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503588U -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3588U
CN207503588U CN201721725311.XU CN201721725311U CN207503588U CN 207503588 U CN207503588 U CN 207503588U CN 201721725311 U CN201721725311 U CN 201721725311U CN 207503588 U CN207503588 U CN 207503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ircuit
long
light
light source
storag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253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显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7253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3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3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358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0224 priority patent/WO201911468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2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2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 G09F13/22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uminescent surfaces or parts electroluminesc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包括面板层(1)底板(2)边框(3)组成的标识壳体,弱光光伏组件(4)蓄电元件(5)充放电控制电路(6)驱动控制电路(7、激发光源(8)长余辉发光体(9)设在标识壳体上或标识壳体的腔体内,蓄电元件(5)充放电控制电路(6)驱动控制电路(7)激发光源(8)通过线路依次相连,能利用弱光光伏组件在低照度条件下吸收环境光发电,并可与备用蓄电元件互补供电,通过感应环境照度等自动控制开启、关闭时间并对激发光源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供电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发光,免接市电即等低照度场所实现了长时间发光并提高了余辉发光亮度,具有安装方便、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保障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发光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种室内场所或地下场所例如大型公共建筑、军事设施、避难设施或地下通道、隧道等的安防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上述阳光一般不能直射的户内场所对能提供不间断照明以及对应急照明、诱导、或指示的标识系统的刚性需求尤为迫切。
现有发光标识一般采用市电并以连续供电模式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但这种产品要么前期安装时需要预先铺设线路,要么后期补装时需要破坏墙面或地面结构等,安装麻烦且成本较高,而且由于供电时间长,故而耗电量相对较大,使用成本也较高。并且,某些场所由于难以架设线路与电网相连,因此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
为此,有人利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发光特性制成了蓄光类(也叫夜光类)发光标识。这种蓄光类发光标识不需要铺设线路,也无需消耗电量,还能自动吸收环境光余辉发光并免维护,安装和使用的成本低,因此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已作为户内应急标识、户内诱导标识、户内消防标识等受到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白天的环境光源如窗户或门窗透入或散射的户外光或灯光激发,在黑暗或晚上能利用余辉起到余辉发光作用。但现有这种的蓄光类产品由于仅靠环境光激发,在夜晚无光照或灯光关停后等条件下的余辉亮度不足,并且余辉亮度随着时间衰减过大,因此实际的使用效果不理想,使用范围受到局限。
也有人提出利用太阳能供电的发光标识,用于户外,如太阳能交通发光标识,一般在公路、道路等户外场所使用。此类产品由于户内无太阳光直射,其上光伏组件不能得到有效充电,几乎毫无用途。因为上述光伏组件一般是在户外照度条件比较充分(一般都是大于等于1000LX)的场所使用,如户外晴天的自然照度值在30000-300000LX之间,户外阴天的自然照度值在3000-10000LX之间,而户内的照度条件一般只有几百到几十LX,如室内日光灯的照度按国家照度标准在150-300LX之间,实际照度值只有100LX左右,室内自然照度则只有30-50LX,走廊日光灯的照度按国家照度标准为50LX,实际照度值只有30LX左右,自然照度则只有10-30LX之间,而上述光伏组件属于强光光伏组件,在户内低照度条件下的光伏发电效率过低,难以保证其发光亮度和发光时长,故无实际使用价值。
绝大多数户内场所在白天有一定的散射光源或通过窗户投入室内的环境光源,如地下室或走廊通道等,如何在阴雨天或夜晚不依靠市电而通过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照度等自动提供指示、诱导或辅助照明指示的功能,降低安装、使用和维护的费用,从而拓展光伏供电的蓄光类发光标识在室内低照度场所或者户外某些照度不足的环境中的应用,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将弱光光伏发电技术和长余辉发光材料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合理设置弱光光伏组件利用户内环境光或灯光充电,并通过特定的电路控制及结合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控制电路根据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的环境照度等自动控制蓄电元件对激发光源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进一步的,还可以设置备用电池,利用备用电池和光伏组件供电的蓄电元件互补供电,进一步提高供电保障度,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1、弱光光伏组件可以尽量设置比较大的面积,提高了发电能力;2、弱光光伏组件优选结合在蓄能发光标识的边框或底框上;3、改变传统太阳能发光标识的供电方法,即对发光器件以较小的占空比和较大的周期间歇性供电,以满足较低功率的要求,并能保持一定的余辉发光亮度;4、发光器件优先采用面光源或侧光源;5、可以结合时控或红外控制或雷达控制等控制方法,提高了发光标识的智能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a、无需铺设线路,安装方便,并能在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实现自我发电,大大降低了安装和使用成本;b、通过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照度等自动控制激发光源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在保证发光时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长余辉发光体的余辉发光亮度;c、在弱光光伏组件吸光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并且在蓄电元件和备用蓄电元件电能都耗尽或者器件损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长余辉发光体通吸收环境光余辉发光提供应急发光诱导指示的功能,因此具有极高的保障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包括面板层(1)、底板(2)、边框(3)、弱光光伏组件(4)、蓄电元件(5)、充放电控制电路(6)、驱动控制电路(7)、激发光源(8)、长余辉发光体(9),所述的面板层(1)、底板(2)、边框(3)结合在一起形成带有容置腔体的标识壳体,弱光光伏组件(4)、蓄电元件(5)、充放电控制电路(6)、驱动控制电路(7)、激发光源(8)、长余辉发光体(9)设在标识壳体上或标识壳体的容置