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5044U - 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15044U CN207415044U CN201721540974.4U CN201721540974U CN207415044U CN 207415044 U CN207415044 U CN 207415044U CN 201721540974 U CN201721540974 U CN 201721540974U CN 207415044 U CN207415044 U CN 2074150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ishing
- nut
- driving
- cable insulation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包括第一夹紧装置、驱动丝杆、打磨装置、往复运动导向杆和第二夹紧装置;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分别夹紧需要打磨的电缆两端,驱动丝杆和往复运动导向杆之间相互平行,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之间,打磨装置上设置打磨驱动螺母和打磨导向筒,并分别与驱动丝杆和往复运动导向杆装配,打磨装置上设有围绕电缆绝缘层外壁进行旋转打磨的打磨头;打磨装置上还设有驱动打磨驱动螺母和打磨头旋转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快速对电缆进行对中夹紧以及对电缆绝缘进行自动往复打磨,提高电缆绝缘打磨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扩大对电缆绝缘自动打磨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绝缘层外表面的打磨设备,具体是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电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在各种采用电缆作为连接导线的接线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线路及电器连接的效果,通常需要将连接电缆绝缘层打磨到合适的大小,以便顺利安装电缆头,电缆绝缘层的打磨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缆绝缘层连接的质量。由于施工现场需要进行打磨的电缆绝缘层很多,且质量要求高,大多是通过砂纸手动或纯手工打磨,或者是采用砂轮机实现半自动打磨,这种两种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操作,工作效率低下,施工进度缓慢,而且不同的操作人员打磨技术的不同,也会导致电缆绝缘层外表面打磨不均匀,在电缆打磨的表面形成一条条凹凸不平的痕迹,打磨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人工打磨电缆绝缘层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打磨不均匀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使打磨电缆绝缘层在打磨过渡处更圆滑,有效提高电缆绝缘层打磨抛光质量和打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包括第一夹紧装置1、驱动丝杆2、打磨装置3、往复运动导向杆4和第二夹紧装置5;
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分别夹紧需要打磨的电缆两端,所述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之间相互平行,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之间,所述打磨装置3上设置打磨驱动螺母302和打磨导向筒316,并分别与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装配,所述打磨装置3上设有围绕电缆绝缘层外壁进行旋转打磨的打磨头33;
所述打磨装置3上还设有驱动打磨驱动螺母302和打磨头33旋转的电机303。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装置3还包括打磨滑板301和设置在打磨滑板上301上的传动系统;
所述打磨驱动螺母302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所述打磨导向筒316固定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
所述电机303通过电机连接座312安装在打磨滑板301上;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转轴305、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螺母驱动轮和打磨工作轮;
所述转轴305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并通过电机连接轴304与电机30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分别固定套装在转轴305上,所述螺母驱动轮与打磨驱动螺母302同轴固定装配,所述打磨工作轮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其中,第一主动轮与螺母驱动轮之间、第二主动轮与打磨工作轮之间分别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系统采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或链传动,所述第一主动轮与螺母驱动轮之间、第二主动轮与打磨工作轮之间分别通过轮齿啮合、皮带连接或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工作轮为用于需要打磨的电缆穿过的环形轮,所述打磨头33固定设置在打磨工作轮上,并与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接触;
所述打磨头33包括打磨头安装板331以及滚轮组和套装在滚轮上的打磨砂带334;
所述打磨头安装板331为用于需要打磨的电缆穿过的环形结构,并与打磨工作轮同轴固定连接,滚轮组分别安装在打磨头安装板331上,滚轮组上套装的打磨砂带334与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压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为两组,两组滚轮组中的滚轮以打磨头安装板331的圆心对称设置,每组滚轮组中均包括有固定滚轮333以及至少一个可调滚轮332;
