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89060U - 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89060U CN207389060U CN201721380690.3U CN201721380690U CN207389060U CN 207389060 U CN207389060 U CN 207389060U CN 201721380690 U CN201721380690 U CN 201721380690U CN 207389060 U CN207389060 U CN 2073890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 screw
- mirror
- rotating bar
- high intensity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包括滚珠丝杆,滚珠丝杆的顶端连接在位于滚珠丝杆上方的车顶的内部,且滚珠丝杆的顶端端面与位于车顶内部的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滚珠丝杆的底端与活动杆的中部活动连接,且活动杆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空腔,活动杆远离空腔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滚珠丝杆上的丝母活动连接,空腔内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在空腔内壁上的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活动杆的侧面,并与位于转动杆侧面外侧的后视镜壳体活动连接。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的保证驾驶员的行车安全,且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之中,并在人们的出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后视镜是人们行车安全必备的生命保障设备,后视镜主要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地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保障人们行车安全的重要作用。
目前,市场上车辆的后视镜大多需要手动调节,在不用时,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收叠;且智能化程度比较低,不具备定位、警报、显示实时录像等功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包括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顶端连接在位于所述滚珠丝杆上方的车顶的内部,且所述滚珠丝杆的顶端端面与位于所述车顶内部的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底端与活动杆的中部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空腔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上的丝母活动连接,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在所述空腔内壁上的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杆的侧面,并与位于所述转动杆侧面外侧的后视镜壳体活动连接,且所述后视镜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后视镜壳体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摄像头和电源接口,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反光镜,且所述反光镜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反光镜的下方设置有按钮,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底面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定位器、红外传感器、存储器和蓄电池,且所述控制器、所述定位器和所述红外传感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视镜壳体的侧面内壁上,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蓄电池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视镜壳体的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上,所述电机一、所述电机二、所述摄像头、所述电源接口、所述显示屏、所述按钮、所述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所述定位器、所述红外传感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蓄电池均在同一电路回路中。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空腔的一端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电机二和所述挡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视镜壳体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底面和顶面对称设置有所述报警器和指示灯,且所述指示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视镜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且所述保护层内设置有石墨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滚珠丝杆的顶端位于所述车顶的内部,且所述滚珠丝杆的顶端与所述车顶活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与所述丝母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滚珠丝杆、车顶、电机一、活动杆、连接杆、丝母、后视镜壳体、按钮和控制器的设置,使得人们在不用后视镜时能够按下按钮,此时型号为HACH-SC200的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机一启动,滚珠丝杆在电机一的带动下旋转,丝母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而活动杆以滚珠丝杆的底端为转动中心,将后视镜壳体进行放收操作,且按钮可安装在方向盘上,便于人们控制,保护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安全,并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智能化;通过活动杆、空腔、转动杆、电机二、挡板和后视镜壳体的设置,使得当人们通过操作按钮时,型号为HACH-SC200的控制器发出指令,电机二启动,转动杆能够在活动杆上的空腔内相对转动,而挡板可防止转动杆从活动杆上脱落,从而实现后视镜壳体的角度调节,且按钮可安装在方向盘上,便于人们控制,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智能化和人性化;通过摄像头、显示屏、报警器、定位器、红外传感器、存储器和蓄电池的设置,使得高强度智能后视镜能够通过摄像头记录行车情况,并实时分析车辆是否偏离车道线,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来提醒人们,而型号为SE470的红外传感器能够在车辆停放后,感应周围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随时开启摄像头,且摄像头监控的结果都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智能化和保障车辆安全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后视镜壳体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后视镜壳体的侧视图。
