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09087U - 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09087U CN207409087U CN201720329814.9U CN201720329814U CN207409087U CN 207409087 U CN207409087 U CN 207409087U CN 201720329814 U CN201720329814 U CN 201720329814U CN 207409087 U CN207409087 U CN 2074090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rglary
- rfid
- emid
- resisting system
- syste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具有EM防盗系统和RFID防盗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传输系统、现场感知系统,所述现场感知系统由通道检测设备、电子标签两部分组成;所述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可以同时采用EM系统磁条和RFID电子标签,对于设有EM系统磁条和/或RFID电子标签的物品进行商品识别和防盗管理。所述RFID防盗系统为无源超高频RFID系统,无源RFID电子标签在经过安检区域时,可以被安装在该位置的通道检测设备触发,发出报警信息。本系统还适用于商场、超市及图书馆等各个场所各种类型的物品识别和防盗,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防盗性能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系统,该系统主要用在使用磁条和RFID标签进行商品保护的场所,比如:图书馆、零售卖场、百货超市、涉密资产保护等。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商场、超市以及图书馆内的商品或图书的各种防盗方式不断涌现,极大地保护了人们的财产安全。现在市面上主要的防盗方式有如下几种:
射频防盗系统:主要指的是传统的无源射频防盗器。即在所防护物品上固定无源射频标签,在出入口安装射频防盗器,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当物品被带到防盗器识别范围时,系统发出报警。
声磁防盗系统AM:是利用音叉原理产生的共振现象,实现几乎零误报的操作。当发射信号(交变磁场)频率与声磁标签振荡频率一致时,声磁标签类似于音叉会引起共振,产生共振信号(交变磁场);当接收器检测到连续4-8次(可调)的共振信号(每1/50秒一次)后,接收系统就会发出报警。
电磁波(EM)防盗系统:当客户选择完所需的商品后,通过消磁设备把商品上的磁性消掉,客户带着消过磁的商品经过防盗系统如身上有未正常办理手续的商品,防盗系统则报警。
RFID防盗系统:本发明所指的RFID系统为无源超高频RFID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软件控制系统和硬件识别系统。软件控制系统主要用来对硬件识别系统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做出是否报警安排。硬件识别系统包含三个主要部件:读写器、天线、电子标签。
读写器和天线的工作频段为902-928MHZ,电子标签的工作频段为 860-950MHZ。读写器与RFID立式天线镶嵌在电磁波设备的面板上,当电子标签进入安检区域时,天线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将电流通过标签天线传输至标签芯片,激活芯片将信号通过标签天线发出,立式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读写器,读写器将信号通过有线网传达给服务器,通过服务器下达的指令判断物品是否允许通过。当携带物品经过安检区域时,如果该物品已经经过授权带出,则系统收到报警信息后不错处理,如该物品未经过授权带出,则系统报警。
现有已安装防盗系统的场所,防盗效果可以,但无法识别什么商品。已安装RFID系统场所,可以很好识别商品,但防盗效果由于其标签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受到屏蔽从而出现商品丢失。
目前图书馆对于书籍的管理也已广泛采用了防盗系统,但是由于科技手段的更新换代,出现了新老系统无法统一使用,由于图书馆库存老的图书己经粘贴了EM系统的磁条,新图书又升级粘贴了RFID标签,两种图书都要在现场使用,但市场没有一个系统同时识别两种图书的设备。如果老的图书也要直接粘贴RFID标签的话,按照现在的成本一个标签将近一元,库存几百万图书就额外需要图书馆投资几百万单独为老书升级,成本高昂,也是资源浪费,因此需要实现图书馆新书和老书通过双系统同时进行防盗管理,通过技术上的创新,使EM系统和RFID系统同时无干扰工作,同时识别防盗和识别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现有已安装EM防盗系统的场所,防盗效果可以,但无法识别什么商品。
2、已安装RFID系统场所,可以很好识别商品,但防盗效果由于其标签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受到屏蔽从而出现商品丢失。
3、图书馆库存老的图书已经粘贴了EM系统的磁条,新图书又升级粘贴了RFID标签,两种图书都要在现场使用,但市场没有一个系统同时识别两种图书的设备。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具有EM防盗系统和RFID防盗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传输系统、现场感知系统,所述现场感知系统由通道检测涉笔、电子标签两部分组成;所述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可以同时采用EM系统磁条和RFID电子标签,对于设有EM系统磁条和/或RFID电子标签的物品进行商品识别和防盗管理。
进一步,RFID防盗系统为无源超高频RFID系统,电子标签为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安装在需要监控的物品上,该电子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识别码,一个标签就代表一件物品,无源RFID电子标签在经过安检区域时,可以被通道检测仪识别到,从而发出报警信息。
