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27631U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327631U CN207327631U CN201721291651.6U CN201721291651U CN207327631U CN 207327631 U CN207327631 U CN 207327631U CN 201721291651 U CN201721291651 U CN 201721291651U CN 207327631 U CN207327631 U CN 2073276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printer
- plate
- loop control
- serv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9 gell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94 hip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结构包透明防护板、框架、支撑钢管、传感器、轨道、置物板、支撑底座、内置板、底脚、离合器、伺服电动机、后置板、连接杆、工作机头、位置传感器、固定座、伺服驱动器,框架的内侧与透明防护板采用胶连接,内置板安装在框架的内部底端,支撑底座为长方体结构且上端安装有置物板,为了避免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扰动导致的系统变化,通过将伺服电动机与伺服驱动器连接的闭环控制系统,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的将打印机受到外部扰动或系统变化时进行消除,使打印出来的物品立体感更强更精准,降低了打印成本的投入,使物品质量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机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将打印的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通信,实现远程操作与控制,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或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三维打印”意味着这项技术的普及,三维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3D打印机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用于打印的介质种类多样,从繁多的塑料到金属、陶瓷以及橡胶类物质,有些打印机还能结合不同介质,令打印出来的物体一头坚硬而另一头柔软。
1、有些3D打印机使用"喷墨"的方式。即使用打印机喷头将一层极薄的液态塑料物质喷涂在铸模托盘上,此涂层然后被置于紫外线下进行处理。之后铸模托盘下降极小的距离,以供下一层堆叠上来。
2、还有的使用一种叫做"熔积成型"的技术,整个流程是在喷头内熔化塑料,然后通过沉积塑料纤维的方式才形成薄层。
3、还有一些系统使用一种叫做"激光烧结"的技术,以粉末微粒作为打印介质。粉末微粒被喷撒在铸模托盘上形成一层极薄的粉末层,熔铸成指定形状,然后由喷出的液态粘合剂进行固化。
4、有的则是利用真空中的电子流熔化粉末微粒,当遇到包含孔洞及悬臂这样的复杂结构时,介质中就需要加入凝胶剂或其他物质以提供支撑或用来占据空间。这部分粉末不会被熔铸,最后只需用水或气流冲洗掉支撑物便可形成孔隙。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864077.8的一种3D打印机,包括D打印机本体,所述D打印机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分料头,分料头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分料头的内部开设有汇料腔,分料头的上表面环绕开设有分料腔,并且每个分料腔的底端均与汇料腔连通,每个分料腔内均设置有挡块,挡块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分料头的底部螺纹连接有与汇料腔连通的喷头。该3D打印机,设置单个喷头对多种颜色进行打印,从而减少了喷头的安装数量,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多个喷头之间进行切换的麻烦,提高了打印效率,利用螺杆、分料头和挡块的配合对打印原料进行切换,切换较为方便,同时能够实现多种打印原料进行混合打印,调节较为方便。现有技术的打印机中容易受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而导致控制量偏离规定值,使打印出来的物体立体感教薄弱,打印的物体质量差,并且在物联网控制下的3D打印机进行信号传输时,收到外接信号的干扰,也会严重影响到3D打印机的工作进度,使打印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打印机中容易受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而导致控制量偏离规定值,使打印出来的物体立体感教薄弱,打印的物体质量差,并且在物联网控制下的3D打印机进行信号传输时,收到外接信号的干扰,也会严重影响到3D打印机的工作进度,使打印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结构包透明防护板、框架、支撑钢管、传感器、轨道、置物板、支撑底座、内置板、底脚、离合器、伺服电动机、后置板、连接杆、工作机头、位置传感器、固定座、伺服驱动器,所述框架的内侧与透明防护板采用胶连接,所述内置板安装在框架的内部底端,所述支撑底座为长方体结构且上端安装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与支撑底座均设在内置板上,所述框架的内部分别设有支撑钢管、传感器、轨道,所述轨道的左端安装有传感器并与工作机头采用电连接,所述工作机头安装在轨道上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位于框架的后端位置上并通过挡板与固定座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工作机头上并与传感器采用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