图中:
1、滚珠丝杆;2、车顶;3、电机一;4、活动杆;5、空腔;6、连接杆;7、丝母;8、转动杆;9、电机二;10、挡板;11、后视镜壳体;12、保护层;13、摄像头;14、电源接口;15、反光镜;16、显示屏;17、按钮;18、报警器;19、控制器;20、定位器;21、红外传感器;22、存储器;23、蓄电池;24、透气孔;25、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包括滚珠丝杆1,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连接在位于所述滚珠丝杆1上方的车顶2的内部,且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端面与位于所述车顶2内部的电机一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1的底端与活动杆4的中部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杆4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空腔5,所述活动杆4远离所述空腔5的一端通过连接杆6与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1上的丝母7活动连接,所述空腔5内设置有转动杆8,且所述转动杆8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在所述空腔5内壁上的电机二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转动杆8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杆4的侧面,并与位于所述转动杆8侧面外侧的后视镜壳体11活动连接,且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12,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摄像头13和电源接口14,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反光镜15,且所述反光镜15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16,所述反光镜15的下方设置有按钮17,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底面设置有报警器18,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9、定位器20、红外传感器21、存储器22和蓄电池23,且所述控制器19、所述定位器20和所述红外传感器21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侧面内壁上,所述存储器22和所述蓄电池2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上,所述电机一3、所述电机二9、所述摄像头13、所述电源接口14、所述显示屏16、所述按钮17、所述报警器18、所述控制器19、所述定位器20、所述红外传感器21、所述存储器22和所述蓄电池23均在同一电路回路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8位于所述空腔5的一端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电机二9和所述挡板10之间。通过轴承的设置,使得转动杆8能够相对于活动杆4旋转,同时能够将转动杆8相对固定在空腔5内,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4。通过透气孔24的设置,使得后视镜壳体11内各电子元器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透气孔24排出后视镜壳体11外,能够有效保护后视镜壳体11内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疏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底面和顶面对称设置有所述报警器18和指示灯25,且所述指示灯25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9连接。通过指示灯25的设置,使得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内的摄像头13等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能够通过指示灯25亮不同的颜色来提醒驾驶者,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12,且所述保护层12内设置有石墨烯材料。通过设置保护层12为石墨烯材料,使得由铜箔制得的石墨烯材料能够有效的保护后视镜壳体10,并保障后视镜壳体10内的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强度和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位于所述车顶2的内部,且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与所述车顶2活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1与所述丝母7相适配。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珠丝杆1、车顶2、电机一3、活动杆4、连接杆6、丝母7、后视镜壳体11、按钮17和控制器19的设置,使得人们在不用后视镜时能够按下按钮17,此时型号为HACH-SC200的控制器19发出指令,使电机一3启动,滚珠丝杆1在电机一3的带动下旋转,丝母7带动连接杆6上下移动,而活动杆4以滚珠丝杆1的底端为转动中心,将后视镜壳体11进行放收操作,且按钮17可安装在方向盘上,便于人们控制,保护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安全,并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智能化;通过活动杆4、空腔5、转动杆8、电机二9、挡板10和后视镜壳体11的设置,使得当人们通过操作按钮17时,型号为HACH-SC200的控制器19发出指令,电机二9启动,转动杆8能够在活动杆4上的空腔5内相对转动,而挡板10可防止转动杆8从活动杆4上脱落,从而实现后视镜壳体11的角度调节,且按钮17可安装在方向盘上,便于人们控制,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智能化和人性化;通过摄像头13、显示屏16、报警器18、定位器20、红外传感器21、存储器22和蓄电池23的设置,使得高强度智能后视镜能够通过摄像头13记录行车情况,并实时分析车辆是否偏离车道线,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16上,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报警器18发出警报来提醒人们,而型号为SE470的红外传感器21能够在车辆停放后,感应周围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随时开启摄像头13,且摄像头13监控的结果都被存储在存储器22中,提高了高强度智能后视镜的智能化和保障车辆安全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珠丝杆(1),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连接在位于所述滚珠丝杆(1)上方的车顶(2)的内部,且