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7441996U -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1996U
CN207441996U CN201721475903.0U CN201721475903U CN207441996U CN 207441996 U CN207441996 U CN 207441996U CN 201721475903 U CN201721475903 U CN 201721475903U CN 207441996 U CN207441996 U CN 207441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ing
rotation structure
hole
earth stu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59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健
梁超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Nextev Ltd filed Critical NIO Nextev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759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1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1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1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包括:接地螺栓,该接地螺栓用于与车身固接而接地;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一端用于与车辆电器线束相连,另一端套设于该接地螺栓;螺母,用于将该接地端子与该接地螺栓压紧,以使该接地端子接地;防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接地端子的转动,所述防转结构设有第一通孔,使该防转结构套设于该接地螺栓的一部分的外部,并且通过该第一通孔内壁与该接地螺栓相抵靠来阻止该防转结构的转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能有效的防止接地端子转动,并能在一个接地点上连接多个接地端子,并且不需要将接地端子设计成特殊样式,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电器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上,尤其是电动汽车上,配备了大量的电器,而每个电器都需要进行接地。目前的接地形式以各个电器通过线束与车身连接为主,具体为:在车身焊接螺栓,从而该螺栓接地,各个电器的线束设有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套设于接地螺栓上,再用螺母拧紧螺栓,以将接地端子压紧在接地螺栓上,进而实现电器接地。
在利用这种接地装置过程中,在紧固螺母时,容易使接地端子产生转动,从而导致线束断裂。另外,多个接地端子共用接地点时,端子需要设计成特殊样式,结构复杂,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接地端子转动、能容纳多个接地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包括:接地螺栓,所述接地螺栓用于与车身固接而接地;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电器线束相连,另一端套设于所述接地螺栓;螺母,用于将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接地螺栓压紧,以使所述接地端子接地;防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接地端子的转动,所述防转结构设有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防转结构套设于所述接地螺栓的一部分的外部,并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与所述接地螺栓相抵靠来阻止所述防转结构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接地螺栓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接地螺栓的所述正多边形结构的形状相吻合,以在所述防转结构套设于所述接地螺栓时,阻止所述防转结构进行相对于所述接地螺栓的周向转动。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接地螺栓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法兰盘横截面的形状相吻合。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接地螺栓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对应的第一卡扣,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的卡合来阻止所述防转结构沿所述接地螺栓轴向的移动。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法兰盘与所述车身之间具有空隙,形成为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在所述第一卡槽中与所述法兰盘靠近车身一面相抵,以阻止所述防转结构沿所述接地螺栓轴向的移动。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正多边形为八角形。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防转结构还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接地端子的端子限位空间,用于对所述接地端子的以所述接地螺栓为中心的周向转动进行限制。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防转结构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多个凸台沿所述防转结构的周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两所述凸台之间形成有所述端子限位空间。
前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中所述防转结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有第二通孔,以使所述接地螺栓从所述第二通孔中穿出;所述上盖、所述凸台中的一个设有第二卡槽,另一个设有第二卡扣,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凸台的扣合使所述端子限位空间成为孔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包括前述一项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用于车辆电器的接地,并限制接地端子的转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接地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第一通孔和端子限位空间的防转结构,能有效的防止接地端子转动;通过设置防转结构的上盖,能有效防止接地端子掉落;
(2)通过在防转结构上设置多个槽形或孔形的端子限位空间,能容纳多个接地端子,从而一个接地点能与多个端子连接,减少了整车成本;
(3)通过设置防转结构,使整车线束更加整洁;
(4)不需要将接地端子设计成特殊样式,通用性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接地螺栓 20:接地端子
30:螺母 40:防转结构
41:第一通孔 42:端子限位空间
11:螺栓头部 12:螺栓杆部
13:法兰盘 43:第一卡扣
44:凸台 45:上盖
