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625001U -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5001U
CN207625001U CN201721666779.6U CN201721666779U CN207625001U CN 207625001 U CN207625001 U CN 207625001U CN 201721666779 U CN201721666779 U CN 201721666779U CN 207625001 U CN207625001 U CN 207625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lug
locking ring
socke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67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6667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5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5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50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其中,一连接器插座的外缘沿圆周向凹设有至少一弹簧容纳槽,以供安装一锁制弹簧,一锁制环套能套设至该连接器插座外缘,其前端的内缘沿圆周向凸设有嵌卡弹片,该锁制弹簧的两端能分别抵靠该连接器插座与锁制环套,以令该锁制环套能在连接器插座的外缘上位移一锁制角度,一连接器插头的前端外缘上沿圆周向设有嵌卡轨道,在该连接器插头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嵌卡轨道会与嵌卡弹片快速嵌卡成一体,以使该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能迅速对插,并使该连接器插座无法脱离,当该锁制环套被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后,嵌卡轨道能脱离嵌卡弹片,以使该连接器插头能迅速地脱离该连接器插座。

Description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以用户能够快速地结合该连接器结构,确保该连接器结构无论是被使用在何等恶劣的环境(如:长时间剧烈颠簸震动的恶劣环境),均能因其连接器插头不会脱离与其连接器插座间正常的插接关系,故能确保该连接器结构所传送的电源或信号始终能维持在正常且良好的导通状态,而不会发生电源或信号中断的问题,进而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器结构的电子设备,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均能维持正常且良好的运作及操控能力,之后,使用者亦能够迅速地分离该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而不会耗费太多的作业时间,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为了寻找中国台湾下一个明星产业、关键技术与新商机,由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IEK)所举办的“眺望2017产业发展趋势研讨会”,即以“数字经济”为主轴,提出了在“数字科技”驱动下的产业典范移转与经济模式革新,及从全球“未来产业”需求出发的新兴技术研发布局的建议,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的产业回顾与展望,其中,尚特别针对“电子零组件与显示器”等关键产业议题进行了下列重点性的探讨:
(1)2015年中国台湾连接器业者受惠于Type C新规格连接器需求的浮现及厂商转型于非3C应用领域的连接器已开始收成,使得全年产值相较去年仍能维持0.8%的正成长率而达新台币1,713亿元。展望2016年,随着3C新品的推出、IoT市场的持续成长及Type C连接器应用的渗透率进入高速成长期,可望带动连接器产值达到新台币1,772亿元的水平,呈现3.4%的年成长率。
(2)展望未来,工研院IEK认为全球零组件市场将在智能型手机的需求带动下,在2015年达到成长高峰,而2016年市场规模成长幅度将趋于缓和。中国台湾电子零组件以外销中国市场为主,美国及欧洲各国则是终端产品的消费大宗,这三个区域的趋势变化是影响中国台湾电子零组件业产值变化的关键。当前,外销中国大陆电子产品订单持续受到红色供应链积极扩张与竞争的影响,欧美消费市场(特别是在欧洲)则持续面对总体需求疲软的压力,因此,未来产业竞争的压力自然将是有增无减。据此,未来中国台湾零组件产业发展的重点,将偏重在各种新一代终端产品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如何掌握这类利基型产品所需的关键零组件?将是下一波中国台湾电子零组件产业转型的机会。其次,车用电子与工业应用产品具有成长性与毛利较高的优势,中国台湾相关产业的业者实应就此适度转型及多角化布局,以维持产品的竞争力。
兹仅以中国台湾的连接器产业为例,扼要研究、分析及说明其现况及远景如下:
在过去的十几年来,对于进入连接器产业的诸多中国台湾厂商而言,截至目前为止,连接器产业都还算是获利丰厚,毛利率甚高的产业,其主要原因是在连接器产业中高低阶连接器产品内所使用的技术差异颇大,此一技术上差异颇大的特点,让各国际大厂与中国台湾厂商间对于相关产品的定位均极为清楚且明确,此外,由于各国际大厂对于所委托制造的各式连接器产品尚要求必需具备广泛的应用能力,此一严苛的产品要求,亦迫使接受委托代工的中国台湾厂商因此而具备了不同的专攻项目,从而避免了后续接踵而来的红海(中国相关厂商)竞争,不过,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与产业情势的逐渐转变,中国台湾厂商也开始面临着必需因应所述转变而改变经营策略的关键时机。