所述固定滚轮333转动装配在打磨头安装板331的安装孔中,所述可调滚轮332转动装配,并与打磨头安装板331之间通过调节弹簧335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个固定滚轮333和一个可调滚轮332,其中两组滚轮组的固定滚轮333之间的打磨砂带相互平行并与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压紧接触,可调滚轮332通过径向设置的调节弹簧335设置在打磨头安装板331的远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均包括夹紧丝杆111、侧板114以及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V型开口,在V型开口内侧设有保护电缆的橡胶垫块,两组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的中心与打磨头33的旋转中心同轴设置;
所述侧板114与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锁紧连接,所述夹紧丝杆111通过丝杆固定座105转动装配在侧板114上,所述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相对滑动装配侧板上,并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夹体螺母113和下夹体螺母112,所述上夹体螺母113和下夹体螺母112的螺纹反向,并分别套装在设有双向螺纹的夹紧丝杆111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体109或下夹体110与两组平行的夹紧导杆107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导杆107固定在导杆支架106上,并通过导杆导向座108滑动安装在侧板114上,所述导杆支架106上固定设置有与夹紧丝杆111螺接的上夹体螺母113或下夹体螺母112,另一组夹体则通过滑套套装在夹紧导杆107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丝杆2的两端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轴向锁紧在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的侧板114上,其中,所述打磨丝杆2与其中一个侧板之间通过键连接周向锁止,与另外一个侧板之间通过调整螺母102和调整轴承座101相对转动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中,所述打磨丝杆2采用滚珠丝杆,所述打磨驱动螺母302采用与之配合的滚珠螺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夹紧装置实现对需要打磨的电缆快速对中定位夹紧,并且在两组夹紧装置之间设置往复运动导向杆和驱动丝杆,其中一组夹紧装置通过丝杆调整螺母与打磨丝杆固定,可对两组夹紧装置之间的驱动丝杆长度进行调节,采用往复运动导向杆和驱动丝杆平行,将打磨装置支撑定位于往复运动导向杆和驱动丝杆之间。驱动丝杆上的打磨驱动螺母通过齿轮啮合进行转动,带动打磨头沿驱动丝杆和往复运动导向杆进行轴向移动,同时打磨头安装于打磨装置的打磨工作齿轮上,通过砂带围绕电缆的绝缘层外侧进行转动打磨。打磨头上的砂带能从侧边套于打磨头从动轮和调节轮上,能快速的更换砂带且与电缆绝缘层柔性接触贴合打磨;通过打磨头的轴向运动和旋转运动,能够更快,更好,更便捷的对电缆进行打磨抛光。
本实用新型中的打磨装置在对电缆绝缘层进行周向的恒定打磨,不存在人工打磨时产生的晃动,打磨砂带可以适应调整对电缆绝缘层的压力,保证打磨过程中打磨砂带对电缆绝缘层的恒定打磨压力,并且打磨过程连续,电缆的绝缘层外壁打磨抛光均匀,打磨质量高。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自动打磨机,在进行电缆打磨时,能快速、方便、自动的将电缆绝缘层进行打磨抛光,效率高、质量高,减少人工对电缆打磨时对电缆造成损伤,减轻人工打磨时的劳动强度,不仅实现自动快速对电缆绝缘进行往复打磨,提高电缆绝缘打磨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也得到了保障,扩大对电缆绝缘自动打磨的适用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打磨装置的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打磨头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打磨头侧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打磨头上的滚轮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第一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第一夹紧装置,101-调整轴承座,102-调整螺母,103-手柄杆,104-丝杆套筒,105-丝杆固定座,106-导杆支架,107-夹紧导杆,108-导杆导向座,109-上夹体,110-下夹体,111-夹紧丝杆,112-下夹体螺母,113-上夹体螺母,114-侧板;
2-驱动丝杆,
3-打磨装置,301-打磨滑板,302-打磨驱动螺母,303-电机,304-电机连接轴,305-转轴,306-第一轴承,307-第一齿轮,308-第二齿轮,309-螺母驱动齿轮,310-第二轴承,311-打磨工作齿轮,312-电机连接座,313-第一保护罩,314-第二保护罩,315-第三轴承,316-打磨导向筒,
33-打磨头,331-打磨头安装板,332-可调滚轮,333-固定滚轮,334-打磨砂带,335-调节弹簧,336-弹簧安装座,337-打磨头固定螺栓;
4-往复运动导向杆,
5-第二夹紧装置,
6-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包括第一夹紧装置1、驱动丝杆2、打磨装置3、往复运动导向杆4和第二夹紧装置5五大部分,其中,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分别用于夹紧需要打磨的电缆两端,驱动丝杆2和两根往复运动导向杆4之间相互平行,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之间,打磨装置3上设置打磨驱动螺母302和打磨导向筒316,通过打磨驱动螺母302装配在打磨丝杆2上,利用打磨驱动螺母和打磨丝杆之间的螺纹传动实现打磨装置3的来回轴向移动打磨,同时打磨装置3还通过打磨导向筒316滑动装配在往复运动导向杆4上,对打磨装置3的轴向移动进行导向。在打磨装置3上设有围绕电缆绝缘层外壁进行旋转打磨的打磨头33,在打磨装置3轴向移动的同时,通过打磨头33对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进行旋转打磨。