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层(1)上或面板层(1)的下方设有长余辉发光体(9);长余辉发光体(9)的上方或四周或下方设有激发光源(8);上述的激发光源(8)通过线路连有驱动控制电路(7),上述的驱动控制电路(7)还通过线路连有充放电控制电路(6),上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还通过线路分别连有蓄电元件(5)、弱光光伏组件(4)和照度传感器,所述的弱光光伏组件(4)设在面板层(1)或边框(3)上或标识壳体的周围并通过线路与蓄电元件(5)相连;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为具有通过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照度来自动控制蓄电元件(5)充放电(即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大于某一阈值(如30LX)时自动关闭电路,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大于这一阈值时自动开启电路,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所述照度阈值一般低于弱光光伏组件正常工作所需的照度最小值,例如:弱光光伏组件发电的最低照度为50LX,而照度阈值仅为20LX)功能的控制电路;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7)为具有控制并驱动激发光源(8)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9)余辉发光的功能的控制电路。
进一步,弱光光伏组件(4)为具有照度传感器功能的光伏组件。
进一步,标识壳体的腔体内还设有备用蓄电元件(10)和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所述的备用蓄电元件(10)通过线路与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相连,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为具有控制控制蓄电元件(5)和备用蓄电元件(10)互补供电功能的控制电路,并通过线路与充放电控制电路(6)相连。在弱光光伏组件吸光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10)供电,提高了发光标识的保障度。
进一步,充放电控制电路(6)还连有红外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则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和标识内的照度传感器分别连有具有不同响应优先级别来关闭或开启驱动电路、或、对应控制不同发光模式的功能的驱动控制电路(7)。。如传感器为照度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的组合,通过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照度,通过雷达传感器感应人和物体的运动;并设置照度传感器的响应优先级别高于雷达传感器的响应优先级别:即当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大于50LX时,关闭驱动电路,当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50LX且雷达感应器感应到周围有人运动时,开启驱动电路对LED供电发光,当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50LX但雷达感应器未感应到周围有人运动时,关闭驱动电路;或设置照度传感器的响应优先级别低于雷达传感器的响应优先级别:即当雷达感应器未感应到周围有人运动时,关闭驱动电路,当雷达感应器感应到周围有人运动时且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大于100LX时,关闭驱动电路,当雷达感应器感应到周围有人运动时且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在50LX-100LX之间时,开启驱动电路对LED以相对较低的功率供电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当雷达感应器感应到周围有人运动时且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50LX时,开启驱动电路对LED以相对较高的功率供电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从而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及发光效果,降低电耗从而延长发光时长。
进一步,面板层(1)上设有控制开关或控制屏,或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连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为具有开启或关闭电路的功能的控制开关,或,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为内置有发光模式参数的控制电路,此时,所述的控制开关为具有通过参数选择转换长余辉发光标识的发光模式的功能的控制开关;所示的控制屏为具有显示长余辉发光标识的工作状态功能的控制屏。
进一步,面板层(1)上设有自检开关,所述的自检开关为具有开启或关闭自检功能并连有报警装置的开关,所述的自检功能为自我检测电路故障的功能。
进一步,充放电控制电路(6)还连有普通光源(12),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7)为具有控制激发光源(8)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9)发光的功能,并同时控制普通光源(12)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或以一定的周期并以相对高发光亮度和相对低发光亮度频闪发光的功能的控制电路,以便更好地提供指示、示警或发光照明功能。
进一步,面板层(1)或边框(3)上或标识壳体的周围还设有强光光伏组件(13),所述的强光光伏组件(13)还设有强光光伏组件(13)通过线路分别与蓄电元件(5)和充放电控制电路(6)相连,从而还可以在强光照条件下发电,提高了产品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使用范围。
进一步,弱光光伏组件(4)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如太阳能薄膜等,其弱光性好,且为柔性材质,方便安装。
进一步,激发光源(8)为点光源、面光源或面阵光源,或,激发光源(8)为排列成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的LED光源。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9)为点状或/和点阵状或/和块状分布的长余辉发光体,或,长余辉发光体(9)为构成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的长余辉发光体。
进一步,普通光源(12)为点光源、面光源或面阵光源,或,普通光源(12)为排列成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的LED光源。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标识上设有构成图案或符号或文字的逆反射体,以提供逆反射功能。所述的逆反射体为镀膜型逆反射层或微棱镜型逆反射层或晶格型逆反射层或玻璃珠型逆反射体等;具体可以是反光膜、棱镜型反光板、晶格型反光板、玻璃珠阵列片或者玻璃珠(猫眼)等;一般为片材或板材;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梯形等,按需设计。
进一步,驱动控制电路(7)为具有无线接收或发射功能,或具有时控功能,或具有按时序分组供电功能的控制电路。
面板层(1):
面板层(1)为通过注塑、浇注、挤出等工艺一次成型或分次组合的全透光或部分透光的层状结构,材质一般为玻璃或塑料或树脂或金属等材质,主要起透光和保护等作用。
面板层(1)上可以设有散射结构,用以提高发光亮度,增大发光角度。
面板层(1)上还可以通过印刷或镂空等手段设置图案或文字等。
底板(2):
底板(2)由金属或塑料等材质制成,一般设在面板层(1)的下方,通过封装胶或固定件等与面板层(1)、边框(3)结合形成带有密闭腔体的标识本体,主要起承压、支撑、容纳、固定、保护、安装等作用。
底板(2)上可以设有凹凸结构如凸筋或支撑等,从而形成凹槽或孔洞或分区,并起到加强作用。所述的凹槽或孔洞用于设元器件;可以设置暗扣或卡扣等,方便元器件的安装和固定;可以通过封装胶填充或部分填充,从而把各元器件结合为一体,还能提高防水性能。
底板(2)上还可以设有安装用的材料或结构或装置等,如磁性材料、粘性材料、安装孔、螺杆等,从而可以将标识本体固定在使用场所的物件上,并方便对标识进行维护、拆卸、更换等。
特别的,各元器件通过封装胶封装并结合成一体时,封装胶固化成型后自然充当了底板(2)的作用。
边框(3):
边框(3)一般由塑料或树脂材质通过浇注或注塑等工艺制成,或由金属材质通过切割、组合或焊接等工艺制成。