然而,就中国台湾连接器产业的过去而言,事实上,早在2008年以来的十年间,以连接器为生产在线主力产品的相关中国台湾厂商,就已经感受且经历过一次产业危机,当时许多中国台湾厂商清楚认知到仅依赖PC产业,极易面临PC产业不振、进入门坎过低及产业竞争激烈等窘境,而导致无法继续经营的生存危机,因此,在当时,各相关的中国台湾厂商在经营策略上几乎都随的做了相应的调整,期能利用多元转型的策略,将连接器产品的应用层面能含盖至通讯或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手机与游戏机…等。据此,原本大量倚赖计算机与其接口设备连接器的中国台湾厂商,近十年来均已纷纷转型至研发及生产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显示器等产品上所使用的利基型连接器。
此外,许多中国台湾厂商为了能有效避免发生单一产品线的风险及必需不断拓展新客源的问题,在前次转型的过程中,除了针对产品线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外,尚积极地以水平或垂直购并的方式,整合上下游的相关业者,以期能通过整合产品的上下游控管,而提供更佳且更完整的解决方案,甚至,通过直接并购对手,以取得对方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及专利,从而据以消减市场上的其它同构型产品,以壮大自身的产业规模。此外,某些中国台湾的连接器厂商为了缩减不合经济成本的需求与地区,甚至会削减某项产品的事业,以集中其生产能力甚至研发火力至较具市场潜力的重点产品上,在制造端,某些中国台湾的连接器厂商则将生产线移往中国大陆寻求低成本优势。这些连接器厂商在前述策略的合纵连横之下,确实暂时地保住了中国台湾连接器产业的竞争优势。惟,查,在2008年金融风暴影响下的过去十年里,事实上,中国台湾连接器产业的上、中及下游都遭到波及,如今,检视中国台湾连接器产业的发展,虽然其毛利率相对于其他零组件产业仍可称良好,整体产业规模也仅次于PCB,稳定成长,看似没有受到明显且严重的影响。但是,诚如前述,2008年的金融风暴已一举打破中国台湾连接器产业中许多业者间长久以来所遵循的产业默契,如原本多半生产高阶或高端技术连接器的美欧日厂商,也在获利日益短缺的现实逼迫下,考虑开始生产中低阶连接器,而严重地侵入了中国台湾连接器厂商多年来所掌握的主力产品线。面对此一情势的变化,中国台湾连接器厂商必须加快脚步调整,且加入新策略兼顾过去没有检讨到的点与面。
按,虽然连接器产品策略的调整,与一般商品策略的调整无明显差异,但是,检视连接器产业的生产步骤,即,由前段的设计(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到中段的制造(金属冲压、CNC车/铣床、塑料射出、电镀…)再到后段的组立(组立、测试、完成品…)等程序中,一般的产业研究及分析皆认为,中国台湾的相关厂商已能够完全地整合相关的主要程序,但是,在仔细且深入地观察后,却发现上游原物料及最终产品在特殊应用上的特殊设计却是甚少被产业界认真探讨的关键点;其中,上游原物料是指金属、塑料、电镀液为主的原料,如以连接器的端子为例,基于其强度、导电性与耐热性、还有价格等因素考虑,中国台湾厂商制造所述端子时,多半是采用黄铜与磷青铜,后者比例一向较低,惟,如在生产高阶产品上,磷青铜的端子使用比率可能就高达九成,原有工艺技术亦势必要因应调整。另,环保材料的兴起,也是材料开始受到重视的因素之一,环保材料的使用往往会使已经成熟的生产技术完全作废,而必需重新研发以兹应对。此外,除了许多重要原料的供应是掌握在外商手上,造成中国台湾厂商就此的议价能力经常因此居于劣势外,环保材料技术亦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例如日商掌握镀锡铜技术,先镀薄镍再镀锡则有成本考虑,而因应环保工艺的高阶塑料亦多数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上。虽然,中国台湾厂商联合共同采购原料与高阶用料似为可行的因应之道,但是,实际上,观察台厂的规模,除了鸿海集团规模够庞大,能具体实现前述因应之道外,其余中小型规模的厂商似乎仅能针对特殊产品应用领域上的特殊设计,投入更多的研发及设计,以期能开创出连接器产业的新局,否则,势必难以与其它国际型企业大厂相抗衡。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后,许多连接器的客户厂商,不得不较以成本考虑作为下订单的指针,在过去,成本优势虽是台厂最擅长之处,甚至,直到现在,中国台湾厂商在连接器的设计及制造技术上亦较已经急起直追的中国大陆业者领先一段距离,惟,仔细分析,中国台湾厂商的真正优势似乎仅在于已大量地在中国大陆设厂所取得的成本优势,既然,近年来,国外厂商也开始逐渐移往中国大陆或劳资更便宜的第三世界设厂。如今,以中国台湾厂商在大陆的生产力已达九成以上的现况分析,中国台湾厂商能够利用此一优势再继续削减成本的可能性,似乎已大幅降低甚至逼近耗竭的程度,反观国外厂商才刚开始利用此一优势。故,中国台湾连接器厂商未然需要强化的自然应是能开创新局的特殊竞争优势。