进一步,电子标签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当电子标签与物品绑定后,标签则代表了该物品系统收到后,触发报警。
进一步,EM系统设备和磁条的超高抗干扰性解决了RFID对金属和液体的信号屏蔽问题,即便人体接触到标签也不会造成物品经过防盗设备不会报警的情况。将防损率提高到90%以上的同时实现物品的可视化管理。
进一步,所述EM系统磁条和/或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图书内,实现图书馆对于图书借阅归还的系统管理和防盗作用。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具有用于图书借阅管理的冲消敏仪和图书回检仪,充消敏仪用于将书内的复合磁条充磁或消磁,回检仪用于检查书内的磁条是否完好无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实现EM系统磁条和 RFID标签的双重组合,既有效解决了商品识别,又有效的达到了防盗效果;让图书馆新书和老书同时在一个系统上使用避免了资源上的浪费。同时具有防拆装置和屏蔽报警装置,更有效保护商品,杜绝人为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图书馆内使用永久磁铁人书分离的防盗系统使用流程图;
图2是图书馆内使用永久磁铁只限阅览不外借的防盗系统使用流程图;
图3是图书馆内使用复合磁铁人书同行的防盗系统使用流程图;
图4是系统网络架构图;
图5是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根据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的 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包括此前已使用电磁波EM防盗系统的部分图书和新增加的使用RFID防盗系统的图书:该系统具有EM系统部分和REID系统部分,分别构造如下:
EM系统部分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图书防盗系统工作步骤
①将图书防盗专用耗材-磁条粘贴在图书夹缝中
②在图书馆的借阅通道或总出入口处安装图书防盗天线
③正常办理借阅手续的图书经过专用消磁设备使磁条失效或从防盗天线侧面递送过去,借阅完成
④未正常办理手续的图书(付着磁条的图书)经过出口时,图书防盗天线检测未消磁图书并发出声光警报,借阅者补办借阅手续。
图书防盗系统工作模式和设备选择:
(1)人书分流法(图1):
当读者选择完所需的图书后,读者在借阅台办理借阅手续时,图书馆管理员在办理借阅登记后把读者所选的图书从防盗系统的侧面递出去,图书并不经过防盗系统,读者办理手续后直接经过防盗系统,然后从防盗天线侧面把图书带走。
这种工作方式的特点是:
①工作台距离防盗设备很近或者干脆紧靠防盗设备,工作台在门口;
②防盗耗材便宜,不用消磁;
防盗设备选择:单(双)防盗天线+永磁磁条(建议选择12或16 钴基永磁磁条)
(2)不外借阅读法(图2)
只需将图书安装防盗磁条,当有馆内图书经过出口时,图书防盗天线检测到图书磁条即发出声光警报,此方式为最简单也是低成本的阅读不外借管理方法。
(3)消磁携带法(总出入口法图3):
读者在办理借阅手续时,图书馆管理员在办理借阅手续时通过消磁设备把图书上的磁性消掉,读者带着消过磁的图书经过防盗系统如身
上有未正常办理手续的图书,防盗系统则报警。此系统还包括消敏和冲敏步骤以及回检步骤,需配置用于图书借阅管理的冲消敏仪和图书回检仪,充消敏仪用于将书内的复合磁条充磁或消磁,回检仪用于检查书内的磁条是否完好无损。
RFID部分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RFID(Radio Frequency l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于1948年10月被Harry Stockman提出,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根据能量提供方式,RFID系统分有源RFID 和无源RFID,本发明使用的是无源RFID技术,即标签中不含供电物品。 RFID射频卡进入读写器的射频场后,由其天线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作为芯片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检得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信息处理;所需回复的信息则从存储器中获取经由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读写器。
该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1、服务器、客户端及应用管理软件系统;2、网络传输系统;3、现场感知系统。
服务器一般安装在应用场景的机房中,系统管理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在监控中心电脑上安装有客户端软件,可以用来进行设备管理、授权进出等操作。
网络传输部分包含部署在应用场景各处的路由器,交换机、网线等网络传输设备组成,主要充当系统中的信息传输网络。
现场感知系统由EMID通道检测设备、电子标签两部分组成。
首先在每一个需要监管的设备上安装一张无源RFID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写有物品的所有信息,具有全球唯一的识别码,一个标签就代表一件物品。同时该标签在经过安检区域时,可以被安装在该位置的检测设备检测到,发出报警信息。
最后在物品活动的出入口安装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当标签进入检测设备的射频场后,由其天线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作为芯片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检得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信息处理;所需回复的信息则从存储器中获取经由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检测设备。