边框(3)一般设在标识的侧面,通过封装胶或螺丝等紧固件或边框(3)上自带的卡扣等固定结构与面板层(1)、底板(2)结合在一起形成带有密闭腔体的标识外壳。
边框(3)的内侧面上可以设有反射层,以提高光的利用率,起到反射增亮的作用。
特别的,底板(2)和边框(3)可以一体成型。
弱光光伏组件(4):
弱光光伏组件(4)一般是指在较弱光强(在20%AM1.5光强以下)条件下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光伏组件,可以是硅基薄膜电池、碲化镉电池、铜铟镓硒电池、三砷化二镓(就是聚光电池)电池等。
弱光光伏组件(4)一般设在壳体(1)内,也可以设在壳体(1)外。
弱光光伏组件(4)还可以充当照度感应器的作用。
蓄电元件(5):
蓄电元件(5)可以是蓄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电池等,也可以是电容等,优选磷酸铁锂蓄电池。
充放电控制电路(6):
充放电控制电路(6)能够自动防止蓄电元件(5)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由于蓄电元件(5)的过放电和过充电都将严重影响蓄电元件(5)的使用寿命并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使用效果,充放电控制电路(6)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还应具有防止蓄电元件(5)外接短路保护、防止蓄电元件(5)断路保护、防止太阳电池方阵反接保护、在夜间防止蓄电元件(5)向太阳电池放电等的功能。
充放电控制电路(6)按照开关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串联控制型和并联控制型;按照控制方式,可以分为开关(单路或多路开关)控制和脉宽调制控制。
驱动控制电路(7):
驱动控制电路(7)为至少包含控制和驱动两部分的控制电路模块或IC控制器等,具有控制并驱动普通光源(12)以一定的周期并以相对高发光亮度和相对低发光亮度频闪发光、或、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的功能、或/和、控制并驱动激发光源(8)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9)发光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7)通过线路连有照度传感器,当照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照度小于某一阈值时,驱动控制电路(7)控制标识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照度大于或等于某一阈值时,驱动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断开。所述照度阈值一般低于弱光光伏组件正常工作所需的照度最小值。
驱动控制电路(7)一般带有电路模块、或、刚性或柔性的电路板;特别的可以带有单片机等微处理器。
驱动控制电路(7)可以带有发光模式转换的功能,即控制普通光源(12)或激发光源(8)在不同的供电发光总功率或周期或占空比或时序或波动深度或频闪指数的发光模式之间的转换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7)可以带有时控发光功能,能够按时段控制标识发光模式的转换,如控制并驱动标识在晚上6点到晚上10点的时间段内以较大的功率发光,在晚上10点以后到第二天早上6点的时间段内以较小的功率发光,从而既保障了晚上人们活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的安全,又兼顾到晚上人们活动相对稀少的时间段内的安全。
驱动控制电路(7)可以带有时序发光功能,即对同一发光面上相同或不同发光颜色、相同或不同封装方式的普通光源(12)或激发光源(8)按空间分组,并通过驱动控制电路(7)根据内部程序或外部命令对各组光源按时序依次供电,从而使标识整体发光具有动感发光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7)可以带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感应外界信息并自动控制标识发光模式的转换,如通过雷达传感器自动感应物体的运动,当有人靠近时,增大主动发光光源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发光效果,当没有人靠近时,减小主动发光光源的输出功率。从而节省能耗,延长发光时长。
激发光源(8):
激发光源(8)起主动发光和激发长余辉发光体(9)的作用,为优先考虑与长余辉发光体(9)激发光谱相匹配的光源,其发光波长以对长余辉发光体(9)的激发效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可以是点光源、点阵光源、面光源或上述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组合等,包括LED、OLED、冷阴极管、荧光灯管子、有机EL等,优选带线路板的、峰值波长450nm以下的、蓝光或紫光或紫外光、SMD封装的LED面阵光源,或带线路板的、峰值波长450nm以下的、蓝光或紫光或紫外光COB面光源。
长余辉发光体(9):
长余辉发光体(9)属于一种蓄能发光材料,一般是指长余辉发光粉、或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的混合物或混合加工物。其中加工物是指发光粉和透明介质混合,经过加热固化或反应固化或经过注塑,挤出等工艺的成型物。
使用的长余辉发光粉优先选择发光性能好的掺稀土的碱土铝酸盐类或硅酸盐类,如发蓝绿光的Sr4Al14O25或发黄绿光的SrAl2O4,或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的透明介质为透光性好的塑料树脂、橡胶或者玻璃等介质。可以简单地采用市售的发光膜、发光板等产品。
长余辉发光体(9)起到当激发光源(8)停止发光后通过余辉继续发光的作用。
长余辉发光体(9)可以是点状物、片状物、块状物或其它组合体等,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自行设置;一般为层状结构,优选做成刚性或柔性的片材或板材。
有时,长余辉发光体(9)直接封装或安装在激发光源(8)的顶部,充当点光源。例如:引脚封装的直插式LED套上一个由长余辉发光材料制成的底部开口的外壳。
备用蓄电元件(10):
备用蓄电元件(10)可以是蓄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电池等,也可以是电容等,优选干电池、水空气金属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备用蓄电元件(10)的特点是:方便更换、或方便外部供电源对其进行充电。
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
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具有在供电器件之间自动切换的功能,即当蓄电元件(5)的容量低于某个阈值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10)供电,当蓄电元件(5)的容量高于某个阈值时,自动切回到蓄电元件(5)供电。当蓄电元件(5)充电不足时,自动由备用蓄电元件(10)充当供电源,以提高保障度。当蓄电元件(5)供电充足时,则关闭蓄电元件(10)供电,以提高蓄电元件(5)的更换实用周期或充电周期。
普通光源(12):
普通光源(12)发出的光可以不经过长余辉发光体(9)直接射出,优先起到常规照明、显示等作用,并可以充当应急照明光源;可以是点光源、点阵光源、面光源或上述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组合等,包括LED、OLED、冷阴极管、荧光灯管子、有机EL等;优选带有刚性或柔性电路板并以点状或点阵形式排布并焊接到电路板上的SMD封装的贴片式LED、或COB面光源、或发光主方向上带有聚光透镜的引脚封装的直插式LED,或侧边带有发光LED的导光板面光源等;发光颜色优选白色或红光或黄光或蓝光或绿光等。
强光光伏组件(13):
强光光伏组件(13)一般是指在较强光强(在20%AM1.5光强以上)条件下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光伏组件,可以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等。
强光光伏组件(13)一般设在壳体(1)内,也可以设在壳体(1)外。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a、无需铺设线路,安装方便,并能在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实现自我发电,大大降低了安装和使用成本;
b、通过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照度等自动控制激发光源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在保证发光时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长余辉发光体的余辉发光亮度;
