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7092U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 Google Patents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47092U CN207447092U CN201721592120.0U CN201721592120U CN207447092U CN 207447092 U CN207447092 U CN 207447092U CN 201721592120 U CN201721592120 U CN 201721592120U CN 207447092 U CN207447092 U CN 2074470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ss portion
- draw ring
- protrusion
- punching
- eas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通过在下模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并在上模设有对应与下模配合作用的第一冲孔凸部、第一压型凸部、第二冲孔凸部、第一切边凸部、第一整形凸部、第一翻边凸部、第二整形凸部使易拉瓶盖拉环坯料从下模进料口传送至出料口时,依序完成一次冲孔、压型、二次冲孔、切边、一次整形、一次翻边和二次整形的处理,不仅简单高效,而且能够节约模具成本,使得一套模具即可完成大部分的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加工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瓶盖拉环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是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背景技术
易拉瓶盖作为常见的饮料封口装置,通常为了便于饮用者开启,生产厂家会在易拉瓶盖上设置拉环来辅助瓶盖的开启,以便于饮用者无需借助工具即可完成饮料的开瓶,然而由于易拉盖的拉环通常具有锋利的切边轮廓,因此需要在进行加工时对其进行铆边翻折,以使得切边不会在饮用者开启时划伤其手部,而通常的铆边工序大多为通过多套模具进行配合实现,即为不便利和效率较低,因此存在一定的产能局限,制约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可靠、加工效率高和节约成本的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用于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冲压,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包括用于与瓶盖铆接的铆接部和拉环部,所述的拉环部与铆接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拉环部的切边轮廓边缘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铆接部的两侧切边轮廓边缘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为冲压凹模且设有位置相对并用于易拉瓶盖拉环坯料送入和输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下模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序设有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所述的上模为冲压凸模,其包括:
用于与第一冲孔凹部相配合作用对易拉瓶盖拉环坯料冲压出拉环部与铆接部之间间隙的第一冲孔凸部;
用于与第一压型凹部相配合作用以形成铆接部的铆接轮廓的第一压型凸部;
用于与第一冲孔凹部相配合作用对铆接轮廓进行冲压出铆接孔的第一冲孔凸部;
用于与第一切边凹部相配合作用以形成拉环部和铆接部外周切边轮廓的第一切边凸部;
用于与第一整形凹部相配合作用将拉环部沿远离易拉瓶盖拉环坯料表面方向偏移的第一整形凸部;
用于与第一翻边凹部相配合作用以形成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第一翻边凸部;
用于与第一整形凹部相配合将铆接部沿远离易拉瓶盖坯料表面方向偏移的第二整形凸部。
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上方固定有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对应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位置设有供第一冲孔凸部、第一压型凸部、第二冲孔凸部、第一切边凸部、第一整形凸部、第一翻边凸部、第二整形凸部穿过的导向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板与下模上端形成供易拉瓶盖拉环坯料通过的进料腔。
进一步,所述下模上端面的四个边角上设有导向套,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对应导向套设有与导向套配合套设连接的导向杆。
进一步,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对应导向套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对应第一限位块位置设有下端面与第一限位块上端面相抵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的下模上对应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位置一侧均设有定位盲孔,所述的上模对应定位盲孔位置设有与其配合的定位丝杆。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的成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呈条状的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一端由下模的进料口输入,从其出料口引出并由一牵引装置进行周期性牵引;
(2)所述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一端由出料口引出时,通过上模下压对易拉瓶盖坯料进行第一次冲压,使易拉瓶盖拉环坯料被冲压出拉环部与铆接部之间间隙;
