嵌设于容纳槽21内,弹簧单元20嵌设于容纳孔22内,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相互抵接,从而截断第一输送机2。此时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抵接于第一输送机2的输送带上端面。第一挡板6和第一输送机2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挡板7和第二输送机23之间的间隙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分别落于两个导料斗3.2内。
如图1所示,储料斗3.1下方还设有第二输送机23,第二输送机23可将储料斗3.1内落下的燃料输送到锅炉内。储料斗3.1悬空于第二输送机23上,储料斗3.1下端设有出料管24,出料管24连通储料斗3.1。如图5所示,出料管24内转动连接有调节盘25,出料管24上沿其径向穿设有调节螺栓26,调节螺栓26转动连接于出料管24。调节螺栓26穿设过调节盘25且与调节盘25呈固定连接。调节螺栓26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7,通过拧紧固定螺母27来使调节螺栓26相对出料管24固定。通过拧紧固定螺母27,旋转调节螺栓26,来调节调节盘25和出料管24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出料管24的开度。
如图6所示,出料管24沿其周向设有出料导管28,出料导管28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向锅炉方向设置。出料导管28与第二输送机23上的输送带抵接,出料导管28呈柔性设置。
该燃料输送系统的原理如下:
1、第一个料斗3的对应的驱动缸17启动,带动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同步沿导向槽9朝内滑动,使第二挡板7抵接于抵接板和第一挡板6,从而使该料斗3对应的导向机构4截断第一输送机2上端面;
2、第一输送机2将燃料向前运输,燃料被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阻挡堆积,并从第一输送机2两侧滑落到导料斗3.2内,并储存在储料斗3.1内,直至该储料斗3.1积满;
3、第一个料斗3对应的驱动缸17启动,带动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同步沿导向槽9朝外滑动,从而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分离,直至其离开第一输送机2;同时第二个料斗3对应的驱动电机启动,带动其对应的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同步沿导向槽9朝内滑动,使该料斗3对应的导向机构4截断第一输送机2上端面;
4、燃料在第一输送机2的带动下继续向前,燃料被第二个料斗3对应的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阻挡堆积,并从第一输送机2两侧滑落到导料斗3.2内,并储存在储料斗3.1内,直至该储料斗3.1积满;
5、如此循环,直至所有料斗3均被积满;
6、当锅炉需使用燃料时,只需拧松固定螺母27,转动调节螺栓26进而使调节盘25转动,将出料管24调节至合适开度,然再拧紧固定螺母27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包括下安装板(1)、安装于下安装板(1)上方的第一输送机(2)、沿第一输送机(2)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料斗(3),所述料斗(3)穿设过下安装板(1)且位于第一输送机(2)下方,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送机(2)上设有用导向燃料掉落到料斗(3)内的导向机构(4),所述导向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下安装板(1)且位于第一输送机(2)上方的上安装板(5)、开设于上安装板(5)下端面的呈匚型的导向槽(9)、位于第一输送机(2)一侧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9)的第一挡板(6)、位于第一输送机(2)另一侧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9)的第二挡板(7)、用于驱动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沿导向槽(9)滑动的驱动机构(8),所述导向槽(9)包括沿第一输送机(2)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槽(10)和两个沿第一输送机(2)长度方向设置的竖槽(11),所述第一挡板(6)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10)和其中一个竖槽(11)内,所述第二挡板(7)两端分别嵌设于横槽(10)和另一个竖槽(11)内,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呈可弯折设置且抵接于第一输送机(2)上端面;当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一输送机(2)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挡板(7)和第二输送机(23)之间的间隙沿竖直方向的投影落于料斗(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均包括若干个挡板单元(12),所述挡板单元(1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挡板单元(12)上端嵌设于导向槽(9)内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9),相邻所述挡板单元(12)之间呈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槽(9)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槽宽大于导向槽(9),所述挡板单元(12)上端固定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嵌设于限位槽(13)内且滑动连接于导向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槽(9)内壁设有柔性层(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复位弹簧(16)和两个平行于竖槽(11)的驱动缸(17),所述复位弹簧(16)沿横槽(10)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复位弹簧(16)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复位弹簧(16)的容纳孔(22),两个所述驱动缸(17)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挡板(6)远离第二挡板(7)一端和第二挡板(7)远离第一挡板(6)一端,两个所述