有鉴于此,如何针对连接器在特殊应用上的特殊设计进行探讨、设计及改良,以期能开发出一款结构简洁,方便用户能够迅速地将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两者快速结合与分离,大幅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同时,亦能够在该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两者相互结合后,无论被使用在何等恶劣的环境(如:长时间剧烈颠簸震动的恶劣环境),均能确保其连接器插头不会脱离与其连接器插座间正常的插接关系,从而令其连接器插头与插座间电源或信号的传输始终能维持在正常且良好的导通状态,而不会发生电源或信号中断的问题,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及现今众多连接器相关业者及所述使用在前述恶劣环境领域的相关电子设备业者亟思解决的一大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已知电源或信号连接器被使用在恶劣环境(如:长时间剧烈颠簸震动的恶劣环境)下,经常会因长时间的剧烈颠簸震动,而导致其连接器插头会逐渐脱离与其连接器插座间的正常插接关系,从而发生电源或信号中断的问题,因此,有诸多业者分别设计出能够稳固地结合电源或信号连接器,但是,前述结构均极为复杂,且使用者需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够结合或脱离各该电源或信号连接器,造成用户的使用经验不佳,故,创作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电源或信号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期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问世,而能一举解决前述已知电源或信号连接器的诸多问题及缺点,令使用者能够迅速地结合或分离该连接器结构,且在该连接器结构为结合态样时,仍能维持正常且良好的运作及操控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结构包括一连接器插座、一锁制环套、一锁制弹簧及一连接器插头,其中,该连接器插座,是呈圆柱体状,其前端凹设有多个插接槽,各该插接槽内分别设有一插座端子通道,以供分别插设一支插座端子,该连接器插座的外缘沿圆周向凹设有至少一弹簧容纳槽;该锁制环套中央开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的构形是与该连接器插座外缘的构形相匹配,以令该连接器插座前端的所述插接槽能由该锁制环套的后端伸入至该贯穿孔,且能在通过该贯穿孔后外露在该锁制环套的前端,其中,该锁制环套前端的内缘在对应于该贯穿孔的位置沿圆周向凸设有多个嵌卡弹片;该锁制弹簧是安装在该弹簧容纳槽内,该锁制弹簧的一端是抵靠至该连接器插座,该锁制弹簧的另一端则是抵靠至该锁制环套上对应于该贯穿孔的内缘,以令该锁制弹簧能对该锁制环套施加一作用力,而令该锁制环套能在该连接器插座的外缘上沿圆周向位移一锁制角度;该连接器插头亦是呈圆柱体状,其前端凸设有多个插接头,各该插接头内分别设有一插头端子通道,以分别供插设一支插头端子,且各该插接头外缘的构形是与各该插接槽内缘的构形相匹配,以在该连接器插头被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能令各该插接头分别插入至对应的各该插接槽内,从而使各该插头端子能分别与对应的各该插座端子相互嵌插连接成为电气导通的状态,其中,该连接器插头前端外缘的构形是与该锁制环套的该贯穿孔的构形相匹配,且其上沿圆周向设有多个嵌卡轨道,各该嵌卡轨道是分别对应于各该嵌卡弹片,而能在该连接器插头被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分别与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相互嵌卡成一体,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成为无法脱离该连接器插座的锁制状态,只能在该锁制环套在该连接器插座的外缘上沿圆周向被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后,各该嵌卡轨道始能沿着圆周向脱离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成为能脱离该连接器插座的释放状态。
其中,该连接器插头与该锁制环套的外缘上尚分别设有一插接方向指标,以供使用者遵循且将该连接器插头与该连接器插座正确地插接成为一体。
其中,该连接器插头与该锁制环套的外缘上尚分别凸设有一阻尼部,以增加手指分别与该连接器插头及该锁制环套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施加旋转扭力。
其中,该锁制环套的外缘上尚设有一释放旋转方向指标,供使用者遵循且能将该锁制环套被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的旋转方向。
如此,只要用户将该连接器插头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而使各该插头端子别与对应的各该插座端子相互嵌插连接成为电气导通的状态后,由于该连接器插头前端外缘的所述嵌卡轨道,能分别与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相互牢固地嵌卡成为一体,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成为完全无法脱离该连接器插座的锁制状态,故,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器结构的结合方式即为简单与快速,且无论被使用在何等恶劣的环境(如:长时间剧烈颠簸振荡的环境),该连接器插头均不致脱离与该连接器插座间的正常插接关系,而确保该连接器插头与该连接器插座间所传送的电源或信号始终能维持在导通的状态,而不致发生电源或信号中断的问题,直到使用者以一手抓住该连接器插头,且以另一手抓住该锁制环套,令该锁制环套能在该连接器插座的外缘上沿着圆周向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后,各该嵌卡轨道始能沿着圆周向脱离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成为能脱离该连接器插座的释放状态,而能迅速地自该连接器插座上分离。