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8537U - 一种盘根更换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根更换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68537U CN207568537U CN201721454700.3U CN201721454700U CN207568537U CN 207568537 U CN207568537 U CN 207568537U CN 201721454700 U CN201721454700 U CN 201721454700U CN 207568537 U CN207568537 U CN 207568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ing
- supporter
- hole
- handle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盘根更换工具,属于油田开采领域。所述工具包括:支撑体、顶件以及弹性件;所述支撑体沿轴向设置有通孔,且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光杆过槽;所述顶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支撑体的外部,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支撑体的侧壁伸入至所述通孔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体的外壁与所述顶件的一端连接;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顶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光杆的管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盘根更换工具,不仅可避免人员受伤,而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根更换工具。
背景技术
盘根用于密封油管与光杆之间的环形空间。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由于光杆的上下运动,易磨损盘根,需经常更换盘根,否则,会造成井内的油气外喷,严重时会造成油气的大量浪费以及污染环境。其中,盘根的更换速度影响油田开采工作的进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更换盘根的方法。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更换盘根的方法,该方法为:在更换盘根时,先将盘根盒压盖从盘根盒上拆卸下来,并利用铁丝将盘根盒压盖悬挂于悬绳器上;之后,将盘根盒内的多根旧盘根取出,并用起子、锤子等工具依次向盘根盒内压入多个新的盘根。
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盘根盒压盖是通过铁丝悬挂于悬绳器上的,当更换盘根时,盘根盒压盖易从悬绳器上掉落,会造成操作人员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根更换工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根更换工具,所述工具包括:支撑体、顶件以及弹性件;
所述支撑体沿轴向设置有通孔,且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光杆过槽;
所述顶件的一端限位于所述支撑体的外部,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支撑体的侧壁伸入至所述通孔内;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体的外壁与所述顶件的一端连接;
当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顶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的内壁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光杆的管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孔为长圆孔,并沿所述支撑体的径向设置;
所述顶件包括:限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顶块、一端与所述顶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顶杆;
所述顶块的自由端设置有弧形通槽,用于与所述通孔的弧形内壁构成所述管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顶件还包括:与所述顶杆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手柄;
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体的外壁、所述第一手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手柄为杆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手柄的中部垂直连接在所述顶杆的一端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工具还包括:管状的盘根压件、设置在所述盘根压件的外壁上的多个第二手柄;
所述盘根压件用于插入至盘根盒内,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光杆过槽;