系统内所有检测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检测设备将检测到的标签信息实时传输到服务器,系统管理软件安装在服务器上。管理软件根据收到的标签信息内容作出相应处理,如果该信息不含有报警内容,则视为正常信息,只做记录,如果该信息内含报警信息,则管理软件根据该电子标签ID做判定,如果该标识卡已经被授权可带出,则不做报警,如果未授权带出,则报警。
本系统应用于图书馆内图书管理中,即将无源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图书内即可,可高效识别和管理图书。
由于图书中可能部分包含EM磁条,部分包含RFID电子标签,本 EMID双重系统自动识别所检测到的图书归属于哪一部分系统并作出相应处理,实现了新老系统的兼容使用,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效降低成本,避免浪费。
该系统主要构架如图4所示:
本系统包括存储数据库的服务器、服务用户的客户端;每个区域出入口设置有检测设备。每个物品都贴有一个标签。其中EMID检测设备、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过有线连接。
首先在物品进入保护区域后对物品安装电子标签,当物品被带到检测区域时,电子标签被射频场产生的交感电流经升压电路作为芯片的电源,将带有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检得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信息处理;所需回复的信息则从存储器中获取经由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通道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将该信号传输到服务器,系统收到后,会根据管理员的操作作出相应反应。如果在物品被带入安检区域前,管理员已经授权该物品可以被带出,则系统对该报警信息不作处理;如果管理员未授权该物品被带出,则系统触发报警。
系统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
首先将电子标签与物品绑定;
当物品在防护区域内,不报警;
当物品在监测区域内(检测设备通道内),接收到电子标签信息,判断物品是否经过授权,若未经授权,则报警,若经过授权,则不报警。
系统优势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实际应用中,命名为:物联宝EMID智能防盗系统EU8(BESTIOT-EMID-EU8)。本系统采用无源 RFID技术,配合EM电磁波系统,在做到信息记录的同时,做到90%以上的防损率。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实现EM系统磁条和RFID标签的双重组合,既可以同时让图书馆新书和老书同时在一个系统上使用,避免了资源上的浪费。又与时俱进地结合了最新无源RFID防盗技术有效解决了商品识别,并且系统中增加了防拆装置和防屏蔽装置有效的达到了防盗效果,多方面的设计全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难题,实现了一机多用,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用于商场、超市及图书馆等各个场所各种类型的物品识别和防盗。
Claims (6)
1.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EM防盗系统和RFID防盗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传输系统、现场感知系统,所述现场感知系统由通道检测设备、电子标签两部分组成;所述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同时采用EM系统磁条和RFID电子标签,对于设有EM系统磁条和/或RFID电子标签的物品进行商品识别和防盗管理;所述EM系统磁条和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图书内,在图书馆的借阅通道处安装图书防盗天线,借书时,图书从防盗天线侧面递送过去,EM系统磁条不用消磁;同时,在物品活动的出入口安装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物品在监测区域内,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监测RFID电子标签,来判断物品是否经过授权而选择是否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防盗系统为无源RFID系统,无源RFID电子标签,粘贴在需要监控的物品上,该电子标签具备860-950MZH的工作频率,具有全球唯一的识别码,一个标签就代表一件物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子标签具有信息存储功能,当粘贴有该电子标签的物品经过监测区域时,系统接收到标签信息,进行反馈处理,未被授权物品则会触发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出入口安装通道检测设备,当EM和/或RFID标签经过通道即会触发报警,排除金属和液体的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内所有通道检测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通过有线网络连接,通道设备会不断上传检测到的标签信息给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M系统还具有用于图书借阅管理的冲消敏仪和图书回检仪,充消敏仪用于将书内的复合磁条充磁或消磁,回检仪用于检查书内的磁条是否完好无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29814.9U CN207409087U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329814.9U CN207409087U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09087U true CN207409087U (zh) | 2018-05-25 |
Family