本实施例中的打磨驱动螺母302和打磨头33均由设置在打磨装置3上的电机303通过传动系统驱动。
具体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打磨装置3的主体设置在打磨滑板301上,其中,打磨驱动螺母302通过第二轴承310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打磨导向筒316则通过螺钉固定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打磨滑板301整体沿往复运动导向杆和驱动丝杆轴向平移,电机303通过电机连接座312固定安装在打磨滑板301上。
设置在打磨滑板301上的传动系统包括转轴305、第一齿轮307、第二齿轮308、螺母驱动齿轮309和打磨工作齿轮311;其中,转轴305通过第一轴承306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并与打磨丝杆和打磨往复运动导向杆平行设置,电机303的电机轴通过电机连接轴304与转轴305同轴传动连接,第一齿轮307和第二齿轮308分别通过平键固定套装在转轴305上。螺母驱动齿轮309与打磨驱动螺母302同轴固定装配,打磨工作齿轮311则通过第三轴承315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其中,第一齿轮307与螺母驱动齿轮309之间、第二齿轮308与打磨工作齿轮311之间分别啮合传动,形成一个分动传动系统,由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打磨驱动螺母302和打磨头33旋转。
本实施例的打磨工作齿轮311为用于需要打磨的电缆穿过的外齿圈,打磨头33固定设置在打磨工作齿轮311上,打磨头33上设有与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接触的打磨砂带。
在具体应用中,打磨装置上的传动系统还可采用皮带传动或链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中的主动轮以及螺母驱动轮和打磨工作轮可采用皮带轮和链轮,通过皮带或链条实现传动。皮带传动系统和链传动系统为常用的机械传动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其具体方案进行赘述。
结合参见图3和图4,打磨头33的主体设置在打磨头安装板331上,打磨头安装板331为用于需要打磨的电缆6穿过的环形结构,通过打磨头固定螺栓337同轴固定在打磨工作齿轮311上,由打磨工作齿轮311带动同轴转动。在打磨头安装板331上设有滚轮组,打磨砂带334绕装在滚轮组上,同时将打磨砂带的外侧压紧在穿过打磨头安装板331的电缆6的绝缘层上,打磨头33转动的同时,带动打磨砂带334绕电缆6的绝缘层进行旋转打磨。
本实施例在打磨滑板3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罩313和第二保护罩314,分别对传动齿轮进行防护,避免外物进入到传动系统造成意外。
为了提高打磨的效率,本实施例的打磨头上安装由两组滚轮组,其中两组以打磨头安装板331的圆心对称设置,每个滚轮组均包括有两个固定滚轮333和一个可调滚轮332,并且三个滚轮之间呈三角形分布,这样两组滚轮组上的打磨砂带334也呈三角形绕装,两个固定滚轮333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径向设置,分别绕装在两组滚路组的固定滚轮333之间的打磨砂带相互平行并与需要打磨的电缆6绝缘层两侧面压紧接触,可调滚轮332通过径向设置的调节弹簧335设置在打磨头安装板331的径向远端,通过平行的两条打磨砂带334同时对电缆6进行旋转打磨,成倍提高了打磨效率。
具体如图5所示,固定滚轮333通过轴承座转动装配在打磨头安装板331的条形安装孔中,可调滚轮332通过轴承座转动装配,可调滚轮的轴承座则通过调节弹簧335和弹簧安装座336设置在打磨头安装板331上,其中弹簧安装座336固定设置在打磨头安装板331上,通过调节弹簧335控制打磨砂带334的张紧。
本实施例的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的夹紧结构相同,以下以第一夹紧装置1为例详细说明两组夹紧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6中所示,第一夹紧装置1包括夹紧丝杆111、侧板114以及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两组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具有用于夹紧电缆V型开口,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的V型开口相对设置,在V型开口内侧设有防止夹紧过程中损坏电缆绝缘层的橡胶垫块,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的上夹体和下夹体的中心与打磨头33的旋转中心同轴。
具体的,侧板114与打磨丝杆2和打磨往复运动导向杆4锁紧连接,夹紧丝杆111通过丝杆固定座105转动装配在侧板114上,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相对滑动装配侧板上,并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夹体螺母113和下夹体螺母112,上夹体螺母113和下夹体螺母112的螺纹反向,并分别套装在设有双向螺纹的夹紧丝杆111上,在夹紧丝杆111的顶部固定设有丝杆套筒104和手柄杆103,用于操作夹紧丝杆11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下夹体110的两端与两组平行的夹紧导杆107固定连接,夹紧导杆107竖直设置,顶端固定在导杆支架106上,夹紧导杆107通过导杆导向座108滑动安装在侧板114上,导杆支架106上固定设置有与夹紧丝杆111螺接的下夹体螺母112,上夹体螺母113则直接固定设置在上夹体109上,同时,上夹体109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套滑动装配在夹紧导杆107上。在操作夹紧装置时,通过手柄杆103转动夹紧丝杆111,其中导杆支架106、夹紧导杆107和下夹体110一起在下夹体螺母112和夹紧丝杆111的传动下升降,上夹体109则在上夹体螺母113和夹紧丝杆111的传动下与下夹体110同步反向升降,实现上夹体和下夹体对电缆的对中夹紧和松开。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打磨的电缆的长度不同,本实施例为了调整打磨装置的轴向打磨行程,将第一夹紧装置1设置为可调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5设置为固定夹紧装置。其中打磨丝杆2的两端和打磨往复运动导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轴向锁紧在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的侧板实现轴向锁紧,其中,打磨丝杆2与第二夹紧装置5的侧板之间通过键连接实现打磨丝杆2的周向锁止,防止驱动丝杆2转动,驱动丝杆2与第一夹紧装置1的侧板之间则通过调整螺母102和调整轴承座101相对转动装配,其中调整螺母102的外圈通过调整轴承座101与侧板转动装配,内圈的螺纹孔则螺接在驱动丝杆上,调整轴承座101的位置应当避开夹紧丝杆设置。在调整两个夹紧装置的侧板之间的轴向距离时,先将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靠近第一夹紧装置1的侧板一侧的锁紧螺母松开,然后转动调整螺母102,通过螺纹传动带动第一夹紧装置整体沿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轴向移动,实现对不同打磨长度电缆的夹紧调节。
