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586181U -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6181U
CN207586181U CN201721526984.2U CN201721526984U CN207586181U CN 207586181 U CN207586181 U CN 207586181U CN 201721526984 U CN201721526984 U CN 201721526984U CN 207586181 U CN207586181 U CN 207586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tank
tank bottom
active
bottom plate
pas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69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枫
屈定荣
李明骏
黄贤滨
许述剑
单广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5269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6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6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6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罐底边缘板处均布一定数量的声波传感器,激发主动声激励波,同时采集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能够完成频域和时域信息融合分析处理,形成储罐底板缺陷位置分布、尺寸大小和腐蚀活跃程度(活度)的图像。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超声导波技术的传感器逐点检测模式,采用罐底固定传感器阵列的主动声激励检测方法,改变声信号激励模式以及缺陷调制信号提取方式,提高检测覆盖范围,得到缺陷位置和尺寸;融合被动声发射检测方法对储罐底板活性腐蚀进行检测,将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评价结果更全面直观可靠。

Description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超声导波和声发射是可以实现不开罐不停产的储罐底板在线检测的技术。其中:
超声导波是主动声技术,测试系统表现为将传感器置于打磨过的罐底边缘板上,在导波收发器的控制下,传感器主动发出脉冲信号到罐底板中激发Lamb波,当Lamb波遇到缺陷时,形成回波,通过分析回波信号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出缺陷的位置。如此将传感器沿着罐底边缘板运行一周,进行逐点检测,获得多个方向的检测数据,最后再由计算机完成数据的汇总分析,形成罐底板缺陷分布图像,可以表征底板已形成的腐蚀损伤。
声发射是被动声技术,测试系统表现为在储罐外壁近底板处均布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进行被动听声,由同轴电缆连到声发射仪上,由上位机处理数据,通过各传感器接收到声发射信号的时间差综合估算声源位置,了解罐底各区域的腐蚀状况,定性评估底板的腐蚀活性状态。
可见,超声导波和声发射系统均可通过在底部布置传感器对储罐底板进行检测。超声导波检测的是储罐底板已经形成的腐蚀缺陷,目的在于检测出底板已形成腐蚀缺陷部位;声发射技术检测储罐底板正在发生腐蚀部位的活跃程度,目的在于找出腐蚀正在发生的部位定性评估活度。两种检测技术的侧重点和得到的结果不同,但最终目的均为明确储罐的状态能否安全运行。已形成腐蚀缺陷的部位不一定正在发生腐蚀,腐蚀活跃的部位不一定剩余厚度小。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超声导波系统只能检测罐底已有腐蚀缺陷的位置,还不能得到缺陷的尺寸,而声发射系统仅能检测罐底腐蚀活性,在利用超声导波与声发射系统对储罐底板进行在线检测时可能出现评价结果不全面的问题。
此外,由于超声导波技术需要将传感器沿着罐底边缘板运行一周,进行逐点检测,因此超声导波技术具有监测效率低下、因声波衰减检测覆盖范围较小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以提高检测系统的检测覆盖范围和检测效率,同时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直观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包括声波传感器、采集卡和上位机;其中,声波传感器和采集卡通过信号线缆连接,采集卡和上位机通过高速总线连接;;
所述声波传感器有多个,各个声波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储罐外部的罐底边缘板上;
所述采集卡上集成有主动声激励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其中:
主动声激励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声波传感器与罐底边缘板之间通过耦合剂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声波传感器与采集卡之间通过同轴电缆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声激励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激发声波传感器在罐底产生主动声激励波。
优选地,所述主动声激励波的频率范围为20kHz-500kHz。
优选地,所述声波传感器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
其中,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是主动声激励波经罐底缺陷调制后触发传感器得到的;被动声发射信号是由罐底腐蚀活性缺陷发出的被动声发射波触发传感器得到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底边缘板处均布一定数量的声波传感器,激发主动声激励波,同时采集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完成频域和时域信息融合分析处理,形成储罐底板缺陷的位置分布、尺寸大小和腐蚀活跃程度(活度)的图像。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超声导波技术的传感器逐点检测模式,采用声信号激励模式以及缺陷调制信号提取方式的主动声激励检测方法,提高检测覆盖范围;融合被动声发射检测方法对储罐底板进行检测,将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综合储罐工艺参数,评价结果更全面直观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声波传感器的布置结构图;
图3为图2中声波传感器布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储罐底板的缺陷分布和腐蚀活跃程度分布图;
其中:1-声波传感器,2-采集卡,3-上位机,4-主动声激励模块,5-数据采集模块,6-中央处理单元,7-储罐工控系统,8-储罐,9-罐底边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所示,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包括声波传感器1、采集卡2和上位机3;声波传感器1和采集卡2通过信号线缆连接,采集卡2和上位机3通过高速总线连接。
本实施例1中的声波传感器1有多个,各个声波传感器1均匀布置在储罐8外部的罐底边缘板9上,如图2和图3所示。
本实施例1中的声波传感器1同时具有接收和发射声波功能。
通过布置上述声波传感器可以对罐底的缺陷情况进行主被动声波检测。
采集卡2上集成有主动声激励模块4、数据采集模块5和中央处理单元6。其中:
主动声激励模块4和数据采集模块5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6连接。