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间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与锁制环套间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座与锁制环套间的插接动作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座与锁制环套间的组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与锁制环套间在释放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与锁制环套间在锁制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与锁制环套间在释放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及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与锁制环套间在锁制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在后续说明中,是以图1的前方位置定义为其上所示各组件的前端,图1的后方位置则定义为其上所示各组件的后端,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组件或结构特征的数量,能够为至少一个以上,附图与实施例说明,仅为方便一般大众了解,但不以此为限。
复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器结构包括:一连接器插座10、一锁制环套30、一锁制弹簧40(图1中未示)及一连接器插头20,其中,请参阅图2所示,该连接器插座10是呈圆柱体状,其前端凹设有多个插接槽11,各该插接槽11内分别设有一插座端子通道120(图1中未示,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以供分别插设一支插座端子12,该连接器插座10的外缘沿圆周向凹设有至少一弹簧容纳槽14;复请参阅图2所示,在后续说明中,是以图2的右前方位置定义为其上所示各组件的前端,图2的左后方位置则定义为其上所示各组件的后端,事先说明,该锁制环套30中央开设有一贯穿孔31,该贯穿孔31的构形是与该连接器插座10外缘的构形相匹配,以令该连接器插座10前端的所述插接槽11能由该锁制环套30的后端伸入至该贯穿孔31,且能在通过该贯穿孔31后外露在该锁制环套30的前端,其中,该锁制环套30前端的内缘在对应于该贯穿孔31的位置沿圆周向凸设有多个嵌卡弹片32;该锁制弹簧40是安装在该弹簧容纳槽14内,该锁制弹簧40的一端是抵靠至该连接器插座10,该锁制弹簧40的另一端则是抵靠至该锁制环套30上对应于该贯穿孔31的内缘,以令该锁制弹簧40能对该锁制环套30施加一作用力,而令该锁制环套30能在该连接器插座10的外缘上位移一锁制角度θ。
承上,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连接器插头20亦是呈圆柱体状,其前端凸设有多个插接头21,各该插接头21内分别设有一插头端子通道220(图1中未示,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以分别供插设一支插头端子22,且各该插接头21外缘的构形是与各该插接槽11内缘的构形相匹配,以在该连接器插头20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10时,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能令各该插接头21分别插入对应的各该插接槽11内,从而使各该插头端子22能分别与对应的各该插座端子12相互嵌插连接成为电气导通的状态,其中,请参阅图1-图3所示,该连接器插头20前端外缘的构形是与该锁制环套30的该贯穿孔31的构形相匹配,且其上沿圆周向设有多个嵌卡轨道23,各该嵌卡轨道23是分别对应于各该嵌卡弹片32,而能在该连接器插头20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10时,复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分别与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32相互嵌卡成一体,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20成为无法脱离该连接器插座10的锁制状态,只能在该锁制环套30在该连接器插座10的外缘上被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θ后,各该嵌卡轨道23始能沿着圆周向脱离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32,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20成为能脱离该连接器插座10的释放状态。
如此,复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只要用户将该连接器插头20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10,而使各该插头端子22能分别与对应的各该插座端子12相互嵌插连接成为电气导通的状态后,由于该连接器插头20前端外缘的所述嵌卡轨道23,能分别与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32相互牢固地嵌卡成为一体,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20成为完全无法脱离该连接器插座10的锁制状态,故,该连接器结构不仅能够快速地形成结合态样,且无论被使用在何等恶劣的环境(如:长时间剧烈颠簸振荡的环境),该连接器插头20均不致脱离与该连接器插座10间正常的插接关系,以确保该连接器插头20与该连接器插座10间所传送的电源或信号始终能维持在导通的状态,而不会发生电源或信号中断的问题,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当使用者以一手抓住该连接器插头20,且以另一手抓住该锁制环套30,令该锁制环套30能在该连接器插座10的外缘上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θ后,各该嵌卡轨道23始能沿着圆周向脱离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32,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20成为能脱离该连接器插座10的释放状态,而能迅速地自该连接器插座10上分离,大幅提高使用者结合或分离该连接器结构的便利性。
