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3200U - 一种电源防雷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防雷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03200U CN207603200U CN201721917658.4U CN201721917658U CN207603200U CN 207603200 U CN207603200 U CN 207603200U CN 201721917658 U CN201721917658 U CN 201721917658U CN 207603200 U CN207603200 U CN 2076032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ning protection
- resistance
- connector
- diode
- protection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防雷电路,包括复合型热敏电阻T1、压敏电阻RT1、气体放电管G1;连接器J1的一端与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一端相连,连接器J1的一端与压敏电阻RT1的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T1的另一端与气体放电管G1的第一端相连,G1的另一端接地,压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还与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二端相连;达到高效简单低成本的并且能够自动报警的电源防雷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源防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报警式电源防雷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雷电天气频繁发生,并且电网中大型电气设备切换时引起的瞬时过电压,这些电涌信号通过电源进入到电力设备中,对电力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在电力设备中加入防雷功能已经成为强制性要求。
而行业内的防雷器大多采用颜色条显示防雷器的故障状态,颜色不好辨认,并且需要专人进行定期的防雷器故障状态检查,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另外有一些带指示灯的防雷器,灯不亮时表示防雷效果丧失或者损坏,需立即更换,然而实际使用中,隔相当长的时间,此故障才能被发现,在故障期间如果出现电涌进入电力设备,则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危害人身安全。还有一些防雷器能够上传故障状态,多为机械触点式或者多器件式,结构、电路复杂而且成本极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防雷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简单低成本的并且能够自动报警的电源防雷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电源防雷电路,包括复合型热敏电阻T1、压敏电阻RT1、气体放电管G1;
连接器J1的一端与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一端相连,连接器J1的一端与压敏电阻RT1的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T1的另一端与气体放电管G1的第一端相连,G1的另一端接地,压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还与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二端相连;
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U1、电阻R1、电容C1、电阻R3;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三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光电耦合器U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负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和连接器J1的第二端,光电耦合器U1的集电极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集电极还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还与连接器J2的第三端连接,C1的另一端还与连接器J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连接器J2的第一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R3的另一端还与监控器电源正极VCC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还与监控器电源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容为滤波电容。
优选地,还包括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用于检测光电耦合器U1集电极的电平变化,还用于对变化次数进行计数。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涌信号进入电力设备电源口时,复合型热敏电阻内部的压敏电阻、另一压敏电阻RT1和气体放电管G1共同起电压钳位作用,防止电路过载,达到电源防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源防雷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介绍一种自动报警式电源防雷电路,应用在电力设备的电源输入前端,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所述防雷电路包括复合型热敏电阻T1、压敏电阻RT1、气体放电管G1。连接器J1的1端与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1端相连,连接器J1的2端与压敏电阻RT1的1端相连,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3端与压敏电阻RT1的2端并与气体放电管G1的1端相连,气体放电管G1的2端与大地相连。
所述的自动报警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U1、电阻R1、电容C1、电阻R3。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2端与二极管D1的1端相连,二极管D1的2端与另一个二极管D2的2端、光电耦合器U1的1端相连,另一个二极管D2的1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2端、电阻R1的2端相连,电阻R1的1端和连接器J1的2端、压敏电阻RT1的1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4端和电阻R3的1端、电容C1的1端、连接器J2的2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1的3端与电容C1的2端、连接器J2的3端相连,电阻R3的2端与连接器J2的1端相连。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R3的另一端还与监控器电源正极VCC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还与监控器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容为滤波电容。通过上述方案将本电路与监控器联系,所有电路的波动都会被监控器接收到,监控器在接收到信号后可以进行报警、故障消息显示提醒、切断电路保护元件等多种操作,更好地起到了电源防雷电路防雷的技术效果。
