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574568U - 一种防雾霾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雾霾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74568U
CN207574568U CN201721649340.2U CN201721649340U CN207574568U CN 207574568 U CN207574568 U CN 207574568U CN 201721649340 U CN201721649340 U CN 201721649340U CN 207574568 U CN207574568 U CN 207574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loth
hole
polypropylene non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93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ople's Government Of Da Ban Town Dabancheng District Urumqi
Original Assignee
People's Government Of Da Ban Town Dabancheng District Urumq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ople's Government Of Da Ban Town Dabancheng District Urumqi filed Critic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Da Ban Town Dabancheng District Urumqi
Priority to CN2017216493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74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74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745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雾霾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口罩带和卡扣;口罩主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叠加的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高静电纤维布层、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吸湿棉层、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口罩主体的两侧均设有口罩带,口罩主体的各层与口罩带通过卡扣螺纹连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阻挡颗粒物及有害气体进入呼吸系统,还能够及时吸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湿气,防止湿气模糊眼镜,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各层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更换其中任意一层。

Description

一种防雾霾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涉及一种防雾霾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为应对空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如对地表环境的治理,对造成扬尘天气的重要成因源——内蒙古、新疆沙漠或黄土高原的改造,这种改造不是几年几十年能奏效的,甚至几百年也难以改变这些裸露的地表状态。在城乡建设中也形成地表裸露,造成空气中浮尘微颗粒污染。工业排放、交通工具、餐饮加工、发电等行业也加重了空气污染程度,我国北方地区以PM10、PM2.5 为主要污染物造成的“不合格天气”占了大部分,附着在空气中微颗粒上及漂浮的细菌、病毒等,随时通过呼吸道危及人体健康。这都不是通过治理彻底解决的。加强个人防护,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佩戴口罩简便易行,是人们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方式。
然而,现有技术的一次性口罩大多为单层结构,只具备阻隔空气中固体悬浮物的功能,而并不具备阻隔细菌、真菌以及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能。除此之外,戴眼镜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困扰,就是眼镜和口罩不能同时戴,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呼出的气体直接模糊眼镜,给行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雾霾口罩,该口罩不仅能够有效阻挡颗粒物及有害气体进入呼吸系统,还能够及时吸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湿气,防止湿气模糊眼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雾霾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两个口罩带和卡扣;
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叠加的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高静电纤维布层、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吸湿棉层、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
所述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设有4个第一通孔,所述高静电纤维布层设有 4个第二通孔,所述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设有4个第三通孔,所述吸湿棉层设有4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设有4个第五通孔;四个第一通孔、四个第二通孔、四个第三通孔、四个第四通孔和四个第五通孔一一相互叠加并对应形成四个连接通道;
所述口罩带靠近两端的位置压接在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的外侧;两个所述口罩带靠近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2个第六通孔,每个所述口罩带上的 2个第六通孔分别与口罩主体相邻的两个连接通道对应叠加设置且相互连通;
所述卡扣设有内扣和外扣,所述内扣包括定位部和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一端垂直一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部的一侧;所述外扣包括凸脊部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一体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脊部的一侧,所述卡接部设有用于容纳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部的空腔;所述内扣和外扣通过螺纹部和卡接部相扣合连接;
所述内扣的螺纹部依次穿过相互叠加的连接通道和第六通孔,所述内扣的定位部向周侧延伸形成一圈压边,所述压边压接在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的外侧;所述外扣的卡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扣穿出第六通孔的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口罩带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上包边和下包边,所述上包边和下包边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上包边和下包边分别翻转后压接在所述口罩带上;所述内扣的螺纹部穿过所述第六通孔后还穿过第七通孔,所述内扣的定位部压接在上包边或下包边上。
进一步,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的四角;所述第二通孔位于高静电纤维布层的四角;所述第三通孔位于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的四角;所述第四通孔位于吸湿棉层的四角;所述第五通孔位于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的四角;所述第六通孔位于口罩带的两端。