动机安装在置物板的右端与位置传感器采用电连接,所述离合器安装在框架后端的外表面通过电缆与伺服电动机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安装在框架的后部且位于离合器上端的位置上,所述伺服驱动器通过电缆贯穿于框架的后端板的通孔与伺服电动机采用电连接,所述工作机头包括散热片、散热风扇、固定管、螺帽、步进马达、隔热料管、固定孔、连接块、喷头、螺栓、驱动齿轮、弹簧、螺杆、挡块、压料轴承,所述散热片设有两个以上并与散热风扇相配合,所述散热风扇的外表面通过螺帽连接有固定管,所述挡块通过螺杆与步进马达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外壳底端设有隔热料管,所述隔热料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轴与隔热料管相配合,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安装有喷头并与隔热料管相通,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工作机头的内部并与步进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左端设有压料轴承与步进马达相配合,所述挡块之间安装有弹簧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步进马达分别与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采用信号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设有驱动器主机、卡槽、散热口、接线端子、指令脉冲连接插头、供电插头、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所述驱动器主机通过设有的两个卡槽安装在框架的后端外表面,所述驱动器主机的左右两端设有散热口,所述接线端子设有两个以上且安装在驱动器主机的后端面,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安装有指令脉冲连接插头,所述驱动器主机的右端且位于散热口的上部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工作机头电缆的安装孔,所述供电插头、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设在指令脉冲连接插头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后置板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管设有两个且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固定管的两个角均通过螺帽固定在散热风扇的外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块设有两个安装在步进马达的前端且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内部设有中部漏空结构的挡板且下端设有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为不锈钢材料所制,有效的提高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底脚的底部设有一层防滑橡胶,防止设备打滑造成的意外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传感器为直线位移传感器,通过将直线机械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实现信号传输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由进料口、连接端口、进料管、隔热翅片、温控器、出料头、出料口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设有三个且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通过连接端口连接在进料管的上端口,所述进料管的外表面嵌套有隔热翅片,所述出料头上安装有三个进料管,所述出料头上分别设有温控器、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进料管相互贯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该实用是基于物联网的设计下,因此,通过传感器与外界的物联网信号进行网络连接,来实现该远程操作的功能,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操作下,该传感器将信号输送到步进马达,步进马达带动工作机头进行打印工作,在工作机头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在位置传感器内部设有信号盘,信号盘上的透光孔旋转到LED与光敏晶体管之间时,LED发出的光线就会照射到光敏晶体管上,此时光敏晶体管导通,其集电极输出低电平(0.1~0.3V);当信号盘上的遮光部分旋转到LED与光敏晶体管之间时,LED发出的光线就不能照射到光敏晶体管上,此时光敏晶体管截止,其集电极输出高电平(4.8~5.2V),如果信号盘连续旋转,透光孔和遮光部分就会交替地转过LED而透光或遮光,光敏晶体管集电极就会交替地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当传感器轴随曲轴和配气凸轮轴转动时,信号盘上的透光孔和遮光部分便从LED与光敏晶体管之间转过,LED发出的光线受信号盘透光和遮光作用就会交替照射到信号发生器的光敏晶体管上,信号传感器中就会产生与曲轴位置和凸轮轴位置对应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继而传输到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与伺服驱动器由信号正向通路和反馈通路构成闭合回路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反馈控制系统,这是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其中包括功率放大和反馈,使输出变量的值响应输入变量的值,数控装置发出指令脉冲后,当指令值送到位置比较电路时,此时若工作台没有移动,即没有位置反馈信号时,指令值使伺服驱动电动机转动,经过齿轮、滚珠丝杠螺母副等传动元件带动机床工作台移动。