兹需特别强调的是,乃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极为简洁,仅需在该连接器插座10外缘上邻近中段的位置沿圆周向凹设该弹簧容纳槽14,即能将该锁制弹簧40轻易地安装至该弹簧容纳槽14内,当该锁制环套30被套接至该连接器插座10外缘上邻近中段的位置后,复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器结构的组装,此时,该锁制弹簧40的一端即能抵靠至该连接器插座10上的该弹簧容纳槽14的一端内壁,该锁制弹簧40的另一端则能抵靠至该锁制环套30对应于该贯穿孔31的内壁上所凸设的一推抵块33,以令该锁制弹簧40能对该锁制环套30施加一弹性作用力,而令该锁制环套30能在该连接器插座10的外缘上位移该锁制角度θ,从而使该锁制环套30上的各该嵌卡弹片32能沿着圆周向分别与该连接器插头20上的各该对应的嵌卡轨道23牢固地该连接器插座10上的相互嵌卡在一起,进而令该连接器插头20成为完全无法脱离该连接器插座10的锁制状态,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器结构不仅制作及组装非常容易且快速,更由于该锁制弹簧40是完全包覆在该连接器插座10及该锁制环套30之间,而不易遭致脏污或毁损,故,亦令该连接器结构的后续维护及保养变得极为单纯、容易且方便。
尤其是,复请参阅图5-图6所示,由于该锁制弹簧40能持续地对该锁制环套30施加该弹性作用力,故,无论该连接器结构被使用在何等恶劣的环境(如:长时间剧烈颠簸振荡的环境),该弹性作用力均能据以吸收及抵销恶劣环境所产生的震动作用力对该连接器插座10、该连接器插头20或该锁制环套30造成的负面影响,而确保该连接器插头20始终能维持在完全无法脱离该连接器插座10的锁制状态,故,能有效地确保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器插头20与该连接器插座10间所传送的电源或信号始终维持在正常且良好的导通状态,而不会发生电源或信号中断的问题,进而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器结构的电子设备,无论被使用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均能因此而始终能维持在正常且良好的运作状态及操控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10与连接器插头20两者,不仅能够迅速地被分离,或迅速地被结合成一体,且在其结合成一体后,更是具有良好的稳固性。
复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较佳实施例中,为了令使用者能将该连接器插头20与该连接器插座10正确地插接成为一体,该连接器插头20与该锁制环套30的外缘上尚分别设有一插接方向指标24、34,以供使用者遵循。此外,为了令使用者的双手能顺利地分别抓住该连接器插头20及该锁制环套30,且分别对该连接器插头20及该锁制环套30施加旋转扭力,该连接器插头20与该锁制环套30的外缘上尚分别凸设有一阻尼部26、36,以增加手指分别与该连接器插头20及该锁制环套30间的摩擦力,而方便施加旋转扭力,此外,为了令使用者能清楚辨识该锁制环套30被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θ的旋转方向,该锁制环套30的外缘上尚设有一释放旋转方向指标35,供使用者遵循。
按,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4)

1.一种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连接器插座,呈圆柱体状,其前端凹设有至少一个插接槽,各该插接槽内分别设有一插座端子通道,以供分别插设一支插座端子,该连接器插座的外缘沿圆周向凹设有至少一弹簧容纳槽;
一锁制环套,其中央开设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的构形与该连接器插座外缘的构形相匹配,以令该连接器插座前端的所述插接槽能由该锁制环套的后端伸入至该贯穿孔,且能在通过该贯穿孔后外露在该锁制环套的前端,其中,该锁制环套前端的内缘在对应于该贯穿孔的位置沿圆周向凸设有至少一个嵌卡弹片;
一锁制弹簧,安装在该弹簧容纳槽内,该锁制弹簧的一端抵靠至该连接器插座,该锁制弹簧的另一端则抵靠至该锁制环套上对应于该贯穿孔的内缘,以令该锁制弹簧能对该锁制环套施加一作用力,而令该锁制环套能在该连接器插座的外缘上位移一锁制角度;及
