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8956U -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08956U CN207608956U CN201721619808.3U CN201721619808U CN207608956U CN 207608956 U CN207608956 U CN 207608956U CN 201721619808 U CN201721619808 U CN 201721619808U CN 207608956 U CN207608956 U CN 2076089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dy
- flow tank
- water
- water supply
- rise bui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控制柜、设置在稳流罐上的真空消除器和压力表,稳流罐上端设置连接有进水管路的进水口,进水管路上相对稳流罐由远到近设置过滤器、防污隔断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稳流罐下端设置连接有出水管路的出水口,出水管连接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设置水泵,水泵靠近稳流罐侧的支管上设置蝶阀、水泵另一侧的支管上依次设置止逆阀和蝶阀;支管远离稳流罐端共同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根据建筑的高度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利用低区供水余压,节能、环保、占地小,适用于二次供水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要求超过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时必须建设二次供水设施,传统高层、超高层建筑多采用水箱加变频泵供水方式供水,此种供水方式不但浪费了市政供水管网原有压力,给水加压后至转输水箱的压力也会浪费,使之供水不节能,而且给水与空气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对水质造成危害,给水贮存在给水水箱及转输水箱中,不可避免的滋生病菌。
近几年来,叠压供水设备成为一种新型的二次供水设备逐渐取代传统的水箱供水设备,具有占地小,高效节能,并在二次加压过程中,水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叠压供水系统采用真空补偿技术防止直接串联市政官网取水而产生负压,其中稳流罐按照“差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增压,但这种供水方式易对市政网管压力造成影响,整个叠压供水系统的合理设置对市政管网的正常供水,供水过程稳定性,管网运行安全均有重要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控制柜、设置在稳流罐上的真空消除器和压力表,稳流罐上端设置连接有进水管路的进水口,进水管路上相对稳流罐由远到近设置过滤器、防污隔断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稳流罐下端设置连接有出水管路的出水口,出水管连接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设置水泵,水泵靠近稳流罐侧的支管上设置蝶阀、水泵另一侧的支管上依次设置止逆阀和蝶阀;支管远离稳流罐端共同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真空消除器和水泵均与控制柜相连接。
优选地,出水口位于进水口正下方,真空消除器设置稳流罐上端的远离出水口处。
进一步地,靠近进水口处的稳流罐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纵向稳流板,纵向稳流板位于进水口和真空消除器之间,稳流板的长度小于稳流罐的高度。
上述设置,所提供的叠压供水设备,作为一个系统,在管网系统中产生流体的瞬变流动时,能够起到更好的流量和压力波动的平衡作用,保证流量波动减少,整个供水系统的压力稳定所需时间更短,流量趋于稳定的时间也更短,稳定性更强,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真空消除器包括进气管道、密封腔室和位于稳流罐上并套设在密封腔室外的壳体,密封腔室与稳流罐相连接;进气管道一端设置在壳体上,另一端与密封腔室上端面相连接,进气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柜相连接的电磁阀,密封腔室包括由水平隔板隔开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水平隔板上设置有进气通口,下腔室内设置有浮球,密封腔室下端面设有透水网孔。
更进一步地,下腔室包括伸入到稳流罐内的内腔部和伸出稳流罐的外腔部,外腔部的高度不大于浮球的直径,内腔部所对应的密封腔室的侧壁上设有透水网孔。
更进一步地,稳流罐内侧壁上还设置挡水罩,挡水罩上下均为开口结构,内腔部设置在挡水罩内。
优选地,水平隔板边缘处的厚度大于靠近进气通口处的厚度,水平隔板的上端面由外向内向下倾斜设置。
上述设置,可以保证真空消除的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性好,在稳流罐内水流变化较大,流量速较高时候,防止水从真空消除器中溢出,对周围产生负面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根据建筑的高度进行合理的配置,市政供水压力能直接满足用水点要求的直接由市政管网供给,市政供水压力不能满足用水点压力要求的,在设备间设置叠压供水设备,并在转换层的叠压供水设备直接与低区叠压供水设备串联连接,充分利用低区供水余压,节能、环保、占地小,适用于广泛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二次供水领域;能够保证各个出口处压力波动更小,流量和压力的波动更弱;真空消除的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性好,使整个供水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稳流罐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实施例3稳流罐和真空消除器