进一步,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高静电纤维布层、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吸湿棉层、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进一步,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硅藻土的颗粒直径为10-50微米。
进一步,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口罩带由包覆有松紧拉绳的无纺布制成。
进一步,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厚度为1-2mm。
进一步,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口罩主体的厚度不超过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采取多层结构叠加的手法,层层递进,不是结构上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性能上相辅相成。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指5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物;本实用新型的防雾霾口罩通过层层过滤,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过滤出去:(1)聚丙烯无纺布层作为口罩的最外层,能够阻挡3-5微米的颗粒物灰尘,对3-5微米的灰尘的阻挡效率达到95%;(2)高静电纤维布层作为第二层,能够吸附穿过聚丙烯无纺布层的的较小颗粒物灰尘,即小于3微米的颗粒物,阻挡效率达到92%;(3)含硅藻土的脱脂棉作为第三层,可以对经过前两层过滤的气体进行再次净化,由于硅藻土表面具有大量的孔结构,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吸收效率达99%,另外硅藻土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能够产生瀑布效果,会产生负离子,负离子能够与通常带正电荷的细菌、真菌相结合,起到抑菌、抗菌的效果,从而使得该口罩具备更加全面的空气过滤效果;(4) 吸湿棉作为口罩的第四层,其主要作用是吸收人在呼出气体时产生的水汽,防止由于水汽过多而给戴眼镜的使用者带来的问题,其次,由于吸湿棉层与韩硅藻土的脱脂棉层紧密相连,吸湿棉层吸收的水分会被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利用,经硅藻土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产生负离子,达到抑菌抗菌的效果;(5)最后一层为聚丙烯无纺布层,将吸湿棉层与人口、鼻隔离开,防止吸湿棉吸收皮肤表层的水分,并达到透气的效果;(6)层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又互相独立,可以单独更换任一过滤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静电纤维布层;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湿棉层;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带;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口罩本体,11、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0、第一通孔,12、高静电纤维布层,120、第二通孔,13、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0、第三通孔,14、吸湿棉层,140、第四通孔,15、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0、第五通孔, 151、上包边,152、下包边,153、第七通孔,2、口罩带,21第六通孔,3、卡扣,31、内扣,311、定位部,312、螺纹部,32、外扣,321凸脊部,322、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雾霾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两个口罩带2和卡扣3;
口罩主体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叠加的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高静电纤维布层12、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吸湿棉层14、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 15;
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设有4个第一通孔110,高静电纤维布层12设有4个第二通孔120,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设有4个第三通孔130,吸湿棉层14设有4个第四通孔140,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设有4个第五通孔150;四个第一通孔110、四个第二通孔120、四个第三通孔130、四个第四通孔140和四个第五通孔150一一相互叠加并对应形成四个连接通道;
口罩带2靠近两端的位置压接在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的外侧;两个口罩带2靠近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2个第六通孔21,每个口罩带2上的2 个第六通孔21分别与口罩主体1相邻的两个连接通道对应叠加设置且相互连通;
卡扣3设有内扣31和外扣32,内扣31包括定位部311和螺纹部312,螺纹部312一端垂直一体固定连接定位部311的一侧;外扣32包括凸脊部 321和卡接部322,卡接部322的一端一体垂直固定连接在凸脊部321的一侧,卡接部322设有用于容纳并螺纹连接螺纹部312的空腔;内扣31和外扣32通过螺纹部312和卡接部322相扣合连接;
内扣31的螺纹部312依次穿过相互叠加的连接通道和第六通孔21,内扣的定位部311向周侧延伸形成一圈压边,压边压接在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 15的外侧;外扣的卡接部322可拆卸连接在内扣穿出第六通孔的螺纹部312 并螺纹连接在口罩带2上。
具体的,将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高静电纤维布层12、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吸湿棉层14、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和口罩带2由外至内依次叠放,并将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20、第三通孔130、第四通孔140、第五通孔150、第六通孔21对齐,然后使用卡扣3的内扣31由内至外依次穿过各个通孔,再将外扣与内扣扣合,得到本使用新型的口罩。
在使用过程中,污染气体首先经过聚丙烯无纺布层1,95%的直径超过3 微米的固体颗粒被拦截;经过聚丙烯无纺布层11过滤的气体经过高静电纤维布层12,在高静电纤维布层12的静电吸附作用下,92%的直径小于3微米颗粒污染物被吸附;之后气体进入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在硅藻土的作用下,99%的气体污染物被吸附;经过三层过滤的气体通过吸湿棉层14和聚丙烯无纺布11层进入呼吸系统。
呼出的气体经由吸湿棉层14吸收湿气之后,依次通过各层释放到空气中。
进一步的,一种防雾霾口罩,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上包边151和下包边152,上包边151和下包边152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七通孔153,上包边151和下包边152分别翻转后压接在口罩带2上;内扣的螺纹部312穿过第六通孔21后还穿过第七通孔153,内扣的定位部311压接在上包边151或下包边152上。
具体的,将口罩各层依次叠放整齐之后,将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的上包边151和下包边152翻转后压接在所述口罩带(2)上,并将第七通孔153 与第六通孔21对齐。
进一步的,一种防雾霾口罩,所述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高静电纤维布层12、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吸湿棉层14、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 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进一步的,硅藻土的颗粒直径为10-50微米。
具体的,选用此粒径范围的硅藻土可以有效保证其表面孔径数量,以及大的比表面积,保证吸附作用的有效性。
进一步的,口罩带2由包覆有松紧拉绳的无纺布制成。