c、在弱光光伏组件吸光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并且在蓄电原价和备用蓄电元件电能都耗尽或者器件损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长余辉发光体通吸收环境光余辉发光提供应急发光诱导指示的功能,因此具有极高的保障度。
d、依据上述精神,可以按需改变标识的外部形状,植入或安装在户内各种建筑材料、加装材料和生活用具等,形成具有各种发光功能的产品,有时甚至可以直接省略壳体或部分壳体,如做成发光桌子、发光地砖、发光走廊灯等,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E、本实用新型一般用在户内,也可在户外阳光不充足的场所,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地埋式消防应急指示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一种强光弱光光伏互补长余辉地埋式应急指示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立面式应急逃生标识长余辉发光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立面式消防应急指示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分体式应急指示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一种强光弱光光伏互补长余辉分体式发光标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指示标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地埋式消防应急指示标识,包括面板层(110)、底板(120)、边框(130)、弱光光伏组件(140)、蓄电元件(150)、控制电路(167)、激发光源(180)、长余辉发光体(190),如图2所示。
面板层(110):
面板层(110)为透明PC材质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顶面带有防滑颗粒的透光面壳。
底板(120)边框(130):
底板(120)边框(130)为由ABS材质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的、顶部设有开口,内部设有左中右三个长方形凹槽的长方体底座。
壳体(110)从所述底座的上方嵌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口内,并通过封装胶封装。
弱光光伏组件(140):
弱光光伏组件(140)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分别通过封装胶固定到所述底座内部左右两边的长方形凹槽内。
蓄电元件(150):
蓄电元件(150)为磷酸铁锂蓄电池,通过封装胶固定在所述底座内部中间凹槽内长方形铝基线路板的下方。
控制电路(167):
控制电路(167)包括充放电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和雷达传感器。
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控制弱光光伏组件(140)对蓄电元件(150)充电和控制蓄电元件(150)放电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激发光源(180)以20s周期和5%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190)余辉发光的功能。
雷达传感器能感应到人的运动,即当有人靠近时,增大LED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发光效果,当没有人靠近时,减小LED的输出功率。
激发光源(180):
激发光源(18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蓝光LED,排列成箭头形状焊接到长方形铝基线路板上,并通过封装胶固定到位于长余辉发光体(190)下方的壳体(112)内部中间的凹槽内。
上述长方形铝基线路板上涂覆有白漆,起到反射增亮的作用。
长余辉发光体(190):
长余辉发光体(190)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固化并脱模成型的箭头形发光片材,通过透明胶或导光胶固定在壳体(11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地埋式消防应急指示标识,安装时埋入地面至顶面与地面平齐,能够在室内等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通过雷达传感器能感应到人或物体的运动发光,并保证LED发光时余辉亮度不小于1000mcd/m2,及在充电不足或器件损坏情况下依靠余辉发光提供应急诱导指示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免维护、智能发光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二
一种强光弱光光伏互补长余辉地埋式应急指示标识,包括面板层(210)、底板(220)、边框(230)、弱光光伏组件(240)、蓄电元件(250)、控制电路(267)、激发光源(280)、长余辉发光体(290)、强光光伏组件(2130),如图3所示。
面板层(210):
面板层(210)为透明PC材质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顶面带有防滑颗粒的透光面壳。
底板(220)边框(230):
底板(220)边框(230)为不锈钢一体成型的、设有顶部开口腔体的类圆柱体底座。开口腔体的中央设有顶部带有长方形凹槽的类长方体凸台。
壳体(211)从所述底座的上方嵌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口内,并通过封装胶封装。
弱光光伏组件(240):
弱光光伏组件(240)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焊接到中空的圆形铝基线路板上,并从类圆柱体底座的上方嵌入顶部开口内并通过契合结构固定。
蓄电元件(250):
蓄电元件(250)为镍氢蓄电池,固定在底座腔体内圆形铝基线路板的下方。
控制电路(267):
控制电路(267)包括充放电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和照度传感器。
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控制弱光光伏组件(240)对蓄电元件(250)充电和控制蓄电元件(250)放电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激发光源(280)按时控发光的功能,即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低于20LX时,控制激发光源(280)以10s的周期和10%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290)余辉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在20LX-50LX之间时,控制激发光源(280)以20s的周期和10%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290)余辉发光。
照度传感器焊接到控制电路板上,具有感应环境照度的功能。
激发光源(280):
激发光源(28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紫光LED,排列成箭头形状焊接到长方形铝基线路板上,并通过封装胶粘合固定到类长方形凸台的长方形凹槽内。
上述圆形铝基线路板上涂覆有白漆,起到反射增亮的作用。
长余辉发光体(290):
长余辉发光体(290)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固化并脱模成型的箭头形发光片材,通过透明胶或导光胶固定在面板层(210)的下方。
强光光伏组件(2130):
强光光伏组件(2130)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焊接到所述的圆形铝基线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光弱光光伏互补长余辉地埋式应急指示标识,安装时埋入地面至顶面与地面平齐,既能在室内等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也能在高照度场所依靠强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并通过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照度控制电路的开启和关闭,即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30LX时(例如窗外白天到晚上过渡期间户内照度变暗或室内灯光关闭或停电时)由控制电路控制下紫光LED以10s的周期和10%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不小于30LX时断开电路,在保证200mcd/m2的最低余辉亮度的前提下,延长了发光时长,及在充电不足或器件损坏情况下依靠余辉发光提供应急诱导指示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免维护、智能发光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三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立面式应急逃生标识,包括面板层(311)(312)、底板(320)、边框(330)、弱光光伏组件(340)、蓄电元件(350)、控制电路(36711)、激发光源(381)(382)、长余辉发光体(390)、备用蓄电元件(3100)、反射层(3140),如图4所示。