所述盘根压件与所述支撑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盘根压件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磁铁,用于与所述支撑体的下端相吸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所述第二手柄为柱状结构,并沿所述盘根压件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手柄的自由端设置成螺丝刀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体上沿轴向设置有手柄插入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更换工具通过在支撑体的外壁与顶件的一端之间设置弹性件,且当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时时,顶件的另一端可与通孔的内壁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光杆的管腔,这样可利用弹性件的复位力将支撑体固定在光杆上,并可对盘根盒压盖进行有效支撑,不仅避免了因利用铁丝将盘根盒压盖捆绑在悬绳器上,而造成操作人员受伤的问题;而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与时间。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更换工具,不仅可避免人员受伤,而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体、弹性件以及顶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压件以及第二手柄的安装示意图。
下面就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进行说明:
1-支撑体;
101-通孔;
102-第一光杆过槽;
103-插入孔;
2-顶件;
201-顶块;
2011-弧形通槽;
202-顶杆;
203-第一手柄;
3-弹性件;
4-盘根压件;
401-第二光杆过槽;
402-磁铁;
5-第二手柄;
601-螺丝刀杆;
602-螺丝刀头;
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根更换工具,如图1所示,该工具包括:支撑体1、顶件2以及弹性件3;支撑体1沿轴向设置有通孔101,且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光杆过槽102;顶件2的一端限位于支撑体1的外部,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支撑体1的侧壁伸入至通孔101内;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体1的外壁与顶件2的一端连接;当弹性件3处于拉伸状态时,顶件2的另一端与通孔101的内壁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光杆的管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杆过槽102指的是与支撑体1的上下端面导通的开口,且该第一光杆过槽10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光杆的外径。另外,当弹性体3处于正常释放状态时,顶件2的另一端与通孔101的内壁所形成的腔体直径小于光杆的外径。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更换工具的工作原理给予描述:
在更换盘根时,先将盘根盒压盖从盘根盒上拆卸下来,并将盘根盒压盖沿光杆向上移动;之后将盘根更换工具移动至盘根盒压盖的下方,且第一光杆过槽102与光杆的位置正对应;并朝着远离通孔101的方向拉动顶件3的另一端,直至光杆可穿过第一光杆过槽102进入到支撑体1的通孔101内,并贴合在通孔101的内壁上,使支撑体1位于盘根盒压盖的下方;此时,弹性件3处于拉伸状态,之后,松开顶件2的一端,顶件2则在弹性件3的复位力作用下,向靠近光杆的方向移动,直至将光杆夹紧在顶件2的另一端与支撑体1的内壁形成的管腔中,从而实现支撑体1对盘根盒压盖的支撑,可避免在更换盘根时,盘根盒压盖从悬绳器上掉落,而造成操作人员受伤。之后,便可向盘根盒内取出旧的盘根,并压入多个新的盘根。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更换工具通过在支撑体1的外壁与顶件2的一端之间设置弹性件3,且当弹性件3处于拉伸状态时,顶件2的另一端可与通孔101的内壁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光杆的管腔,这样可利用弹性件3的复位力将支撑体1固定在光杆上,并可对盘根盒压盖进行有效支撑,不仅避免了因利用铁丝将盘根盒压盖捆绑在悬绳器上,而造成操作人员受伤的问题;而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更换工具,不仅可避免人员受伤,而且操作简单,节省了人力与时间。
一端用于连接弹性件3、另一端用于与通孔101的内壁形成管腔的顶件2可设置成多种结构,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通孔101为长圆孔,并沿支撑体1的径向设置;顶件2包括:限位于通孔101内的顶块201、一端与顶块201连接、另一端与弹性件3连接的顶杆202;顶块201的自由端设置有弧形通槽2011,用于与通孔101的弧形内壁构成管腔。
需要说明的是,长圆孔包括两个半圆孔、以及连通在两个半圆孔之间的长方形孔。另外,顶块201的自由端指的是顶块201中不与顶杆202连接的端部。
其中,顶块201与顶杆202的连接方式可设置成多种,例如焊接等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了便于更换顶块201、顶杆202,将顶块201与顶杆202的连接方式设置成螺纹连接方式,则顶块201与顶杆202的结构可相应设置为:顶杆202的另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顶块201中靠近顶杆202的端部上设置有与顶杆202的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
在应用时,为了便于拉动顶件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件2还包括:与顶杆202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手柄203;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体1的外壁、第一手柄203连接。
其中,第一手柄203与顶杆202的一端的连接方式可设置成多种,举例来说,可设置成焊接方式、螺纹连接方式等。当第一手柄203与顶杆202的一端螺纹连接时,第一手柄203与顶杆202的一端的结构可设置为:第一手柄203上设置有螺纹孔,顶杆202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手柄203的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
若按照上述方式将第一手柄203与顶杆202螺纹连接时,为了便于这两者进行连接,又为了便于施加拉力,如图1所示,第一手柄203为杆状结构,且第一手柄203的中部垂直连接在顶杆202的一端上。