4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主要包括:接地螺栓10、接地端子20、螺母30和防转结构40。其中,接地螺栓10通过与车身连接而接地,接地螺栓10与车身之间可以是固接,如焊接。接地端子20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电器的线束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接地螺栓10,通过螺母30压紧在接地螺栓10上,从而通过接地螺栓10的接地而接地。防转结构40用于限制接地端子20的转动,该防转结构40设有第一通孔41,防转结构40通过该第一通孔41套设于接地螺栓10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第一通孔41内壁与接地螺栓10相抵靠,来阻止防转结构40与接地螺栓10间的周向转动和径向移动。进一步的,防转结构40可设有端子限位空间42,用于容纳接地端子20,并限制接地端子20与防转结构40间的周向转动,从而通过设置于防转结构40的第一通孔41和端子限位空间42的协同配合,对接地端子20的以接地螺栓10为转动中心的周向转动进行了限制。需注意,端子限位空间42并非仅能用于完全阻止接地端子20的周向转动,也可以仅用于限制接地端子20进行周向转动的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螺栓10包括与车身连接的螺栓头部11、设有螺纹的螺栓杆部12,以及位于螺栓头部11、杆部12之间的法兰盘13。接地端子20的一端与电器的线束连接,另一端设有连接孔,通过该连接孔,接地端子20能套设于螺栓杆部12。螺母30套设于螺栓杆部12,并向螺栓头部11方向压紧,以将接地端子20压紧在法兰盘13上。可选的,螺母30与接地端子10之间、接地端子10与法兰盘13之间可放置有垫圈。
可通过选用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的接地螺栓10,并将第一通孔41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与接地螺栓10的正多边形结构的形状相吻合,以实现防转结构40与接地螺栓10之间的卡合。在一些实施例中:
该接地螺栓10包括正棱柱形结构的法兰盘13,横截面呈正多边形。需注意,这里所说的正棱柱并非必须是严格数学意义上的正棱柱,例如,法兰盘13的棱角可以是圆角。该防转结构40为接地圆盘,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的防转结构40本体。防转结构40本体的中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通孔41,第一通孔41横截面的形状为与法兰盘13横截面形状相吻合的正多边形,从而防转结构40能套设于接地螺栓10之外,并阻止防转结构40与接地螺栓10之间进行周向转动和径向移动。可选的,防转结构40本体的轴向长度可以大致等于或略大于螺栓头部11轴向长度与法兰盘13轴向长度之和。
进一步的,前述的正多边形可以为八角形结构,八角形结构比六角形、四角形限制面更多,从而采用八角形的结构能达到更好的防转效果。
需注意,防转结构40的第一通孔41以及接地螺栓10与第一通孔41的配合部分的横截面也可以不是正多边形,而是除圆形之外的任意图形,例如可以是任意的多边形,甚至可以是不规则图形。另外,第一通孔41以及接地螺栓10的配合部分的外形也不限于棱柱形,例如可以是棱台,且该棱台的靠近车身位置的横截面积大于该棱台的远离车身位置的横截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螺栓10还设有第一卡槽,可设置在螺栓头部11或法兰盘13上,同时,第一通孔41的内壁设有对应的第一卡扣43,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扣43的卡合来阻止防转结构40沿接地螺栓10轴向的移动。在一种具体方式中,该第一卡槽包括法兰盘13与车身之间的空隙:螺栓头部11为圆柱形结构,法兰盘13为正棱柱形结构,螺栓头部11的外径小于法兰盘13的外径,使车身、螺栓头部11的外壁和法兰盘13靠近车身一面的外壁形成为第一卡槽;在第一通孔41内壁与该第一卡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扣43,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卡扣43的卡合来阻止防转结构40沿接地螺栓10轴向的移动;事实上,主要是通过第一卡扣43与法兰盘13靠近车身一面相抵,来阻止防转结构40沿接地螺栓10轴向远离车身。
其中,防转结构40的端子限位空间42可以为槽形的,也可以为孔形的。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转结构40为接地圆盘,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的防转结构40本体,防转结构40本体轴向两端具有两个底面,远离车身的底面设有多个凸台44,这些凸台44沿防转结构40的周向间隔排布,两两凸台44之间形成有能够容纳接地端子20的槽形的端子限位空间42。在接地端子20的一端套设于接地螺栓10的杆部时,接地端子20的另一端能从端子限位空间42中穿出,并且端子限位空间42两侧的凸台44能限制接地端子20进行相对于防转结构40的周向转动。在一种具体方式中,凸台44为五个,从而形成五个端子限位空间42。
可选的,防转结构40还可以设有上盖45,上盖45、防转结构40本体分别设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槽,使上盖45扣合在防转结构40本体上,上盖45设有第二通孔46,以使接地螺栓10能从该第二通孔46中穿出。对该第二通孔46的形状不做限制。在一种示例中,防转结构40的凸台44上设有第二卡槽,上盖45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卡扣,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的配合,上盖45能扣合在防转结构40本体上,使槽形的端子限位空间42成为孔形,用于容纳接地端子20、对接地端子20进行限位,还可防止接地端子20的脱落,例如可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接地端子20的掉落。可选的,上盖45的还通过连接带与防转结构40本体固接,例如上盖45与防转结构40本体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以防止上盖45的掉落、遗失。可选的,上盖45外表面可设有数字标识,用于区分各个接地端子20。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用于车辆电器的接地,并能限制接地端子20的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螺栓(10),所述接地螺栓(10)用于与车身固接而接地;
接地端子(20),所述接地端子(20)的一端用于与车辆电器线束相连,另一端套设于所述接地螺栓(10);
螺母(30),用于将所述接地端子(20)与所述接地螺栓(10)压紧,以使所述接地端子(20)接地;
防转结构(40),用于限制所述接地端子(20)的转动,所述防转结构(40)设有第一通孔(4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1)所述防转结构(40)套设于所述接地螺栓(10)的一部分,并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41)内壁与所述接地螺栓(10)相抵靠来阻止所述防转结构(40)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螺栓(10)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