面板层(311)(312):
面板层由(311)(312)两部分组成。
其中,(311)为长方形透明玻璃保护面盖。
(312)为透明PC材质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带有镂空逃生图案的透光面板。
底板(320):
壳体(32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底板。
边框(330):
边框(33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边框。
边框(330)上还设有控制开关和自检开关,控制开关可以开启或关闭电路,自检开关可以自我检验设备故障并发出警告,控制开关和自检开关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36711)相连。
面板层(312)、(311)依次从边框(330)的正面嵌入边框(330)的正面开口内,底板(320)从边框(330)的背面嵌入边框(330)的背面开口内,并用封装胶和螺丝结合成带有腔体的标识壳体。
弱光光伏组件(340):
弱光光伏组件(340)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契合结构固定到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上部及通过粘胶粘合固定在边框(330)的顶面和两侧面。
弱光光伏组件(340)还充当了照度感应器的作用。
蓄电元件(350):
蓄电元件(350)为镍氢蓄电池,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控制电路(36711):
控制电路(36711)由充放电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互补供电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控制弱光光伏组件(340)对蓄电元件(350)充电和控制蓄电元件(350)放电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激发光源(360)以10min的周期和1%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390)余辉发光的功能。
互补供电控制电路具有在供电器件之间自动切换供电的功能,即当蓄电元件(350)的容量低于10%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3100)供电,当蓄电元件(350)的容量高于10%时,自动切回到蓄电元件(350)供电。
激发光源(381)(382):
激发光源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由(381)(382)两部分组成。
其中,(381)为SMD封装的贴片式紫光LED,排列成直线焊接到条形铝基线路板上,并通过透明胶或导光胶固定到(382)的两侧。
(382)为PMMA长方形导光板。
长余辉发光体(390):
长余辉发光体(390)由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312)的镂空区域内固化而成。
备用蓄电元件(3100):
备用蓄电元件(3100)为干电池,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反射层(3140):
反射层(3140)为长方形白色反光板,通过透明胶或导光胶粘合固定在(382)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立面式应急逃生标识,能在室内等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通过在边框上设置弱光光伏器件,从而具有更大的设置面积和发电能力,并以弱光光伏器件充当照度感应器感应环境照度控制电路的开启和关闭,即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50LX时(50LX为弱光光伏器件能够正常发电的最低照度)由控制电路控制下紫光LED以10min的周期和1%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不小于50LX时断开电路,在保证50mcd/m2的最低余辉亮度的前提下,延长了发光时长,及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和在无电或器件损坏情况下依靠余辉发光提供应急诱导指示的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免维护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四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立面式消防应急指示标识,包括面板层(411)(412)、底板(420)、边框(430)、弱光光伏组件(440)、蓄电元件(450)、控制电路(46711)、激发光源(480)、长余辉发光体(490)、备用蓄电元件(4100),如图5所示。
面板层(411)(412):
面板层由(411)(412)两部分组成。
其中,(411)为长方形透明玻璃保护面盖。
(412)为透明PC材质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带有镂空逃生图案的透光面板。
底板(420):
底板(42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底板。
边框(430):
边框(43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边框。
边框(430)上还设有控制开关和自检开关,控制开关可以开启或关闭电路,自检开关可以自我检验设备故障并发出警告,控制开关和自检开关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46711)相连。
面板层(412)、(411)依次从边框(430)的正面嵌入边框(430)的正面开口内,底板(420)从边框(430)的背面嵌入边框(430)的背面开口内,并用封装胶和螺丝结合成带有腔体的标识壳体。
弱光光伏组件(440):
弱光光伏组件(440)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契合结构固定到所述标识壳体腔体的四周及通过粘胶粘合固定在边框(330)的顶面和两侧面。
蓄电元件(450):
蓄电元件(450)为镍氢蓄电池,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控制电路(46711):
控制电路(46711)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由充放电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互补供电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控制弱光光伏组件(440)对蓄电元件(450)充电和控制蓄电元件(450)放电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具有时控发光功能,即控制激发光源(480)在早上6点到晚上6点不发光,在晚上6点到11点以15min的周期和1.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490)余辉发光,在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以20s的周期和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490)余辉发光。
互补供电控制电路具有在供电器件之间自动切换的功能,即当蓄电元件(450)的容量低于5%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4100)供电,当蓄电元件(450)的容量高于5%时,自动切回到蓄电元件(450)供电。
激发光源(480):
激发光源(48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紫光LED,排列成阵列焊接到长方形铝基线路板上,并通过透明胶或导光胶固定到位于长余辉发光体(490)的底面上。
长余辉发光体(490):
长余辉发光体(490)由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412)的镂空区域内固化而成。
备用蓄电元件(4100):