当弹性体弹性件23复位时,为了即能保证顶块301顶块201与通孔101的内壁形成管腔,又为了能将光杆夹紧在管腔内,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盘根加装工具盘根更换工具包括两组弹性件2弹性件3,一组弹性件2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柄303第一手柄203的一端、以及与第一手柄303第一手柄203的一端相对的支撑体1的外壁上,另一组弹性件2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手柄303第一手柄203的另一端、以及与第一手柄303第一手柄203的另一端相对的支撑体1的外壁上。
其中,将弹性件3设置在第一手柄203与支撑体1的外壁之间的连接方式可设置成多种,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手柄203与支撑体1的外壁上分别焊接有连接环7,弹性件3的两端可分别挂扣在第一手柄203与支撑体1相对应地连接环7上,便于更换弹性件3。
如上述所述,弹性件3在复位时可将光杆夹紧在顶件2与支撑体1的内壁形成管腔中,其中能实现上述作用的弹性件3可设置成多种类型,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弹性件3为弹簧,弹簧不仅具有一定的弹力,而且不易损坏。
在更换盘根时,由于利用起子、锤子等工具向盘根盒内压入盘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也易损害盘根。针对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该盘根加装工具盘根更换工具还包括:管状的盘根压件4、设置在盘根压件4的外壁上的多个第二手柄5;盘根压件4用于插入至盘根盒内,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光杆过槽开口401;盘根压件4与支撑体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盘根压件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光杆的外径;第二光杆过槽401指的是与盘根压件4的上下端面导通的开口,且该第二光杆过槽40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光杆的外径。
盘根压件4与第二手柄5的工作过程可描述为:在向盘根盒压入盘根前,移动盘根压件4,直至光杆通过第二光杆过槽401进入到盘根压件4内;之后手握第二手柄5并下放盘根压件4,直至将盘根压入至盘根盒中。在将一根盘根压入盘根盒后,将盘根压件4上移至支撑件1的下端面,并与支撑件1连接;在将下一根盘根穿过光杆安装于盘根盒后,从支撑件1移开盘根压件4,手握第二手柄5并下放盘根压件4,直至将下一根盘根压入至盘根盒中。如此重复上述过程,便可完成多根盘根在盘根盒内的安装。
其中,盘根压件4与支撑体1的下端的连接方式可设置成多种,只要不影响盘根的安装即可,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盘根压件4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磁铁402,与所述支撑体1的下端相吸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盘根压件4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磁铁402,可将盘根压件4吸引至支撑体1的下端;而当需要下放盘根压件4时,通过向盘根压件4施加向下的力,便可将盘根压件4与支撑体1分离,进行后续的工作。可见,通过在盘根压件4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磁铁402,便于盘根压件4与支撑体1的连接与分离,可减少盘根的更换时间。
进一步地,为了牢固地将盘根压件4连接在支撑体1的下端,上述多个磁铁402可沿周向均匀布置。关于磁铁402的个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制,举例来说可设置成2个、3个、4个等。
其中,磁铁402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在盘根压件4的顶壁上。
为了便于下放盘根压件4,如图2所示,多个第二手柄5为柱状结构,并沿盘根压件4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第二手柄5的个数可设置成2个或3个;另外,第二手柄5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放盘根压件4连接,则第二手柄5与放盘根压件4的结构可设置为:盘根压件4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二手柄5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盘根压件4的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
由于盘根盒与盘根压盖是通过定位螺丝进行连接的,故在更换盘根之前,需要拧动盘根压盖上的定位螺丝,方可将盘根压盖从盘根盒上拆卸下来。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第二手柄5的自由端设置成螺丝刀结构。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盒加装工具可通过利用上述螺丝刀结构进行盘根盒与盘根压盖的安装与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手柄5的自由端指的是第二手柄5中远离盘根压件4的一端。
如图2所示,该螺丝刀结构包括:同轴连接的螺丝刀杆601、螺丝刀头602,其中,螺丝刀头602的结构可设置为一字形结构,螺丝刀杆601与第二手柄5的连接方式可设置成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更换该螺丝刀结构,则螺丝刀杆601与第二手柄5的结构可设置为:螺丝刀杆601中靠近盘根压件4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手柄5的自由端设置有与螺丝刀杆601的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孔。
当更换完盘根后,为了便于存放盘根更换工具,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体1沿轴向设置有手柄插入孔103。
通过在支撑体1上设置插入孔103,可将第二手柄5插入至插入孔103内,以存放盘根更换工具。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盘根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支撑体(1)、顶件(2)以及弹性件(3);