优选的,实际应用中,驱动丝杆2采用滚珠丝杆,打磨驱动螺母302采用与之配合的滚珠螺母,通过滚珠丝杆传动提高传动精度,降低噪音。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说明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各种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紧装置(1)、驱动丝杆(2)、打磨装置(3)、往复运动导向杆(4)和第二夹紧装置(5);
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分别夹紧需要打磨的电缆两端,所述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之间相互平行,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之间,所述打磨装置(3)上设置打磨驱动螺母(302)和打磨导向筒(316),并分别与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装配,所述打磨装置(3)上设有围绕电缆绝缘层外壁进行旋转打磨的打磨头(33),
所述打磨装置(3)上还设有驱动打磨驱动螺母(302)和打磨头(33)旋转的电机(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打磨装置(3)还包括打磨滑板(301)和设置在打磨滑板(301)上的传动系统;
所述打磨驱动螺母(302)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所述打磨导向筒(316)固定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
所述电机(303)通过电机连接座(312)安装在打磨滑板(301)上;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转轴(305)、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螺母驱动轮和打磨工作轮;
所述转轴(305)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并通过电机连接轴(304)与电机(30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分别固定套装在转轴(305)上,所述螺母驱动轮与打磨驱动螺母(302)同轴固定装配,所述打磨工作轮转动装配在打磨滑板(301)上,其中,第一主动轮与螺母驱动轮之间、第二主动轮与打磨工作轮之间分别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传动系统采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或链传动,所述第一主动轮与螺母驱动轮之间、第二主动轮与打磨工作轮之间分别通过轮齿啮合、皮带连接或链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打磨工作轮为用于需要打磨的电缆穿过的环形轮,所述打磨头(33)固定设置在打磨工作轮上,并与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接触;
所述打磨头(33)包括打磨头安装板(331)以及滚轮组和套装在滚轮上的打磨砂带(334);
所述打磨头安装板(331)为用于需要打磨的电缆穿过的环形结构,并与打磨工作轮同轴固定连接,滚轮组分别安装在打磨头安装板(331)上,滚轮组上套装的打磨砂带(334)与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压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滚轮组为两组,两组滚轮组中的滚轮以打磨头安装板(331)的圆心对称设置,每组滚轮组中均包括有固定滚轮(333)以及至少一个可调滚轮(332);
所述固定滚轮(333)转动装配在打磨头安装板(331)的安装孔中,所述可调滚轮(332)转动装配,并与打磨头安装板(331)之间通过调节弹簧(33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滚轮组包括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个固定滚轮(333)和一个可调滚轮(332),其中两组滚轮组的固定滚轮(333)之间的打磨砂带相互平行并与需要打磨的电缆绝缘层压紧接触,可调滚轮(332)通过径向设置的调节弹簧(335)设置在打磨头安装板(331)的远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均包括夹紧丝杆(111)、侧板(114)以及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具有相对设置的V型开口,在V型开口内侧设有保护电缆的橡胶垫块,两组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的中心与打磨头(33)的旋转中心同轴设置;