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均为结构示意图,对实际结构不做限定作用,且附图之间无缩放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稳流罐1、控制柜2、设置在稳流罐1上的真空消除器3和压力表4,稳流罐1上端设置进水口5,进水口5上连接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沿水流方向顺次设置有过滤器6、防污隔断阀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稳流罐1下端设置出水口9,出水口9连接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连接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设置水泵10,水泵10靠近稳流罐1侧的支管上设置蝶阀11、水泵10另一侧的支管上依次设置止逆阀12和蝶阀11;全部支管远离稳流罐1端共同连接出水总管,出水总管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3,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13、真空消除器3和水泵10均与控制柜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根据建筑的高度进行合理的配置,市政供水压力能直接满足用水点要求的直接由市政管网供给,市政供水压力不能满足用水点压力要求的,在设备间设置叠压供水设备,并在转换层的叠压供水设备直接与低区叠压供水设备串联连接,充分利用低区供水余压,节能、环保、占地小,适用于广泛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二次供水领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出水口9位于稳流罐的顶部的一侧,进水口5位于出水口9的正下方,真空消除器3设置稳流罐1 顶部的另一侧,即远离出水口9处;靠近进水口5处的稳流罐1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纵向稳流板201,纵向稳流板201位于进水口5和真空消除器3之间,并靠近进水口5,稳流板的长度小于稳流罐1的高度,稳流板可以与稳流罐的纵截面形状相同,也可以为其他任意形状,其宽度可以与稳流罐相适配,也可以小于稳流罐纵截面的宽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设备,合理设置进水口、出水口和真空消除器的相对位置,降低稳流罐内压力波的产生而对整个市政管网的影响,能够更好调整流量,管流连续性不易被破坏,整个供水系统启动后流量波动减少,流量趋于稳定的时间也较短。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真空消除器3包括进气管道 301、密封腔室302和位于稳流罐1上并套设在密封腔室302外的壳体 303,密封腔室302与稳流罐1相连接;进气管道301一端设置在壳体303对应的进气口上,另一端与密封腔室302上端面相连接,并与密封腔室302内腔相连通,进气管道301上设置有与控制柜2相连接的电磁阀304,密封腔室302包括上腔室305和下腔室306,上腔室305和下腔室306由水平隔板307隔开,水平隔板307上设置有进气通口309,水平隔板307边缘处的厚度大于靠近进气通口309处的厚度,水平隔板307的下端面水平,上端面沿边缘向中心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下腔室306内设置有浮球310,密封腔室302下端面,即下腔室的底面上设有透水网孔;下腔室306包括伸入到稳流罐1内的内腔部和伸出稳流罐1的外腔部,外腔部的高度不大于浮球的直径,内腔部所对应的密封腔室302的侧壁上设有透水网孔;稳流罐1上端内侧壁上还设置挡水罩308,挡水罩308上下均为开口结构,内腔部设置在挡水罩308 内。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压供水设备,将密封腔室设置为上下两个腔室,当稳流罐内的水满时,由于浮球的上升,将水平隔板上的进气桶口堵住,防止气体进入稳流罐,为了提高精确性,设置电磁阀进行进一步的气体控制;在稳流罐内的水流波动和速度较大时,在向外排气的过程中会有水的溢出,上腔室作为溢出水的缓冲区域,可以避免溢出的水流出外部,对外部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将水平隔板的上端面设置为向内倾斜设置,保证进入上腔室的水在合适的时间能够稳定的流入到稳流罐内,避免长时间储存导致水质的污染;内腔部的侧壁均设置透水网孔,外侧设置下端开口的挡水罩,进一步提高真空消除的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性好,使整个供水系统的稳定性更高。
以上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1)、控制柜(2)、设置在稳流罐(1)上的真空消除器(3)和压力表(4),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罐(1)上端设置连接有进水管路的进水口(5),所述进水管路上相对稳流罐(1)由远到近设置过滤器(6)、防污隔断阀(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所述稳流罐(1)下端设置连接有出水管路的出水口(9),所述出水管路连接多个支管,每个所述支管上均设置水泵(10),所述水泵(10)靠近所述稳流罐(1)侧的支管上设置蝶阀(11)、所述水泵(10)另一侧的支管上依次设置止逆阀(12)和蝶阀(11);所述支管远离所述稳流罐(1)端共同连接出水总管,所述出水总管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3),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13)、真空消除器(3)和水泵(10)均与所述控制柜(2)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9)位于所述进水口(5)正下方,所述真空消除器(3)设置所述稳流罐(1)上端的远离所述出水口(9)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水口(5)处的所述稳流罐(1)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纵向稳流板(201),所述纵向稳流板(201)位于所述进水口(5)和所述真空消除器(3)之间,所述稳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稳流罐(1)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消除器(3)包括进气管道(301)、密封腔室(302) 