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的位置测量元件,测出工作台的实际位移量后,后反馈到数控装置的比较器中与指令信号进行比较,并用比较后的差值进行控制。若两者存在差值,经放大器后放大,再控制伺服驱动电动机转动,直至差值为零时,工作台才停止移动。这种系统称为闭环伺服系统,基于反馈原理建立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谓反馈原理,就是根据系统输出变化的信息来进行控制,即通过比较系统行为(输出)与期望行为之间的偏差,并消除偏差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既存在由输入到输出的信号前向通路,也包含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信号反馈通路,两者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因此,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是自动控制的主要形式。自动控制系统多数是反馈控制系统。在工程上常把在运行中使输出量和期望值保持一致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自动调节系统,而把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实现某种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伺服系统或随动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只要被控制量偏离规定值,就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因此,它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对元件特性变化不敏感,并能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为了避免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扰动导致的系统变化,通过将伺服电动机与伺服驱动器连接的闭环控制系统,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的将打印机受到外部扰动或系统变化时进行消除,使打印出来的物品立体感更强更精准,降低了打印成本的投入,使物品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机头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机头下端隔热料管连接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镜像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伺服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透明防护板-1、框架-2、支撑钢管-3、传感器-4、轨道-5、置物板-6、支撑底座-7、内置板-8、底脚-9、离合器-10、伺服电动机-11、后置板-12、连接杆-13、工作机头-14、位置传感器-15、固定座-16、伺服驱动器-17、散热片-141、散热风扇-142、固定管-143、螺帽-144、步进马达-145、隔热料管-146、固定孔-147、连接块-148、喷头-149、螺栓-1410、驱动齿轮-1411、弹簧-1412、螺杆-1413、挡块-1414、压料轴承-1415、驱动器主机-171、卡槽-172、散热口-173、接线端子-174、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进料口-1491、连接端口-1492、进料管-1493、隔热翅片-1494、温控器-1495、出料头-1496、出料口-1497、限位杆-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结构包透明防护板1、框架2、支撑钢管3、传感器4、轨道5、置物板6、支撑底座7、内置板8、底脚9、离合器10、伺服电动机11、后置板12、连接杆13、工作机头14、位置传感器15、固定座16、伺服驱动器17,所述框架2的内侧与透明防护板1采用胶连接,所述内置板8安装在框架2的内部底端,所述支撑底座7为长方体结构且上端安装有置物板6,所述置物板6与支撑底座7均设在内置板8上,所述框架2的内部分别设有支撑钢管3、传感器4、轨道5,所述轨道5的左端安装有传感器4并与工作机头14采用电连接,所述工作机头14安装在轨道5上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13位于框架2的后端位置上并通过挡板与固定座16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15安装在工作机头14上并与传感器4采用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动机11安装在置物板6的右端与位置传感器15采用电连接,所述离合器10安装在框架2后端的外表面通过电缆与伺服电动机11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17安装在框架2的后部且位于离合器10上端的位置上,所述伺服驱动器17通过电缆贯穿于框架2的后端板的通孔与伺服电动机11采用电连接,所述工作机头14包括散热片141、散热风扇142、固定管143、螺帽144、步进马达145、隔热料管146、固定孔147、连接块148、喷头149、螺栓1410、驱动齿轮1411、弹簧1412、螺杆1413、挡块1414、压料轴承1415,所述散热片141设有两个以上并与散热风扇142相配合,所述散热风扇142的外表面通过螺帽144连接有固定管143,所述挡块1414通过螺杆1413与步进马达145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42的外壳底端设有隔热料管146,所述隔热料管146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48,所述连接块148上设有固定孔147通过固定轴与隔热料管146相配合,所述连接块148的底端安装有喷头149并与隔热料管146相通,所述驱动齿轮1411安装在工作机头14的内部并与步进马