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端面与位于所述车顶(2)内部的电机一(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杆(1)的底端与活动杆(4)的中部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杆(4)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空腔(5),所述活动杆(4)远离所述空腔(5)的一端通过连接杆(6)与设置在所述滚珠丝杆(1)上的丝母(7)活动连接,所述空腔(5)内设置有转动杆(8),且所述转动杆(8)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在所述空腔(5)内壁上的电机二(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转动杆(8)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杆(4)的侧面,并与位于所述转动杆(8)侧面外侧的后视镜壳体(11)活动连接,且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12),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摄像头(13)和电源接口(14),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反光镜(15),且所述反光镜(15)的中部设置有显示屏(16),所述反光镜(15)的下方设置有按钮(17),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底面设置有报警器(18),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9)、定位器(20)、红外传感器(21)、存储器(22)和蓄电池(23),且所述控制器(19)、所述定位器(20)和所述红外传感器(21)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侧面内壁上,所述存储器(22)和所述蓄电池(2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顶面内壁和底面内壁上,所述电机一(3)、所述电机二(9)、所述摄像头(13)、所述电源接口(14)、所述显示屏(16)、所述按钮(17)、所述报警器(18)、所述控制器(19)、所述定位器(20)、所述红外传感器(21)、所述存储器(22)和所述蓄电池(23)均在同一电路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8)位于所述空腔(5)的一端设置有轴承,且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电机二(9)和所述挡板(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底面和顶面对称设置有所述报警器(18)和指示灯(25),且所述指示灯(25)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1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壳体(11)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12),且所述保护层(12)内设置有石墨烯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智能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位于所述车顶(2)的内部,且所述滚珠丝杆(1)的顶端与所述车顶(2)活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1)与所述丝母(7)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80690.3U CN207389060U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80690.3U CN207389060U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89060U true CN207389060U (zh) | 2018-05-22 |
Family
ID=62330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3806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89060U (zh) | 2017-10-25 | 2017-10-25 | 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890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83443A (zh) * | 2018-05-29 | 2018-09-28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汽车后视镜 |
-
2017
- 2017-10-25 CN CN201721380690.3U patent/CN2073890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83443A (zh) * | 2018-05-29 | 2018-09-28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汽车后视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94243U (zh) | 一种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车载云台摄像机 | |
CN207389060U (zh) | 一种高强度智能后视镜 | |
CN103358994B (zh) | 一种汽车前视摄像系统 | |
KR200442841Y1 (ko) | 차량용 전방 사각지대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205706422U (zh) | 智能汽车后视镜 | |
CN108058837A (zh) | 一种探测鱼群用无人机 | |
CN107499130A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仪表总成系统 | |
CN202088998U (zh) | 汽车后视摄像头控制装置 | |
CN204915530U (zh) | 一种车用360度环视图像拍摄装置 | |
CN206383884U (zh) | 一种车辆及其后视监控系统 | |
CN202368495U (zh) | 死角影像监控显示安全装置 | |
WO2017080022A1 (zh) | 用于车顶全方位拍摄镜头的摆动机构 | |
CN106740479A (zh) | 高景视野记录仪 | |
CN206606121U (zh) | 高景视野记录仪 | |
CN219948036U (zh) | 一种车辆紧急情况记录流媒体后视镜 | |
CN207173309U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仪表总成系统 | |
CN202896417U (zh) | 一种辅助安全行车装置 | |
CN207638752U (zh) | 一种360度调整行车记录仪 | |
CN202896401U (zh) | 一种移动式临时停车警示装置 | |
CN205971068U (zh) | 一种可伸缩可旋转的汽车后视镜 | |
CN108791083A (zh) | 一种用于大型车辆以减少交通意外的设备 | |
CN206106954U (zh) | 一种新型汽车仪表总成 | |
CN207274558U (zh) | 一种带有摄像头的行李架 | |
CN207790493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辅助驾驶装置 | |
CN206141424U (zh) | 一种货车倒车雷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