ID=6232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29814.9U Active CN207409087U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0908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45457A (zh) * | 2019-12-24 | 2020-05-12 |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自助借书系统 |
CN111243149A (zh) * | 2020-02-28 | 2020-06-05 | 安方高科电磁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em+rfid的区域管控系统及其门禁系统的防盗方法 |
CN111862513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罗存 | 基于射频和声磁的被动防盗自鸣标签系统 |
-
2017
- 2017-03-31 CN CN201720329814.9U patent/CN2074090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62513A (zh) * | 2019-04-26 | 2020-10-30 | 罗存 | 基于射频和声磁的被动防盗自鸣标签系统 |
CN111145457A (zh) * | 2019-12-24 | 2020-05-12 |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自助借书系统 |
CN111145457B (zh) * | 2019-12-24 | 2021-02-05 | 上海阿法迪智能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自助借书系统 |
CN111243149A (zh) * | 2020-02-28 | 2020-06-05 | 安方高科电磁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em+rfid的区域管控系统及其门禁系统的防盗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597286C (en) | Alarm investigation using rfid | |
US10497237B2 (en) | Security tag for inventory and anti-theft alarm system | |
US6987451B2 (en) | Surveillance system with identification correlation | |
US8477033B2 (en) | Inventory control | |
US20060074759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ventory control | |
CN207409087U (zh) | 一种emid双系统防盗系统 | |
US11403928B2 (en)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 |
US1151476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ing alarm confidence in EAS detection systems | |
US20070046470A1 (en) | Hybrid Acousto-Magnetic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 Device | |
US9328537B2 (en) | Inventory and anti-theft alarm system | |
CN102509139A (zh) | 一种具有防内盗功能的商品保护方法及系统 | |
US9019082B2 (en) | Security tag detacher activation system | |
CN104951819A (zh) | 一种用射频识别来实现信息核对的方法 | |
US20040036577A1 (en) | Anti-theft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products with 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therein | |
CN104169983B (zh) | 用于金属检测中的自适应滑动门模式消除的方法和系统 | |
US9904827B2 (en) | Induction-based data identification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real-time response | |
CN106448012A (zh) | 一种防盗系统 | |
CN202548871U (zh) | 一种具有防内盗功能的商品保护系统 | |
US20050003845A1 (en) | Fire detection system | |
EP4211669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 unauthorized rf device | |
US10402887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duct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using sensors within a tag | |
CN102521632A (zh) | 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物品监管系统 | |
CA2693287C (en) |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and transporting precious items | |
US20070046437A1 (en) |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ctivation of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Systems | |
US20070046438A1 (en) | Electronic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ansceiver Device Activated by Radiant Mea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