当电涌信号进入电力设备电源口时,复合型热敏电阻内部的压敏电阻、另一颗压敏电阻RT1和气体放电管G1共同起电压钳位作用。此时复合型热敏电阻内的压敏电阻因电涌吸收能量而会有温升,并由于热耦合,热敏电阻的温度随之升高,加上本身会由于电流的增大而发热,当温度达到热敏电阻开关温度后,其阻值俱升,引起通过二极管D1、光电耦合器U1和限流电阻R1的电流急剧下降,以至于不能驱动U1的发光二极管,此时U1的二次侧4脚的电平由低电平或者50Hz、占空比为50%的脉冲波形变化为高电平,此电平的变化可被监视器捕捉,从而在监控室或总控报警防雷电路的故障状态和雷击的次数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电源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型热敏电阻T1、压敏电阻RT1、气体放电管G1;
连接器J1的一端与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一端相连,连接器J1的一端与压敏电阻RT1的一端相连,压敏电阻RT1的另一端与气体放电管G1的第一端相连,G1的另一端接地,压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还与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二端相连;
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光电耦合器U1、电阻R1、电容C1、电阻R3;复合型热敏电阻T1的第三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光电耦合器U1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与光电耦合器U1的负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和连接器J1的第二端,光电耦合器U1的集电极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集电极还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发射极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还与连接器J2的第三端连接,C1的另一端还与连接器J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连接器J2的第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3的另一端还与监控器电源正极VCC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还与监控器电源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为滤波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防雷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器,所述监控器用于检测光电耦合器U1集电极的电平变化,还用于对变化次数进行计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17658.4U CN207603200U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电源防雷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917658.4U CN207603200U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电源防雷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03200U true CN207603200U (zh) | 2018-07-10 |
Family
ID=62769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917658.4U Active CN207603200U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电源防雷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0320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8761A (zh) * | 2018-08-17 | 2019-01-25 | 芜湖左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照明路灯 |
CN110336264A (zh) * | 2019-08-22 | 2019-10-15 | 成都铁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限压电路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21917658.4U patent/CN2076032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68761A (zh) * | 2018-08-17 | 2019-01-25 | 芜湖左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照明路灯 |
CN110336264A (zh) * | 2019-08-22 | 2019-10-15 | 成都铁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限压电路 |
CN110336264B (zh) * | 2019-08-22 | 2024-01-26 | 成都铁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限压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08776A (zh) | 具有故障自检功能的断路器电路 | |
CN204391679U (zh) | 一种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 |
CN207603200U (zh) | 一种电源防雷电路 | |
CN109709374A (zh) | 一种残压检测电路 | |
CN204882821U (zh) | 一种断路器开关状态检测电路 | |
CN206775104U (zh) | 一种电源电压检测装置 | |
CN202856102U (zh) | 通过温度报警保护路由器的排插 | |
CN205123231U (zh) | 一种高温预警浪涌保护器 | |
CN205265239U (zh) | 反激电路次级保护装置 | |
CN204719122U (zh) | 一种电压检测报警电路 | |
CN105116200A (zh) | 一种兼容开关量和电平量的检测电路 | |
CN114221316B (zh) | 信号型电涌保护器及检测电路 | |
CN217156768U (zh) | 一种负载短路状态监测的电路 | |
CN206575153U (zh) | 带串联模组的二级保护低残压防雷保护模块 | |
CN201199584Y (zh) | 一种防止地线触点未导通的全能安全插头 | |
CN204720959U (zh) | En分压取样型漏电保护器 | |
CN203278221U (zh) | 一种具有电源零地电压检测的避雷器 | |
CN103245872A (zh) | 交流熔断器状态检测装置 | |
CN202564707U (zh) |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 |
CN202330537U (zh) | 一种基于稳压二极管的过压检测电路 | |
CN208094186U (zh) | 一种激光二极管用静电浪涌防护装置 | |
CN202050230U (zh) | 一种有监控功能的浪涌保护器 | |
CN105738787A (zh) | 一种10千伏避雷器绝缘击穿无源报警监视装置 | |
CN205790759U (zh) | 一种电源防雷插座 | |
CN204719168U (zh) | 一种电流异常检验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