达145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411的左端设有压料轴承1415与步进马达145相配合,所述挡块1414之间安装有弹簧1412并通过螺栓1410固定,所述步进马达145分别与传感器4、位置传感器15采用信号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17设有驱动器主机171、卡槽172、散热口173、接线端子174、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所述驱动器主机171通过设有的两个卡槽172安装在框架2的后端外表面,所述驱动器主机171的左右两端设有散热口173,所述接线端子174设有两个以上且安装在驱动器主机171的后端面,所述接线端子174之间安装有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所述驱动器主机171的右端且位于散热口173的上部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工作机头14电缆的安装孔,所述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设在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右端,所述位置传感器15连接有限位杆151,所述限位杆151与后置板12间隙配合,所述固定管143设有两个且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固定管143的两个角均通过螺帽144固定在散热风扇142的外壳上,所述挡块1414设有两个安装在步进马达145的前端且相互平行,所述框架2的内部设有中部漏空结构的挡板且下端设有连接杆13,所述框架2为不锈钢材料所制,有效的提高打印机的使用寿命,所述底脚9的底部设有一层防滑橡胶,防止设备打滑造成的意外损坏,所述位置传感器15为直线位移传感器,通过将直线机械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实现信号传输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该实用是基于物联网的设计下,因此,通过传感器4与外界的物联网信号进行网络连接,来实现该远程操作的功能,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操作下,该传感器4将信号输送到步进马达145,步进马达145带动工作机头14进行打印工作,在工作机头14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15,在位置传感器15内部设有信号盘,信号盘上的透光孔旋转到LED与光敏晶体管之间时,LED发出的光线就会照射到光敏晶体管上,此时光敏晶体管导通,其集电极输出低电平(0.1~O.3V);当信号盘上的遮光部分旋转到LED与光敏晶体管之间时,LED发出的光线就不能照射到光敏晶体管上,此时光敏晶体管截止,其集电极输出高电平(4.8~5.2V),如果信号盘连续旋转,透光孔和遮光部分就会交替地转过LED而透光或遮光,光敏晶体管集电极就会交替地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当传感器轴随曲轴和配气凸轮轴转动时,信号盘上的透光孔和遮光部分便从LED与光敏晶体管之间转过,LED发出的光线受信号盘透光和遮光作用就会交替照射到信号发生器的光敏晶体管上,信号传感器中就会产生与曲轴位置和凸轮轴位置对应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继而传输到伺服电动机11,伺服电动机11与伺服驱动器17由信号正向通路和反馈通路构成闭合回路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反馈控制系统,这是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其中包括功率放大和反馈,使输出变量的值响应输入变量的值,数控装置发出指令脉冲后,当指令值送到位置比较电路时,此时若工作台没有移动,即没有位置反馈信号时,指令值使伺服驱动电动机转动,经过齿轮、滚珠丝杠螺母副等传动元件带动机床工作台移动。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的位置测量元件,测出工作台的实际位移量后,后反馈到数控装置的比较器中与指令信号进行比较,并用比较后的差值进行控制。若两者存在差值,经放大器后放大,再控制伺服驱动电动机转动,直至差值为零时,工作台才停止移动。这种系统称为闭环伺服系统,基于反馈原理建立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谓反馈原理,就是根据系统输出变化的信息来进行控制,即通过比较系统行为(输出)与期望行为之间的偏差,并消除偏差以获得预期的系统性能。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既存在由输入到输出的信号前向通路,也包含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信号反馈通路,两者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因此,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控制是自动控制的主要形式。自动控制系统多数是反馈控制系统。在工程上常把在运行中使输出量和期望值保持一致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自动调节系统,而把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实现某种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伺服系统或随动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只要被控制量偏离规定值,就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去消除偏差。