主动声激励模块4被配置为用于激发声波传感器1在罐底产生主动声激励波。产生的主动声激励波包括低频声波和高频声波,具体视储罐的结构和规格而定。
声波传感器1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其中:
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是主动声激励波经罐底缺陷调制后触发传感器1得到的;
被动声发射信号是由罐底腐蚀活性缺陷发出的被动声发射波触发传感器1得到的。
数据采集模块5被配置为用于采集经由声波传感器1接收的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然后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6。
中央处理单元6被配置为用于控制主动声激励模块4和数据采集模块5,同时进行信号处理分析得到缺陷信息数据,然后将相应的缺陷信息数据上传给上位机。
此处,中央处理单元6对信号的处理分析主要是值基本滤波。
其中,缺陷信息数据可以在上位机被处理分析,得到缺陷的位置分布、尺寸大小以及缺陷的腐蚀活性等。
上位机3被配置为用于对接收的缺陷信息数据进行解调,通过解调信号在每个检测节点上的能量分布确定缺陷的位置,根据检测波信号不规则传播情况、波形参数和频谱形态识别缺陷的基本尺寸。
每个检测节点即对应于在储罐的罐底边缘板上布置的一个声波传感器1。
同时上位机3还被配置为用于对采集的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进行频域和时域的信号融合,通过层析成像技术对各个声波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得到储罐底板腐蚀的缺陷分布,通过定位算法、根据定位事件数获得正在发生腐蚀区域腐蚀活跃程度分布;
其中,对主被动声发射信号融合的过程就是将这些信号按照时域序列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对频域进行分析的过程,通过将一个缺陷的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融为一个集合,从而对该缺陷的所有集合信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得到缺陷的活性和尺寸。
同时上位机3读取储罐工艺参数,实现对储罐底板腐蚀状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本实施例1中的储罐工艺参数存储于储罐工控系统7中,上位机3通过读取的方式从储罐工控系统中获得储罐工艺参数,储罐工艺参数包括液位、温度等参数。
优选地,声波传感器1与罐底边缘板之间通过耦合剂紧密贴合,以提高检测效果。
针对典型储罐规格,本实施例1还分别设计不同尺寸、不同线圈结构的声波传感器,进行不同频率声波激励试验,从而选出检测效果好的声波传感器及激励频率。
本实施例1中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声波传感器1均布在罐底边缘板上,进行主动声激励信号的发和收,同时对被动声发射信号进行接收,改变了传统超声导波系统的传感器逐点检测模式,提高了检测效率。
2、优选传感器参数和主动声激励频率,提高了主动声激励检测系统覆盖范围。
3、融合主被动声形成储罐底板检测系统,经过频域和时域的主被动声信号融合,通过层析成像技术对罐底边缘板上各个声波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得到储罐底板腐蚀的缺陷位置分布、尺寸大小,另外通过定位算法可以获得正在发生腐蚀区域分布;
本实施例1能够获得储罐底板腐蚀缺陷的减薄量和腐蚀活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可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述及了一种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该实施例2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由于声波模态数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加,采用多个窄带激励信号作为激励波,可以抑制被激励波的多模态,降低监测的复杂性。本实施例2中频率范围为20kHz-500kHz,此范围内的激励波衰减较慢,可选择该频段作为主动声激励波的频率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述及了一种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该实施例3除以下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外,其余技术特征均可参照上述实施例1。
本实施例3中的声波传感器1与采集卡2之间通过同轴电缆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述及了一种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可采用如上述实施例1、2或3中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4中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安装过程:
首先将由多个声波传感器1组成的传感器阵列布置在打磨好的罐底边缘板上,通过耦合剂紧密贴合,声波传感器1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采集卡2;
二、检测过程:
1.中央处理单元6向主动声激励模块4发出激发指令,由主动声激励模块4激发声波传感器1在罐底产生主动声激励波;
2.上述主动声激励波经罐底缺陷调制后得到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而由罐底腐蚀活性缺陷还可以发出被动声发射信号,这两种信号通过声波传感器1接收;
3.声波传感器1将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发送给数据采集模块5;
4.数据采集模块5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发送至中央处理单元6;
5.中央处理单元6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储罐的罐底缺陷信息数据,然后将该缺陷信息数据发送至上位机3;
6.上位机对缺陷信息数据进行解调,通过解调信号在每个检测节点上的能量分布确定缺陷的位置,通过检测波信号不规则传播情况、波形参数和频谱形态识别缺陷的基本尺寸;
同时上位机3还对采集的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进行频域和时域的信号融合,通过层析成像技术对各个声波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图像重建,得到储罐底板腐蚀的缺陷位置和尺寸,通过定位算法、根据定位事件数获得正在发生腐蚀区域腐蚀活跃程度分布,如图5所示:其中,平面的灰色云图就是已形成缺陷分布灰色柱状图是腐蚀活跃程度的分布,“X”方向、“Y”方向分别为储罐底板所处水平面的两个坐标方向,事件数表示腐蚀活跃程度,“N#”表示编号为N的传感器,N的取值为自然数。
同时上位机3读取储罐工艺参数,实现对储罐底板腐蚀状态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本实施例4同时采集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能够完成频域和时域信息融合分析处理,从而形成储罐底板缺陷位置分布、尺寸大小和腐蚀活跃程度(活度)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声导波技术只能检测罐底已有腐蚀缺陷位置,而声发射系统仅能检测罐底正在腐蚀区域的活度,而导致的对储罐底板进行在线检测可能出现评价结果不全面的问题,以及超声导波技术的逐点检测效率低和声波衰减检测范围小的问题。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6)

1.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波传感器、采集卡和上位机;其中,声波传感器和采集卡通过信号线缆连接,采集卡和上位机通过高速总线连接;
所述声波传感器有多个,各个声波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储罐外部的罐底边缘板上;