备用蓄电元件(4100)为干电池,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立面式消防应急指示标识,能在室内等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并通过在边框上设置弱光光伏器件,从而具有更大的设置面积和发电能力,通过控制电路时控发光,降低了功耗,在维持30LX的最低余辉亮度的基础上,延长了发光时长,及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和在无电或器件损坏情况下依靠余辉发光提供应急诱导指示的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免维护、智能发光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五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分体式应急指示标识,包括面板层(511)(512)、底板(520)、边框(530)、弱光光伏组件(540)、蓄电元件(550)、控制电路(56711)、激发光源(580)、长余辉发光体(590)、备用蓄电元件(5100),如图6所示。
面板层(511)(512):
面板层由(511)(512)两部分组成。
其中,(511)为长方形透明玻璃保护面盖。
(512)为透明PC材质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带有镂空逃生图案的透光面板。
底板(520):
底板(52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底板。
边框(530):
边框(53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边框。
面板层(512)、(511)依次从边框(530)的正面嵌入边框(530)的正面开口内,底板(520)从边框(530)的背面嵌入边框(530)的背面开口内,并用封装胶和螺丝结合成带有腔体的标识壳体。标识壳体的左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开关和自检开关,控制开关能开启或关闭电路,自检开关能自我检测设备故障并发出警告。控制面板的下方设有带有盖板的电池槽。
弱光光伏组件(540):
弱光光伏组件(540)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设在所述标识壳体外,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56711)相连。
弱光光伏组件(540)还充当了照度感应器的作用。
蓄电元件(550):
蓄电元件(550)为镍氢蓄电池,安装在电池槽内。
控制电路(56711):
控制电路(56711)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由充放电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互补供电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控制弱光光伏组件(540)对蓄电元件(550)充电和控制蓄电元件(550)放电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激发光源(580)以20s的周期和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590)余辉发光的功能。
互补供电控制电路具有在供电器件之间自动切换的功能,即当蓄电元件(550)的容量低于6%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5100)供电,当蓄电元件(550)的容量高于6%时,自动切回到蓄电元件(550)供电。
激发光源(580):
激发光源(58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蓝光LED,排列成阵列焊接到长方形铝基线路板上,并通过透明胶或导光胶固定到位于长余辉发光体(590)的底面上。
长余辉发光体(590):
长余辉发光体(590)由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512)的镂空区域内固化而成。
备用蓄电元件(5100):
备用蓄电元件(5100)为干电池,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分体式应急指示标识,能在室内等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并以弱光光伏器件充当照度感应器感应环境照度控制电路的开启和关闭,即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40LX时(40LX为弱光光伏器件能够正常发电的最低照度)由控制电路控制下蓝光LED以20s的周期和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不小于40LX时断开电路,在保证80mcd/m2的最低余辉亮度的前提下,延长了发光时长,及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和在无电或器件损坏情况下依靠余辉发光提供应急诱导指示的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六
一种强光弱光光伏互补长余辉分体式发光标识,包括面板层(611)(612)、底板(620)、边框(630)、弱光光伏组件(640)、蓄电元件(650)、控制电路(66711)、激发光源(680)、长余辉发光体(690)、备用蓄电元件(6100)、强光光伏组件(6130),如图7所示。
面板层(611)(612):
面板层由(611)(612)两部分组成。
其中,(611)为长方形透明玻璃保护面盖。
(612)为透明PC材质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带有镂空逃生图案的透光面板。
底板(620):
底板(62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底板。
边框(630):
边框(630)为ABS塑料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长方形边框。
面板层(612)、(611)依次从边框(630)的正面嵌入边框(630)的正面开口内,底板(620)从边框(630)的背面嵌入边框(630)的背面开口内,并用封装胶和螺丝结合成带有腔体的标识壳体。标识壳体的左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开关和自检开关,控制开关能开启或关闭电路,自检开关能自我检测设备故障并发出警告。控制面板的下方设有带有盖板的电池槽。
弱光光伏组件(640):
弱光光伏组件(640)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设在所述标识壳体外,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66711)相连。
弱光光伏组件(640)还充当了照度感应器的作用。
蓄电元件(650):
蓄电元件(650)为镍氢蓄电池,安装在电池槽内。
控制电路(66711):
控制电路(66711)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由充放电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互补供电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控制弱光光伏组件(640)和强光光伏组件(6130)对蓄电元件(650)充电和控制蓄电元件(650)放电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激发光源(680)以20s的周期和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690)余辉发光的功能。
互补供电控制电路具有在供电器件之间自动切换的功能,即当蓄电元件(650)的容量低于3%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6100)供电,当蓄电元件(650)的容量高于3%时,自动切回到蓄电元件(650)供电。
激发光源(680):
激发光源(68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蓝光LED,排列成阵列焊接到长方形铝基线路板上,并通过透明胶或导光胶固定到位于长余辉发光体(690)的底面上。
长余辉发光体(690):
长余辉发光体(690)由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612)的镂空区域内固化而成。
备用蓄电元件(6100):
备用蓄电元件(6100)为干电池,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强光光伏组件(6130):