因此,它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对元件特性变化不敏感,并能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10,所述喷头149由进料口1491、连接端口1492、进料管1493、隔热翅片1494、温控器1495、出料头1496、出料口1497组成,所述进料管1493设有三个且连接有进料口1491,所述进料口1491通过连接端口1492连接在进料管1493的上端口,所述进料管1493的外表面嵌套有隔热翅片1494,所述出料头1496上安装有三个进料管1493,所述出料头1496上分别设有温控器1495、出料口1497,所述进料口1497与进料管1493相互贯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喷头149上设有三个进料管1493,用于供给不同颜色的原料,将不同颜色的原料混合均匀,通过混合作用,可以实现多彩多样的打印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伺服驱动器17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马达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透明防护板1、框架2、支撑钢管3、传感器4、轨道5、置物板6、支撑底座7、内置板8、底脚9、离合器10、伺服电动机11、后置板12、连接杆13、工作机头14、位置传感器15、固定座16、伺服驱动器17、散热片141、散热风扇142、固定管143、螺帽144、步进马达145、隔热料管146、固定孔147、连接块148、喷头149、螺栓1410、驱动齿轮1411、弹簧1412、螺杆1413、挡块1414、压料轴承1415、驱动器主机171、卡槽172、散热口173、接线端子174、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进料口1491、连接端口1492、进料管1493、隔热翅片1494、温控器1495、出料头1496、出料口1497、限位杆15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打印机中容易受外部扰动或系统内部变化,而导致控制量偏离规定值,使打印出来的物体立体感教薄弱,打印的物体质量差,并且在物联网控制下的3D打印机进行信号传输时,收到外接信号的干扰,也会严重影响到3D打印机的工作进度,使打印效率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将伺服电动机与伺服驱动器连接的闭环控制系统,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的将打印机受到外部扰动或系统变化时进行消除,使打印出来的物品立体感更强更精准,降低了打印成本的投入,使物品质量更高,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伺服驱动器17设有驱动器主机171、卡槽172、散热口173、接线端子174、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所述驱动器主机171通过设有的两个卡槽172安装在框架2的后端外表面,所述驱动器主机171的左右两端设有散热口173,所述接线端子174设有两个以上且安装在驱动器主机171的后端面,所述接线端子174之间安装有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所述驱动器主机171的右端且位于散热口173的上部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工作机头14电缆的安装孔,所述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设在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右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结构包透明防护板(1)、框架(2)、支撑钢管(3)、传感器(4)、轨道(5)、置物板(6)、支撑底座(7)、内置板(8)、底脚(9)、离合器(10)、伺服电动机(11)、后置板(12)、连接杆(13)、工作机头(14)、位置传感器(15)、固定座(16)、伺服驱动器(17),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2)的内侧与透明防护板(1)采用胶连接,所述内置板(8)安装在框架(2)的内部底端,所述支撑底座(7)为长方体结构且上端安装有置物板(6),所述置物板(6)与支撑底座(7)均设在内置板(8)上,所述框架(2)的内部分别设有支撑钢管(3)、传感器(4)、轨道(5),所述轨道(5)的左端安装有传感器(4)并与工作机头(14)采用电连接,所述工作机头(14)安装在轨道(5)上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13)位于框架(2)的后端位置上并通过挡板与固定座(16)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15)安装在工作机头(14)上并与传感器(4)采用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动机(11)安装在置物板(6)的右端与位置传感器(15)采用电连接,所述离合器(10)安装在框架(2)后端的外表面通过电缆与伺服电动机(11)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17)安装在框架(2)的后部且位于离合器(10)上端的位置上,所述伺服驱动器(17)通过电缆贯穿于框架(2)的后端板的通孔与伺服电动机(11)采用电连接;
所述工作机头(14)包括散热片(141)、散热风扇(142)、固定管(143)、螺帽(144)、步进马达(145)、隔热料管(146)、固定孔(147)、连接块(148)、喷头(149)、螺栓(1410)、驱动齿轮(1411)、弹簧(1412)、螺杆(1413)、挡块(1414)、压料轴承(1415),所述散热片(141)设有两个以上并与散热风扇(142)相配合,所述散热风扇(142)的外表面通过螺帽(144)连接有固定管(143),所述挡块(1414)通过螺杆(1413)与步进马达(145)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42)的外壳底端设有隔热料管(146),所述隔热料管(146)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48),所述连接块(148)上设有固定孔(147)通过固定轴与隔热料管(146)相配合,所述连接块(148)的底端安装有喷头(149)并与隔热料管(146)相通,所述驱动齿轮(1411)安装在工作机头(14)的内部并与步进马达(145)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411)的左端设有压料轴承(1415)与步进马达(145)相配合,所述挡块(1414)之间安装有弹簧(1412)并通过螺栓(1410)固定,所述步进马达(145)分别与传感器(4)、位置传感器(15)采用信号连接;