(3)所述的上模完成一次冲压后进行上升,此时牵引装置继续牵引易拉瓶盖坯料沿出料口方向移动并与第一压型凹部上下对正,继而上模再次下压,使第一压型凹部与第一压型凸部配合作用以形成铆接部的铆接轮廓后,然后上模上升,以此规律将易拉瓶盖拉环坯料依序经过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以此依序对易拉瓶盖拉环坯料进行冲压出铆接孔、形成拉环部和铆接部外周切边轮廓、将拉环部沿远离易拉瓶盖拉环坯料表面方向偏移、形成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和将铆接部沿远离易拉瓶盖坯料表面方向偏移。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下模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并在上模设有对应与下模配合作用的第一冲孔凸部、第一压型凸部、第二冲孔凸部、第一切边凸部、第一整形凸部、第一翻边凸部、第二整形凸部使易拉瓶盖拉环坯料从下模进料口传送至出料口时,依序完成一次冲孔、压型、二次冲孔、切边、一次整形、一次翻边和二次整形的处理,不仅简单高效,而且能够节约模具成本,使得一套模具即可完成大部分的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加工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下模结构简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上模结构简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上模和下模的局部配合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在冲压处理时,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结构状态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用于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的冲压,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包括用于与瓶盖铆接的铆接部35和拉环部36,所述的拉环部36与铆接部35之间留有间隙33,所述拉环部36的切边轮廓边缘设有第一折弯部361,所述铆接部35的两侧切边轮廓边缘设有第二折弯部351,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2和下模1,所述的下模1为冲压凹模且设有位置相对并用于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送入和输出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的下模1沿其进料口11至出料口12方向依序设有第一冲孔凹部151、第一压型凹部152、第二冲孔凹部153、第一切边凹部154、第一整形凹部155、第一翻边凹部156、第二整形凹部158,所述的上模为冲压凸模,其包括:
用于与第一冲孔凹部151相配合作用对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冲压出拉环部36与铆接部35之间间隙33的第一冲孔凸部231;
用于与第一压型凹部152相配合作用以形成铆接部35的铆接轮廓34的第一压型凸部232;
用于与第一冲孔凹部153相配合作用对铆接轮廓34进行冲压出铆接孔341的第一冲孔凸部233;
用于与第一切边凹部154相配合作用以形成拉环部36和铆接部35外周切边轮廓的第一切边凸部234;
用于与第一整形凹部155相配合作用将拉环部26沿远离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表面方向偏移的第一整形凸部235;
用于与第一翻边凹部156相配合作用以形成第一折弯部361和第二折弯部351的第一翻边凸部236;
用于与第一整形凹部158相配合将铆接部35沿远离易拉瓶盖坯料3表面方向偏移的第二整形凸部238。
为了提高第一折弯部521和第二折弯部531的翻边效果,所述下模1的第一翻边凹部156与第一整形凹部158之间还设有第二翻边凹部157,所述上模2的第一翻边凸部236与第一整形凸部238之间还设有第二翻边凹部237;
进一步,所述下模1的上方固定有导向板17,所述的导向板17对应第一冲孔凹部151、第一压型凹部152、第二冲孔凹部153、第一切边凹部154、第一整形凹部155、第一翻边凹部156、第二整形凹部158位置设有供第一冲孔凸部231、第一压型凸部232、第二冲孔凸部233、第一切边凸部234、第一整形凸部235、第一翻边凸部236、第二整形凸部238穿过的导向通孔,优选的,所述的导向板17与下模1上端形成供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通过的进料腔16。
进一步,所述下模1上端面的四个边角上设有导向套13,所述上模2的下端面对应导向套13设有与导向套13配合套设连接的导向杆21。
进一步,所述下模1的上端面对应导向套13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14,所述上模2的下端面对应第一限位块14位置设有下端面与第一限位块14上端面相抵配合的第二限位块22。
进一步,所述的下模上对应第一冲孔凹部151、第一压型凹部152、第二冲孔凹部153、第一切边凹部154、第一整形凹部155、第一翻边凹部156、第二整形凹部158位置一侧均设有定位盲孔,所述的上模对应定位盲孔位置设有与其配合的定位丝杆,并且所述的易拉盖拉环坯料上具有被定位丝杆和定位盲孔冲压出的定位通孔31。
另外,所述下模1的第一冲孔凹部151包括第一冲孔凹部Ⅰ1511和第一冲孔凹部Ⅱ1512,所述的上模2的第一冲孔凸部231包括与第一冲孔凹部Ⅰ1511配合作用形成拉环部边缘与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连接的连接条的第一冲孔凸部Ⅰ2311和与第一冲孔凹部Ⅱ1512配合形成拉环部35与铆接部36之间间隙33的第一冲孔凸部Ⅱ2312。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的成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呈条状的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的一端由下模1的进料口11输入,从其出料口12引出并由一牵引装置进行周期性牵引;
(2)所述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的一端由出料口12引出时,通过上模2下压对易拉瓶盖坯料3进行第一次冲压,使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被冲压出拉环部35与铆接部36之间间隙33;
(3)所述的上模2完成一次冲压后进行上升,此时牵引装置继续牵引易拉瓶盖坯料3沿出料口12方向移动并与第一压型凹部152上下对正,继而上模2再次下压,使第一压型凹部152与第一压型凸部232配合作用以形成铆接部36的铆接轮廓24后,然后上模2上升,以此规律将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依序经过第二冲孔凹部153、第一切边凹部154、第一整形凹部155、第一翻边凹部156、第二整形凹部158以此依序对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进行冲压出铆接孔341、形成拉环部35和铆接部36外周切边轮廓、将拉环部35沿远离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表面方向偏移、形成第一折弯部361和第二折弯部351和将铆接部36沿远离易拉瓶盖坯料3表面方向偏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下模1沿其进料口11至出料口12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冲孔凹部151、第一压型凹部152、第二冲孔凹部153、第一切边凹部154、第一整形凹部155、第一翻边凹部156、第二整形凹部158,并在上模2设有对应与下模配合作用的第一冲孔凸部231、第一压型凸部232、第二冲孔凸部233、第一切边凸部234、第一整形凸部235、第一翻边凸部236、第二整形凸部238使易拉瓶盖拉环坯料3从下模1进料口11传送至出料口12时,依序完成一次冲孔、压型、二次冲孔、切边、一次整形、一次翻边和二次整形的处理,即如图4所示,不仅简单高效,而且能够节约模具成本,使得一套模具即可完成大部分的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加工处理。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用于易拉瓶盖拉环坯料的冲压,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包括用于与瓶盖铆接的铆接部和拉环部,所述的拉环部与铆接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拉环部的切边轮廓边缘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铆接部的两侧切边轮廓边缘设有第二折弯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为冲压凹模且设有位置相对并用于易拉瓶盖拉环坯料送入和输出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下模沿其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序设有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所述的上模为冲压凸模,其包括:
