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0168U - 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 - Google Patents
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80168U CN207480168U CN201721633745.7U CN201721633745U CN207480168U CN 207480168 U CN207480168 U CN 207480168U CN 201721633745 U CN201721633745 U CN 201721633745U CN 207480168 U CN207480168 U CN 207480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lamping device
- elevating lever
- cutting clamping
- rack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夹具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切削夹持装置包括支架本体、驱动机构、升降杆和至少两个同步杆;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本体的上端部,并与升降杆的第一端相连接,升降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压板;同步杆的一端与支架本体的上端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且同步杆分别相对升降杆对称设置。本方案中,同步杆的设置,确定了升降过程中压板的平整度,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的倾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夹具及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升降类夹头受限于精度和刚度问题,在升降过程中容易倾斜,当夹持的原件尺寸较大,且与夹具接触的位置较偏时,夹具会出现小幅的倾斜,当看起来已经夹持稳定时,实际依然容易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夹持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切削夹持装置的切削机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包括支架本体、驱动机构、升降杆和至少两个同步杆;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部,并与所述升降杆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压板;
所述同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同步杆分别相对所述升降杆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压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和同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这样可以使第一板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硬板,第二板可以为软质材料制成的软板,这样可以避免在夹持型材时对型材的损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的厚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板的厚度小于第一板的厚度,这样可以节省压板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防护层。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板的下板面设置有防护层,防护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保护夹持的型材,防护层可以是耐磨的软垫层,还可以是带软毛的垫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一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板和第一板通过粘接连接,连接方便简单,便于操作,同时,也便于第二板的维修和更换,提高了维修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升降杆和同步杆相滑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板的设置增加了升降杆和同步杆与支架本体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杆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本体相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同步杆通过轴承与支架本体滑动连接,降低了同步杆与支架本体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少了同步杆与支架本体之间的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压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压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增加了压板的接触面积和平整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进行对升降杆的驱动,当然,也可以选择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切削机床,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
所述切削夹持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切削夹持装置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切削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间隙,切刀能够在所述间隙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切削机床,设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因此具有第一方面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本体的上端部,并与升降杆的第一端相连接,升降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压板,同步杆的一端与支架本体的上端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且同步杆分别相对升降杆对称设置,同步杆的设置,确定了升降过程中压板的平整度,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的倾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削机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驱动机构;20-支架本体;21-支撑板;30-升降杆;40-同步杆;
50-压板;51-第一板;52-第二板;53-防护层;100-切削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切削机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100,包括支架本体20、驱动机构10、升降杆30和至少两个同步杆40;
所述驱动机构10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20的上端部,并与所述升降杆30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杆30的第二端连接有压板50;
所述同步杆40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20的上端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50固定连接,且所述同步杆40分别相对所述升降杆30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压板50包括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所述升降杆30的第二端和同步杆40分别与所述第一板51相连接,所述第二板52与所述第一板51相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压板50包括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这样可以使第一板5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硬板,第二板52可以为软质材料制成的软板,这样可以避免在夹持型材时对型材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板5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51的厚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板52的厚度小于第一板51的厚度,这样可以节省压板50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板52的下板面上设置有防护层53。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板52的下板面设置有防护层53,防护层53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保护夹持的型材,防护层53可以是耐磨的软垫层,还可以是带软毛的垫层。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52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一板51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板52和第一板51通过粘接连接,连接方便简单,便于操作,同时,也便于第二板52的维修和更换,提高了维修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本体20的下端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升降杆30和同步杆40相滑动连接的支撑板21,所述压板50位于所述支撑板21的下方。
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板21的设置增加了升降杆30和同步杆40与支架本体20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杆40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本体20相滑动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同步杆40通过轴承与支架本体20滑动连接,降低了同步杆40与支架本体20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少了同步杆40与支架本体20之间的磨损,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50为长方形板状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压板50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增加了压板50的接触面积和平整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10为气缸或液压缸。
在该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10为气缸或液压缸进行对升降杆30的驱动,当然,也可以选择电机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具体地,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20的上端部,并与所述升降杆30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杆30的第二端连接有压板50;
所述同步杆40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20的上端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50固定连接,且4个同步杆40分别相对所述升降杆30对称设置,也就是升降杆30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两个同步杆40,压板50包括第一板51和第二板52,这样可以使第一板51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硬板,第二板52可以为软质材料制成的软板,第二板5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51的厚度,支架本体20的下端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升降杆30和同步杆40相滑动连接的支撑板21,所述压板50位于所述支撑板21的下方,每个同步杆40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本体20相滑动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切削机床,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100;
所述切削夹持装置10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切削夹持装置100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切削夹持装置100之间设置有间隙,切刀能够在所述间隙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切削机床,设置有实施例一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因此具有实施例一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具体而言,现有的升降类夹头受限于精度和刚度问题,在升降过程中容易倾斜,当夹持的原件尺寸较大,且与夹具接触的位置较偏时,夹具会出现小幅的倾斜,当看起来已经夹持稳定时,实际依然容易晃动,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削夹持装置,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本体的上端部,并与升降杆的第一端相连接,升降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压板,同步杆的一端与支架本体的上端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且同步杆分别相对升降杆对称设置,同步杆的设置,确定了升降过程中压板的平整度,避免了在夹持过程中的倾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驱动机构、升降杆和至少两个同步杆;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部,并与所述升降杆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连接有压板;
所述同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同步杆分别相对所述升降杆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升降杆的第二端和同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防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板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所述第一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本体的下端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升降杆和同步杆相滑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杆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本体相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
10.一种切削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削夹持装置;
所述切削夹持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切削夹持装置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切削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间隙,切刀能够在所述间隙内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33745.7U CN207480168U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633745.7U CN207480168U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80168U true CN207480168U (zh) | 2018-06-12 |
Family
ID=62472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633745.7U Active CN207480168U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80168U (zh) |
-
2017
- 2017-11-29 CN CN201721633745.7U patent/CN2074801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39475U (zh) | 一种龙门式单缸剪切机 | |
CN207480168U (zh) | 切削夹持装置及切削机床 | |
CN203141994U (zh) | 晶圆贴膜设备及其拉膜裁切机构 | |
CN107472963A (zh) | 一种分条机的拼接机构 | |
CN204339855U (zh) | 一种隔断式滚刀 | |
CN210316171U (zh) | 一种蜂窝板吊顶安装结构 | |
CN216229792U (zh) | 膜材的双刀裁切装置 | |
CN201960440U (zh) | 新型抛光装置 | |
CN102189563B (zh) | 一种汽车后搁物板切割定位工装总成 | |
CN208961270U (zh) | 一种龙门式激光切割机切割平台 | |
CN209665502U (zh) | 一种多层板切割装置 | |
CN202861108U (zh) | 铸造铁垫板切边装置 | |
CN210452875U (zh) |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新型切书机 | |
CN203156200U (zh) | 火焰切割防变形装置 | |
CN201863019U (zh) | 一种角钢的机械加工夹装 | |
CN104354172B (zh) | 一种用于切割墙面贴片基板的切片装置 | |
CN208053309U (zh) | 汽车变速箱维修线 | |
CN203140985U (zh) | 两用激光切割机 | |
CN208150336U (zh) | 一种焊带搬运中转系统 | |
CN216152609U (zh) | 一种多层板的边角修理机 | |
CN102950398A (zh) | 一种电梯安全钳的焊接装置 | |
CN204583995U (zh) | 一种冲孔装置 | |
CN204772660U (zh) | 照片切割器 | |
CN104723044B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模块的框架制作工艺 | |
CN102700139A (zh) | 双履带机侧向封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