所述第一通孔(41)的至少一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接地螺栓(10)的所述正多边形结构的形状相吻合,以在所述防转结构(40)套设于所述接地螺栓(10)时,阻止所述防转结构(40)进行相对于所述接地螺栓(10)的周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螺栓(10)包括法兰盘(13),所述法兰盘(13)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第一通孔(41)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法兰盘(13)横截面的形状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螺栓(10)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通孔(41)的内壁设有对应的第一卡扣(43),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43)的卡合来阻止所述防转结构(40)沿所述接地螺栓(10)轴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3)与所述车身之间具有空隙,形成为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43)在所述第一卡槽中与所述法兰盘(13)靠近车身一面相抵,以阻止所述防转结构(40)沿所述接地螺栓(10)轴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为八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40)还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接地端子(20)的端子限位空间(42),用于对所述接地端子(20)的以所述接地螺栓(10)为中心的周向转动进行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40)设有多个凸台(44),所述多个凸台(44)沿所述防转结构(40)的周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两所述凸台(44)之间形成有所述端子限位空间(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40)还包括:上盖(45),所述上盖(45)设有第二通孔(46),以使所述接地螺栓(10)从所述第二通孔(46)中穿出;所述上盖(45)、所述凸台(44)中的一个设有第二卡槽,另一个设有第二卡扣,通过所述上盖(45)与所述凸台(44)的扣合使所述端子限位空间(42)成为孔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到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电器接地装置,用于车辆电器的接地,并限制所述接地端子(20)的转动。
CN201721475903.0U 2017-11-07 2017-11-07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Active CN207441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5903.0U CN207441996U (zh) 2017-11-07 2017-11-07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5903.0U CN207441996U (zh) 2017-11-07 2017-11-07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1996U true CN207441996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1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5903.0U Active CN207441996U (zh) 2017-11-07 2017-11-07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19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617A (zh) * 2018-07-18 2018-12-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搭铁端子固定帽
CN110091817A (zh) * 2019-05-08 2019-08-06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集中接地装置以及多点集中接地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7617A (zh) * 2018-07-18 2018-12-18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搭铁端子固定帽
CN110091817A (zh) * 2019-05-08 2019-08-06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集中接地装置以及多点集中接地系统
CN110091817B (zh) * 2019-05-08 2025-07-11 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集中接地装置以及多点集中接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7128B2 (en) Part fitted with fasten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same
US10826240B2 (en) High-voltage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US3340494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US3656083A (en) Electrical safety device
US7494362B2 (en) High current sealed connector plug assembly
CN207441996U (zh) 车辆电器接地装置
US6250975B1 (en) Anti-rotation ground terminal for weld nut
US20150311638A1 (en) Push-on type grounding bushing
US9287637B2 (en) Split bolt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680239B2 (en) Grounding stud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CN104009418A (zh) 裸导线绝缘遮蔽工具及工具组
US5707257A (en) Elliptical battery post and terminal
JP6096420B2 (ja) ロックナット
CN203423322U (zh) 弹出式接插件
KR20140012690A (ko) 전기 전도성 나사 체결 및 이러한 형태의 나사 체결을 위한 특수 부싱
CN104466460B (zh) 接地装置
KR101366118B1 (ko) 배터리 접속용 터미널
CN205533671U (zh) 外螺纹件
CN211062933U (zh) 可360度旋转插座
EP3649702B1 (en) Covering element for an alternator pole
CN208149235U (zh) 一种汽车线束卡扣
US3362006A (en) Electrical wiring device having a resilient body and angularly adjustable angled cord grip
US11239534B2 (en) Compression clamp battery connection system
CN205578465U (zh) 一种盖形螺母
KR101716736B1 (ko) 자동차 배터리 접속단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06

Address after: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Anhui)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02, Bank of America Center, Cecil Harcourt Road, central, Hongkong, China, 12

Patentee before: NIO NEXTEV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601 Building F, Heng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Park, No. 3963 Suso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eilai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Susong Road West and Shenzhen Road North,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lai (Anhui)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