一连接器插头,亦呈圆柱体状,其前端凸设有至少一个插接头,各该插接头内分别设有一插头端子通道,以分别供插设一支插头端子,且各该插接头外缘的构形与各该插接槽内缘的构形相匹配,以在该连接器插头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能令各该插接头分别插入对应的各该插接槽内,从而使各该插头端子能分别与对应的各该插座端子相互嵌插连接成为电气导通的状态,其中,该连接器插头前端外缘的构形与该锁制环套的该贯穿孔的构形相匹配,且其上沿圆周向设有至少一个嵌卡轨道,各该嵌卡轨道分别对应于各该嵌卡弹片,而能在该连接器插头插接至该连接器插座时,分别与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相互嵌卡在一起,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成为无法脱离该连接器插座的锁制状态,只能在该锁制环套在该连接器插座的外缘上被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后,各该嵌卡轨道始能沿着圆周向脱离对应的各该嵌卡弹片,从而使该连接器插头成为能脱离该连接器插座的释放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器插头与该锁制环套的外缘上尚分别设有一插接方向指标,以供使用者遵循且将该连接器插头与该连接器插座正确地插接成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器插头与该锁制环套的外缘上尚分别凸设有一阻尼部,以增加手指分别与该连接器插头及该锁制环套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施加旋转扭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制环套的外缘上尚设有一释放旋转方向指标,供使用者遵循且能将该锁制环套被旋转一角度以抵销该锁制角度的旋转方向。
CN201721666779.6U 2017-12-04 2017-12-04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25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6779.6U CN207625001U (zh) 2017-12-04 2017-12-04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6779.6U CN207625001U (zh) 2017-12-04 2017-12-04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5001U true CN207625001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67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25001U (zh) 2017-12-04 2017-12-04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50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280A (zh) * 2019-08-26 2019-11-22 深圳市盛格纳电子有限公司 端子连接器
CN112490776A (zh) * 2019-08-21 2021-03-12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具有防呆结构的连接器元件及其插头与插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0776A (zh) * 2019-08-21 2021-03-12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具有防呆结构的连接器元件及其插头与插座
CN112490776B (zh) * 2019-08-21 2022-05-17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具有防呆结构的连接器元件及其插头与插座
CN110492280A (zh) * 2019-08-26 2019-11-22 深圳市盛格纳电子有限公司 端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97873U (zh) 以一體式舌板固定金屬間隔板之訊號連接器
CN207625001U (zh) 能便于快速结合与快速分离的连接器结构
CN203850492U (zh)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CN204304047U (zh) 电连接器
CN208445005U (zh) 在绝缘本体上形成强化支撑部的连接器
CN204088648U (zh)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CN201118064Y (zh) 探针式电池连接器改良结构
TWM557469U (zh) 能便於快速結合與快速分離的連接器結構
CN104124569B (zh) 一种usb接口结构
CN205178154U (zh) 一种公母两用连接器
TW201926814A (zh) 能便於快速結合與快速分離的連接器結構
CN201829729U (zh) 弹性快速接头
CN205790692U (zh) 具有消除电磁干扰的固定器
CN202178422U (zh) 具磁性结构的连接器组合装置
CN204424605U (zh) 一种防呆结构连接器
CN204045779U (zh) 一种采用印刷电路板及其边缘电镀工艺的连接器
CN202855948U (zh) 微型usb2.0连接器贴片式母座
CN20902956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1804754U (zh) 电源开关装置
CN201725341U (zh) 一种读卡器
CN201417836Y (zh) 通用序列总线插座
TWM563685U (zh) 利用伸縮保護板確保端子不易外露及短路的連接器結構
CN203911014U (zh) 一种新型的smt网络连接器结构
CN205081336U (zh) 多功能转接插座
CN206022684U (zh) 一种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