用于与第一冲孔凹部相配合作用对易拉瓶盖拉环坯料冲压出拉环部与铆接部之间间隙的第一冲孔凸部;
用于与第一压型凹部相配合作用以形成铆接部的铆接轮廓的第一压型凸部;
用于与第一冲孔凹部相配合作用对铆接轮廓进行冲压出铆接孔的第一冲孔凸部;
用于与第一切边凹部相配合作用以形成拉环部和铆接部外周切边轮廓的第一切边凸部;
用于与第一整形凹部相配合作用将拉环部沿远离易拉瓶盖拉环坯料表面方向偏移的第一整形凸部;
用于与第一翻边凹部相配合作用以形成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的第一翻边凸部;
用于与第一整形凹部相配合将铆接部沿远离易拉瓶盖坯料表面方向偏移的第二整形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方固定有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对应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位置设有供第一冲孔凸部、第一压型凸部、第二冲孔凸部、第一切边凸部、第一整形凸部、第一翻边凸部、第二整形凸部穿过的导向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板与下模上端形成供易拉瓶盖拉环坯料通过的进料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上端面的四个边角上设有导向套,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对应导向套设有与导向套配合套设连接的导向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对应导向套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上模的下端面对应第一限位块位置设有下端面与第一限位块上端面相抵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上对应第一冲孔凹部、第一压型凹部、第二冲孔凹部、第一切边凹部、第一整形凹部、第一翻边凹部、第二整形凹部位置一侧均设有定位盲孔,所述的上模对应定位盲孔位置设有与其配合的定位丝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2120.0U CN207447092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92120.0U CN207447092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47092U true CN207447092U (zh) | 2018-06-05 |
Family
ID=62276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9212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447092U (zh) | 2017-11-24 | 2017-11-24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470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0554A (zh) * | 2017-11-24 | 2018-03-13 | 烟台亿拉得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
2017
- 2017-11-24 CN CN201721592120.0U patent/CN20744709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0554A (zh) * | 2017-11-24 | 2018-03-13 | 烟台亿拉得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04399U (zh) | 一种喇叭盆架冲压级进模具 | |
CN104772394B (zh) | 一种汽车扶手加强左右支架连续模 | |
CN207447092U (zh)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 | |
CN105642751A (zh) | 一种汽车b柱内板拉伸模 | |
CN106111799B (zh) | 一种汽车靠背锁支架连续模 | |
CN206373230U (zh) | 一种手机指纹装饰件冲压模具 | |
CN110900903A (zh) | 一种能够减少碳纤维箱体成型时开口处的毛刺的成型模具 | |
CN105522048A (zh) | 铝制散热板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
CN205629097U (zh) | 反向拉伸盖级进模 | |
CN202701134U (zh) | 一种冲压复合模具 | |
CN211541996U (zh) | 一种能够减少碳纤维箱体成型时开口处的毛刺的成型模具 | |
CN207431059U (zh) | 一种折边翻孔冲压模具 | |
CN207447196U (zh) | 易拉瓶盖自动化一体成型机拉环刀口防锈装置 | |
CN107790554A (zh) | 易拉瓶盖拉环铆边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
CN207288615U (zh) | 下料冲孔翻孔一次成型模具 | |
CN202725824U (zh) | 一种钣金件铆接模具 | |
CN209550407U (zh) | 一种圆环一次成型模具 | |
CN106807835A (zh) | 超精密、超复杂高分断引弧支架冲压工艺及模具 | |
CN204672818U (zh) | 一种级进式全开盖模具 | |
CN204672819U (zh) | 一种级进式易拉盖模具 | |
CN113458252A (zh) | 一种不锈钢排气半壳类冲压件成形工艺及墩边模具 | |
CN206882535U (zh) | 盖产品拉深翻边类级进模 | |
CN206898191U (zh) | 浅筒形件半切翻边类级进模 | |
CN217941602U (zh) | 一种机壳加工用新型冲压模具 | |
CN205587517U (zh) | 摇臂体折弯成形侧冲类级进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0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0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