驱动缸(17)均固定连接于上安装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横槽(10)内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8),所述安装座(18)位于横槽(10)中间,所述复位弹簧(16)分体设置为两段弹簧单元(20),其中一个所述弹簧单元(20)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8)和第一挡板(6),另一个所述弹簧单元(20)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8)和第二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安装座(18)的容纳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座(18)两侧均沿弹簧单元(20)轴向设有导向轴(19),所述弹簧单元(20)套设于导向轴(19)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料斗(3)包括位于下安装板(1)下方的储料斗(3.1)和穿设过安装板且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导料斗(3.2),所述导料斗(3.2)连通储料斗(3.1),所述导料斗(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输送机(2)两侧;当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一输送机(2)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挡板(7)和第二输送机(23)之间的间隙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分别落于两个导料斗(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料斗(3.1)下方还设有一将燃料输送到锅炉内的第二输送机(23),所述储料斗(3.1)悬空于第二输送机(23)上,所述储料斗(3.1)下端设有出料管(24),所述出料管(24)沿其周向设有出料导管(28),所述出料导管(28)截面呈C型且开口朝向锅炉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导管(28)与第二输送机(23)上的输送带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燃料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导管(28)内转动连接有调节盘(25),所述出料管(24)上沿其径向穿设有调节螺栓(26),所述调节螺栓(26)转动连接于出料管(24),所述调节螺栓(26)穿设过调节盘(25)且与调节盘(25)呈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栓(26)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6330.3U CN207645382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燃料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46330.3U CN207645382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燃料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45382U true CN207645382U (zh) | 2018-07-24 |
Family
ID=6288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4633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5382U (zh) | 2017-11-30 | 2017-11-30 | 燃料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453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948A (zh) * | 2019-01-12 | 2019-04-26 | 湖州加怡新市热电有限公司 | 一种燃煤输送装置 |
-
2017
- 2017-11-30 CN CN201721646330.3U patent/CN2076453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77948A (zh) * | 2019-01-12 | 2019-04-26 | 湖州加怡新市热电有限公司 | 一种燃煤输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361422U (zh) | 一种振动给料机 | |
CN113428575A (zh) | 一种带自动清理的粉体功能的管链输送机 | |
CN206318370U (zh) | 一种用于套筒内孔自动检查机的振动盘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7645382U (zh) | 燃料输送系统 | |
CN206243983U (zh) |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倾斜式清料刮板机 | |
CN105059960A (zh) | 一种送料装置 | |
CN205441797U (zh) | 一种螺钉筛选输送机构 | |
CN201890586U (zh) | 一种螺旋输送装置 | |
CN207527624U (zh) | 一种燃料输送系统 | |
CN205526319U (zh) | 可拆卸物料输送连接装置 | |
CN202072227U (zh) | 一种用于禽胆绞榨机的送料装置 | |
CN209143021U (zh) | 一种螺旋喂料器 | |
CN205323634U (zh) | 一种新型搅拌装置 | |
CN215046478U (zh) | 一种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 | |
CN216140798U (zh) | 一种铁矿石输送带分料装置 | |
CN204896603U (zh) | 一种能够防止停机滞后的螺旋精确饲喂器 | |
CN211643623U (zh) | 一种复印碳粉载体生产输送装置 | |
CN115231203A (zh) | 一种建筑用双链刮板输送机 | |
CN209254967U (zh) | 一种空气干砂选煤系统上用排煤轮 | |
CN202290293U (zh) | 基于流态化的干式磁选机 | |
CN207716775U (zh) | 一种干燥机载料送料装置 | |
CN114234585B (zh) | 一种生物质燃料生产用原料干燥转运设备 | |
CN221364335U (zh) | 一种新型有机肥抛圆机 | |
CN209455509U (zh) | 一种螺旋输送机 | |
CN209306420U (zh) | 一种柔性饰面砖用自动定量供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