所述伺服驱动器(17)设有驱动器主机(171)、卡槽(172)、散热口(173)、接线端子(174)、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所述驱动器主机(171)通过设有的两个卡槽(172)安装在框架(2)的后端外表面,所述驱动器主机(171)的左右两端设有散热口(173),所述接线端子(174)设有两个以上且安装在驱动器主机(171)的后端面,所述接线端子(174)之间安装有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所述驱动器主机(171)的右端且位于散热口(173)的上部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工作机头(14)电缆的安装孔,所述供电插头(176)、编码器信号连接插头(177)设在指令脉冲连接插头(175)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15)连接有限位杆(151),所述限位杆(151)与后置板(12)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43)设有两个且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固定管(143)的两个角均通过螺帽(144)固定在散热风扇(142)的外壳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414)设有两个安装在步进马达(145)的前端且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内部设有中部漏空结构的挡板且下端设有连接杆(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91651.6U CN207327631U (zh) | 2017-10-07 | 2017-10-07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291651.6U CN207327631U (zh) | 2017-10-07 | 2017-10-07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327631U true CN207327631U (zh) | 2018-05-08 |
Family
ID=62367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29165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327631U (zh) | 2017-10-07 | 2017-10-07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3276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2494B (zh) * | 2021-07-08 | 2023-02-11 |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 固定機構、固化裝置及固化方法 |
-
2017
- 2017-10-07 CN CN201721291651.6U patent/CN2073276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2494B (zh) * | 2021-07-08 | 2023-02-11 |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 固定機構、固化裝置及固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48975A (zh) | 一种纳米级高精度增材制造设备 | |
CN108189402A (zh) | 一种3d打印系统 | |
CN209051039U (zh) | 一种具有五轴联动打印平台的螺杆式熔融沉积3d打印装置 | |
CN207327631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闭环控制功能的3d打印机 | |
CN105312580A (zh) | 一种充磁式磁性材料3d冷打印装置 | |
CN1070622C (zh) | 电子控制气动压力调节器及用其调节流体压力的方法 | |
CN206229601U (zh) | 一种点胶自动上下料供给机 | |
CN206501432U (zh) | 一种便于拆卸式3d打印机 | |
CN110171135A (zh) | 一种3d打印头 | |
CN205416742U (zh) |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精确供墨系统 | |
CN103785833B (zh) | 铝合金板材多喷头3d打印装置 | |
CN110253887A (zh) | 一种全彩3d打印机及打印方法 | |
CN105774226A (zh) |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精确供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1890798A (zh) | 一种数码打印机 | |
CN203578672U (zh) | 一种呋喃树脂造型工艺中混砂机液料的控制装置 | |
CN205202197U (zh) | 一种3d打印机的双丝单喷嘴喷头 | |
CN207549504U (zh) | 一种适用于高黏液体3d打印的数控供料系统 | |
CN103737001B (zh) | 金属3d打印雾化装置 | |
CN203901485U (zh) | 3d粘土打印机 | |
CN206703725U (zh) | 一种三坐标跑台式数码喷墨印刷机 | |
CN217258413U (zh) | 一种3dp打印机 | |
CN100546826C (zh) | 胶印机出水出墨自动控制系统 | |
CN205310840U (zh) | 一种多材质3d打印机 | |
CN213166875U (zh) | 一种高精度增速3d打印机 | |
CN203679270U (zh) | 铝合金板材多喷头3d打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007 |