强光光伏组件(6130)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设在所述标识壳体外,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66711)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光弱光光伏互补长余辉分体式发光标识,既能在室内等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也能在高照度场所依靠强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并以弱光光伏器件充当照度感应器感应环境照度控制电路的开启和关闭,即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60LX时(60LX为弱光光伏器件能够正常发电的最低照度)由控制电路控制下蓝光LED以20s的周期和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不小于60LX时断开电路,在保证50mcd/m2的最低余辉亮度的前提下,延长了发光时长,及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和在无电或器件损坏情况下依靠余辉发光提供应急诱导指示的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免维护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七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指示标识,包括面板层、底板)、边框(730)、弱光光伏组件(740)、蓄电元件、控制电路、激发光源、长余辉发光体(790)、备用蓄电元件,如图8所示。
面板层:
面板层由两部分组成。
其中的一部分(710)为ABS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面壳。(710)的右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分别设有控制开关、自检开关、控制屏幕。
另一部分由导光板(780)充当。
边框:
边框为由ABS树脂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边框。
底板:
底板为铝合金材质的底板。
(710)通过契合结构与底板结合成带有腔体的标识壳体。边框嵌入标识壳体左右两侧的开口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及封装胶封。标识壳体的顶部设有悬挂用的挂环。
弱光光伏组件(740):
弱光光伏组件(740)为太阳能薄膜,通过粘胶粘合在标识壳体的正面、顶面和背面,并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76711)相连。
弱光光伏组件(740)还充当了照度感应器的作用。
蓄电元件:
蓄电元件为锂电池,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76711)相连,安装在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控制电路(76711):
控制电路(76711)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由充放电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互补供电控制电路三部分组成。
其中,充放电控制电路具有控制弱光光伏组件(740)对蓄电元件(650)充电和控制蓄电元件放电的功能。
驱动控制电路具有控制激发光源以20s的周期和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790)余辉发光的功能。
互补供电控制电路具有在供电器件之间自动切换的功能,即当蓄电元件的容量低于3%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当蓄电元件的容量高于3%时,自动切回到蓄电元件供电。
激发光源:
激发光源由两部分组成。
其中的一部分为SMD封装的贴片式蓝光LED,焊接到条形PCB板上。通过透光胶粘合固定在(790)的顶部。
另一部分(780)为带有镂空文字“EXIT”的长方形导光板。
蓝光LED通过透光胶粘合固定在导光板的顶部,再将LED和导光板结合成的整体从标识壳体的下方嵌入封装壳体底部的开口内并通过螺丝固定。
长余辉发光体(790):
长余辉发光体(790)由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790)的镂空区域内固化而成。
备用蓄电元件:
备用蓄电元件为干电池,固定在所述标识壳体的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指示标识,能在室内等低照度场所依靠弱光光伏组件自我发电,通过在标识壳体的正面、顶面和背面设置弱光光伏器件,从而具有更大的设置面积和发电能力;并以弱光光伏器件充当照度感应器感应环境照度控制电路的开启和关闭,即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50LX时(50LX为弱光光伏器件能够正常发电的最低照度)由控制电路控制下蓝光LED以20s的周期和5%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感应到环境照度不小于50LX时断开电路,在保证80mcd/m2的最低余辉亮度的前提下,延长了发光时长,并在持续发光时间的前提下,保证一定余辉亮度,及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备用蓄电元件供电和在无电或器件损坏情况下依靠余辉发光提供应急诱导指示的功能,具有安装方便、安装使用成本低、免维护、智能发光等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或变形、组合或叠加、等同替换等,或者将本技术应用于相关和类似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包括面板层(1)、底板(2)、边框(3)、弱光光伏组件(4)、蓄电元件(5)、充放电控制电路(6)、驱动控制电路(7)、激发光源(8)、长余辉发光体(9),所述的面板层(1)、底板(2)、边框(3)结合在一起形成带有容置腔体的标识壳体,弱光光伏组件(4)、蓄电元件(5)、充放电控制电路(6)、驱动控制电路(7)、激发光源(8)、长余辉发光体(9)设在标识壳体上或标识壳体的容置腔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层(1)上或面板层(1)的下方设有长余辉发光体(9);长余辉发光体(9)的上方或四周或下方设有激发光源(8);上述的激发光源(8)通过线路连有驱动控制电路(7),上述的驱动控制电路(7)通过线路连有充放电控制电路(6),上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通过线路分别连有蓄电元件(5)、弱光光伏组件(4)和照度传感器,所述的弱光光伏组件(4)设在面板层(1)或边框(3)上或标识壳体的周围;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为具有通过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照度来自动控制蓄电元件(5)充放电功能的控制电路;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7)为具有控制并驱动激发光源(8)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9)余辉发光的功能的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壳体的腔体内还设有备用蓄电元件(10)和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所述的备用蓄电元件(10)通过线路与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相连,互补供电控制电路(11)为具有控制蓄电元件(5)和备用蓄电元件(10)互补供电功能的控制电路,并通过线路与充放电控制电路(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还连有红外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则所述的红外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和标识内的照度传感器分别连有具有不同响应优先级别来关闭或开启驱动电路、或、对应控制不同发光模式的功能的驱动控制电路(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层(1)上设有控制开关或控制屏,或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连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为具有开启或关闭电路的功能的控制开关;或,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为内置有发光模式参数的控制电路,此时,所述的控制开关为具有通过参数选择转换长余辉发光标识的发光模式的功能的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屏为具有显示长余辉发光标识的工作状态功能的控制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层(1)上设有自检开关,所述的自检开关为具有开启或关闭自检功能并连有报警装置的开关,所述的自检功能为自我检测电路故障的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