所述支撑体(1)沿轴向设置有通孔(101),且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光杆过槽(102);
所述顶件(2)的一端限位于所述支撑体(1)的外部,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过所述支撑体(1)的侧壁伸入至所述通孔(101)内;
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体(1)的外壁与所述顶件(2)的一端连接;
当所述弹性件(3)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顶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101)的内壁配合形成用于夹持光杆的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1)为长圆孔,并沿所述支撑体(1)的径向设置;
所述顶件(2)包括:限位于所述通孔(101)内的顶块(201)、一端与所述顶块(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3)连接的顶杆(202);
所述顶块(201)的自由端设置有弧形通槽(2011),用于与所述通孔(101)的弧形内壁构成所述管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件(2)还包括:与所述顶杆(202)的一端连接的第一手柄(203);
所述弹性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体(1)的外壁、所述第一手柄(2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203)为杆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手柄(203)的中部垂直连接在所述顶杆(202)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还包括:管状的盘根压件(4)、设置在所述盘根压件(4)的外壁上的多个第二手柄(5);
所述盘根压件(4)用于插入至盘根盒内,且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光杆过槽(401);
所述盘根压件(4)与所述支撑体(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压件(4)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磁铁(402),用于与所述支撑体(1)的下端相吸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手柄(5)为柱状结构,并沿所述盘根压件(4)的周向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手柄(5)的自由端设置成螺丝刀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上沿轴向设置有手柄插入孔(10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54700.3U CN207568537U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一种盘根更换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54700.3U CN207568537U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一种盘根更换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68537U true CN207568537U (zh) | 2018-07-03 |
Family
ID=62692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54700.3U Active CN207568537U (zh) | 2017-11-03 | 2017-11-03 | 一种盘根更换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68537U (zh) |
-
2017
- 2017-11-03 CN CN201721454700.3U patent/CN2075685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63073U (zh) | 一种衬套拆卸工具 | |
CN207568537U (zh) | 一种盘根更换工具 | |
CN203973475U (zh) | 拔销器 | |
CN204195602U (zh) | 一种连杆长度可调节t型套筒扳手 | |
CN204546343U (zh) | 便于石油钻杆清洁用的夹紧装置 | |
CN204195610U (zh) | 一种手柄可伸缩连杆可折弯套筒扳手 | |
CN203831345U (zh) | 采煤机柔性轴小轴承外套拆除用组合装置 | |
CN2743089Y (zh) | 钻井钻头喷嘴拆卸工具 | |
CN206246074U (zh) | 一种钻杆快速接卸工具 | |
CN205674217U (zh) | 一种用于盾构机换滚刀的机械手爪 | |
CN203983848U (zh) | 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 | |
CN203674540U (zh) | 变压器套管线夹拆除工具 | |
CN204585097U (zh) | 一种双头梅花扳手辅助架 | |
CN209698424U (zh) | 一种用于拆装油缸导向套的装置 | |
CN104037666B (zh) | 用于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上间隔棒的装置 | |
CN202985493U (zh) | 一种辅助轴承安装和拆卸的安装工装以及拆装工装 | |
CN205290769U (zh) | 一种组合工具 | |
CN104499980A (zh) | 盘根盒套筒及井口盘根拆装工具 | |
CN206169995U (zh) | 一种螺丝拆除工具 | |
CN203879404U (zh) | 快卸气囊护丝 | |
CN214352181U (zh) | 一种用于拆除煤矿井下生锈螺栓或螺杆的装置 | |
CN217552295U (zh) | 一种密封件安装摘除器 | |
CN204505172U (zh) | 热成型模具水道堵头拆装工具 | |
CN205356090U (zh) | 一种发电机定子槽楔拆卸装置 | |
CN203223186U (zh) | 卡齿式井下管线保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