具体的,采用有松紧拉绳的无纺布制作口罩带,口罩带的宽度设为 0.5cm,以减轻佩戴时对耳朵造成的压力。
进一步的,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厚度为1-2mm。
具体的,将含硅藻土上位脱脂棉层的厚度设为1-2mm的范围内,在有效防止污染物的同时,保证呼吸顺畅,没有憋闷的感觉;厚度小于1mm时,对污染物的过滤作用不是非常明显,而厚度大于2mm时。过滤效果虽好,但会给佩戴者带来呼吸阻力。
进一步的,口罩主体1的厚度不超过5mm。
具体的,通过测试,聚丙烯无纺布层11、高静电纤维布层12、吸湿棉层14均不超过1毫米,则不会对佩戴者的呼吸产生影响,并且,调节每层厚度,在总厚度不超过5毫米的情况下,既能保证较好的过滤效果,又能保证呼吸畅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1)、两个口罩带(2)和卡扣(3);
所述口罩主体(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叠加的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高静电纤维布层(12)、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吸湿棉层(14)、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
所述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设有4个第一通孔(110),所述高静电纤维布层(12)设有4个第二通孔(120),所述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设有4个第三通孔(130),所述吸湿棉层(14)设有4个第四通孔(140),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设有4个第五通孔(150);四个第一通孔(110)、四个第二通孔(120)、四个第三通孔(130)、四个第四通孔(140)和四个第五通孔(150)一一相互叠加并对应形成四个连接通道;
所述口罩带(2)靠近两端的位置压接在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的外侧;两个所述口罩带(2)靠近两端的位置各开设有2个第六通孔(21),每个所述口罩带(2)上的2个第六通孔(21)分别与口罩主体(1)相邻的两个连接通道对应叠加设置且相互连通;
所述卡扣(3)设有内扣(31)和外扣(32),所述内扣(31)包括定位部(311)和螺纹部(312),所述螺纹部(312)一端垂直一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部(311)的一侧;所述外扣(32)包括凸脊部(321)和卡接部(322),所述卡接部(322)的一端一体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脊部(321)的一侧,所述卡接部(322)设有用于容纳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部(312)的空腔;所述内扣(31)和外扣(32)通过螺纹部(312)和卡接部(322)相扣合连接;
所述内扣(31)的螺纹部(312)依次穿过相互叠加的连接通道和第六通孔(21),所述内扣的定位部(311)向周侧延伸形成一圈压边,所述压边压接在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的外侧;所述外扣的卡接部(322)螺纹连接在所述内扣穿出第六通孔的螺纹部(312)并压接在所述口罩带(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上包边(151)和下包边(152),所述上包边(151)和下包边(152)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七通孔(153),所述上包边(151)和下包边(152)分别翻转后压接在所述口罩带(2)上;所述内扣的螺纹部(312)穿过所述第六通孔(21)后还穿过第七通孔(153),所述内扣的定位部(311)压接在上包边(151)或下包边(1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高静电纤维布层(12)、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吸湿棉层(14)、第二聚丙烯无纺布层(15)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0)位于第一聚丙烯无纺布层(11)的四角;所述第二通孔(120)位于高静电纤维布层的四角;所述第三通孔(130)位于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的四角;所述第四通孔(140)位于吸湿棉层(14)的四角;所述第五通孔(150)位于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的四角;所述第六通孔(21)位于口罩带(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的颗粒直径为10-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带(2)由包覆有松紧拉绳的无纺布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硅藻土的脱脂棉层(13)厚度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的厚度不超过5mm。
CN201721649340.2U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防雾霾口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74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9340.2U CN207574568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防雾霾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9340.2U CN207574568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防雾霾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74568U true CN207574568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934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74568U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防雾霾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745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4572A (zh) * 2019-04-24 2019-06-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方便组合的模块化口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4572A (zh) * 2019-04-24 2019-06-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方便组合的模块化口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2733B (zh) 防护面具
CN204259883U (zh) 立体折叠口罩
CN103169174B (zh) 立体防尘过滤罩
CN210094734U (zh) 一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口罩
CN207574568U (zh) 一种防雾霾口罩
CN209449707U (zh) 一种活性炭复合型低阻防护口罩
CN206103527U (zh) 空气净化滤芯
CN211153920U (zh) 一种带有呼吸阀的有效过滤pm2.5的立体口罩
JP2016073444A (ja) マスク
CN209594788U (zh) Pm2.5防护口罩
CN214071894U (zh) 一种有效阻隔pm0.3纳米纤维口罩
CN208405808U (zh) 一种高过滤性能口罩
CN210445768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型纳米纤维透气口罩
CN212393915U (zh) 高透气性口罩滤芯及面罩式口罩
CN204763517U (zh) 一种防尘口罩
CN204763518U (zh) 一种防静电的防尘口罩
CN2617410Y (zh) 滤膜口罩
CN107467748A (zh) 新型防雾霾口罩制作方法
CN212754357U (zh) 医用无纺布
CN207927836U (zh) 一种活性炭口罩
CN208875443U (zh) 一种增进密封性同时兼顾佩戴舒适度的口罩
CN207411538U (zh) 一种用于服装车间的防尘口罩
CN106730458A (zh) 折叠收缩式空气净化口罩及其生产方法
CN202112349U (zh) 一次性使用口罩
CN206620892U (zh) 一种复合材料除水雾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