放电控制电路(6)还连有普通光源(12),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7)为具有控制激发光源(8)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9)发光的功能,并同时控制普通光源(12)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或以一定的周期并以相对高发光亮度和相对低发光亮度频闪发光的功能的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层(1)或边框(3)上或标识壳体的周围还设有强光光伏组件(13),所述的强光光伏组件(13)通过线路分别与蓄电元件(5)和充放电控制电路(6)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弱光光伏组件(4)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发光源(8)为点光源、面光源或面阵光源,或,激发光源(8)为排列成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的LED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体(9)为点状或/和点阵状或/和块状分布的长余辉发光体,或,长余辉发光体(9)为构成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的长余辉发光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7)为具有无线接收或发射功能、或具有时控功能、或具有按时序分组供电功能的控制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标识上设有构成图案或符号或文字的逆反射体。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光源(12)为点光源、面光源或面阵光源,或,普通光源(12)为排列成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的LED光源。
CN201721725311.XU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Active CN207503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5311.XU CN207503588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PCT/CN2018/120224 WO2019114683A1 (zh) 2017-12-13 2018-12-11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5311.XU CN207503588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3588U true CN207503588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8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25311.XU Active CN207503588U (zh) 2017-12-13 2017-12-13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3588U (zh)
WO (1) WO201911468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4683A1 (zh) * 2017-12-13 2019-06-20 方显峰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CN110060606A (zh) * 2019-05-28 2019-07-26 阳志文 电子地面路标
CN110556908A (zh) * 2019-09-16 2019-12-10 密码精灵有限公司 自适应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9383A1 (en) * 2009-04-27 2010-10-28 Nifenecker Eugene 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controller
CN201947004U (zh) * 2010-12-21 2011-08-24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 无线传感器供电的弱光伏电池模块
CN202118766U (zh) * 2011-05-17 2012-01-18 陈桂兰 一种防眩光太阳能led草坪灯
CN105717959A (zh) * 2014-08-02 2016-06-29 浙江明辉发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发光系统及其激发方法
CN106871062A (zh) * 2017-04-07 2017-06-20 浙江明辉发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太阳能道钉灯
CN207503588U (zh) * 2017-12-13 2018-06-15 方显峰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14683A1 (zh) * 2017-12-13 2019-06-20 方显峰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CN110060606A (zh) * 2019-05-28 2019-07-26 阳志文 电子地面路标
CN110556908A (zh) * 2019-09-16 2019-12-10 密码精灵有限公司 自适应光伏充电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14683A1 (zh)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1745Y (zh) 自动调节式太阳能led路灯
CN207503588U (zh) 一种弱光光伏长余辉发光标识
CN207926518U (zh) 一种风能长余辉发光装置
CN104199496A (zh)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发光系统及其激发方法
CN108173511A (zh) 一种风能长余辉发光装置
CN101493202B (zh) 一种亮度可调的发光指示牌
CN201286361Y (zh) 太阳能安全警示服装
CN208486191U (zh) 一种带有电动清洁装置的发光反光标识
WO2018184416A1 (zh) 一种带有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太阳能道钉灯
AU2008101181A4 (en) Solar powered LED street lamp with automatic light control
CN201061183Y (zh) 太阳能led光源专用控制器
CN201050726Y (zh) 一种太阳能灯
CN207503583U (zh) 一种带有激发源的长余辉发光标识
CN204901621U (zh) 太阳能、市电互补智能led航空障碍灯
CN201373310Y (zh) 一种亮度可调的发光指示牌
CN106439704A (zh) 一种悬挂式透明指示灯
CN202688815U (zh) 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太阳能砖
CN105717959A (zh)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发光系统及其激发方法
CN201406959Y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遥控led艺术门
CN101039043A (zh) 太阳能照明应急系统
CN201397637Y (zh) 一种自动温控的发光指示牌
CN207065413U (zh) 一种光伏长余辉地砖灯
CN201944759U (zh) 一种新型的大功率led太阳能彩色草坪灯
CN112837634A (zh) 夜间自发光光伏信息显示牌
CN217302518U (zh) 一种基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一体化亮化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Changhui Traffic Safety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Fang Xianfeng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1810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weak photovoltaic long afterglow luminescent mark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