和位于所述稳流罐(1)上并套设在所述密封腔室(302)外的壳体(303),所述密封腔室(302)与所述稳流罐(1)相连接;所述进气管道(301)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303)上,另一端与所述密封腔室(302)上端面相连接,所述进气管道(301)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柜(2)相连接的电磁阀(304),所述密封腔室(302)包括由水平隔板(307)隔开的上腔室(305)和下腔室(306),所述水平隔板(307)上设置有进气通口(309),所述下腔室(306)内设置有浮球(310),所述密封腔室(302)下端面设有透水网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306)包括伸入到所述稳流罐(1)内的内腔部和伸出所述稳流罐(1)的外腔部,所述外腔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浮球的直径,所述内腔部所对应的密封腔室(302)的侧壁上设有透水网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罐(1)内侧壁上还设置挡水罩(308),所述挡水罩(308)上下均为开口结构,所述内腔部设置在所述挡水罩(308)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板(307)边缘处的厚度大于靠近进气通口(309)处的厚度,所述水平隔板(307)的上端面由外向内向下倾斜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19808.3U CN207608956U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19808.3U CN207608956U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08956U true CN207608956U (zh) | 2018-07-13 |
Family
ID=62796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1980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08956U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089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1144A (zh) * | 2021-06-23 | 2021-09-24 | 上海邦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水力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
-
2017
- 2017-11-28 CN CN201721619808.3U patent/CN20760895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1144A (zh) * | 2021-06-23 | 2021-09-24 | 上海邦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二次供水设备水力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62453A (zh) | 真空防虹吸倒流防止阀 | |
CN201078005Y (zh) | 高层建筑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 |
CN207608956U (zh) | 一种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叠压供水设备 | |
CN207633433U (zh) | 一种气压供水系统 | |
CN200946294Y (zh) | 双出口分区无负压给水设备 | |
CN109881740B (zh) | 一种负压智控补偿的组合式自清洁供水装置 | |
CN110409562B (zh) | 一种带控制进气量的球阀的聚能抽水装置及抽水方法 | |
CN203892553U (zh) | 压力储水容器 | |
CN201045198Y (zh) | 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06956854U (zh) | 一种全密闭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07243576U (zh) | 一种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 | |
WO2020007137A1 (zh) | 一种气瓶蓄能式真空马桶机箱及具有其的马桶 | |
CN206784497U (zh) | 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06512790U (zh) | 一种节能环保供水装置 | |
CN1594029A (zh) | 浅水型潜水器燃烧发动机换气系统 | |
CN202730851U (zh) | 多功能卧式罐中泵无负压供水设备 | |
CN207341966U (zh) | 一种可冲洗的医用负压引流装置 | |
CN206289701U (zh) | 进水阀及应用有该进水阀的马桶水箱 | |
CN110206239A (zh) | 一种屋顶环保节能型建筑给排水系统 | |
CN201724450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仓 | |
CN201031409Y (zh) | 一种无负压给水装置 | |
CN217105410U (zh) | 一种污水分流设备 | |
CN206843175U (zh) | 一种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气提式污泥回流装置 | |
CN221896883U (zh) | 一种防虹吸装置 | |
CN217679006U (zh) | 一种一体式真空预压自流式排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