所述侧板(114)与驱动丝杆(2)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锁紧连接,所述夹紧丝杆(111)通过丝杆固定座(105)转动装配在侧板(114)上,所述上夹体(109)和下夹体(110)相对滑动装配侧板上,并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夹体螺母(113)和下夹体螺母(112),所述上夹体螺母(113)和下夹体螺母(112)的螺纹反向,并分别套装在设有双向螺纹的夹紧丝杆(1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上夹体(109)或下夹体(110)与两组平行的夹紧导杆(107)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导杆(107)固定在导杆支架(106)上,并通过导杆导向座(108)滑动安装在侧板(114)上,所述导杆支架(106)上固定设置有与夹紧丝杆(111)螺接的上夹体螺母(113)或下夹体螺母(112),另一组夹体则通过滑套套装在夹紧导杆(107)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驱动丝杆(2)的两端和往复运动导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轴向锁紧在第一夹紧装置(1)和第二夹紧装置(5)的侧板(114)上,其中,所述驱动丝杆(2)与其中一个侧板之间通过键连接周向锁止,与另外一个侧板之间通过调整螺母(102)和调整轴承座(101)相对转动装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所述驱动丝杆(2)采用滚珠丝杆,所述打磨驱动螺母(302)采用与之配合的滚珠螺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0974.4U CN207415044U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540974.4U CN207415044U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15044U true CN207415044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0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540974.4U Active CN207415044U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1504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5309A (zh) * | 2017-11-17 | 2018-03-02 |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CN109244793A (zh) * | 2018-08-20 | 2019-01-18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高压电缆绝缘屏蔽层处理装置的电缆抱紧组件 |
CN111531448A (zh) * | 2020-05-15 | 2020-08-14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导管防护层打磨工装及使用方法 |
-
2017
- 2017-11-17 CN CN201721540974.4U patent/CN20741504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45309A (zh) * | 2017-11-17 | 2018-03-02 |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CN109244793A (zh) * | 2018-08-20 | 2019-01-18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高压电缆绝缘屏蔽层处理装置的电缆抱紧组件 |
CN109244793B (zh) * | 2018-08-20 | 2024-06-07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高压电缆绝缘屏蔽层处理装置的电缆抱紧组件 |
CN111531448A (zh) * | 2020-05-15 | 2020-08-14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导管防护层打磨工装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45309A (zh) | 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
CN207415044U (zh) | 一种电缆绝缘自动打磨机 | |
CN102729107A (zh) | 双工位高精度胶辊磨砺机 | |
CN202377904U (zh) | 铜管内壁抛光机 | |
CN218452655U (zh) | 一种齿轮毛刺清理装置 | |
CN21361572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去毛刺工装 | |
CN111037421B (zh) | 一种轴承外圈打磨装置 | |
CN103433826B (zh) | 筒体外环缝清根打磨机 | |
CN206216429U (zh) | 一种自动旋转抛光机头 | |
CN106363499A (zh) | 一种自动旋转抛光机头 | |
CN210209844U (zh) | 一种电动车轮胎模具用打磨装置 | |
CN108544344A (zh) | 工件打磨角度调节装置和自动打磨机 | |
CN203509860U (zh) | 一种筒体外环缝清根打磨机 | |
CN112692694B (zh) |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机械加工设备 | |
CN209954377U (zh) | 一种石球打磨设备 | |
CN205096991U (zh) | 一种磨床 | |
CN214922987U (zh) | 一种电动车电机转子磁钢圈加工设备 | |
CN107263227A (zh) | 浮托式无心磨头 | |
CN206123419U (zh) | 一种螺纹环规自动精密研磨机床 | |
CN216327510U (zh) | 一种不锈钢钢管表面抛光装置 | |
CN201863110U (zh) | 柱管竖纹抛光机 | |
CN209954457U (zh) | 一种风水球打磨设备 | |
CN105499713B (zh) | 自动蜗杆去残齿装置及其去残齿方法 | |
CN114800177A (zh) | 一种多用途钢管端头打磨装置及方法 | |
CN108555621B (zh) | 一种回环式工作台移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410000 No. 223, tongzipo West Road, Lugu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after: Long Cabl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23 Tongzipo West Road, Lugu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05 Patentee before: CHANGLAN CABLE ACCESSOR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