所述采集卡上集成有主动声激励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其中:
主动声激励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传感器与罐底边缘板之间通过耦合剂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传感器与采集卡之间通过同轴电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声激励模块被配置为用于激发声波传感器在罐底产生主动声激励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声激励波的频率范围为20kHz-500kHz。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波传感器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和被动声发射信号;其中:
主动声激励调制信号是主动声激励波经罐底缺陷调制后触发传感器得到的;
被动声发射信号是由罐底腐蚀活性缺陷发出的被动声发射波触发传感器得到的。
CN201721526984.2U 2017-11-16 2017-11-16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Active CN207586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6984.2U CN207586181U (zh) 2017-11-16 2017-11-16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6984.2U CN207586181U (zh) 2017-11-16 2017-11-16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6181U true CN207586181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6984.2U Active CN207586181U (zh) 2017-11-16 2017-11-16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618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709A (zh) * 2017-11-16 2019-02-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N111189767A (zh) * 2018-11-14 2020-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损伤实验测试装置
CN111189766A (zh) * 2018-11-14 2020-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化设备腐蚀源主被动声融合实验测试装置
CN111189765A (zh) * 2018-11-14 2020-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储罐底板多源腐蚀声发射实验测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07709A (zh) * 2017-11-16 2019-02-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N109307709B (zh) * 2017-11-16 2024-06-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N111189767A (zh) * 2018-11-14 2020-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损伤实验测试装置
CN111189766A (zh) * 2018-11-14 2020-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化设备腐蚀源主被动声融合实验测试装置
CN111189765A (zh) * 2018-11-14 2020-05-2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储罐底板多源腐蚀声发射实验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86181U (zh)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N102183582B (zh) 超声波无损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207586187U (zh) 主被动声融合的储罐底板全域检测系统
CN103591975B (zh) 一种超声波传感器指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750451B2 (en) Active acoustic pressure mapping system
CN109307707A (zh) 储罐底板分布式无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方法
CN101571513A (zh) 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质量评定的超声导波检测装置
CN106770669A (zh) 基于多模式声束合成孔径聚焦的缺陷二维形貌成像检测方法
KR20130096702A (ko) 차량의 주변 환경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CN206818837U (zh) 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EP2937689A1 (en) Adaptive baseline damag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5241957A (zh) 一种结构剩余寿命自动化快速评估方法和系统
CN207586182U (zh) 储罐底板分布式无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N109307708A (zh) 储罐底板分布式无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N109307709A (zh)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系统
CN109307715A (zh) 储罐底板主被动声融合检测方法
CN113625133A (zh) 一种配电设备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反馈系统及方法
CN111189766A (zh) 石化设备腐蚀源主被动声融合实验测试装置
CN113154268A (zh) 一种无线无源损伤泄漏监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07714A (zh) 主被动声融合的储罐底板全域检测系统
CN117517481A (zh) 无损探伤方法及其在起重机中的应用和系统
CN215375231U (zh) 一种基于超声背散射的多用途检测系统
US11581481B2 (en) Optical surface cleaning with directed energy waves
CN110361456A (zh) 一种钢轨探伤信号发生及处理方法
CN111189767A (zh) 一种储罐底板腐蚀损伤实验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No. 22, Chaoyangme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Safet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Ya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Qingdao City three road 266071 No. 218

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